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块屏幕测出来频闪很低,但还有人会觉得不舒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为什么感觉荣耀30的屏幕分辨率很低 为什么一块屏幕测出来频闪很低,但还有人会觉得不舒服?

为什么一块屏幕测出来频闪很低,但还有人会觉得不舒服?

2024-07-10 18: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飞机没网写的:《人因实验和基础物理量的关系》。

这几年时不时会遇到一类问题:

一块屏幕测出来 SVM 很低,但为什么看起来还是不舒服?

医院和第三方标准研究机构给出的视觉舒适度指标和 SVM 又有什么关系?

我觉得确实可以展开说一说。

首先我们来区分一下人因测试(各种舒适度指标)和基础物理量(闪烁指数,SVM)的关系:

无论是 Redmi 联合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做了 S++ 的认证,以及之前荣耀和中标院做了 VICO 舒适度指标,都属于人因测试。

它们都是基于测试人的生理指标,去定性(定量)分析不同显示设备给人带来的改变,这些测试一定是好事,因为填补了学术界比较长一段时间的空白

具体的过程大概是这样:

首先,找到比较大规模的志愿者参与,而且对于志愿者本身的年龄,性别,身体状态,都会有分布上的要求。

然后,在测试的时候,要严格控制环境变量,比如说人的精神状态,观看屏幕的场景,屏幕亮度,屏幕显示的内容等等。

最后,再通过对比志愿者观看屏幕前后的生理指标的变化,去判断显示设备对人的影响。

而 SVM 则是一个更偏向于客观衡量闪烁严重程度的指标,它也做了人因实验,但它测试的是人能不能感知光线的波动,然后得到了结论:

人对光线波动的敏感度来源于波动深度,频率和占空比,所以最终拟合了出一个公示,让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波动的波形,去判断人会不会对这个波动敏感。

所以人因测试算是直接测量生理指标的改变,SVM 是判断频闪客观上是不是严重。

因此,如果想要得到一个完美的舒适性指标,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结合上边两种思路。

我们可以控制屏幕的变量,然后逐个对这些变量进行人因实验,最后基于这些变量给人带来的影响,得到一个算法,让你能在知道屏幕参数的前提下,不做志愿者测试,也推算一个显示设备对人的影响。

这件事据我所知已经有厂商和研究机构在做了,我也很期待最终的研究成果。

那么现在,我们也可以来解释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一块屏幕测出来频闪很低,但还有人会觉得不舒服?

我觉得最好的解释方式,就是打个比方,比如:当你想要知道一块屏幕的流畅度,能不能提升你的游戏成绩。

那么基于人因的实验,会招募志愿者,用不同的屏幕打拥有激烈画面变化游戏,比如说射击游戏,如果一块屏幕能明显提高游戏成绩,或者提高脑电波活跃性,他们就会给出一个高视觉响应等级的结果。

而如果是纯客观测试,那就是直接测响应时间,刷新率,得到 MPRT,数字越小也就代表屏幕本身响应越快。

所以这时候,确实可能出现一块屏幕的客观响应时间非常快,但是有的人用它打游戏成绩也没什么提升的情况。

背后原因,可能是打游戏的人确实手速比较慢,可能是鼠标不好用,或者网络延迟高,或者是 240Hz 虽然确实比 165Hz 快,但边际效应已经很低了。

所以同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屏幕 SVM 测出来低,但是你感觉看起来也不一定舒服,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均匀性不佳,可能是环境光影响,可能是分辨率,可能是字体。

想要得到真相,不能单纯靠主观感觉,还是要做严格的双盲测试才行。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