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获不死,能人不出。从《资治通鉴》与《道德经》,浅谈诸葛亮七擒孟获的逻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为什么叫南蛮子 孟获不死,能人不出。从《资治通鉴》与《道德经》,浅谈诸葛亮七擒孟获的逻辑

孟获不死,能人不出。从《资治通鉴》与《道德经》,浅谈诸葛亮七擒孟获的逻辑

2023-03-13 21: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材料】《资治通鉴》魏纪世祖文皇帝黄初六年 公元225年

孟获收闿馀众以拒亮。获素为夷、汉所服,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枞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译文】孟获收拾雍闿残部抵抗诸葛亮。孟获一向深得当地夷、汉各部的信赖,诸葛亮指示要生擒孟获,后来果然将孟获俘虏,便让他参观汉军的军营战阵。

诸葛亮问道:“这样的军队如何?”孟获说:“以前不知你们虚实,所以失败。如今蒙您允许我参观军阵,如果贵军只有这样的实力,我定能轻易取胜。”

诸葛亮笑了笑,将孟获释放,让他再战。前后七枞七禽,最后诸葛亮仍将孟获释放,孟获却不想走了,对诸葛亮说道:“您真是天威赫赫,南人再也不反了!”

【解析】七擒孟获是诸葛亮全面主持工作以来,亲自领军打的第一仗。雪山千古冷,独照峨眉峰,这仗打得颇具戏剧性和浪漫主义气息。

从过程看,这好像不是在打仗,抓了又放,放了又抓,白白劳民伤财,似乎孩童过家家一样,空杀兵耳!

而从结果看,诸葛亮七擒孟获,却实实在在的给蜀汉南部带来了长远的和平。

那么,今天敖让就结合《资治通鉴》与《老子》,在公众号资治通鉴读史悟道上,稍微分析下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决策逻辑。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敖让以为,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决策,看起来天马行空,但实际上是实事求是的,是符合当时的形势的,是符合蜀汉的基本国策的。

诸葛亮七擒七纵的决策正确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需要:

一、控制形势的需要

第一是基于控制当时的形势。要讲明白当时的形势,那就要把眼光放宽广一点,从全局讲起,要讲清楚南蛮叛变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个形势。

南蛮叛变,实质上是南部地区的士人、豪强、酋首谋求自治的一次政治叛乱。而他的导火索,正是夷陵之战。

在夷陵之战中,刘备动用所有精锐力量倾巢而出,和陆逊在夷陵对峙连年,进而造成内部空虚。

而一向不甘心于向蜀汉低头的南部地方势力,便在孙权的挑拨下,依托绝险的地理优势,趁机叛变了。这是南蛮叛乱的开始。

由于大军在外,蜀汉集团面对叛乱的南蛮,再加上崎岖地形,一时之间无力征讨,只能坐视其蔓延。随着夷陵之战的失败,南部的叛乱也达到了顶峰。

南部地方势力原本还害怕刘备大军回来收拾摊子。现在汉军的精锐在夷陵死光了,那原本游移不定的中间派见大势所趋,索性也就加入叛乱了。

而夷陵之战后,出于防御北方和东方的需要,诸葛亮一时之间也顾不上南部的叛军,只是采取遏制的手段,防止其向富饶地区蔓延而已。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几年,随着蜀汉国力的逐渐复苏,再加上诸葛亮和孙权达成第二次吴蜀合作,既然大家重新成为朋友,那么孙权自然就不会再支持蜀汉南部的叛乱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孙权把人撤了回来,并断绝了对叛军的各种支持。而诸葛亮这个时候又解决了所有问题,终于有条件着手解决南部问题了。

南部的叛军一下子就被孙权卖了,成为了孙刘联盟的政治牺牲品。在南部叛军外援断绝,蜀汉政权没有外患的情况下,占据益州肥沃土地的蜀汉政权,其实是有非常大优势的。

所以诸葛亮大军开到南中,一路所向披靡,直接把造反的首领雍闿及高定斩杀了,同时还收复了不少郡县。

在这种情况下,孟获继承了雍闿等人的政治势力,收拾残部继续和诸葛亮作对,这是七擒孟获的背景。

说白了,诸葛亮这一仗很难输,毕竟已经打开了局面,击破了叛军的主力,孟获部不过是残余势力负隅顽抗而已。

而孟获本人,也并非大智大勇之辈,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如果他真是诸葛亮的对手,也不会一战而被活捉了。

换句话说为什么诸葛亮不七擒七纵叛军原来的首领雍闿,而是专门针对孟获呢?

说白了其实就是看中了孟获的无能而已,孟获他只是有威望,被反叛势力所信服,所以才能被推举为大哥,但其能力,真的差被杀的雍闿很远。

所以说诸葛亮出于控制形势的需要,留一个无能的领导给叛军,这其实比杀了孟获还让叛军难受,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啊。

要是杀了孟获,只是结束了孟获的物理生命而已,孟获背后的反叛势力还在,他们还会推举出新的代表。

说到这我就不有自主的想起了独照峨眉峰的作者蒋公,要不是蒋公外部施压给力,遵义会议还真就很难这么快的达成共识。

王明,孟获耳。依靠着共产国际的背景,如果诸葛亮此时杀了孟获,那就很难保证叛军新继任的领导,还能像孟获这样无能。

如果说由于孟获的死,造成南中地区政治态势的变化,本来被孟获死死压制的人才顺应形势脱颖而出,那诸葛亮平南蛮,恐怕就没那么顺利了。

孟获不死,能人不出。所以,资治通鉴读史悟道敖让认为,留着无能的孟获给敌军当领导,比杀掉孟获更易于控制和保持现阶段优势的形势。

所以,诸葛亮要放孟获回去,这就是其中的道理之一。

二、消灭有生力量的需要

再者,则是利用孟获的左倾,对南中地区的反抗势力进行快速的物理消灭。

南中地区的环境特殊,大西南的云贵川地区,实在是不利于大军行进,长期的粮食供给也是个大问题。

如果说孟获一死,新上任的领导,不再和诸葛亮硬碰硬打阵地战,而是将队伍化整为零躲到深山里打游击,那诸葛亮就麻烦了。

敌进我退,敌对我进。诸葛亮一来他们就跑入深山,诸葛亮一走他们就又跑出来耀武扬威搞事情,你说咋办?

诸葛亮并没有太多的精力花费在南部,主要任务还是北伐,然而攘外必先安内,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贸然北伐是不现实的。

如果因为孟获的死,叛军中再也没有主张硬碰硬的人,那诸葛亮就再也无法快速干净利落的解决南中问题了。

说白了,正是因为孟获七次带队送人头,导致南中地区的反抗力量损失殆尽,这才有了诸葛亮走后的长期和平。

要是这些人不是被消灭,而是化整为零的打游击,南中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

这就是毛主席所说的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

无能的孟获七次白送,让南中反对势力流干了血,这块地方自然也就永远属于蜀汉了。

这就是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第二个决策逻辑。留着孟获,有利于将南中余党快速一网打尽,消灭了反叛的有生力量,该地区自然就安稳了。

为啥孟获带着反抗势力送了七次就不肯走了?

因为支持者都被他送完了啊。七擒七纵之后,他已经在南中混不下去了,失去了支持者,再回南中去,还不是要被人绑到诸葛亮这里领赏?

与其被别人绑来,不如自己主动点。

退一步讲,七擒七纵或许就是诸葛亮和孟获达成的合作协议,也不是没可能。孟获负责将南中反叛势力送光,诸葛亮负责封官许愿。

这个就要看看孟获的结局了。

平定南中后,孟获随诸葛亮回到成都,加封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是什么概念?此时司马懿就在曹丕手下担任御史中丞。

孰是孰非,这就要留给读者们自行判断了。总之利用孟获癫狂的进攻性,快速消灭反对势力,有利于根治南中叛乱,这是一定的。

三、安抚地方人心的需要

再有就是安抚地方人心的需要。从夷陵之战到诸葛亮出兵南中,这中间隔了五年左右。

五年时间,蜀汉集团无力管南中的叛乱,就会导致善恶合流。原本那些忠于朝廷的人,以及并不愿意跟随雍闿叛乱的中间派,见朝廷长时间搁置问题不管不顾。

处于自身安全考虑,为了自保,就不得不参加叛乱。但叛乱并不是他们的本心,他们只是被形势裹挟。

为什么孙权放弃了南中,南中地区的地方势力仍然顽抗到底?这是因为他们担心一旦投降就会遭到清算,毕竟反叛是大罪,所以他们不得不一条路走到黑。

在这种形势下,如果说诸葛亮诛杀了孟获,这就会更加坚定南中反叛势力顽抗到底的决心。

而如果说诸葛亮对孟获这样的首恶之一宽大处理,这就会使得反叛势力中的善恶再次分流。

原本那些迫于叛军压力,不得不为反叛势力服务的人,见叛军失利,见朝廷如此宽仁,连孟获都可以释放。

在谁赢帮谁的原则下,就会动摇继续对抗朝廷的决心,不愿意再和叛军掺和到一起,甚至想要主动向蜀汉集团靠拢。

释放孟获,颇有点汉高祖封雍齿为侯的意思。雍齿是刘邦最痛恨的人,连他都能封侯,那我也就放心了。

如此一来,释放一次孟获,就瓦解一批依附于叛军的反抗势力,连续七次释放孟获,如果不是坚决造反的顽固派,其实早就已经不再和叛军同流合污了。

等孟获第七次纠集叛军抵抗诸葛亮,其实叛军的规模早已经大不如前,只能算是小股敌人而已。

诸葛亮只要将这些又臭又硬的顽固分子彻底消灭,基本上南中就稳定了。

所以资治通鉴读史悟道敖让以为,释放孟获,其实也是心战,对于安抚地方人心,瓦解敌人抵抗意志,其实是很有效果的。

以上就是诸葛亮决定七擒七纵的主要决策逻辑,综合来看,诸葛亮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一劳永逸的根治南中问题,堪称高招。

那么,这有和《道德经》有什么关系呢?且听敖让道来,其实诸葛亮的决策,是暗合道德经的思想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按敖让的理解。道可道,第一个道是规律的意思,第二个道是说的意思,规律咱们是可以形容出来的,所以道可道。

但可以形容出来的规律,也不是经常性的起作用,更不是永恒有效的规律,所以叫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第一个名指的是物质,第二个名是指命名。物质咱们可以用一个名称去命名他,去给他贴上标签。

但咱们命名的物质,也不是经常性的准确的,更不是永恒性正确的命名,所以叫名可名,非常名。

好了,咱们说回孟获的事情。

诸葛亮平定南蛮,全力的消灭敌人,这是不是正确的道?那如果是这样,抓到孟获就应该杀掉。

可通过敖让的分析,咱们可以知道,杀掉孟获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最终诸葛亮实事求是的做出了释放孟获的动作。

这就叫道可道,非常道。咱们套一下

消灭敌人的方式(道)可以通过杀死孟获这个敌人来实现(可道),但这不是经常有效,更不是永恒有效的(非常道)。

比如说襄樊之战孙权抓到关羽,立刻杀掉,有利于防止蜀汉反攻过猛,这是因为关羽太厉害,不杀后患无穷。

而到了孟获这里,诸葛亮抓到孟获却必须放回去才是利益最大化,这是因为孟获很菜,留着他比较有利,杀了反而麻烦。

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抓到敌人就杀掉,这种思想可以说出来,流传下去,但并不是永远正确的道,有时候也会有例外。

名可名,非常名也是同样的道理。

敌人这个物质(名),咱们可以给他冠上敌人的称呼(可名)。但敌人并不永远是敌人,这个标签贴的并不永远准确(非常名)。

孟获是敌人吗?他是敌人,给他贴个敌人的标签是合适的。但敌人永远是敌人吗?

未必,当孟获被抓的那一刻,他就不是常规意义的敌人了,尽管此时他脑门上还贴着敌人标签,

但实事求是的讲,诸葛亮不能用对待敌人的常规手段来处理孟获。

所以说这个时候,贴在孟获脑门上的标签已经不准确了,孟获自从被抓以后,他就不是敌人了,不仅不是敌人,还是朋友,这就叫非常名。

所以说,《道德经》开篇的道可道,非常道,该怎么理解,现在明白了吧。

老子的意思是,这世间的道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形势变化的,绝不可以偏执一端,刻舟求剑,生搬硬套,这样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老子这句道可道,其实没什么神秘的,跟毛主席说的实事求是是一个意思,这是要我们重视客观规律和形势的变化,不要拘泥于常规的道和名。

所以老子接着讲,无名,万物之始,提醒我们不要太在意物质的标签。

世间万物,从一开始产生的时候,他们都是没有名字的,名字只是人类强加上去的一个标签,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变化,会存在很大的背离。

如果诸葛亮只是通过敌人这个标签去处理孟获,很显然后果会很麻烦,因为随着形势的变化,这个标签已经不符合客观情况了,这样干是不符合实事求是精神的。

但老子也说了,有名,万物之母。尽管名称并不能完全体现物质的特性,但我们仍然要给物质冠一个最合适的名称。

这是因为名称是万物之母,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有的标签,如果桌子没有名称,杯子也没有名称,敌人也没有敌人这个称呼。

我们又该怎么称呼他们呢,社会又该怎么运行呢?所以给物质冠以一个名称,这又是必须的。

没有名称就没有语言,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没有文字就没有文明的传承,咱们晚上连去菜市场买菜都无法实现,甚至连菜市场都不会存在。

所以老子讲,有名,这是万物之母。

老子这是要我们不要被物质固有的刻板印象和惯性思维所束缚,而是要像诸葛丞相一样,客观准确的分析形势和物质的本质,顺势而为,实事求是的处理问题。

道德经的道可道,非常道;诸葛亮的七擒孟获;毛主席的实事求是思想;这其实和敖让一直以来主张不要生搬硬套,而是要重视形势的变化,要顺势而为是一样的。

荀子也说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只有懂得思考,分析形势,重视外部的客观条件,才能少走弯路,取得更大的成功!

(全文完)

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通鉴网:http://www.dushiwudao.com获取更多精彩文章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