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第一乐章 赏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乐章的第一部分怎么叫 《月光》第一乐章 赏析

《月光》第一乐章 赏析

2024-07-12 17: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天呢,我就带着大家一起欣赏一下贝多芬的第14首钢琴奏鸣曲《月光》的第一乐章,这是一首世界名曲,相信绝大多数小伙伴们对它都不会感到陌生,小时候在家里做作业的时候收音机里面放着,到了学校上音乐课上老师弹着,逛街走到百货商店里面喇叭里响着,它之所以能在绝大多数听者中间广为流传一是因为这首曲子情绪上带着淡淡的哀伤,二是因为结构短小特别容易理解,我以前就说过,绝大多数世界名曲之所以能够闻名遐迩并不一定是因为它的结构复杂、它有多么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而是因为那些曲子曲调平易近人、朗朗上口,就拿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和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来说吧,这两首曲子结构上非常简单,如果对比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肖邦四首叙事曲中的任何一首,那根本只能算得上是餐桌上的甜品,一点都登不上大雅之堂,而后者则类似于钟鸣鼎食的满汉全席,但是前者因为曲调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所以能得到绝大多数音乐修养并没有多高的听众们的赏识和厚爱,就像一个没多大亮点的小视频点击得多了就能上主页一样,这些小曲子在人群中间流传得广了就成了世界名曲。 

        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月光奏鸣曲它首先是一首奏鸣曲套曲,这是古典音乐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器乐音乐写作形式,我前一阵子发表的作品110钢琴五重奏就是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奏鸣曲一般包含三到四个乐章,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写成(注意奏鸣曲≠奏鸣曲式,前者是一种音乐的体裁,后者则是音乐的一种结构),乐曲中包含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第二乐章通产是个抒情的慢板,与第一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乐章若非谐谑曲,就是小步舞曲,速度适中,结构采用复三部曲式,第四乐章则是一个比所有乐章都快的回旋曲,当然这种广义的回旋曲也包含奏鸣回旋曲,也就是一种介于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之间的音乐结构。月光奏鸣曲写于1801年,全曲共三个乐章,跟绝大多数奏鸣曲不同的是,在第一乐章中贝多芬采用了抒情的柔板,第二乐章算是连接一、三乐章的一个只能算得上是过渡的小曲,李斯特将它称之为“两个深渊中间的一束花”,真正的以奏鸣曲式为结构的暴风雨却放在末乐章当中,整首音乐采用了慢—中—快的速度构思,音乐越到最后越给人以激烈而不能自持的感觉。可以考证的是,贝多芬在写月光的那阵子正在跟一个女孩J谈恋爱,尽管老贝对她矢志不渝,两人也花前月下、海誓山盟过了,但是拜金而现实的女孩最终还是劈腿了一位地位显赫、腰缠万贯的伯爵,并于两年后以身相许,此时的贝多芬心灰意冷、伤心至极,在这一写作背景的影响下,贝多芬的传记作者都把这首音乐看作他失恋后的情绪表达,后辈的绝大多数听者也都将这首音乐理解为忧郁、哀诉、悲愤和痛苦的象征,但是考据学家却对此提出异议:咱老贝写这首曲子的当口子正处于热恋当中啊!话说跟自己倾慕的漂亮姑娘卿卿我我、如胶似漆的年轻小伙子哪来的忧郁和痛苦?不管怎么说,这首曲子的首乐章的确充满了淡淡的哀伤,即便贝多芬不是描写他的情人以及自己热恋时的心理状态,也必定是在写作的当下回想起了什么伤心而不堪回首的过往吧。

        对于这首曲子的诠释有很多个版本,德国诗人、音乐评论家雷尔施塔布将它理解为借着月光泛舟在瑞士的琉森湖上,小舟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荡漾,水天一色形成了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审美意象,高音谱表低声部的三连音则被理解为湖面泛起的阵阵涟漪,尽管作为一个有健全理智的正常人老雷必定会把月光的标题跟宁静、自然、泛舟和湖水联系在一起,但我却不敢苟同。我认为描写一个人怡然自得地泛舟湖上应该传递一种轻快和惬意的情绪,可这首曲子表达的明明是哀伤,右手低声部的三连音也不能机械地理解为水面泛起的阵阵涟漪,它更像是某种烘托高声部的主旋律的心绪的表达,我下面分享一首肖邦的《船歌》,大家可以对比一下此曲跟贝多芬的月光有哪些迥然不同的地方 

显然尽管两者都会让人联想到月光和水面,传递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情绪,肖邦的船歌给人以轻快之感,贝多芬的月光则让人更感受到更多的是哀伤和落寞。当然关于这首曲子也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某一天老贝在莱茵河边散步的时候,听见隔壁的茅屋里传来阵阵琴声,弹的正是他本人的曲子,茅屋中的兄妹俩尽管穷的叮当响,却对老贝崇拜至极,哥哥是一个皮鞋匠,妹妹则是个瞎子,没钱去现场听演奏的妹妹极其渴望自己的偶像能为自己弹奏一曲,老贝心想这位女粉丝既然这么死心塌地地追随自己,满足一下她的小小要求又有何不可?于是他坐在钢琴前弹了一曲,这时的音乐大师忽然来了灵感,一曲毕他又借着月光娴熟地即兴演奏了第二曲,此曲就是他尚未诉诸笔端的“胸中之竹”,曲毕,兄妹俩都激动万分,等他们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和“波光粼粼的水面”清醒过来的时候,老贝已经离开了,他回到酒店奋笔疾书,把刚刚弹奏的月光曲记了下来,就这样一首闻名遐迩的世界名曲诞生了。尽管这篇故事被收入了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但是经过考证,这篇故事是杜撰的,在贝多芬生活的年代,钢琴算得上是一件奢侈品,除非跻身贵族阶层,一个收入只能勉强养活自己的皮鞋匠根本就无法负担得起一架钢琴,因此压根就不可能“偶然被听到在家中练琴”。 

        或许关于这首曲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这说明月光曲拥有丰富的审美意蕴,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把握住不同的方面,我不敢说自己的诠释最为权威,但至少也能帮助绝大多数没有专业背景的人初步领会和理解这首音乐。首先,此曲是一首三部性结构的乐曲,全曲由引子+A段(呈示)+B段+A段(再现)+尾声构成,不熟悉ABA曲式结构的朋友可以在百度科普一下,简单地说就是先呈示一段旋律,紧跟着来一段在节奏、调式调性、速度和情绪上有差异的对比旋律,最后再把第一段呈示的旋律再现一遍。通常一首完整的音乐会在乐曲的基本框架上加上前奏和尾声,前奏是为了在情绪上把听众带入音乐,尾声则是为了在整首乐曲给人的意犹未尽当中加强收束感,大家可以根据我下面给出的分析提示在音乐中对结构的每一部分进行一个大致的理解和把握:        

         前奏:0分0秒~0分23秒

         A段(呈示):0分24秒~1分12秒

         B段:1分13秒~3分23秒(相较于绝大多数曲子中的对比乐段,此乐段主要为A段主题的补充和连接,大家可以在旋律和织体上找到很多跟A段相似的地方,这种编排方式让人感觉整首曲子浑然一体,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

         A段(再现)3分24秒~4分07秒

         尾声:4分08秒~5分43秒(前半段依旧为呈示部主题的补充,两者在旋律和织体上能找到很多相似之处,后半段才是真正的收尾) 

为了方便那些对五线谱不太熟悉的小伙伴,这里我就附上两个主题的简谱啦

         最后再说说情绪吧,A段主题动机(这是一个专业术语,意指音乐的最小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同音反复,我把它理解为叹气,好像在用轻声的语气向听者传达“哎~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这让我回想起自己当初在摩得利的时光,当时代课的几个老师也不过就是南艺毕业的学生,他们弹了十几年也不只能蒙骗一下外行,在初入钢琴之门的小菜鸟身上捞点钱而已,说穿了他们就是那种混子、油子,当我立志报考南艺、打算在音乐专业的领域中大展拳脚的想法被公之于众、被所有人获悉和了解的时候,所有人都恨我恨得咬牙切齿——就你一个二半吊子、半路出家的怂货还想专业从事音乐?你也不撒泡尿照照!当然其中挑头的就是那几个在摩得利捞钱的所谓的老师,他们心中总抱着各式各样龌龊的想法:难不成黄越青才学了几个月就想跟我们平起平坐,甚至骑在我们头上拉屎撒尿?难不成黄越青想把我们搞得在摩得利抬不起头来?因此他们千方百计打压我,欲将我逼入既在琴行呆不下去,又考不上南艺钢琴系,彻底滚出音乐圈从此一辈子只能做一个屌丝渣男的境地,记得当时每次上课我都免不了被教自己的老师狗血淋头地臭骂、各种找茬、刁难和挑毛病,每次回到家以后我的情绪都特别糟,这时候月光曲能带给我一种特别的感觉:哎~谁叫我选的钢琴呢?假如父亲不逼我学计算机、假如我不跟他较劲顶着干、假如自己选的是一条理工科的坦途,眼前的一幕会不会截然不同?而B段后半段的减七和弦上下行(2分33秒~2分58秒)我则把它理解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为了在音乐上继续下去我只能硬着头皮回到摩得利,被那个能力不知道比我差多少倍的狗屁老师骂,为了学到一点专业的规范我只能低三下四地去求他,老天啊,你能看到我有多苦吗?我黄越青满腹才华却被那些狗屁混子给压得死死的,天理何在啊!尾声的后半段(5分00秒~5分32秒)算是叹气和无奈的组合:左手同音反复,右手减七和弦上下行,在一阵哀伤和无奈的情绪下音乐缓缓地结束了,留给听者无限的沉思和遐想。 

        虽然我表达了自己听这首曲子的感受,但这也只能作为对整首音乐一个近似的概括和描述,任何一首音乐作品传达给听众的意蕴都是无法用语言去穷尽的,正如有人问爱因斯坦如何看待巴赫时,他所说的那句:对于巴赫毕生所从事的工作,我只有这些可以奉告:聆听、演奏、热爱、尊敬,并且闭上你的嘴。任何一个人只要想用语言去描述一件艺术作品,那就必定会对这件艺术作品的意蕴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所以欣赏月光奏鸣曲最好的方式就是反复听,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把握住它要传达的全部信息。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第一乐章。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