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萧条:资本家为何宁愿把牛奶倒进河里,也不低价卖给穷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为什么会出现生产过剩产品 美国大萧条:资本家为何宁愿把牛奶倒进河里,也不低价卖给穷人?

美国大萧条:资本家为何宁愿把牛奶倒进河里,也不低价卖给穷人?

2023-09-07 00: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美国大萧条时期,资本家为什么宁愿把牛奶倒进河里,也不愿低价卖给穷人?

大萧条即第一次经济大危机,这场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很快在弥漫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对世界经济发展和格局产生了巨大深远影响。持续时间为1929到1933年间。

危机的表现出来的结果很多,当时许多农场主采取了销毁过剩产品的举动,比如将牛奶倒入河中,或者将小麦,玉米等谷物作为燃料,在今天看来是一种很怪异的举动,经济危机如此之重,为什么农场主还要浪费粮食而不是存储粮食来度过危机?

其实这与美国经济体制有关,当时美国生产力不断提高,而人们的工资却一直持续低水平,这就导致了美国生产能力十分过剩的现象。由于供给多,人们想买却限制于自己的工资水平,经济发展进入畸形。在当时情况看来,这算是一种供过于求的现象,资本家可以将牛奶这个存储下来,但就当时存储条件来看是不允许的。

如果降价呢?还是不行,人们的购买力普遍一直低迷,即便把牛奶价格降到非常非常低,人们还是买不起。而且降价降到太低,会引发同行间的恶性竞争,相互大打价格战,吃亏还是自己。既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就只能销毁产品,度过难关。

倒牛奶的行为看似怪异,但实际上是在处理过剩产品,帮助减少市场上的牛奶供应量,使得市场供求再次回到一个均衡的状态下,同时还能维持牛奶价格,阻止危机蔓延。所以资本家倒掉牛奶是一种非常合乎经济学道理的选择,起码在当时看来商人觉得没有问题,毕竟他们是以逐利为先。当然送给穷人也行,不过运费和油费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平白无故送给他人,对自己无疑是割肉行为。

因此美国资本家,宁愿销毁,倒掉,腐烂,也不愿低价卖给穷人或是白送给穷人。不过这也造成了恶性循环,资本家为了节约成本,降低生产规模,解雇大批劳动力,导致很多人失业,人们就更加买不起东西了。

1933年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随后一改之前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采取“国家干预”政策,也就是著名的罗斯福新政。这场新政改革让美国人民渡过了危机,同时也把划向法西斯深渊的美国拉了回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