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乌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乌镇的教育怎么样 为什么是乌镇?

为什么是乌镇?

2024-07-09 09: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 / 蓝鲸传媒 棠棠

夜幕下的乌镇没有入睡,人们已在梦里。

从剧院出来,是灯火通明挂满艺术家旗帜的街道、席地搭台以天为幕的嘉年华表演和聚在小楼里共读诗歌的子夜朗读。刚才擦肩而过的是带大帽子的史航,站饭馆门口与粉丝合影的是演完《红与黑》的梅婷,邻桌喝酒吃花生的是黄磊和赖声川。人们在一方天地下,看戏、吃饭、聊天。

戏剧节期间的乌镇,更像是一个乌托邦。无论什么身份,无论懂不懂戏,人们多少能在这里暂时忘却工作琐事,沉浸在艺术的感染与狂欢的氛围中。

当所有人汇集到一处做梦,梦里也要排队

伴随年初黑马综艺《戏剧新生活》的小范围破圈,第八届乌镇戏剧节迎来了新的关注和人群。

戏剧节开票当日,最快的剧目八秒售磬,所有剧目在二十多分钟后销售一空。不少参与抢票的朋友告诉蓝鲸记者,今年抢票难度犹胜往年,“我还在选座,就已经看到戏剧节在和我说再见了。”

开票不到半小时,所有剧目全部售罄

从票价来看,部分网友表示今年票价比往年有所上涨。虽有相对惠民的80元档,但更多剧目价格均在280元以上。其中时长390分钟的《曾经如是》最低价为580元,时长45分钟的《倒影》售价也要280元。

即便如此,《倒影》还是8秒售罄。而没有抢到票的观众只能投奔闲鱼、微博豆瓣和换票微信群。

就在开票当日,闲鱼上已挂出了不少戏票转卖,几个小时过去,数额较原价翻了近一番。即便是在剧目演出前一两天,仍有不少高额戏票的信息出没在各个换票群中。

黄牛与高溢价

某票务从业人员告诉蓝鲸记者,乌镇戏剧节的热度一直很高,往年来说第三方票务平台上的戏票溢价大约在一到两倍左右。出现十倍甚至十几倍的溢价并非常态,可能是粉丝不懂市场胡乱出价;也有可能是散黄牛装作粉丝,借机哄抬价格。

除此之外,剧场门口每场剧目还有五到十余张不等的票供现场排队的观众购买。往年,许多戏迷常常提前两三个小时去排队购票。而在今年,晚上十点半开演的戏,下午两三点已有零星戏迷守在剧场门口。

免费预约的青年竞演,每年一早就有人开始排队

此外,今年票价的上调,除却运营成本、座位限制和演出时长等客观原因,一定程度上和戏票权益的价值提升有关。据乌镇戏剧节官方说法,除了免费预约票、80元优惠票及100元的放映票,其他剧票均可免费进入景区一次,并凭票根参与今年新推出位于景区外的戏剧集,其中涵盖音乐现场、VR展、电影放映等。

戏剧集 夜游神音乐现场

关于住宿,景区外有许多相对低廉的选择,但住在景区内无疑会有更好的体验,比如免费游览车、自由出入景区、早茶客和门票折扣等。尽管景区内有许多佰元以内的青旅铺位和一两百的民宿房间,他们大多在戏剧节一两个月前就已售罄。

从抢票、排队、订房难度也不难看出,今年戏剧节是热度颇高空前破圈的。算上景区门票,入梦戏剧节的费用和时间成本都算不上低廉。

为什么是乌镇?

人们为什么要一窝蜂、想方设法地涌向乌镇呢?

乌镇戏剧节办到第八届,汇集了大量优秀的顶尖导演、中新生代喜剧人,作为中外戏剧交流的桥梁也一直致力于拥抱国际前沿。它已成为国内一年一度的业界盛会、年轻戏剧人的精神港湾和无数戏迷年年奔赴的快乐老家。

戏剧人吴彼在作品《一座剧院》中这样表达过剧场的意义:“这个封闭的环境,可以隔绝糟糕的天气。他们走进来,也许会开心地笑起来,或者流几滴眼泪。”

乌镇西栅街道

不同于城市,在乌镇即便走出剧场,人们还是沉浸在一个狂欢氛围中的。这可能,才是乌镇戏剧节最大的优势之一,它营造了一个戏剧场。

戏剧节期间,从早至晚的西栅街头上演着上千场次古镇嘉年华表演。即便不花钱不排队不看戏,在街头看看形式多样的嘉年华表演,也是新奇放松的。

嘉年华演出现场

狂欢之外,亦有担忧。

嘉年华演员大熊告诉记者,近百个嘉年华表演团队,其中有成熟的艺术家,也有在校的学生,其素养是参差不齐的;同时他也担心狂欢的气氛大于专业的表达,而如何在专业性和大众性之间选择,似乎也是乌镇试探多年,并将继续求索的。

如赖声川导演所说,从2013年至今,乌镇戏剧节已从婴孩长成了小学生。在此过程中,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上海静安戏剧谷、杭州戏剧节等国内其他戏剧节已培养起相当数量的核心受众。今年夏天在秦皇岛举办的首届阿那亚戏剧节也在社交媒体上掀起过一阵关注热潮,海岸边的演出、社区式的体验同样如梦似幻。就观看剧目、体验氛围而言,乌镇戏剧节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乌镇西栅 水剧场

关于这一点,黄磊在受访时表示:乌镇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发生在乌镇,国内有更多的戏剧节很好,欢迎大家一起多做这些东西。从这个角度而言乌镇永远存在进步空间。“比如现在我们只敢挑战到11天,就看将来会不会有更多的剧目、更长的时间,我们有没有本事做出15天的戏剧节。”

戏剧节八年,乌镇完成文化复兴了吗?

2003年,《似水年华》收视爆棚,众多文艺青年对名为“乌镇”的水乡心向往之。

这部剧的导演和主演黄磊对乌镇旅游公司总裁陈向宏说:“一个普通游客为什么要住你这儿?看水、听鸟、发呆、艳遇、晒太阳?你这儿缺少真正的厚度。”

乌镇戏剧节无疑是乌镇旅游在探索中找到的“厚度”之一,正如木心所说,乌镇要想有更长久的未来,就要做文艺复兴的事情。

乌镇 木心故居纪念馆

乌镇戏剧节的三位发起人曾多次在公开报道中表示,戏剧节是为青年戏剧人提供一个展现的平台,是办给青年,办给未来的。从乌镇戏剧节,确实走出了庄一、李博、丁一滕、赵晓苏等大批优秀戏剧人;同时,戏剧节也带动了一批大众从懵懂陌生到慢慢接触戏剧,了解戏剧。

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姚洁告诉蓝鲸记者,从票务平台给到的数据来看,今年有30万人关注购票,这个数据同比2019年增长80%。“我们的观剧人群正在慢慢培养起来。从画像上看,他们来自的城市也从多年前集中于京沪两市发展到杭州、苏州包括嘉兴本地的长三角地方,再到如今辐射全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戏剧文化、关注我们这个产业。至于抢到多少票,剧场有限票有限也是目前一时无法解决的。”

乌镇西栅目前共有12座剧场

“事实上,我们今年已经新建了一座剧院了。”姚洁表示,“如果未来有更好更多的剧,能够更加国际化的话,我们未来可能会再增加剧场。”

据统计,过去七届乌镇戏剧节演出近600场,吸引游客和观众达100多万人次。姚洁告诉蓝鲸记者,乌镇戏剧节这样的文化项目有着更长的生命力,其价值是潜移默化影响长远的,不能直接用收益、人流衡量。

乌镇戏剧节是乌镇的一张名片,但乌镇不仅只有戏剧节。

互联网大会、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未来视觉艺术展、木心美术馆的特展、香市节中国年等节庆活动……这个在历史上就曾文人辈出、底蕴丰厚的江南小镇在新时代成为了新的文化地标。

据知著网分析,乌镇之旅其实是符号和氛围之旅,看似原生态的背后实则是将商业化做到了一种极致。

古镇修复时,除了保留主河干两岸临水民居主体布局外,所有建筑物近乎了重建式的修复。乌镇旅业一直强调:要把最大的善意释放给游客。这种商业化某种程度上也是服务的专业化。因此景区全区域铺设直饮水,wifi全覆盖;饭馆里的每条鱼每盘虾都列入指导菜单;商铺实行“一品一店”,明码标价也无强制消费。在乌镇,精品酒店、青年旅舍、酒吧剧院与小桥流水,交相辉映。

既江南又现代的水乡乌镇

“在一个个符号堆积中,来到乌镇的人们也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文艺、追梦人、具有不错的消费能力和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

对于这种标签姚洁并不认同,她告诉蓝鲸记者,旅游本质上是一种大众产品。我们有六十八十元的床铺,也有几千块的房间,乌镇旅游提供了各种选择,丰俭由人。包括戏剧集、青年竞演、嘉年华、小镇对话、子夜朗读等都是免费的,很多项目也是老少咸宜。

“比如今年的戏剧集是泛戏剧的,包括读书、电影、音乐、美食等,形式很多样。我们归根到底追求的,是让文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可以免费预约的小镇对话

当记者发问,这种文化复兴又多大程度地与乌镇当地人联结呢?

“你看我们的房东以前没去过美术馆嘉年华,接触的人群也没那么多,现在自己民宿就能碰见各种明星、互联网大佬,甚至家门口、大街上就可以看戏、看展。我们很多房东的小孩,他们读大学会选择艺术系、美术系等,这也是一种变化。” 姚洁这样回答,“这颗种子种下去,就会有发芽的一天。”

戏剧节某天午后,西栅大街某家店铺门口有两个学龄前小孩在嬉戏奔跑。爷爷在后面喊,“弟弟,不要跑了,我们待会要去看戏了。”

而属于一个小镇的文化复兴,可能还任重道远,天地广阔。

原标题:《为什么是乌镇?》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