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觉醒?丰田发布全新电动化战略,“碳中和车”开发提上日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丰田新能源电动汽车价格 巨头觉醒?丰田发布全新电动化战略,“碳中和车”开发提上日程

巨头觉醒?丰田发布全新电动化战略,“碳中和车”开发提上日程

2024-07-14 03: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巨头觉醒?丰田发布全新电动化战略,“碳中和车”开发提上日程 | 封面故事:起势(二)

在汽车产业电动化潮流下,没有人能逆势而为,即使强如丰田,也不例外!但与其他车企ALL IN电动化不同,BEV只是丰田全方位战略选项之一。

作为汽车巨头丰田汽车的掌舵人,丰田株式会社社长丰田章男可能是对纯电动车最不“感冒”的车企领导。其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纯电动车并不环保”、“如果日本汽车全靠电力驱动,那么在夏季国内就会出现电力短缺”,并警告说,仓促转向电动汽车可能会削弱传统汽油动力汽车的供应商网络,造成“汽车行业目前的商业模式崩溃”。除此之外,丰田章男还认为,在燃油车向电动车转型时,政府和车企需要建设大量相关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碳排放并产生巨大的耗资压力。

丰田发布全新电动化战略

可如今,画面突转。2021年12月14日,丰田发布了其最新的电动化战略。丰田章男宣布,丰田将在2030年前,在全球范围内推出包括乘用车、商用车等领域在内的共计30款BEV(纯电动)汽车。届时,其BEV汽车全球年销量计划达到350万辆。雷克萨斯品牌将转型为纯电品牌,其计划到2030年实现所有车型提供BEV版本,在中国、北美、欧洲实现百分百BEV车型销售,全球销量达100万台。到2035年,雷克萨斯将实现全球百分百销售BEV车型。这足以证明丰田转型电动化的决心。

在发布会上,丰田展示了其强大的产品攻势。其16款准备上市的丰田和雷克萨斯BEV车型,涵盖了轿车、SUV、皮卡、跑车等品类,基本覆盖了乘用车市场。其中,丰田品牌未来在电动化道路上将会形成bZ系列和Lifestyle系列两大产品线。值得一提的是,其“bZ”系列中的首款新车— 丰田bZ4X,基于丰田e-TNGA平台打造,于去年在广州车展上正式亮相。丰田汽车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曾表示,bZ纯电动系列车型共规划了7款车型,其中5款车型未来将导入中国市场。2025年,丰田及雷克萨斯在中国的EV车型将达到10款。

为了推进电气化战略,丰田将在未来10年投入4万亿日元用于开发纯电动技术和产品。另外,丰田也将对电池的研发生产投资,并将投资额从9月份宣布的1.5万亿日元增加到2万亿日元,期待可以生产更先进、更高品质、更具竞争力的动力电池。在电池回收方面,丰田表示将努力构建“电池材料循环再利用”体系,通过对旧电池进行“劣化诊断”,将有残存性能的电池进行不同程度的回收,最大程度降低电池生产及使用后造成的环境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丰田章男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发表过对纯电动汽车的异议,但在此次电动化战略发布之前,丰田便早已对纯电动化发展做出多次布局。如2021年9月份,丰田首席技术官前田正彦表示计划以2030年为目标,在研发方面,通过车辆及电池的一体化研发,将每辆车的成本降低到50%以下;在供给方面,将根据市场变化动态布局电池产能。

另外,2021年5月丰田曾宣布在2030年BEV的销售目标为200万辆,短短7个月后便上调至350万辆。丰田章男对此解释称,准确来说BEV销售目标中包括了FCEV(氢燃料电池车)在内的ZEV(零排放车辆)整体目标。在2021年举办的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丰田看到了各国的能源政策,从此角度找到了实现目标提升契机,因此上调了目标数值。

对此目标,我们通过回顾丰田汽车历年在新能源方面的研发与投入,也不难发现,在电动化方面,丰田还是有沉淀和底气的,它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消极。

丰田电动化:迟到的先行者

多年来,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丰田在各领域不断努力。

在车辆研发领域,1997年丰田推出了世界首款量产HEV车型“PRIUS”。但在此之前,其BEV研发工作就已经展开了。1992年,丰田成立电动汽车研发部;1996年推出了RAV4 EV;21世纪成功实施了小型EV“e-com”实证试验;2012年推出了超小型EV“COMS”、小型EV“eQ”;2021年推出了“C+pod”和“C+walk”,加快了包括“e-Palette”在内的EV研发……多年以来,丰田一直在探索BEV的可能性。

另外,在上世纪90年代,丰田便开始研发用氢驱动的燃料电池车。2002年,丰田推出了丰田FCHV;2008年推出TOYOTA FCHV-adv;2014年,推出第一代MIRAI。未来,丰田还将在大巴车和卡车等领域,推进燃料电池车的应用。

在电池领域,丰田长期致力于自主研发、生产电池。1996年,丰田成立了现在的Prime Earth EV Energy;2003年,开始研发锂离子电池;2008年,设立了电池研究部门,研究全固态电池等下一代电池;2020年成立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整合电池事业。过去几十年,在电池领域丰田投资了近1万亿日元,累计生产超过1900万块电池。这些经验都是丰田未来的竞争力。

在自然资源及能源领域,早在2006年,丰田通商株式会社(经营丰田集团海外投资和贸易业务)便着手探查锂等重要资源,保障稳定的资源供给;为保障及稳定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30年来丰田通商株式会社一直在努力。

另外,为了推动电动化战略,2020年,丰田和比亚迪以50:50股比成立合资公司。从丰田角度来说,丰田产品阵营主要优势在混动、氢能和燃油车领域,而纯电动车型则是丰田的一大短板,利用比亚迪的e平台以及相关的电池技术,来加速丰田在纯电动市场的布局,确实是一条捷径。

如此看来,在汽车电动化发展路线上,丰田一直是积极的参与者。外界之所以对丰田发展电动车产生“消极”印象,一方面是丰田章男的言论引导,另一方面是丰田在产品技术路线上的全面布局,弱化、稀释了外界对其在纯电动领域的注意力。

丰田不会ALL IN纯电动化

无疑,BEV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

对于这次电动化战略发布会,很多人解读为这是丰田对汽车电动化发展趋势的一种妥协,但事实恐怕并非如此。在电动化战略发布会上,丰田章男明确表示,纯电动化只是丰田的技术路线之一。实际上,丰田开展电动车业务,是对其碳中和战略的一次补全。

丰田一直认为,只靠纯电动车不能满足“脱碳”这一重大课题。在碳中和目标中,车企要消除的是二氧化碳,而不是内燃机。也正因此,在发布会伊始,丰田章男就提出了两个新的概念。一是碳减排车:如果驱动汽车的能源不是绿色环保的,那么无论什么样的电动化车辆都不能让CO₂变为零,丰田称之为“碳减排车”;二是碳中和车:如果使用的能源是纯绿色能源,那么即使使用内燃机,车辆也能够实现“碳中和”,丰田称之为“碳中和车”。丰田便致力于开发第二类车型。

基于此,除了4万亿元的纯电动发展投入,丰田章男表示丰田也将投入4万亿日元进行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其他绿色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开发。作为一个全球化车企,丰田认为不同地区的能源情况、政策要求及消费者需求不同,丰田应为实现碳中和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前田CTO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以挪威为例,介绍了全面、多样化发展的重要性。他表示挪威大半乘用车都是BEV。能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相比其他车辆,BEV拥有税制方面的优势,还可以享受免费停车、免费通行等等福利。而税收制度、停车政策、通行政策都不是丰田能左右的。丰田唯一能做的是做好产品,给客户更多、更好的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汽车,决定权不在我们,而在各地市场和消费者。我们希望最终正确的路线明朗之前,为消费者尽可能多的提供选项。”丰田章男表示,“至于为什么我们要保留这么多的选择,在业务管理方面,我们认为未来是不确定的,快速适应未来的变化比试图预测未来更重要。”

作为对比,丰田的老对手大众汽车在2021年发布NEW AUTO战略,实施全面转型计划。战略中提到,大众为2021年至2025年的未来技术发展拨款730亿欧元(约合824亿美元);将三个内燃机平台整合为两个电动汽车平台;电池和系统以及充电和能源将成为大众新的核心支柱。由此可见,在新能源车发展路径上,不同于老对手大众几乎ALL IN纯电动车,丰田则选择全面开花:混动、纯电,甚至氢能源上全面布局和规划。

必须承认的是,当下谁都不能定调未来汽车的技术路线,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或是零排放的燃料汽车都可能成为未来的选择,正如丰田章男所言:“未来是不确定的,快速适应未来的变化比试图预测未来更重要。”而现在,BEV目标销量上调、雷克萨斯成为BEV的专属品牌、对BEV的投资达4万亿日元等规划,正是丰田适应市场变化的实际举措。

“社长喜欢BEV吗?”在发布会结束后,有媒体问道。丰田章男回答说:“我对丰田以前的BEV没有兴趣,但对接下来要生产的BEV感兴趣”。他同时强调,丰田今后会加大对BEV的投入,但同时也会坚持全方位战略,将BEV作为选项之一。“提供选项”,这也展现了丰田全方位的战略姿态。

“无论是BEV、FCEV还是HEV,甚至是带着浓重汽油味、有着狂野发动机声音的汽车,我们都会不断进行尝试,全力以赴继续挑战下去。在这一点上,无论作为MORIZO车手还是作为社长,我的态度都不会发生变化。”丰田章男一如既往的执拗,但这也传达了丰田在BEV时代,继续“制造更好的汽车”这一理念。

注:本文首发于《汽车纵横》杂志2022年2月刊“封面故事”栏目,敬请关注。

相关报道:

拐点来临?最后的堡垒被攻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22年或超15% | 封面故事:起势(一)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