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漫谈相制相成的中医药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药相须相使的区别 科普|漫谈相制相成的中医药对

科普|漫谈相制相成的中医药对

2024-07-09 20: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中医临床处方中存在由两味中药组成的固定组合,通常被称为“药对”或“对药”,是发挥治疗效应的独立单元。两种药物搭配组合,或可增强药物原有治疗功效,或可减轻原有药物之毒性。“七情”是中医药术语,除用于描述人的情绪变化外,也被中医药学家用于描述药物的性质,这在最早的中药典籍《神农本草经》已经有体现,其中有一段话说:“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将药物与药物之间关系形象地描述为“七情”。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对药物之间的“七情”进行了更加具体的解释:“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两不可合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进一步论述了不同中药之间“相畏”、“相恶”、“相杀”、“相反”的配伍关系。在中药七情关系中,“相畏”、“相恶”、“相杀”都为一种药物使另一种药物的效应受到制约或削弱,可以采用“相制”进行概括。

相制相成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维,应用到中医药领域多指两味药共用,其中一味药可抵消另一种药的毒副作用,或两味药物相互制约,能够得以更好地发挥治疗效应。我们在经典的中药配伍处方经常可以看到具有相制相成关系的药物配伍,而“药对”或“对药”,相当一部分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两味药配伍组合关系符合传统哲学的相制相成思维。

一般认为,中药“十九畏”和“十八反”是处方配伍禁忌,并被编成歌诀历代背诵,以便中医师牢记在心,在临证处方过程时刻保持警醒。其中,“十九畏”论述的矿物或动物药材现今已经很少使用,但植物药配伍,虽然被认为是相畏的关系,却也一直被历代医家临证使用。如人参畏五灵脂,但也有中医师将人参和五灵脂组成药对,用于因气虚不能帅血之血瘀证所致的萎缩性胃炎;丁香畏郁金,二者组成的药对用于寒气凝结导致的胃脘痛或呃逆,在某些患者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与“相畏”不同的是,“相反”的药物配伍会增加毒性,在中医临床严格的配伍禁忌。尽管如此,也有个别经典处方含有“相反“的药物组合,如甘遂和甘草是“十八反”中的组合,而《金匮要略》记载的甘遂半夏汤,合用了甘遂和甘草;“十八反”说“海藻反甘草”,而《外科正宗》中治瘿瘤初起所用的海藻玉壶汤则合用了海藻和甘草。在目前,“十八反”药物组合是中医药领域治疗疑难疾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也能体现相制相成药对思想。尽管现在临床有使用“相反”药物进行配伍使用的尝试和研究,为了用药安全,我们仍然需要注意,切勿轻易将药性相反药物配伍使用。=>

=>

清代徐大椿《医学源流论》记载说:“圣人为之制方,——或以相辅者,或以相反者,或以相用者,或以相制者,故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诠释了“相辅”、“相反”、“相用”、“相制”的四个药物组方规律,其中“相辅”和“相用”是性质或效应相互促进的关系,可以采用“相辅相成”概括;而“相反”和“相制”则是性质或效应相互制约的关系,可以采用“相制相成”概括。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汉字涵义的迁延,中药七情的“相反”与后世论述的药性“相反”是两种概念,七情“相反”药物配伍后表现为毒性增强,与药性“相反”描述的药物之间相互制约关系不同。现代汉语中“相制”比“相反”描述范围更广,所以多数学者认为“相制相成”更能概括清代徐大椿论述的“相反”与“相制”两种药物配伍规律。

相制相成药对思维除了在临床处方中应用之外,还被中医药学家应用于药物炮制工艺。同样是清代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归纳的药物炮制原则,“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相喜为制”(此处的“制”为炮制之意,并非是制约的意思)。如前所述,徐大椿在此处谈及的“相反”、“相畏”和“相恶”为“相互制约”的关系,符合“相制相成”的配伍规律。根据药物之间“相制相成”减轻被炮制药物偏性的方法在经典文献论述非常多,如临床使用的姜半夏为采用生姜炮制后的半夏;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谓:“半夏有毒,须用生姜,取其相畏相制也”,说明生姜炮制半夏符合相制相成药对规律。

“熟地拌砂仁”是利用砂仁减轻熟地黄滋腻之性的炮制方法,清代张德裕《本草正义》谓:“有制为熟地黄之法,以砂仁和酒拌之,蒸晒多次,——俾中虚者服之,不患其凝滞难化”。熟地黄畏砂仁,说明砂仁对熟地黄有制约关系,采用砂仁炮制熟地和采用生姜炮制半夏一样,均是两种具有相畏关系的药物组合,一种药物来减轻被炮制药物的毒性或偏性,使其更加符合临床使用要求,体现了相制相成的哲学理念。

当代学者对具有相制相成关系的中医药对进行了科学研究,发现此种配伍关系组成的药对可以有效减轻中药的毒性,起到保护肝肾功能的作用。附子性热,大黄性寒,二者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现代实验研究发现,附子配伍大黄组成药对后,药物的乌头类生物碱成分含量降低,但抗炎、镇痛和回阳救逆的药效未受到明显影响。CYP1A2酶是一种肝药酶,可以促进药物毒性成分代谢,降低药物的肝功能损伤。有研究发现,白芍药与附子配伍,能够诱导CYP1A2酶活性,增加CYP1A2酶基因mRNA表达量,加快附子毒性成分代谢,减轻药物对人体的损伤,进而实现减毒和增效双重效应。药性辛热的附子和药性苦寒的大黄配伍,以及味酸性寒的芍药与附子配伍组合均寓有寒热相制之义。学者们对中药配伍的现代研究,探索了具有制约关系的药物的配伍进行增效减毒的机制,从现代医学角度充实了相制相成药对思想的科学内涵。

供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韩尽斌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