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会比真实的你“好看”30%?用科学来解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为什么镜像会好看 人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会比真实的你“好看”30%?用科学来解释

人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会比真实的你“好看”30%?用科学来解释

2024-06-23 09: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因此,如果说你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比照片里的你更好看,你也不必奇怪。

是什么导致人在镜子里的样子比现实的“好看”30%的呢?下面就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一下。

为什么镜子里的人像“更好看”??

镜子,作为整理形象的工具,依据的是光的反射原理。人在镜子前,看到的是经过反射后在视网膜形成得像。在平面镜上,当一束平行光束碰到镜子,整体会以平行的模式改变前进方向,此时的成像和眼睛所看到的像相同。

Tips:表面平整光滑且能够成像的物体叫做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表面、玻璃板等都相当于平面镜。

因为在镜子里看到的像是虚像,也就是说虽然看起来几乎是一样的,但实际上两个人还是不太一样的。而且照镜子会发现你的左右是颠倒的,比如你的刘海,会向某一侧偏,到镜子里就往反方向偏了。

对我们来说,

从镜子里看到的自己,从来都不是别人眼里的自己

,而是经过美化后自己。在照镜子的时候,为了让自己好看,我们会调整自己的表情,摆好造型,直到觉得满意为止。所以,某些时候,在镜子中呈现的样貌,不是真实的你,而是经过美化修饰后的自己,

照镜子不再是为了整理自己而是成为取悦自己的途径

在我们去逛商场时,在服装店的镜子中看见的自己,肤色白皙、面部红润、身材修长怎么看都是个大美女,但每到照相时刻就变成了丑八怪。这是因为

商场在镜子的摆放和光线的运用上下了大功夫

,因为镜子是通过光的反射成像,所以光线对镜子成像至关重要。

Tips:部分商场里的镜子都是特制的,比普通的镜子更长更窄,并且摆放位置也比较空旷,这样照出的人像就显廋显白。

我们的脸看上去是对称的,实际上,左脸和右脸差了很多。这是因为生活习惯造成的,比如走路的姿势不对,就会导致一个肩高,一个肩低。而在我们的脸部由于吃饭咀嚼的方向不一样,就导致左右脸的大小不同。这在镜面中,因为

镜面反射,左右颠倒会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和照片中的自己完全不同

物理上有一个

近大远小效应

,这在照镜子时也存在。人在照镜子时,因为距离镜子远近、人的大小和透视关系都不同,呈现的样貌也会不一样,距离近会显得大,显胖,离得远就显小,显瘦。所以别人看你和你在镜子中看自己时,会

因距离不同导致成像不同

Tips:物体在视觉中的大小由视角视角决定,而视角又和物体的大小、远近恰好成近大远小的关系。

人的眼睛看镜子的时候有一个角度限制,超过这个角度就不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眼睛特别斜的时候眼周围肌肉也会有变,所以除非是正面很小的一个角度,否则肯定会不一样。

在照片时因为两者的成像原理不同,导致自己的照片不如照镜子好看。

照镜子遵循光反射原理,呈现在镜中的是虚像,也就是左右相反的像

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利用凸透镜,通过光折射形成实像

。从这个角度说,

照片中的形象可能更接近自己真实的样子

。因为,照镜子时你看到的是左右对称的你。

但是这也不是说照片中的你,就是你的真实长相。因为

照相时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成像

,比如说光线、距离、空间构图、拍照技巧等等,有时还会因为镜头的不同导致成像的不同,比如广角镜头拍出来的照片就比较导致畸变,不是拍长就是拍短。所以照片并不能如实反映出真实相貌。有人可能觉得自己某张照片很好看,另一张却很丑。

Tips:广角镜头具有焦距短,视角大的优点,可于较近距离拍摄范围宽阔的景物,前景较为突出。旧式广角镜头像场边缘有照度下降的缺陷,新式广角镜头多数像场照度平匀。使用广角镜头近摄时,前景被夸张,能产生较为严重的透视畸变。

感性心理?

人们在照镜子不是在悠闲的逛街就是在家里或其他较为放松的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比较舒畅轻松,表情也就更自然、舒展。

而在工作或者聚会照相时为了完成工作和保持仪态,整个人精神比较紧绷,会比较紧张,为了拍摄更好的照片会

保持姿势,张大眼睛,微笑的弧度都要经过计算

,导致整个人十分僵硬,拍出来的照片与镜子里的自己完全不同,甚至还比不过生活懒散中的自己。

所以照镜子时的心情对呈现的样貌有很大影响,心情越好与舒畅就觉得自己越美。反之,如果心情失落沮丧,就会觉得自己丑得像个苦瓜。

在照镜子的过程中,我们会觉得自己特别好看,其实这是一种心理暗示

,因为每个人总是希望自己能更好看一些,不仅会自己调整角度还会非常注意细节,一个个地去欣赏,所以在照镜子的时候,总是会给自己一种心理上的暗示,越是暗示就越会觉得这是真实的,因此具更喜欢照镜子。

武汉大学心理学教授肖劲松认为,

照镜子与真实长相确实存在一定差距,这是基于镜子本身和照镜人的心理而导致的结果。

Tips:从心理上讲,在心情较好的情况下,人在看到和自己本身不太一样的形象时,会主观认为,镜中的自己更好看。

关于镜子里更好看的研究?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面对镜子洗脸、化妆、整理服装等等,于是经年累月之下,就更喜欢镜子中的自己。

Tips:重复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即我们会单纯因为熟悉某个事物而产生好感。社会心理学又叫做熟悉定律,越熟悉就越觉得令人喜爱。

心理学家心理学家扎荣茨(Robert Zajonc)为此做过试验。他让一群人观看某学校的毕业纪念册,这里的每个人都不是这所学校的。看完纪念册,再给他们看其中一些人的照片,有的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

结果发现,

在毕业纪念册里出现次数越高的人,被喜欢的程度也就愈高

;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同样的,当我们习惯了镜子中自己,并

建立了这一偏好

,再看到照片中的自己,也就是别人眼中的我们,就会觉得不习惯,甚至是厌恶。而我们的朋友看见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我们所以反而不会觉得不同。

我们在照片中的自己也不是真实的自己,照片不仅会因为摄像师的技巧导致拍出的人不好看失真。还

会因为光线、角度、个人状态的影响导致拍摄的照片真实程度存疑

简而言之,因为照片拍摄是由人来拍的,而人是不可控,这就导致会因为人的变化使真人与照片之间相差十万八千里。一不小心就拍丑,是常有的事。

除此之外,我们觉得照片里的自己不如镜子里的好看,还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学现象,即

冻脸效应

(Frozen Face Effect)。

Tips: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人们会认为视频中的人比同一个视频的截图更好看。换句话说,就算你觉得自己在照片里看上去非常不堪也无须担心,别人就会觉得会动的你比你的照片要好看得多。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罗伯特·博斯特(Robert Post)和他的团队为验证此效应做了许多的试验。他们让参与者对2秒钟的视频以及从这些视频里截下的1200帧静态图打分,评价视频中和截图中的20多个人有多好看。结果发现,

同一张脸在视频中的得分要比在截图中的要高

真实的样貌

在以上的试验中,可以说我们在镜子和照片中的样子,都不是我们真正的模样,我们是不是只能从别人的口中知道真实的样子?

现实是骨感的,我们确实无法了解自己的真实模样。实在是想要了解自己,也可以反向思考,

把镜子中自己的颜值减掉30%就差不多是你现实中的脸

。当然你不想要费心减去镜中的美貌,可以让人帮你拍视频,这样可以避免照片和镜子的缺陷和现实的活动接近。

但实际上,

我们往往会过度自信,高估自己的颜值

。根据芝加哥大学的 尼古拉斯·埃普教授的试验显示

人们对于自己的样貌评价会比客观上更高一些

。试验中,研究人员给每位参与者拍摄照片,然后通过修图技术,把志愿者的照片修得更美或更丑,然后让志愿者从中挑出符合自己真实长相的照片。

实验结果是,

大部分人都挑了那些更美的照片

。所以说人对自己的相貌永远都比真实的预计更好。对于自己的颜值,没有正确的认知,也侧面说明了人对于美的追求永无止境。

结语

我们的颜值比照片中要好看一些,但比镜子里自我暗示的美貌差了些,但是我们的美不止于镜像中的,而是多方面的,是气质、形体、精神状态综合形成的,

面部的美不是美的全部

当然也不是说我们就完全放弃颜值了,追求高颜值和变得更美可以让我们的心理更健康,每天都充满朝气,拥有更高的要求,更自律。当然也不能过于高估自己,从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想要看真实的自己,就去拍视频吧,当然不能开美颜,那就看不到真正的你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