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解《西游记》第四回:灵台方寸 真修之地 歪解“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为什么叫斜月三星洞 歪解《西游记》第四回:灵台方寸 真修之地 歪解“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歪解《西游记》第四回:灵台方寸 真修之地 歪解“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2024-06-12 17: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为一个修行人,下面几个问题是一定要搞清楚的:

  为什么要修道?

  到哪里去修道?

  修的什么道?

  如何修道?

 

  看《西游记》悟空学道这一段,要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千万不能错过。

 

  人为什么要修道?是求得福报吗?还是为求得智慧?还是“福慧双修”,都可以,但不是“无漏”的发心,算不得真修。

 

  在《西游记》中,猴子看见满嘴讲《黄庭》的樵夫时,还以为是个道人神仙,上前便拜。其实那樵夫离道万里,他自己这样说:“他见我家事劳苦,日常烦恼,教我遇烦恼时,即把这词儿念念,一则散心,二则解困,我才有些不足处思虑,故此念念。”

 

  在樵夫看来,他学的这些就是用来“散心”、“解困”,如此而已,这样还算不得是修道。所以猴王道:“据你说起来,乃是一个行孝的君子,向后必有好处。”行孝的福报、好处是什么,看《因果经》便知,勿须多言。

 

  真正的修道,从初发心处即见。

 

  猴王在那花果山、水帘洞中--

  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猴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儿远虑,故此烦恼。”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

 

  众猴闻此言,一个个掩面悲啼,俱以无常为虑。只见那班部中,忽跳出一个通背猿猴,厉声高叫道:“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猴王道:“此三者居于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猴王闻之,满心欢喜道:“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噫!这句话,顿教跳出轮回网,致使齐天大圣成。众猴鼓掌称扬,都道:“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岭登山,广寻些果品,大设筵宴送大王也。”

 

  这里要注意:猴王的烦恼是什么?是被阎王老子管着,不能掌控自己的生命。

  通背猿猴是个有见识的老者,他评价猴王的举动是“真所谓道心开发也”。

猴王要做的是:“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跳出轮回之苦,不入三界之中”,有此志向者,才是真正行者的初衷。当然,能发此初衷者,纵使是帝王将相、纵使是大英雄,未见的能做到,只有真正的大丈夫,才能做得到。

 

  那么,既然已经发心要修道了,应该到哪里修道呢?

 

  在《西游记》中,猴王作伐渡水,先去南赡部洲,发现那里的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 于是“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经樵夫指引,才到了真正的修行之所:“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究竟是什么地方?

 

  对于“灵台方寸山”,历来说法很多,有的认为“灵台方寸山”指“灵山”,“斜月三星洞”指“天府”。不管那种说法,都是没离开文字意,并非引申意。关键的是要搞清引申义。

 

  清代真人刘一明对此有过研究,还参杂了“易经”的观点,他说—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斜月”,一钩“ L ”;“三星”三点“□为“心”字去其弯钩后所剩三点”,合而为“心”字。古今多少名人,皆以人心猜之,差之多矣。独悟一子注曰:“以此心为天地之心则可,以此心为人心之心,失之远矣。”此言最为高明,盖此心不着于形象,不落于有无,空空洞洞,最虚最灵,故谓“灵台方寸”;当静极而动,贞下起元,灵光现露,如三日峨眉之月,故谓“斜月三星洞”。曰“山”者,不动不摇也;曰“洞”者,至虚至灵也。这个心,即灵根之光辉;这个光辉,系一点阳刚之正气。故曰:“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善提。”《华严经》云:“菩提心者,名为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菩提心,即天地之心也,亦名道心。道心为成仙作佛之真种子,为修性立命之正祖宗。故曰“祖师出去的徒弟不计其数也,现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三四为七,“七日来复”之义。

 

  刘一明用易经来注解西游,自有他的道理,也很了不起,只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难懂。《西游记》借故事来隐喻,本来就是要把难懂的金丹大道通俗化、简单化,否则不如学魏伯阳写《参同契》了。用难懂的易经来解《西游记》,只能是难上加难。

 

  用自己的身心来注解“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似乎好理解些。历来道、佛两家均有 “灵台方寸”之地的说法,大概在每个人的头部两眉中心,二郎神的第三只眼处。

 

  “第三只眼”本来是传说,但现代科学似乎对此也很感兴趣,这样的论文很多,时髦的就是“松果体”理论。现代生物学研究虽然没有对松果体的功能做结论,但是对其“三只眼”地位更加青睐。--

 

  松果体是人体的第三只眼睛。说人体有第三只眼睛,似乎是不可思议。其实,生物学家早就发现,早已绝灭的古代动物头骨上有一个洞。起初生物学家对此迷惑不解,后来证实这正是第三只眼睛的眼框。研究表明,不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蛙鱼龟蛇,甚至人类的祖选,都曾有过第三只眼睛。只不过随着生物的进化,这第三只眼睛逐渐从颅骨外移到了脑内,成了“隐秘的”第三只眼。尽管松果体移入了黑洞洞的颅腔内。“深居简出”、“与世隔绝”,不能直接观察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但由于它曾经执行过人类第三只眼晴的功能,凭着它原来的一手“绝活”,仍然能感受光的信号并作出反应。例如人们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会感到心情舒畅、精力充沛、睡眠减少。反之,遇到细雨连绵的阴霾天气则会情绪低沉、郁郁寡欢、常思睡眠。这一现象正是松果体在“作祟”。

 

  从“松果体”的大致位置看,很像道家丹道养生中的“上丹田”。用道家的“三田”理论分析,一般人修行“金丹大道”要经历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悟性好的可以“一步登天”,从下丹田直修上丹田,以此看来,孙悟空的修行就是经历了下丹田(花果山)后,“一步登天”直修“上丹田”(灵台方寸),属于悟性好的。

 

  从心的角度讲,佛说:“心外求法,皆是外道”。“灵台方寸”无疑就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那颗无法形容的“心”。既然无法形容,故“心”为何物,最好别注解的太多,可以套用道家的“虚其心,实其腹”做个暗示。如果你念头在腹,似乎能感觉到有实物,如果你的念头在头部“灵台方寸”处,感觉只有“虚无”,继而连“虚无”也没有了。也可以套用儒家“形而上者谓之气,形而下者谓之器”来做比喻。也可以套用“体用”之说做诠释。

  总之,“气”也好,“虚”也好,“体”也好,都是这颗“心”的本性的比喻,如果真的要弄懂它,一定要离开文字,在心里找,在“空”处寻。佛语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

 

  这里即讲了修心之所,也顺便讲了一点“修心”之法。

 

  那么到底修的什么道呢?还是那两个字:悟空。

 

  猴王初见祖师,祖师便给此“心”定名为“孙悟空”。

 

  祖师何以命名“悟空”呢?

 

  本来猴王无名无姓,乃是本来面目,祖师取名“悟空”,无非用文字解读了“无名无姓”的本来面目而已,实际上对于“了道”者来说,也是头上安头,毫无用处,但对于一般修行人来说,提示一下还必要的。

 

  这也是应了道德经中“名可名非常名”之意。即是不寻常,也需认得他,常提起他。

 

  当然这也是我们日常所谓的姓名学的用处。

 

  名如其人,名如其心,名含吉凶,名具本相,不可不知,不可不慎。这是题外话。

 

  即名“悟空”,所学之道,皆无“实学”。这一点在看《西游记》时,莫要错过。

 

  对于“旁门左道”的“术”字门,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不能,不能!”悟空道:“不学,不学!”。

 

  对于“流”子门,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若要长生,也似壁里安柱。”悟空道:“师父,我是个老实人,不晓得打市语。怎么谓之‘壁里安柱’?”祖师道:“人家盖房欲图坚固,将墙壁之间立一顶柱,有日大厦将颓,他必朽矣。”悟空道:“据此说,也不长久。不学,不学!”

 

  对于“静”字门,悟空道:“这般也能长生么?”祖师道:“也似窑头土坯。”悟空笑道:“师父果有些滴。一行说我不会打市语。怎么谓之‘窑头土坯’?”祖师道:“就如那窑头上,造成砖瓦之坯,虽已成形,尚未经水火锻炼,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滥矣。”悟空道:“也不长远。不学,不学!”

 

  对于“动”子门,悟空道:“似这等也得长生么?”祖师道:“此欲长生,亦如水中捞月。”悟空道:“师父又来了。怎么叫做‘水中捞月’?”祖师道:“月在长空,水中有影,虽然看见,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悟空道:“也不学,不学!

 

  对于这些“左道”,祖师连续用了几个成语典故对其做了狠狠地批判,“壁里安柱”、“窑头土坯”、“水中捞月”,个个都不真实,对于长生来说,学了也是白学。

 

  而“孙悟空”想学的,就是“空”字门中的“长生之道”。

 

  祖师见悟空这也不学那也不学,就假装生气,“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这是六祖慧能拜师学艺时的典故,《坛经》中有记载,应出自唐代,而悟空学艺时,至少早于唐代500年,显然是《西游记》作者的小说笔法,以表明孙悟空的悟性。

 

  半夜的时候,祖师便传了个“金丹大道”与“悟空”--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有人或许会问,一个佛家的须菩提祖师,为何传了个道家的法门与“孙悟空”呢?这是另外一个学术话题,可以单独做一番考证研究,但是有一点是要留心的,那就是《西游记》所宣扬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理论。

 

  我们还要注意的是,“金丹大道”最终能得个什么?是否真正的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轮回中”?或许我们可以从吕洞宾所做《参黄龙机悟后呈偈》中悟出一点什么:

  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中金。

  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吕洞宾先学“丹道”,后师从黄龙禅师学习“禅宗”。

 

  这个“错用心”错在哪里?难道不是“丹道”吗?

 

  “一见黄龙”悟到了什么?难道不就是“悟空”吗?

 

  由此可见,“悟空”即是道的“名”,也包含了道的“法”。

    看文字简单,悟出来难;说来容易,做到更难。

 

  应了古语:闻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 

  难,闻道难信道,信道难行道,行道难得道,得道难守道。

 

  易,悟得一个“空”字,一切都变得容易了。

 

  然而,“悟空”何其难哉?故有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其实对于这修行的“心”来说,“大难”从“大闹天宫”就已经开始了。那么,孙悟空为何要“大闹天宫”?“大闹天宫”暗喻什么呢?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