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备考冲刺阶段复习之我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一飞冲天 2023年中考语文备考冲刺阶段复习之我见

2023年中考语文备考冲刺阶段复习之我见

2023-10-08 01: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 把握学情,凸显主题,分层达标

备考中要认真研究学情,思考教学内容在课堂的最佳投入方式。复习中教师应注意突出学生主体性,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地位,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复习积极性,以求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另外,教师还应面向学生的“全体性”,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因人分层分类分要求去训练,尤其是要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优等生可“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获。

4 抓“重”解“难” 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阅读文与写作是复习的两大重点,也是两大难点。阅读文重视整体感知,审题要有技巧性,答题要规范。故在阅读文训练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方法能力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读题能力和答题技巧。复习时可运用多篇比较阅读的方法,从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等方面着手比较阅读,以此来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复习过程中必须做到:整体感知,把握内涵,重点突破,领会主旨;审查题干,筛选信息;严整表达,突出重点。在整个答题过程中,必须做到以文章为中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筛选信息,顾“文”生“义”,从文中找答案。不论是记叙性的叙事散文,还是时代性强的议论文,或者是科技性的说明文,题目的设计都与文章的中心有密切的联系,而文章的主题根植于文章的内容,内容决定文章的主旨内涵,所以在阅读中一定要强调整体阅读与感知,在了解并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准重点语句,把握文章内涵。写作训练可采取“三线并行”的方式进行:一是储备素材?提倡拿来主义和创新运用,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将阅读积累化为己用,如何活用材料,以充实学生的材料储备,为中考作文蓄能。二是专题辅导。就拟题、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结构布局等方面,一周一专题,选择优秀的题目及经典例文对学生进行辅导,开拓思路,掌握更多技巧,锤炼实用技能。这些技巧会让作文锦上添花。三是题型训练。就中考作文的经典题型进行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与训练。此外,中考命题具有地域性和相对稳定性,一个地方命题特色一般在两三年内会保持相对稳定。备考时,可对本地区近三年的命题形式多加关注。打开视听,关注重大热点时事,不仅要了解,而且要有自己的思考,如此,才会为考场作文选材注入新鲜活力。还应当关注本地的旅游文化资源,关注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样才会为文章增添文化气息,让文章具有文化底蕴。作为一名中学生,作文还要有时代气息,与时俱进。

5

立足课堂,强化指导,讲练结合

复习要立足课堂,抓基础,重落实,教方法,明思路,讲科学,勤反馈。中考命题一般而言遵循的是“重视积累,突出读写,着眼运用,鼓励创新”的思路,所以我们在复习时要重视语文基础,培养综合能力。对于基础知识要强化记忆,对于重点、难点、易错点也要有针对性的点拨,进行方法上的突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复习中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离开了语文实践,是无法形成语文能力。而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老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学,代替学生的复习,是绝对行不通的。反之,如果单纯靠学生大量的重复的训练来提升其语文能力,也是不可取的。这就需要备考中既要教师的“讲”,又要学生的“练”,讲练结合。当然,教师的“讲”要讲在学生的需要上,讲在学生的知识建构上,讲在学生的发展上才是。在学生的“练”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故而在“练”的题型上教师就得花一番心思。

6

集思广益,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复习中我们应继续发扬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坚持集体备课,统一测试,充分发挥语文组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争取共同进步。总之,中考语文备考中,复习要有条理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逆袭中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