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为什么剂量那么重要?一块来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药处方剂量怎么看多少克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为什么剂量那么重要?一块来分析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为什么剂量那么重要?一块来分析

2024-05-09 14: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医疗效的关键点在哪里呢?除了辨证准确,用方合证外,其中药物的使用量是个很重要的一环。中医自古就有一句话: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日人渡边熙言:“汉药之秘不告人者,即在药量。”药量的决定,须根据患者体质、症状、居住地域、气候等多方面考虑。经方人人可知,药量却难刻舟求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乃艺术最高境界,医术亦如此。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用量”,此话不无道理。

盖其一,从单味药而言,量变超出一定限度,必然会引起质变,故剂量不同,功效有别。

如附子小量可温补脾肾,中量能祛寒止痛,大量则回阳救逆;

红花小量可生血,中量能活血,大量则破血;

大黄小量可健胃,中量清湿热,大量则泻下;

黄芪小量无利尿效应,中量能显著利尿,大量则反使尿量减少;

川芎小量能升高血压、大量反使血压下降等等。

处方遣药,切莫一概认为量大则功胜,而盲目追求大剂量应用,要因病、因人、因药制宜,力求做到既对症,又适中,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其二,从组方配伍言,一方中药有主次,各药间又相互影响,彼此制约,故临证施治除,依法准确选择方药外,还要恰当处理好药物之间的量的关系。须知,适应不同病证的不同方剂,其主药间或主次药间各具一定的相对有效的剂量比例,倘此比例失调,势必导致全方功效重心的改变。

如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等量,才能调和营卫,解肌发表;若倍用桂枝,则变为温阳降逆的桂枝加桂汤;

若倍用白芍,就成了解表和里的桂枝加芍药汤。

再如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用量应是三比二;

枳术丸中的白术与枳实的用量应是二比一;

白虎汤中的石膏用量宜三倍于知母;

当归补血汤中的黄芪用量宜五倍于当归;

麦门汤中的半夏用量应为麦冬的六分之一左右;

一贯煎中的川楝子用量应为生地的五分之一左右。

如果不明这些行之有效的不传之秘(当然也可酌情调整或探索更佳比例),动辄药量相平,主次不分,甚或比例颠倒,喧宾夺主,虽方与证合,其效难求。

川芎治疗头痛: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

高血压肝阳头痛, 用量宜重,每用9~12克;

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 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

(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 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 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而且用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 管性头痛有奇效。)

山茱萸——固脱3两(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

穿山龙——味苦,性平,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调节作用,所以近年来成为治疗风湿类 疾病的妙药。《中华本草》谓其干品用量为6~9克,《中草药手册》多为15克,少数达30 克,东北地区常用量也为15~30克。

但根据朱良春经验,若要取得较好的疗效,其用量须40 ~50克,用量在30克以下收效不明显。

黄连——最苦,然而治糖尿病这一甜病有特效,通常剂量为每日30克(30克是基本,配干姜以防伤 胃),而治疗糖尿病酮症,每日剂量多达120克,可使降糖迅速。

益母草——调经用10-15克。据朱良春观察,益母草的利尿作用,每日用到30~45克尚不见 效,须加至60~75克,始奏明显之效。90~120克时其效更佳,常用以治疗急性肾炎之尿 少、浮肿之候,常一剂效,二剂已。

枳实——小剂量能使心脏兴奋,大剂量使之抑制。

生杜仲——30g以上治腰痛奇效,不效则加至60-90g。

萆薢、土茯苓——30g以上消除蛋白尿。

沙参——30g以上补气,小剂量则可滑肠。

茜草——30g以上治口疮。

莱菔子、槐花——30g以上降压。

代赭石——9~18g有镇胃降气、止呕止噫之功,适用于胃气虚弱的呕吐、呕逆、呃气、胃脘 满实等。24~30g用于治疗实证气喘及肝阳上亢所致头晕、目眩等症状。

丹参——大剂量可以治疗失眠。

茯苓——研究结果发现,茯苓在 25g以下无明显利尿作用,至少达 30g才有利尿作用,认为 100g时利尿作用最强。

附子——1枚-轻量-阳虚;2~3枚-重量-祛风湿、止痛--《伤寒论》(一枚炮附子的重量约12 克。)制附子120-300克水煎3-5小时有甘温补脾肾之阳,温补中下焦元阳之气,无辛燥热之 弊的效果。

蝉蜕——常用量为5~6g,治破伤风时需用25~30g。

半夏——小剂量6g降逆和胃,中剂量15g化痰开结,大剂量30~60g(宜用姜半夏30g,生姜 30g开始使用,逐渐加量至60g)可镇静止痛。

浙贝母——9~15g,有清肺热、润肺躁、清热化痰之功,用于外感及内热咳嗽。18~30g有 解毒散结之功,用于治疗肺痈、乳痈、瘰疠、发背及一切痈疡肿毒。

白果——定喘汤白果用量在21枚(约为25g左右),动物实验证实,定喘汤中白果重用的定 喘效果优于常规剂量。

艾叶——3~5g可开胃,8g左右温经止血、止痛。而大剂量可使肝细胞损害,出现中毒性肝 炎;另外,大剂量还会引起胃肠道炎症。

槟榔——用以消积、行气、利水,常用剂量为6~15g,当用以杀姜片虫、绦虫时,即须用到60 ~120g。

苍耳子——少量则轻而上至颠顶,重用则通下走足膝。

细辛——治疗风寒表证的剂量一般用3克,最多不超过9克。而当用细辛治疗各类痛证时,用 量常常超大,有时用至30克,甚至更大。显然,当风寒表证时用超大剂量的细辛,不仅于证 无益,而且还会引起不良反应;同样,如果要发挥细辛的镇痛作用,而用常用剂量,显然是杯 水车薪,于痛无济。

薏苡仁——系药食两用中药,其常用剂量的上限为30克,而临床上有经验的医师用该药治疗 风湿、腰腿痛等病证时,该药的用量达到45~90克。

夏枯草——常用剂量的上限是15克,而临床以该药治疗病程较长的甲状腺瘤时,用量一般都 超过30克。

三棱——破血行气之药,常用剂量的上限为9克,但临床上以该药配合其他中药主治各类晚期 恶性肿瘤病时,其每日用量达到45~75克,相当于权威规定剂量上限的5~8.33倍。

乌头,附子——用至15克必须先煎4小时左右,用至30克必须先煎8小时左右,经过蒸制的就不 必煎这么久了。剂量逐渐加大到30克为宜,得效后宜逐渐减量,超过30克的超大剂量没有经 验的最好不要去用,一不小心可以导致病人死亡。

不过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超大剂量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乌头止痛,8两(240克)口麻欲吐,效毒两刃。

石膏——清气,一日可至600克,关键要识证。

生地——凉营,极量800克。

枣仁——安眠,最大180克。

人参——强心,救急30克。

大黄——排泄尿毒,可用30克。

麻黄——顿止暴喘,30克分服。

茯苓——渗顽水500克,猪苓消浮肿120克。

土茯苓——解毒240克,

赤芍——疗急黄120克起。

芦根——降温120克无虑。

葛根——降糖3两无毒。

临证:曾见一患者,女,40岁。因感冒后反复咳嗽,酿成哮喘已三月,半月来加剧,经用抗生素及激素无效,又服定喘汤与小青龙汤亦不应。诊后,确认寒饮,予麻黄根30克、桂枝9克、白芍18克、制半夏12克、炮姜、五味子、细辛、甘草各6克。药进两剂,喘息得平。或问,前已投小青龙汤,并不见功,何故用之顿效?关键就在用量上。曰:“用小青龙要掌握仲景治痰食咳嗽的姜、辛、味三个要药,此三药一般当等量用之,注意调节升降开合的适宜。方中麻黄的运用亦有分寸,初期表实用麻黄,次用麻黄绒,后期喘而汗出用麻黄根30克。至于桂枝与白芍用量,初期宜等量,病久渐虚,须白芍倍桂枝,仿建中意在收敛。”对经方之研究,堪称至为精细,因而深得仲景用量之奥秘,故临证运用自由。

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说到用量的艺术,“随证施量”是一个基本思想,就是根据证本身的轻浅来选择剂量。如果是证轻的时候,就没有必要用那么重剂;而重证的时候就一定要用到重剂。像乌头桂枝汤方后面注释说:“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之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这是无效的时候不断加量的过程,而“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才是真正有效、有感觉的时候。

但临床上,我们看到服用乌头出现这种症状,立刻吓得不得了,认为是乌头中毒,并且赶紧抢救,其实这只是“知”的表现。

以前碰到过两例类似的情况。其中一个是用60g乌头的病人,本来在我们医院抓药时吃得非常好,第一个月后疼痛等各方面症状都明显减轻。但是第二个月的时候,病人忽然给我们一个学生打电话,说是吃药以后非常晕,感觉天旋地转,同时胃难受得吐了。学生转告我的时候,我说让他赶紧去急诊室看一下,结果去了之后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什么特别处理,慢慢地症状就自动过去了。后来把他的药拿过来仔细看,发现是在他当地保定抓的药,乌头完全没有炮制,是生的,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其实他的晕和吐就是“如醉状”“得吐”的表现,提示着方药有效。

临床上我们见到病人有一些不良反应的时候,不应该立刻被吓得要死,不应该马上就停止用药,而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因为这可能正是一个恰到好处的有效症状。

举个例子,马钱子,一般用0.6g以下,最大剂量是0.9g。当时病房有个病人,护士拿了4包马钱子粉给他,并嘱咐分4天吃,每天1包,也就是0.9g。结果他把4包放在一块,一下子冲来吃了,相等于用了3.6g马钱子。吃完药就开始出现比较兴奋,特别爱说,多言多语。

这个症状刚好被我查房的时候发现,觉得有点意思,这个病人怎么会忽然如此爱说话,经过询问才知道那个吃药的过程。其实,这正说明3.6g对他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剂量,所以才会出现多言多语和相对兴奋。但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后,大家都怀疑是不是中毒,而不敢再继续用下去。如果可以在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之间准确地把握药物,那就是高明的医生。

再说举例说说金银花

金银花首载于《新修本草》,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本草纲目》记载:“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本品依据花蕾开放时间先后不同而有白黄二色,犹如金银搭配,故又称“二花”、“双花”,简称“银花”。一般生用。

性能特点

品尝金银花煎液,无明显的味道,但有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不是五味之味,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尝过就会知道。其性寒,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之功,其归经与临床无直接的联系。

金银花的味道并不苦,但长期服用也会引起不适,如恶心等。

人们或多或少对中医有些误解,认为中药都是苦的。其实,苦的中药固然多,但不苦的也有。在此,想说明以下两点,苦的中药并不一定难喝,不苦的中药不一定好喝。

功效应用

1、清热解毒

用于各种热毒证,这是金银花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功效,临床应用极为广泛。

《滇南本草》用金银花“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瘰疬”,《生草药性本草》日“能消痈疽疔毒,止痢疾,洗疳疮,去皮肤血热”。

治疗痈肿疔疮之红肿热痛,证属热毒者,可单用本品煎服,或用药渣外敷患处,亦可与皂角刺、穿山甲等配伍,如仙方活命饮;

若与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等同用,如五味消毒饮,是治疗热毒疮痈的常用名方。

仙方活命饮有“疡门开手攻毒之第一方”之称,但是方中的穿山甲价格不菲,用量多在10g左右,若非利益驱使或.病情所需,就不要滥用。

2、疏散风热

金银花质轻,芳香透达,治疗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之身热头痛,咽痛口渴,常与连翘、牛蒡子等同用,如银翘散,临床上有成药银翘解毒颗粒可供使用。目前,诸多中医治疗感冒发热时,必重用金银花,已经形成了用药习惯。但是,很多发热属风寒束表所致,金银花并非首选药。

用法用量

煎服,15-200g。从临床实际来看,金银花的用量多在15---60g之间。

近年来,由于流感频发,清热解毒药的临床应用日益看好,导致临床对金银花需求越来越大,金银花的价格逐年走高。纵然金银花清热解毒或疏散风热的作用很好,但价昂则是其短板。

使用注意

近年来有滥用金银花的情况,除热毒或风热感冒外,不可一见到感冒就使用金银花。滥用金银花犹如滥用抗生素。

病案举隅

李某女 26岁。一周前,鼻梁旁被不知名小虫叮咬,用手指挠破,没有注意,第二天迅速感染,右半个脸肿大变形为阴阳人,甚是骇人,高烧40度,显然是细菌感染,因在面部,由于特殊的生理结构,有导致败血症之势。其母速带其到两家大医院就诊,遗憾的是年轻大夫竟不识为何证,只知消炎用抗生素,注射大量激素退热,给予左克,结果一天后烧退,右半个脸继续肿大,无奈又转诊医学院一老教授,断为蜂窩组织炎,又用大量抗生素不知名,结果面肿稍退,但是变症蜂起。腰痛,尿血,蛋白+++,小便赤涩,显然是药物伤了肾脏,吓得母女一家人急忙出院找到我。

因其母是常年在我处看中医,故笃信中医不移,要求我予已治疗。面诊右半个脸肿大,左右不对称明显骇人。舌淡苔白干,脉细数,纳呆,小便涩痛量少,大便不多。体温38.5,余无它明显突出之症。此乃少阳火郁,热毒蕴发,似中医大头瘟证。

处方:小柴胡汤加五味消毒饮加当归补血汤。

柴胡30g、黄芩30g、金银花120g、野菊花30g、连翘30g、公英60g、地丁30g、当归10g、生黄芪30g.三剂,嘱三日后复诊结果一剂热退,三剂后肿消,脸平如初,还一女子骄容。仅留皮下硬微痛,

续方:生黄芪30g、当归10g、金银花60g、野菊花30g、连翘30g、公英60g、地丁30g、元参30g、浙贝母30g、生牡蛎30g五剂,痊愈。

病案分析

此案,之所以快速控制病势,关键在于及时大量重用金银花,起手就是120克,迅速扑灭火势,量小不行,杯水车薪。

这是我多年的经验。我治乳痈,肠痈等痈疮症都是心狠手辣,重剂频出,屡屡收效。此时不可犹豫,慢条丝理,贻误战机。上案如不是误诊耽搁,凭我早年的经验,病发之初,即用大量青霉素亦可治愈。无奈现在的医生可能嫌药贱,不赚钱而用“左克”之类,据病人说三天花了五干多元,还险些丧命。呜呼!哀哉!

重用金银花治大症古今已有之,清时《洞天奥旨》的陈士铎,当世的山西名医白清佐均是擅用大剂金银花的高手。

例如治疗乳痈就喜用傅青主的银花白酒饮,尝谓:乳痈者,多为肝胃郁热,气血壅滞,以致乳络阻塞,发为乳痈,未溃者属邪实,乳房红肿疼痛,寒热交作,头痛胸闷,骨节酸楚,脉弦数。宜用大剂银花白酒饮(银花240g白酒240g,水煎服),可期速效。

或者以为用量过大,然初期毒盛邪实,实非小剂可得而济也。而且金银花不独清热解毒,其性亦补,为治痈最善之品,白酒温散善走,能引药力直达病所,二味和合,药专剂大力强,对初期乳痈,体质壮实者,内消神速,诚良方也。

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

比如说瓜蒂散,“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曾经有一个书记,打嗝得特别厉害,当时我就用这个催吐,等他吐完以后很快就好了。再比如白头翁汤,“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麻子仁丸,“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这都说明张仲景在那个时代里,已经能够把药物的剂量掌握得特别精确,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另外,张仲景非常讲究方药的服法,不是千篇一律地跟病人说:“回去吃吧,早上吃半付,晚上吃半付。”而是分为1天吃1次的,1天吃2次的,1天吃3次、甚至多次的,或者睡前服、饭前服、饭后服等等,关键就是调整药物的剂量和血药浓度。

经常思考药物有效无效的剂量问题。不管是用伤寒的方,还是用其他的方都好,经常会遇到没有效的情况,尤其是那些“10g、15g”的方子。而到底这些药物多少克有效?我们不知道。多少克有毒?我们也不知道。这种既不知道有效是多大剂量也不知道有毒是多大剂量的情况下,大家到底是怎么用的药呢?老师教我们桂枝用6g,那么桂枝就用6g;老师教我们白芍9g,那么白芍就用9g,这种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用药方法,实际上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稀里糊涂地用药。

所以我们提出来要成立方药量效研究分会,把药物学、临床、基础、西医和中医弄在一块,专门用来认真研究药物的最低起效剂量、有毒剂量等。但不一定都是在人的身上,也可以改在动物身上试验。在最低起效剂量和有毒剂量之间找到一个最佳有效剂量,既能真正有效,又能保证安全。我认为中医一定要走向量化的时代,把宝贵的经验进行数字量化,才能够精准,才称得上一个真正的有效的科学。

具体用经方的时候,到底一两等于多少克呢?我觉得大致的规律是这样:如果是急危重症的话,就按照一两等于13.8g、15g来考虑;比较轻的病,就按照一两等于3g考虑;而那些既不是急危重症,又不是非常轻的病,可以按一两等于9g考虑。

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犹犹豫豫

先来看一个心衰的病例。这个病人69岁,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而且用了利尿剂之后,效果不佳,被推来看病的时候,胸闷憋气,少尿,心率140次/分,属于很明显的心衰。辨证考虑阴虚水热互结导致,所以选择猪苓汤:猪苓120g,茯苓120g,阿胶珠15g,滑石30g(包),生甘草15g,西洋参30g,黑顺片30g(先煎2h),丹参30g,三七9g,葶苈子15g,生姜3片,大枣5枚。7剂,分早、中、晚、睡前4次服用。

利用120g猪苓和120g茯苓同治气、血、水。7剂药后,这个病人的胸闷憋气明显减轻,双下肢水肿减轻60%,心率降到84次/分,于是开始减量,将猪苓、茯苓各减为30g,黑顺片减为15g,继续调理。所以说在重症阶段,方药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不要犹犹豫豫。

记得曾经被问道:开出这种超过剂量的方子,如果出了问题,病人反过来告你的话,该怎么办才好?这些医疗矛盾应该怎么解决?但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防患未然。

第一条就是正确判断病人的情况,如果一看病人就是事多的,看病的目的就是告医生,那么就千万别去招惹;如果看到病人就是真正想治病的,而且是真的没辙,把我们当作救星,那么就要来治疗。但是这种重症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把病情的严重性、治疗之后可能出现的副反应等问题都一一跟病人说清楚。另一个比较狡猾的方法,就是一天开2-3剂,一剂一剂地用,第一剂不行就再来第二剂,看着病情去应用,也能够避免一些矛盾。

不拘时,小口频服

这是个糖尿病重度胃瘫的病人,2009年体检发现血糖升高,确诊是成人晚发的1型糖尿病。2010年出现严重腹泻,2011年7月怀孕后出现严重呕吐,终止妊娠后仍然频发呕吐,平均每个月呕吐25天,每天呕吐20-30次,甚至呕吐到虚脱,导致意识丧失。而且呕吐前出现剧烈的胃痛,觉得胃是冰凉的,像冰块一样,即使敷很烫的热水都没有什么感觉。总的来说,这个病人存在糖尿病酮症,胃肠自主神经胃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眼底病变的问题。

当时考虑是中阳大虚,胃气衰微,用了附子理中汤合旋覆代赭汤、吴茱萸汤加减:黑顺片30g(先煎4小时),红参30g,炒白术30g,诃子30g,代赭石15g,生姜30g,苏藿梗各9g,吴茱萸9g,黄连1.5g。其中红参用了30g的大剂量来扶助正气,附子也是30g,代赭石15g,比较小剂量。因为已经胃下垂的情况下不要用太多的重的矿物药。还用了一个反“左金丸”,虽然也是6:1的比例,但是吴茱萸9g、黄连1.5g,因为这个病人属于胃寒。

同时,使用的服药方法是“不拘时,小口频服。”就是让病人一小口一小口频繁服用,就算喝了就吐也没有关系,只要一天之内能把这一剂药喝完就行了。病人服了10剂药以后,呕吐发作前的胃痛症状明显缓解,呕吐的剧烈程度减轻,腹泻减少到每天5-6次,胃部也不觉得凉了,喝下热水能有些感觉。这个时候我们有效增量,把附片加大到60g继续治疗。

过了1个月,这个病人过来复诊,说吃了28剂药后,1个月才呕吐4次,能够进食;腹泻消失,大便能成形;剧烈胃痛完全消失,并且胃部有温热的感觉。然后就开始减量维持。

其实临床上还有很多这样剧烈胃痛的例子。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病人,即使每天打4次杜冷丁(哌替啶)也止不住疼痛。但用黄芪建中汤,其中大剂量用红参,往往1剂就能马上减轻疼痛。因为胃痛常常是寒到一定程度引起胃痉挛导致的。

还有一个很好的方药:当归生姜羊肉汤。我们让那些虚寒性胃痉挛导致剧痛的病人回家去吃当归生姜羊肉汤,生姜用30-60g,甚至120g,往往吃了之后,疼痛马上缓解。生姜非常入胃,所以胃病的时候用生姜或者干姜作引经药是最好的。

再认真看看上个病人的方药,可以发现即使这么寒的时候,里面仍然有1.5g黄连。这里主要是把它当作佐药,配合生姜来“辛开苦降”。因为方子里有30g生姜、30g附片和9g吴茱萸,热力完全足够,所以加点黄连不会产生什么问题。

再以当归举例来说明中药的疗效好坏,关键在于药物之间的比例。并非药量越大,疗效越好!

当归功能补血活血,适用于血虚血瘀诸证。然而当归在复方中,小剂量应用则补血,大剂量应用则活血。

如当归补血汤即由黄芪30g,当归6g组成;后世在应用补血的总方四物汤时,当归用量也不 超过10g;归脾汤、八珍汤中,当归的用量仅3g。 但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作用治疗脱疽的四妙勇安汤,当归的用量竟达60g,主要是取其活血止痛;

治妇女产后瘀血内阻的恶露不行,小腹疼痛的生化汤,当归的用量为24g,也取其 活血止痛,祛瘀生新之效能。再如治妇人胎前产后气郁血瘀诸疾的佛手散,当归用二至三两 者,乃取其活血之用,使瘀去新生、血有所归。

由此可见,当归用于活血,剂量宜大,可用至15g以上。前人谓其气味俱厚,行则有余,守则 不足,故重用则行血之力更甚。若当归用于补血,剂量宜轻,3~9g即可。血虚者每致阴虚, 阴虚则生虚热。当归气味辛温而主动,重用则每致动血,切不可重用,否则适得其反,病家服后每致口干、烦躁、失眠、头晕更剧,甚则鼻衄。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偏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病友们勿盲目试用,平台与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视频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