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中旗人,我旗有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乌拉特民歌鸿雁的历史 @乌拉特中旗人,我旗有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吗?

@乌拉特中旗人,我旗有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吗?

2024-05-31 09: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乌拉特婚礼粗犷淳朴,厚重绵长,有其独特的风格。婚礼的全过程分为:求婚、订婚、娶亲、回门等几个环节,其中娶亲是婚礼的主要环节,也是最高潮的阶段,许多独特的礼俗都出现在这个环节。

乌拉特婚礼,是乌拉特蒙古族在长期的生活中,积淀起的一套人生礼俗,它在当地蒙古族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影响广泛,迄今,仍为广大乌拉特蒙古族群众沿袭。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一古老习惯正在受到冲击,但它的地位是不会改变的,它在乌拉特众多的风俗中,仍占相当大的比重。

乌拉特民歌

乌拉特原生态民歌源自乌拉特蒙古族部,明末清初,乌拉特部自呼伦贝尔迁徙至今包头东,阴山两段的山南、山北草原上,置乌拉特三公旗,在几百年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创作形成了乌拉特蒙古族民歌其内容多以颂马,赞美人物和草原为主,以传唱为主,表现形式,多用于喜宴、婚庆和红火等场面上,曲调粗犷优美且带有一定的诙谐幽默之感,乌拉特蒙古族民歌源远流长,其形式和内容健康向上,曲调优美,通俗易唱,有些作品如《鸿嘎鲁》、《俏丽的小黄鸟》等乌拉特民歌都广为流传,成为当地蒙古族主要传唱歌曲,这些歌曲是乌拉特蒙古族巨大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重点加以保护。乌拉特民歌的历史渊源,要从乌拉特蒙古人从呼伦贝尔草原迁徙到此定居生活讲起,1648年乌拉特蒙古部落受清朝指令迁徙到现今的乌拉特地区镇守疆域,从而乌拉特民间文化艺术也将随着迁徙流传到西部,成为西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拉特服饰

乌拉特蒙古族服饰文化是多地蒙古族主要的消费习惯之一,也是乌拉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乌拉特蒙古族的风俗人情,它的制作和配饰都非常有特色,其观赏性和实用价值都很大。

乌拉特中旗蒙古族由于历史、自然地理、气候和生产方式等原因与内蒙古各旗蒙古族在风俗习惯上大同小异,有所不同。男女皆喜穿长袍,靴子。为骑乘方便,男女服装多为宽衣长袖,男女服装都不开岔,衣边除下边外多用红、黄、绿或蓝黑绸,镶一或三道细边。衣着对领、右肩前、右腋下等五处有纽扣,一处有一或二三并扣,多以同镶边色的绸或银铜制。妇女还在长袍外套穿坎肩或“乌吉”(与袍同长的坎肩),多以红、绿等色调,并镶宽边,绣云纹。袍色分两类,喇嘛身着黄或紫红色;一般人,绿、兰、紫等诸色。以成幅绸缎系腰,不垂穗。男子到成人年龄还要在腰带前左方带刺绣花的宽长褡裢,内装鼻烟壶等用品;左胯部还挂装有生烟和烟管的烟具袋;腰带前右方带刺绣的绸制碗袋,内装银碗或木碗,与褡裢相称,右胯还配戴刀鞘,内装蒙古刀、筷子,刀把、刀鞘和筷子上镶有银,一般刀较宽长,又与烟具袋对称。刀鞘链长粗,多以银制,链另端有火镰,挂在后腰带正中。一般妇女只带绣花美观的小荷包,蒙语称“哈布特克”,内装小鼻烟壶,系在肩前纽扣,放入上襟内,不配带其它装饰。

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

蒙古族传统手工工艺,是蒙古民族传统造型工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衣、帽、靴等服饰的装饰以及头饰、佩带等装饰品的结构造型和制作造型等内容。所以它所包括的内容范围也是比较广泛的。衣服上的一个装饰、一块裁片和头饰上的一粒珊瑚、一块银板的造型,也属于这个范围。蒙古族传统手工工艺,是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哺育蒙古族文化艺术的母体艺术,它形态绮丽多姿,种类丰富繁多,内涵深厚,历史悠久。它与原始文化有着难分难解的本源关系。任庆是地地道道的乌拉特部落的蒙古族,祖辈世代从事铜、银手工制作,他继承祖业,是本地很有名的民间手工艺传承人。元太祖把铁匠、木匠、银匠等多个匠才组成一个部落封给其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属名,它同科尔沁、四子部、茂明安、翁牛特、阿巴嘎为一组统称为“阿鲁蒙古”游牧于额尔古纳河一带。他爷爷叫陶格立,当时是很有名气的银匠,以加工乌拉特妇女头饰为主,据说加工一个头饰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这是加工时间最长做工最细的一种作品。其它可加工银器具比如酒具、茶具、坐骑用品、妇女装饰品等应有尽有,只要想做的都可以做。当时狼山一带银匠很少,据说有三家,银匠们的互相来往密切,关系很融洽,他父亲打小就跟他爷爷在外加工银制品为生,他爷爷去世以后,他传承父业,后来一直从事加工银制品。

传统老人过寿仪式

老人过寿一般是六十周岁、七十二周岁、八十周岁三个年龄段。六十岁、七十二岁是本命年,八十周岁是逢九年。过寿的习俗从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十三世纪后期开始盛行。乌拉特人认为上述年龄段是人生中不好的年龄,所以大摆宴席提前把那个年龄度过去。八十周岁前摆了寿宴后对外声称已是八十一周岁。老人最忌讳八十周岁时过世,这样对子孙不好,过寿意味着度过了那个年份。选过寿时期一般在喇嘛参与下进行,老寿星的儿女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先选择月份,喇嘛在这个月份内查看有没有黄道吉日。日子选好后向亲戚朋友发邀请。佛教教仪认为,人的一生一般有两个坎,一是本命年,一是逢九年。在这个年龄段需要喇嘛念经祝福,这样会安全度过这两个坎。佛教认为人到六十以后阳气已耗尽,人需要处处注意自己的阴阳平衡,需要拜佛念经以延年益寿。

寿宴开始前寿星端坐在蒙古包正中央,身边只能坐他的老伴,其他人不能坐在跟前。司仪宣布拜寿开始。拜寿人按辈份跪拜。一户人家一次一次全跪下。户主手捧哈达献给寿星,祝福长命百岁,寿比南山。寿星接受哈达后以身旁大布袋里拿出一把糖果分给每一个人。蒙语叫“胡毕”意思是分享寿福。跪拜程序大约进行一两个小时。

传统小孩去胎发仪式

乌拉特人的生活中有三件神圣的物件,一是圣火,二是圣发,三是圣帽,这是原始萨满思想的一部分。这种观念认为人发代表人格,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物件,除了父母,任何人都不能触摸。乌拉特人生下小孩满一周岁时进行理剃胎发仪式。也有三周岁、五周岁、七周岁理剃胎发的特殊情况。没有进行理剃胎发以前,不能随意剪掉孩子的头发,认为这是不吉利的行为。周岁以上理剃胎发的时间由神官或道行高的喇嘛决定,他们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决定哪一年进行。这个时候应当请那个喇嘛来念经祝福。

远古乌拉特人没有过满月的习俗,理剃胎发是人生的第一个节日。无论男孩女孩剪头发时必须留下两块胎发。男孩留的位置在头顶前方留方圆一寸半和后脑勺洼陷处一小块的地方,女孩留的位置是头顶和后方的两侧。这是乌拉特蒙古族不同于其他部族的所有特点,这是一种原始社会保留下来的习俗。

传统羊拐游戏

羊拐游戏在乌拉特蒙古族和蒙古民族居住地区中非常盛行的一种传统玩耍游戏,悠久而古老,是乌拉特蒙古民族璀璨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普及程度很广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以玩耍灵活多变的特点在友邻国家、民族和周边地区中普及广泛流行。 羊拐(踝骨)­­­­­—蒙古语叫(沙—阿),也有一些地区叫做(沙盖艾),沙盖艾在阿拉泰语中表示出一种是—白色的意思,另一种含义是—洁白、美观、漂亮的意思。家养五畜及野生动物的踝骨,是后腿棒骨和蹄棒骨间的连接骨。六面体,分别能立:人(神)、马、绵羊、骆驼、山羊、牛等六个面。六个面的形状结构各有差异,特点鲜明。游戏中:人(神)和牛立面的立出非常少,马、绵羊、骆驼、山羊立面的立出特别多。在游戏中运用三种类型的羊拐,一类是绵羊、山羊的拐骨。这两种看上去非常相似,但是也有区别。摆放立马就能分辨出来,绵羊的拐骨上沿突出大,山羊的拐骨下沿突出大。第二类是牛和骆驼等大牲畜的拐骨。第三类是团羊,岩(石)羊及黄羊等。蒙古民族视蒙古马为自己的亲密战友,也是蒙古民族主要交通工具,故而有不轻易宰杀马匹的传统,也就很自然的不会把马拐用到游戏中去。

传统擀毡

乌拉特擀毡工艺起源于十二、三世纪的蒙古族先民游牧生产生活中, 羊毛是蒙古游牧民族的主要畜产品之一。早在800多年前蒙古人就利用羊毛制作各种生活必需品,毡子便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在几百年的漫长岁月中,特别是乌拉特部落西迁至阴山南北的草原上后,由于地里环境的关系,他们在生产毡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地域特色的制毡工艺和风俗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毡子是游牧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蒙古包的盖棚、围墙是用毡子制作的,还有坐垫、褥子、毡门、马鞍垫子、驼鞍垫子、毡靴、毡袜、毡口袋等等。随着游牧民族定居化,制毡工艺几乎失传。但在乌拉特一小部分地区至今仍流传保留下来传统制作毡子的工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