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象征意义的跨文化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西方文化中动物象征意义的差异 动物象征意义的跨文化研究

动物象征意义的跨文化研究

2024-07-10 17: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自 知网  喜欢 0

阅读量:

649

作者:

杨洁

展开

摘要:

语言常被看成是文化的载体,而习惯语又常被看作是文化的镜子,它能折射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习惯语中,有数量可观的一部分与动物有关.这些习惯语的出现,不仅为人类的语言添彩,而且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狗被人类驯化,成为人类的忠实朋友,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作为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动物之一,在所有的动物之中,狗对人类而言有着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中文和德语中,都存在着大量与之相关的惯用语,成语和习语.本文即选用以这个最常见动物形象为核心概念的惯用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语言学和跨文化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展示中文和德语中含该核心词及其他动物称谓的相关习惯用语的特点和异同.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修辞现象,既是一种生动鲜活的表达方式,同时更反映了人类对所喻事物的认知和情感.惯用语产生基于人们对特定事物的看法和态度,这些看法和态度常常可以通过隐喻的手法,以习惯语的形式被表达出来,以求达到某种特定的语言交流的效果.狗和其他家养动物作为人类身边的常见陪伴者,经常成为人类隐喻的灵感来源,其所表达的意义,因为语言,文化,历史及社会环境等的不同,也必然会有所差异.在汉语和德语这两种存在类型学和发展史上巨大差异的语言中,大量与狗相关的动物惯用语显示,德,中民众对狗及其他动物的观察虽然从根本上看在很多方面几近相似,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异和人与狗互动关系中的不同也必然反映在这些惯用语中.例如在德语中,早先狗主要是作为狩猎时的助手出现,当然同时也是看家护院的卫士.但在中文中,虽然也反应出类似的关系,但其中又存在不少差异,汉语中的狗常被当成顺从的奴仆和随从来表述,而且有时日常口语中也与邪恶,低俗,不齿相关联("这个狗东西").本文是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语料库的来源是主要是网络资源和正式出版的词典或字典.本文通过对比语言学和跨文化研究的方法,从词汇学,语义学以及语用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展开分析,探索由"狗"以及其他与人关系密切的常见动物的象征意义所表现出的中德两种语言和文化中的共性和差异.

展开

关键词:

惯用语;隐喻;动物象征意义;对比语言学;跨文化研究

学位级别:

硕士

DOI:

CNKI:CDMD:2.1016.130057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