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远海科研究报告 耕智慧交通、智慧航运和智慧物流三大领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运海运物流 2023年中远海科研究报告 耕智慧交通、智慧航运和智慧物流三大领域

2023年中远海科研究报告 耕智慧交通、智慧航运和智慧物流三大领域

2024-07-13 05: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中远海科:智慧航运领先企业,数智赋能企业转型

1.1 依托集团强大支持,卓越科技方案提供者

中远海运集团旗下科技和数字化载体。公司成立于 2001 年,于 2010 年 5 月在深 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的科技公司,深耕智慧交 通、智慧航运和智慧物流三大领域,通过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建设,构建面向行 业的基础数字化平台产品,为客户提供数字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推进平台型、 产品型转型。

背靠全球最大综合航运企业,利润体量过千亿。自 2010 年起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成 为了公司最大股东,并通过中国海运集团、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合 计持有公司 49.93%的股份,并由国务院国资委实际控制。中国远洋集团作为全球 排名前列的航运集团,旗下主要的一级子公司为中国远洋运输有限公司,2021 年 末资产规模 5,287.36 亿元,收入 3,978.84 亿元,利润 1,100.73 亿元。2022 年末,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经营船队综合运力 11382 万载重吨/1394 艘,排名世界第一。其 中,集装箱船队规模 302 万 TEU/487 艘,居世界前列;干散货船队运力 4514 万 载重吨/437 艘,油、气船队运力 2918 万载重吨/228 艘,杂货特种船队 587 万载重 吨/175 艘,均居世界第一。

1.2 围绕集团“3+4”战略,积极布局产业生态

围绕集团“3+4”产业生态,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中远海运集团形成 以航运、港口、物流等为基础和核心产业,以航运金融、装备制造、增值服务、 数字化创新为赋能和增值产业,中远海科依托集团的“3+4”产业生态,积极开拓智 慧航运和智慧物流业务,加大了船视宝平台、数据集成平台、航运管理平台、税 务平台等平台型数据业务服务的推广力度,并成功签订了中远海运特运数字航运 平台、中远海运散运数据集成分析平台等重要项目合同。

全面布局智慧交通、智慧航运和智慧物流三大领域。公司是国内智能交通和智慧 物流的先驱,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和服务,涵盖城市交通 ETC、交通应急系统、数 字化仓储信息等领域;同时,公司致力于将智能航运领域打造为公司高质量发展 的第二增长曲线。作为领先的航运科技企业,依托全球最大综合航运企业中远海 运集团的股东优势,拥有海量业务数据与实践经验,未来可以为航运企业提供智 能化航运解决方案。

持续打造数字化产品,坚持推陈出新。公司持续致力于推进航运数字化产品的创 新和发展。1)旗下的“船视宝”平台系列产品初具规模,并通过加速集成调度宝、 安全宝、场景宝等工具,不断提升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2)积极推动船舶主动安 全系统的研发,已完成了船舶态势感知系统的开发,包括态势预测、AR 增强瞭望、 智能避碰和辅助靠离泊等功能模块。3)在智慧公路领域,数字化运营平台和智能 路网管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聚焦自主研发,重视数字化创新。近年来,公司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 立了专门的创新机构--研发创新中心。在 2021 年,公司入选上海市“浦东新区大 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该计划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 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的重要举措。推动 企业研发从封闭转向开放的新型载体。促进公司加快以船舶、港口、航线为创新 研究对象,以数据、算力、算法为创新资源要素进行研发,以打造面向行业的数 字化平台产品,助力打造融合技术、数据和业务的数字化产业新生态。

1.3 核心业务稳中向好,智慧航运高速增长

营业收入稳步增长,经营态势持续向好。从 2018-2022 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从 9.8 亿元增长至 17.5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 16%,2022 年营收同比增长 3%,主要是 由于宏观因素扰动。在归母净利润方面,从 2018 年到 2022 年,归母净利润从 0.83 亿元增长至 1.82 亿元,复合增速 22%,扣非净利润从 0.55 亿元增长至 1.61 亿元, 复合增速 31%。我们认为,随着海运数字化蓬勃发展,公司背靠股东雄厚资源与 丰富数据,发展前景广阔。

智慧交通营收占比稳定超过六成,智慧航运业务营收占比逐步提高。2020-2022年, 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17.34%/19.21%/20.42%,主要得益于高毛利率的智慧航运 业务占比提升,以及智慧物流业务外协劳务成本下降。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成果卓著。公司对研发持续投入,2022 年研发费用 为 0.59 亿元,研发费用率为 3.38%。在研发人员方面公司共有 476 名研发人员, 约占总人数的 60%,其中 76 人具有硕士及博士学历。在研发成果方面,2022 年 中远海科获得了 6 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批准,并申请受理了 56 项发明专 利,获得了 8 项发明专利授权和 16 项软件著作权证书。

公司经营效率稳步提升。公司销售费用率从 2018 年的 2.93%下降至 2022 年的 1.48%,而管理费用率从 2018 年的 7.31%下降至 2022 年的 5.49%,主要受益于公 司将业务重心逐步转向集团服务的智慧航运业务,在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费用 维持稳定。我们认为,海运数字化高景气正处于早期阶段,公司未来在集团海量 数字化需求推动下,有望继续提升经营效率,进而提升盈利能力。

2 智慧航运:用数据连通海运供应链,降本增效需求 广阔

2.1 政策发力、贸易复苏、通信成本下降,推动智慧海运蓬勃发展

政策驱动先进技术与运输业深度融合,助力智慧航运可持续发展。2022 年发布的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5G、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 先进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同时,《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 鼓励组织中小微外贸企业与航运企业直接对接。此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 纲要》中强调了致力于建设功能完备和陆海空统筹的运输网络。这些政策措施旨 在促进航运行业与先进技术的融合,提升运输网络的智能化水平,拓展国际海运 物流网络,加快发展邮轮经济,构建高效、互联互通的国际航运体系。

后疫情时代全球贸易复苏、运价压力逐步消退,航运业数字化支出潜力大。2021- 2022 年运价指数持续攀升,主要原因分为 1)从需求来看,全球经济持续复苏, 国际贸易迅速恢复增长;2)从供给来看,受疫情影响船舶运转效率明显下滑,各 国加大了港口输入型疫情防控力度,延长了船舶在港停泊时间,降低了集装箱供 应链周转效率。自 2022-2023 年,由于海运需求减少,运力过剩,运价指数呈现 震荡下降趋势。我们预计 2023 年后运价指数将随着全球供应链恢复常态而缓慢下 降,并且航运企业将通过采购数字化工具来提升船舶管理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高通量卫星的成功研发降低航运通讯成本。航天科技的进步降低了卫星研制、量 产和发射的成本。过去,传统的通信卫星受限于有效载荷重量、转发器数量、电 源供应、信号波段和频率等,信号宝贵,价格极高,卫星电话收费大约 10 美元/分 钟。2023 年 3 月份,中国首颗超百 G 容量的 Ka 频段高通量卫星——中星 26 号 卫星成功定点,开启我国卫星互联网服务新时代。高通量卫星的发生成功降低了 卫星通信资费,催生出海上运输无时无刻的互联网接入和大数据需求。我们认为, 作为世界贸易与实体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之一,航运产业有大量亟待降本增效的 环节,数据交互成本的下降有望加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2.2 中远海运集团推进数字化转型,公司有望成为核心载体

集团推进全球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球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 生态。2022 年 12 月 6 日,中远海运集团召开主题研讨会,推进集团全球数字化 供应链平台建设这一重大战略目标,为集团“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球综合物流供应链 服务生态”的目标而奋斗。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万敏作总结发言,重点阐述了集 团构建数字化供应链体系的重要意义。我们认为,海运产业存在大量亟待数字化 降本增效场景,以换单场景为例,传统需要数十小时的工作,在数字化助力下可 做到十分钟内完成,效果显著。

中远海运集团航运能力居世界前列,是我国最大的海上航运企业。根据 Alphaliner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 2023 年 6 月 30 日,中远海运集团船队规模为 293 万 TEU/463 艘,在全球排名前列;中远海运集团在全球拥有 56 个投资码头,其中 49 个为集 装箱码头,并在航运、码头、物流、航运金融、修造船等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了较 为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

2023 年集团内部技术服务需求金额增长超 100%。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中 国远洋海运集团经营船队综合运力达到 11384 万载重吨/1394 艘,位居全国第一, 超大规模的海运业务体量,衍生出海量需求。公司作为集团旗下核心数字化转型 提供方,已经为集团打造多个信息化解决方案。根据公司公告,2023 年集团内部 对公司数字化服务需求金额增长 108%。我们认为,目前海运数字化仍处于发展初 期,随着场景逐步加深,数字化、智能化有望从集团一级向分支部门/机构、指定 航线甚至单个船只上不断深化打造,需求空间广阔。

2.3 发挥航运海量数据潜力,推进数据要素潜能挖掘

智能化产品覆盖订单、装卸、航运等全流程。利用中远海运集团丰富的业务数据 库,公司为集团已经建设包括智慧航运中的航运数据中台建设,港口中的桥吊远 程控制、智能化监控等,并且已经覆盖集团全部船舶,保障船队的安全形势与降 本增效。依托集团丰富数据中台,公司“船视宝”平台系列产品,具有智能调度、 碳排放测算等多场景功能。我们认为,公司从丰富的业务数据中研发出智能数字 产品,可以反向提供更加优质的数据与服务,形成良好的数据闭环,已经积累形 成丰富、成熟、高价值的数据资产。

公司加快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从项目型向平台型、产品型迈进。公司产品将由 信息化建设服务向数字化创新赋能的服务模式切换,从过去注重业务单元内生式 发展向未来注重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增长模式切换。同时,公司打造了一批市场化 程度高、产品化业务:数字化关务平台“远海通”、数字化安全管理解决方案、智 慧航运数据集成平台、船舶岸电系统等,其中航运管理平台为目前已经部署了将 近 900 条船。

国务院发布“数据二十条”,数据要素流转势在必行。2022 年 12 月,国务院发布 《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提出“数据作为新型生 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 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 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为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充分发 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 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集团构建海量优质数据中台,助力公司实现业务升级。集团早期布局航运数据中 台,构建全球船舶地理信息数据库汇聚了超 200 亿条船舶 AIS 记录,基于 8 万条 商船的行为形成 800 万条历史航线数据、4000 多万船舶行为数据,沉淀了全球 5000 多个港口近 3 万条泊位数据。依托自研建设的软件开发管理平台,公司成功 研发出新一代航运大数据平台,并基于平台成果快速推出行业级产品:船视宝, 向各航运企业提供船舶、港口、航线和大数据分析四个维度的数字服务。

船视宝:打造优质数据服务平台,保障船舶安全、低碳出行。船视宝作为公司 高质量的数据平台代表,提供优质可靠的数据服务。自 2019 年发布至 2022 年 12 月之间,船视宝平台已汇聚全球约 24 万艘商船的 290 亿条船位数据, 覆盖全球 5000 余个港口、4 万多个泊位,识别动态数据 6000 多万条。1)在 航行安全方面:研发船舶态势感知系统,完成态势预测、智能避碰等模块开 发,避碰预测数据准确率达 92%;船舶行为感知系统运用人工智能建立主动 识别报警机制,报警准确率达 96%。2)在节能减排方面:低碳宝实时跟踪计 算船舶能耗、碳排放,助力船舶落实“国际航运碳强度规则”。

船货易:沿海散货交易新模式,海量优质数据平台。平台旨在构建全流程线 上操作平台,为海量散伙交易提供移动办公服务,来汇集海量交易数据与行 业数据。1)平台提供实时更新的船货盘管理、航次运行跟踪等功能。平台通 过优化交易路径和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交易可视化、记录等功能。2)平 台提供数字化移动办公场景和功能,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升级航运业务管 理能力。通过公司丰富的业务数据中台,船货易平台实现实时更新行业与交 易数据,提供丰富的数据分析服务。

2.4 AI 科技赋能航运领域,GPT 模型搭建数据桥梁

AI 赋能航运智能化。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 到 2025 年,构建以高度自动化与部分智能化为特征的航运新业态。目前,我国正 处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关键阶段,随着 AI、5G 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 与交通运输行业的融合逐渐加深,智能航运成为航运业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GPT 在航运领域大有可为。实现航运 AI 化应具备以下前提条件 1) 海量的航运 数据及智能的数据治理技术和平台;2) 针对航运特点的 AI 模型;3) 大模型级 别的云计算能力;4) 丰富的应用场景、用户反馈以持续优化迭代模型。在此基 础上,GPT 可应用的范围有:1)智能客服:与用户进行交流并准确提供相关信息; 2)数据统计:基于航运数据库,理解用户需求并自动执行统计分析; 3)资产管 理辅助:理解用户资产管理需求,通过展示、提取、总结相似成功案例,辅助决 策交易;4)船舶调度规划:从海量的历史信息中自动调配数据资源,辅助工作者 实现需求。

3 深耕交通+物流领域,智能创新业务完善

3.1 智慧交通业绩稳定,智能化升级逐步推进

3.1.1 高速公路建设稳定增长,政策推动智慧交通落地

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稳增,区域发展不均,技术创新助推。发展总体呈现三个方面 特点:1)我国高速公路的总里程不断增加,2017-2021 高速公路里程从 13.6 万公 里增加到 16.9 万公里;2)区域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的高速公路线网密度为 391km/km²,而西部地区为 69km/km²,高速公路增量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区,而东 部地区的线网密度相对较高;3)技术创新推动发展,随着大数据、云计算、GIS 等技术的发展,新兴技术为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国家政策助力智慧交通领域创新发展。国家通过发布《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 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文件,提出了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 交通网络的目标,加强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交通方式的衔接,推进交通基 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鼓励交通领域的科技创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 输的深度融合,提升交通运输的智能化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交通设施的数 字化感知和信息网络的广泛覆盖,促进交通运输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化,加强交 通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应用。

智慧交通技术支出增长,融合新技术推动发展。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智慧交通, 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 术与交通运输融合,开展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中国智慧交通技术支出规模不 断增长。根据艾媒数据,2017-2020 年中国智慧交通技术支出规模从 327 亿元增长 至 503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5.44%,艾媒数据预计 2023 年中国智慧交通技 术支出规模将达 778 亿元。

3.1.2 核心业务布局完善,智慧交通迭代升级

智慧交通领域产品业务布局完善。公司是国内较早开展智慧交通业务的企业,在 高速公路智能化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同时也积极开拓城市智慧交通市场。公司围 绕智慧交通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规划设计、软件开发、产品研制、数据管理、系 统集成、系统运维等全方位服务。主要产品包括 ETC、视频监控、交通应急系统 等。

助力智慧交通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形成全方位全链条的软硬件一体化服务能力。 公司加速智慧交通业务数字化转型,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GIS、GPS、射频技 术、5.8G 路径识别技术、匝道 ETC 自由流等技术的发展,已形成一批技术含量 高、可持续的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如智慧公路云平台、高速公路省级视频联网云平 台、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业务平台、智慧公路管养平台等。

3.2 经济复苏提升运输需求,5G+数字化赋能智能物流

3.2.1 社会物流恢复态势,市场需求持续提高

社会物流总额稳步提升上升,工业物流总额占主要地位。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从 2007 年的 75.23 万亿元增长至 2022 年 347.6 万亿元,整体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 2022 年同比增长到 3.40%。在 2022 年的社会物流总分结构细分中,工业品运输额 为 309 万亿元,同比增长 3.6%;进口运输额为 18.1 万亿元,同比下降额为 4.6%。 我们认为,随着经济复苏,未来国内物流行业将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呈高速增长状态。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2020 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近 6000 亿元,2021 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达 6477 亿元,同比增长 10.9%。随着物流业与互联网融合的进一步深化,我国智慧 物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到 2022 年市场规模为 7623 亿元。

3.2.2 公司物流业务数字化,5G 赋能驱动发展

智慧物流解决方案业务产品丰富。公司主要为航运、烟草等客户提供物流供应链 信息化数字化解决方案,依托“全域中台”基础架构已形成了包括数据集成平台、 物流供应链数字化管控平台、数字化仓储信息系统、物流大数据平台等丰富的产 品链,积极推进船舶岸电系统推广应用工作,主动服务港航企业节能减碳。

公司积极拓展 5G 在公司智慧物流上的应用。近年来公司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完善, 产品包括数据集成平台,物流供应链数字化管控平台,船舶岸电系统,船舶航行 主动安全系统等,其中与 5G 相关的产品有 1)基于 5G 网络的集装箱轮胎吊远控 自动化系统:融合 5G 通讯、GNSS 高精度定位、AI 视频分析及自动化等技术, 完成集装箱轮胎吊本地视频及控制指令与监控中心远程控制操作台的数据交互; 2)5G 智慧港口数字孪生系统:高效的可视化三维图形界面,实现码头作业信息 的监控,实时反映码头船舶、集装箱及码头生产作业机械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