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陵音乐台景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山陵图案 南京中山陵音乐台景观

南京中山陵音乐台景观

2023-08-30 02: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平面布局

在设计手法上,音乐台借鉴了古希腊的露天剧场。平面设计采用半圆形规则式布局,由中心舞台、草坪坐席以及围廊三大部分组成。中心舞台面积约200 m2,舞台的背景是一面体量较大的弧形照壁,也是整个舞台的主体。照壁后面左右各设置了弧形的阶梯,通往舞台下面的功能间。办公室门前是一个弧形水池。舞台两侧分别连接一段三开间直廊架,廊架两端均设置台阶与外围道路联通。舞台前缘是三层立体花坛,呈五瓣梅花状。台下紧围前沿是一个月牙形水池,将舞台与坐席自然分割。该水池近舞台一边与梅花瓣形的阶梯状立体花坛造型呈序列状相呼应。池前依坡就势,修整成以50 m为半径的半圆形大草坪,五条放射形台阶直道与三条半圆形环道使之分割成12块小扇形草坪,作为观众席,可容纳约3 000人。沿草坪外缘绕以廊架,廊架外围是一条排水沟,排水沟上正对草坪中五条放射形台阶直道的位置设置有五座小石板桥,通往最外缘的环形碎石路。

音乐台草坪坐席

音乐台的平面设计中,

几何学和自然主义共同构成了

这种结构性的基础,

景观中的元素舞台、照壁、坐席、

廊架、花草树木等都统一在

点、线、面综合有序的排列之中。

音乐台平面图

建筑设计

音乐台布局上采用了西方式的规则形制,但在照壁、花架、栏杆等建筑细部处理上则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建筑风格透露出浓厚的中西融合气息。这充分体现出设计者对于东西方建筑的深刻体悟和博大的文化视野。

音乐台照壁宽约16 m,高约11 m,设计借鉴中国传统“五山屏风”的建构,采用上顶、中身、下座三段式的设计手法,但基于功能不同,又做了巧妙的变化。音乐台照壁下座是简洁雄厚的宫殿式须弥座,整体立于舞台之上,居于园林的视觉中心,且照壁在平面上呈圆弧形,这在照壁的设计中独具个性,也是传统照壁在应用上的一个突破与创新。随着灯光技术不断发展,在现在的演出活动中,照壁又可以充当天然的大屏幕,且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跟时下新兴的弧面屏幕异曲同工。

照壁的雕饰采用传统样式中的云纹、螭首。照壁顶部及其两侧的护壁基柱采用减笔组合型回纹,不但传承古典,同时赋予艺术化发展。云纹下是三个螭首,内有导水管,通过从地面泵水,水可以由龙口倾注而下,落入照壁前下座七道芙蓉月牙垛墙水槽,形成人工瀑布,蔚为壮观。

舞台及照壁

坐席外围半圆形廊架长150 m,宽6 m,高3 m,共35个开间。每根廊柱均配有传统须弥座样式的八角形花盆,廊柱之间则设置同样材质的坐凳。石凳简单装饰云纹图案,廊架外侧每两根廊柱之间种植一株紫藤,援柱而上,自然生动。廊架横梁上留有安装照明灯的孔洞,设计非常精巧细致。

另外,由于当时音乐台的造价非常有限,建造时虽然建筑材料选用了经济实惠的水泥斩假石,但是凭借园艺师精巧扎实的施工技术及一丝不苟的工艺,音乐台经过岁月的洗礼却达到了石砌的艺术效果。

紫藤廊架

排 水

由于音乐台是露天设置的,且地势低洼,它的排水设计格外重要。自音乐台建成至今八十几年,经历了无数次暴雨的考验,却从未出现过积水问题,场地排水系统的设计堪称做到了极致。

从大的排水系统分析,最外围碎石路外侧建有一条起到缓冲作用的排水沟,承接来自周围山体的自然流水,这条排水沟上设有四个出水口,通过暗管从碎石路下穿过,再沿明沟流入廊架外深约1 m的排水沟。这条排水沟位于廊架地面中间部位较高,分别向两侧顺地势而下,有利于雨水向两侧流进周围的自然林中。

从内部排水系统分析,廊架地面内侧设置出水口,便于雨水流入内部的草坪。每一块草坪底部均设有隐形下水口,台阶上与排水槽也可以顺势排水,这部分雨水流经横向的环形路进入横向路上设置的下水口,这两种下水口下面是通进月牙形水池的暗管排水。从平面上均匀分布4组管道,排水沟修建在每块观众席草皮的中间位置,沿纵行扇面顺着斜坡可以快速地排走雨水,流入位置较低处的月牙形水池中。水池内部在两端对称设置铜管,从地下通往舞台背面圆弧形水池中。在舞台背面水池外壁上设有一个涵洞,当雨水过大时,月牙形池中的水通过暗管排到背面水池中,由涵洞自动调节自身水位,雨水沿着林中排水沟流入自然林间。同时这两个水池中也有天然的地下暗流经过,所以水质清澈碧绿,终年不竭。这里不得不感叹设计师对自然的理解并巧妙运用的能力。

植物配置

由于地处紫金山麓南坡天然的盆地之中,音乐台四周林木葱郁,给音乐台奠定了完美的绿色基底。舞台照壁后是一片水杉,如今已是参天大树,水杉笔直挺拔的树形,掩映在照壁之后,恰好成为整个舞台的天然大背景。舞台边缘花坛以草坪镶边,逐级往下,第二层是红叶石楠绿篱,最下层是刺柏绿篱。舞台两侧分别是三棵桂花,四季常绿,从坐席望向舞台正好把两侧的廊架基座很好的遮挡,同时也更衬托了舞台照壁的雄伟壮丽。草坪坐席是音乐台的一大特点,既满足坐席功能需要,也使整个音乐台被绿色的基底衬托而显得和谐统一。廊架上爬满紫藤,每到春季紫藤花开,这里便会形成一条浪漫的紫藤萝长廊。这些紫藤树不仅成就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而且也给了廊架一定的遮挡,以形成相对私密的空间。廊架外紫藤之间间植了白玉兰,紫藤匍匐攀援在内侧的廊架之上,更显得白玉兰的直立挺拔。排水沟以外是一条宽约6 m的绿化带,其中种植了一圈紫薇,间植桂花、碧桃、鸡爪槭等进行点缀,常绿与落叶搭配,四季有景。

由此自然过渡到音乐台四周的树林绿荫,浑然天成,造就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为植物的存在,使得中山陵音乐台在时间维度上沧桑而又自然。

空间特色

音乐台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天然盆地,这种地形自然形成一种围合之势,在整体上营造出有聚集感的景观空间。围合性空间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一种依托感,置身音乐台,仿佛处在密林深处的世外桃源。音乐台内部的空间划分也非常细致,极具特色,可以从视线、音效、心理等各方面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

空间序列与视线

舞台及照壁建于空间的中心位置,自然是中心的主体结构,照壁作为建筑的主体,则是全场的视觉焦点。中心舞台是开放空间,站在舞台上可以远眺整个坡面的草坪坐席、紫藤廊架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舞台前面处于坡面上的草坪坐席是完全开放式空间;紫藤廊架以外部自然林为背景,加上紫藤的缠绕,则形成一个长廊型的半私密空间;舞台和看台在没有演出活动的时候,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场所。对于前来休憩的游人来说,置身这样的公共空间之中,人们更喜欢坐在空间的边缘,而且能有倚靠的东西,而外围的廊架则是他们最合适的选择。草坪中半圆形环道与五条放射形台阶直道,有强烈的指向性。以舞台为半圆心,五条向外辐射的轴线使音乐台与周围的环境在视觉上相通,尤其横跨在外围排水沟上的五座小桥,增加了景深,使人在视觉上达到完美融合。

尺 度

中心舞台高3 m,草坪坐席所处的半圆半径为50 m,坐席的深度与舞台屏壁高度比例约为1:3.5,草坪坐席由中心舞台向外围缓慢起坡,坡升达到了1:5。这样的尺度设计给观众和演员的视觉感受都非常舒适,视线恰到好处。

统一性与协调性

建筑的材料和颜色在景观结构上的重复以及在植物的应用上,使音乐台在整体上具备了很好的统一性。各个空间结构均以舞台为中心,在半圆的范围内有序连接且交通流畅。直线部分则在以舞台为中心的射线上展开。另外草地、水面和植物的参与,也使整体景观更加和谐。

使用状况游憩功能

音乐台之所以充满魅力,不仅源于精彩的景观设计,它无可比拟的活力,来自于人们的使用。

音乐台坐拥于国家森林公园、5A级景区钟山风景区的核心区,周边覆盖有31 km2的自然森林,因此,音乐台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是周边地区含量的20倍以上。绝佳的生态环境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徜徉在这座天然的绿色氧吧中,白天斑影婆娑、鸟语花香,夜晚星空掩映、蛙鸣虫喃,完美地呈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

另外,和平鸽已然成为音乐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游客可以参与喂鸽子的体验活动。这些鸽子自1998年从美国引进,其飞行直径最多不过50 m,比较适合在广场、草坪等地养殖。白天鸽子在音乐台上空飞翔,白色的和平鸽与灰色建筑在绿色的背景之下和谐统一。晚上则住进鸽舍,鸽舍隐蔽在舞台后方的树林之中。

音乐台远离城市的喧嚣,在举世文明的中山陵脚下,与青茵而合,同白鸽共语,物景相融,恰如琴瑟,相对中山陵熙熙攘攘的游客,音乐台则舒朗很多。

演出功能

在重要的节假日,音乐台经常举办大型演出活动。对于演出而言,最吸引人的是音乐效果。音乐台地处自然盆地,周围森林密布,这种结构的空间对声音的传播非常有利,在不借助外部技术的条件下,自身就能很好地满足散播音效的功能。再加上舞台后方的大照壁汇集音浪,前方的月牙形水池也可以放大音效,音乐台四周帷幕式的森林又完成了对声音的传导,而扇形的草坪看台让观众在任何位置都可以聚焦舞台,这些元素使这里成为经典、独特且珍贵的森林音乐厅。音乐台建成以来,在此演出过的艺术家无不赞叹其巧妙的设计达到的难以置信的音乐效果,在此聆听过的观众无不惊讶其空灵美妙的视听享受。

岁月久远,属于经典的却始终历久弥新,音乐台就是这样的作品,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属于森林,神奇的现场效果决定了其属于音乐,而在文化惠民的今天,这里更属于所有热爱音乐的观众。“南京森林音乐会”“钟山假日音乐会”两大品牌的注入,使这座历经80多年风雨岁月的音乐台,雍容典雅、卓尔屹立,也更充满活力,堪称中国独一无二的户外音乐演出胜地。

森林音乐会现场

转载自:“科普钟山”

作者:王峰、孙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