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少了?有偿献血可行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为什么php越来越少了 无偿献血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少了?有偿献血可行吗?

无偿献血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少了?有偿献血可行吗?

2024-07-10 09: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无偿献血的人为何越来越少,曾经1500万的献血者都哪去了?多地血库告急又是否可以开放有偿献血呢?

自从1998年我国正式颁布献血法,确立了无偿献血的原则开始,到2018年当年,全国献血人数达到了1500万人,20年间无偿献血人数翻了几十倍。

但是短短5年的时间里,我国无偿献血的人数却越来越少,只有不到1%的献血率,曾经街头巷尾人头攒动的无偿献血车和爱心献血屋,如今往往都是无人问津的状态。

在这种状况下,随之而来的便是近几年许多城市,经常会出现的血库告急的现象。

一些医院为此不得不组织无偿献血动员活动,让医务人员带头献血,甚至一些地区同时也将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半强制”的拉上阵,进行无偿献血。

但是这样的一系列动员行为,只解决了燃眉之急,不仅没有在社会上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献血热情,反倒是引发了一些诸如“就应该让公务员多献点”、“医院本就该带头献血”等明显带有“埋怨”情绪的言论。

这其中反映的就是,无偿献血者与血站以及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的社会矛盾。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献血者献血时无偿,用血时却遭遇收费。

之前给出的多献血,今后本人或家人用血免费的承诺,总是遭遇兑现困难,最终无法获得完全免费用血的情况。

虽然这其中自然有一些是,献血者本身献血量没有达到免费用血规定的额度,以及对相关政策不够了解造成的误解。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献血用血的问题上,一些血站和医疗机构之间的确存在相互推诿,难以兑现承诺的情况。

最典型的情况就是曾经在异地献血的资料,无法与当地形成互通,无法实现在当地免费用血的权益。

而有些献血者即使是在当地献血,后续遇到用血情况,却也同样可能遭遇需要层层证明、层层审批的尴尬。

这一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消耗了献血者,对“无偿献血无偿用血”承诺的信任。当然除此以外,一些献血过程中的不愉快经历,也在持续消耗无偿献血者的热情。

既然这样,干脆直接进行有偿献血,岂不更简单明了,还能避免纠纷,但实际情况却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献血是无偿的,为何“用血”时却要钱?既然越来越多人不相信“无偿用血”的承诺,又为何不实行有偿献血呢?

根据规定,无偿献血者累积献血超过1000毫升,不仅自己可以在遭遇用血情况时,享受免费的待遇。

其家人如果用血,也会享受同献血量相等的免费额度。即使是低于1000毫升的献血量,其直系亲属或本人在用血时,也分别能够获得献血量2到3倍的免费额度。

虽然这一政策让免费献血看起来不是那么的大公无私,好像多献血就是为了获得免费用血的权力,但其实这是给予献血者最正大光明的权益,每一个献血者都可以在必要时,毫无心理压力的享受这一权益。

只有更多的人因此多献血,才能更加保障整个社会不出现血库告急的现象。

但这本来是为了鼓励民众多献血的好政策,却因为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原因,引发了误解和矛盾,进而造成了整个社会对无偿献血的不信任。

其实,有的时候可能仅仅只是因为工作人员的耐心程度不够,解释不到位造成的误解。

很多献血者享受免费用血,同时还要交费,实际上并非是交血液本身的费用。

而是血液在采集、检测以及储存的过程中,产生的针头、针管、血袋等耗材成本,和检测储存过程中器材用电等成本。

比如血液在被采集送到血站后,除了要进行相应的各项病毒检测外,还需要对其进行分离,将血小板、红细胞和血浆分离出来之后再进行分别储存。

其中像是血小板只能储存5天时间,在此期间还需要用器材不停的进行摇晃震动,以防止其凝固,这就自然增加了血液保存的成本。

所以有的时候无偿献血者“用血”,如果确实要交一部分这样的费用,只要血站工作人员解释到位,相信大部分献血者都能够理解。

而当初能够选择去无偿献血的人,也都是本着帮助他人的意图去的,也不是光为了免费用血。

否则采用简单粗暴的有偿献血岂不是更好,但有偿献血看上去好像不会有任何纠纷,实际上是将献血变成了一场交易,而这种与生命急救相关的事项一旦利益化,就极容易产生“卖血”等社会乱象,甚至会造成“黑市”高价收血,再以更高的价格卖给患者家属等违法行为。

再加上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甚至还会出现传染病传播,这不仅影响了医院合理的用血,而且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些问题我国在没有实行无偿献血之前,就曾经历过,那难道就没有办法解决血库告急的问题吗?

有偿献血行不通,无偿献血又慢慢无人问津,那相关部门究竟该如何解决越来越多的血库告急呢?

献血者之所以会对无偿献血产生信任危机,进而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愿意献血,其实无外乎就是献血过程中的体验可能不好,以及后续万一面临用血问题时,会遭遇免费报销困难等问题。

其实在前些年群众们无偿献血热情比较高的时候,很多人献血就是为了献出一份爱心,献出200毫升的血液,也并不是为了后续获得怎样明确的回报。

比如广大的大学生群体就是无偿献血的主力军,虽然很多人献血一到两次并不算多,但是他们的献血目的也非常单纯。

可是有时候采血的工作人员,可能为了更多的采集充足的储备血液,进而极力劝说身体条件较好的献血者一次多献一些。

比如一次性献血400毫升,同时过分强调多次献血后所能带来的“用血”好处,甚至对于一些稀有“熊猫血”的献血者,劝说力度更大。

这也使得献血行为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负担,而当一些献血者累积献血量越来越多,本以为是在给自己和家人积攒“健康财富”时,却并不知道,工作人员可能并没有详细介绍其中存在的报销审批等问题。

比如一些大学生在求学的城市,拥有多次献血经历,但是后续在其他城市工作生活,真的面临用血时,却发现会出现异地不承认的问题。

这对于一些曾被极力劝说多献血的献血者来说,无疑就是一次信任危机,再加上在献血的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可能只顾着献血抽血的操作规范,却并没有注重献血者的心理疏导,毕竟从身体中抽出大量血液,每个人都会有所顾虑,能够走进无偿献血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应该值得被肯定。

这种肯定并非是物质性的,或许就是一个甜美开朗的微笑,或许就是一句贴心的问候。

而并非极力劝说多献多得,让无偿献血这样一个本来自愿单纯的行为,成为了一种负担,让人不敢靠近。

同时对于那些的确多次献血,为无偿献血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更加不能辜负。事实上,建立一个完善的献血互联机制,对异地献血能够进行有效查询,保障无偿献血者后续可能的用血权益,并且简化不必要的审批手续,是对献血者最起码的尊重。

也只有这些做的越好,才越能让无偿献血回到最初的模样,血库告急也将不再成为问题,其实这丢掉的并不是人们的爱心,而是信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