徐寅生走过简易乒乓球时代 “十二大板”成永远经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乒乓球发明者叫什么 徐寅生走过简易乒乓球时代 “十二大板”成永远经典

徐寅生走过简易乒乓球时代 “十二大板”成永远经典

2023-12-15 17: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组委会顾问徐寅生老先生的记忆中,他那个时代真正的乒乓球运动还是比较昂贵的。“我小时候爱打乒乓球。那时打球比不上现在有那么好的条件,没有球台,就在水泥地上用粉笔画个长方形框框,或者垒几块砖,门板往上一搁,就成了球台。用两块木头架起一根竹竿,就算网子。”这种简陋的设施在那个时候的上海比比皆是,随便拐进一个弄堂就能看到几个孩子围着桌子打这种简易乒乓球,“有时候打乒乓球没有桌子,就在地上画一条线,人就蹲着打,打得起劲了就站起来抽杀。”

  那个时代的故事,是徐老心中最美的回忆。“在我小时候一个乒乓球还蛮值钱的。破了绝对舍不得扔掉,实在不行了就贴上一块橡皮膏,然后继续用。”在那个崇尚节俭的年代,上海人都知道把踩瘪的乒乓球放在开水里泡的土方法,这也是当时挽救乒乓球的最好措施,不过,徐老对此可谓是“记忆犹新”,“有一次不小心把球踩瘪了,我赶紧用开水烫,可是怎么也鼓不起来。我想可能是温度不够。于是捏着球贴着炉子烤。突然呼地一声,球着了火,吓得我叫了一声,赶紧把球扔掉。”这段逸事徐老不止一次说过,只不过每次说起来他都会笑得特别开心,仿佛思绪也随着飘到了那个年代。

  时光飞逝,对乒乓球的热情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日高涨。再加上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世界锦标赛以后,王传耀、姜永宁等第一代国手,在世乒赛上打败了美国与朝鲜选手,大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这些外界条件潜移默化中也坚定了徐寅生练习乒乓球的决心。

  怪发球戏耍世界名手1956年4月中旬,在校读书的徐寅生接到市体委的通知,要他代表上海队同罗马尼亚队比赛。罗马尼亚有两位名将,雷特和甘特纳。两人横向握球拍,以守为主。比赛开始,双方打得精彩纷呈,大厅里充满了“加油”声。

  轮到徐寅生发球了,对方应由雷特接球。只见他严阵以待,虎视眈眈,准备用正手动作接球。徐寅生动了一下脑筋,一改常用的反手发球,刹那间,“啪”地发了一个正手急球。只见银球急扑对方右角,到了对方右半台后,突然向左拐。此时,雷特习惯地按常规接发球,岂料竟扑了空,连球皮也没摸到。

  “哈哈!”洋相居然出在世界名手身上,连他同伴甘特纳也忍俊不禁,“哈哈哈”大笑起来。雷特更不好意思了,他只得笑着向徐寅生举手示意,表示赞赏。这一戏剧性场面实在有趣,观众席上响起了一阵阵哄笑声,笑倒了观众,比赛不得不中断片刻。经过一番苦战,上海选手最后以2:1获胜。徐寅生也终于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这个球给我的触动很大,通过这次经验,我感觉世界冠军、世界亚军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尽管我当时也还没想过,我要去拿什么世界冠军,但从那一刻我就相信,中国人总有一天是可以拿世界冠军的。”徐老的预感在三年后就完全应验。1959年4月5日,在象征乒乓球男子单打最高荣誉的圣・伯莱德杯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通向世界冠军之路厚重而神秘的大门从此向中国人打开了。

  见证中国首夺世界冠军1959年,正是新中国走过的第十个年头,容国团在这一年赢得的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是献给共和国最真诚的祝福。就在容国团夺取世界冠军之后不到一个月,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群众游行,成千上万的乒乓球运动员表演着各种击球姿势经过天安门,乒乓球装点了那个时代的光荣,而容国团的“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气概更超越了那个特定的年代,成为至今听来仍让人热血沸腾的词汇。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中国大地掀起了前所未有的乒乓热,到处是正规的或土造的乒乓球台,一时出现了5000万人挥拍上阵打乒乓的热闹场面,很多人回忆起乒乓球的时候,也就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对那段岁月特有的情感。

  徐寅生说,那个时候为了纪念容国团夺得世乒赛男子单打金牌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电视台从国外购买这场比赛的资料,编辑成纪录片《夺取世界冠军》,在全国放映,那个时候很多人为了看这场经典决战而一票难求。“当时的震动太大了,很多观众不是为了看正片去的,当时这十分钟片子是个加片,影片一出现的时候,全场轰动,有的影院观众起立,长时间地鼓掌欢呼。”

  个人经典“十二大板”

  而徐老个人也有属于自己的经典回忆。在徐老的乒乓球生涯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以闻名世界的“十二大板”把日本的星野打得落花流水,在1961年4月9日的北京工人体育馆,那一瞬间成为永恒。

  男团决赛中,轮到徐寅生上场的时候中国以1:2落后。徐老的对手星野球路比较奇怪,五夺世界冠军,又是弧圈球的发明者,相当难缠。前两局,两人打成1:1平。

  第三局的时候,徐寅生还是攻的战术,打到20比18,星野一看这个形势不对,就尽量给徐寅生从底下放高球,一直放到四五米高。“高球一般都是机会了,万一打不着,对方心理受影响,或者对方急于求成。这个时候放高球,我知道对方一个是没有办法,他只有防守了,没有还手之力了。那么在20比18的情况下,如果我凶打,想办法一板把他打死也可以,但是这个时候,关键比分,赢了就赢了,赢不着心理可能起变化。所以我还是采取了比较稳妥的办法,反正你没有还手之力了嘛,所以我就一板一板地扣。”

  “我扣了十二板,后来就叫十二大板嘛。一直到现在有的人还讲当年十二大板,看球的人非常过瘾,不但是关键球,打的人和看的人一样觉得过瘾。”

  那一场球,徐寅生说连自己的心跳都是和全场观众的喝彩声合拍的,而他脑海中的这一幕,也将和中国乒乓球历史一样,永久难以磨灭。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