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的编排及教学指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小学语文课本课文 统编版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的编排及教学指引

统编版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的编排及教学指引

2023-09-09 12: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得体与审美:统编版教 材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的文 学性欣赏

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一般 都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性。教学 中,我们会不自觉地将学习目标 着眼于“立德树人”这个意识形态 层面,忽视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 理解与运用。事实上,统编版教材 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无论是作品 选择还是教材的编排,都是基于 语文学习的立场。作品的选择不 仅考虑到其思想性,还兼顾了文 学性。阅读文学性革命传统作品, 我们还要坚持用“审美”的目光去 鉴赏,关注表达的“得体”性,领悟 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作品各个方 面的美,包括语言表达、修辞手 法、艺术特色、思想内涵以及价值 引领。

1.抓情感之心弦,在对比中 体会爱憎的大张力。

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的语言 具备强烈的感情色彩,作者将自 己的爱与恨、美与丑、善良与凶 残、崇高与卑鄙对比着一并呈现 在你面前,旗帜鲜明地表达爱恨 情仇。如《狼牙山五壮士》不仅直 接描写了五位壮士誓死杀敌、英 勇跳崖的英雄壮举,还从侧面描 写了日寇的凶残与狼狈,用凶残 来衬托无畏,用狼狈来衬托英勇。与之匹配的课文插图也凭借人物 紧绷的线条、严肃的表情、富有穿 透力的目光非常直接地绘制了一 组英勇善战、视死如归的英雄群 像。《圆明园的毁灭》开篇就用一 个感叹句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 的情感:对圆明园的毁灭的痛心 和惋惜。全文花费了大量的笔墨 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目的就 是衬托英法联军的残暴、贪婪和 野蛮。《金色的鱼钩》题目中的“金 色”和文章结尾直接表达了对老 班长舍己为人的赞颂之情。语言 是思想情感的外壳,文字中渗透 出的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价 值倾向恰恰构成了此类文本语言 表达的重要特色。教学中如果能 抓住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关键词 句进行教学,可以达到四两拨千 斤的效果。如以下教学片断:

听写词语:

第一组:气壮山河、昂首挺 胸、居高临下、斩钉截铁

第二组:叽里呱啦、粉身碎骨、坠入山涧、大举进犯

师:你发现了这两组词有什 么特点?

生:第一组写五壮士,第二组 写敌人。

师:(师生合作读两组词)两 组词读后有什么感觉?

生:敌人非常狼狈,五壮士非 常光荣。

师:是的,这两组词语感情对 比非常强烈,我们一起再读两组 词语。

(生齐读)

师:想一想,作者为什么选用 这样感情对比非常强烈的词语?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课文,默读 4、5 自然段,边读进注意,作者是 怎样写敌人,又是怎样写五壮士 的?作者为什么要反反复复对比着写,用意何在?

生:我觉得这是侧面描写,通 过描写敌人的凶残与狼狈突出战 士的英勇与无畏。

教者抓住具有强烈感情色彩 和鲜明价值倾向的两组词语,在 “巧”字上面下功夫,以词语的感 情色彩和反复对比的写法撬动整 篇课文,实现了革命传统题材类 课文思想教育性和文学研读的和 谐统一。

2.抓人物之真实,在还原中 解读平凡的大抉择。

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中塑造 了一群伟大的革命志士形象。从文字表面来看,他们之所以伟大, 是因为他们表现出的异于常人的 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以及为了 实现革命胜利表现出的无私奉 献、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这样的 伟大,常人无法复制、难以触摸。事实上,英雄之所以伟大,正是因 为他们具备普通人的身体、普通 人的七情六欲,以及普通人的思 维方式,但是崇高的理想和坚定 的信仰让他们在关键时刻选择放 弃了平凡、放弃了小我,用钢铁般 的意志成就了英雄的人生。只有 这样的解读才能让英雄从“神坛” 上走下来,成为有血有肉,学生可 以触摸和学习的“人”。抓人物在 关键事件中的言行举止,链接各 种资料“还原”伟大人物“食人间 烟火”的一面,让学生经历人物解读“伟大→平凡→伟大”的过程, 这样的伟大才会真正走进学生的 内心。如教学《七律·长征》:

师:可是,漫漫二万五千里, 平均每 200 米至少有一个红军战 士牺牲啊!面对牺牲与伤痛,哪怕

是坚强的毛泽东也曾落下眼泪 来。(播放毛泽东长征途中三次落 泪的影视片段)

师:尽管是这样,他还是写下 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 等闲”,这是为什么呢?(呈现《过 雪山草地》歌词:风雨侵衣骨更 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师:这一句也采用了什么写法?

生:反差。

师:(继续呈现歌词:官兵一 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你 们能从这几句里找出一个词来解

释红军的“不怕”吗?

生:理想。

师:是的,理想,革命的理想。为了新中国的革命理想,怎会有 怕?我们继续看。(呈现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毛泽东)

师:这一句里,你会找哪个词 来解释“不怕”?

生:精神!

师:(板书“精神”,写得较大) 说说你理解的“精神”。

生: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无 所畏惧……)

师:是啊,为了革命,为了天 下百姓,毛泽东和他领导的红军, 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所以在革 命的征途上,不管环境有多艰难、 局势有多危急,毛泽东就是凭借 着这种精神带领着红军不断地走 出困境,走向胜利。

整堂课,教师通过资料链 接 , 还 原 人 物 暗 藏 的 情 感 变 化——不怕→怕→不怕,带领学 生在否定之否定中读出了一个 真实、立体的伟人和伟大的军队 形象,读懂了一种永远都要继承 与发扬的“长征精神”。这样的还 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重温,是 一种触摸和感同身受,还是一种 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寻找、对接 和传承。

3.抓笔法之精巧,在细品中 体悟表达的大秘妙。

每一种文体都有其规律和内 在的特质,再加上作家独有的风 格和特有的时代背景,我们应该 立足于语言文字,借助语言文字 走进文本,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 与作者、与文本进行对话,感受人 物形象,学习和运用文章的表达 技巧。

例如,六下第四单元的《为人 民服务》,是毛主席在参加张思德 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词。文章属 论说文范畴,“如何围绕观点展开 论述”以及论述中严密的逻辑思 维是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以本 课的第 2 自然段的教学为例。本 自然段围绕“死的意义”采用举例子、作比较和引经据典的方式来 证明观点。这一自然段共有 4 句 话,如何让学生理解其中围绕观 点层层递进、严密的逻辑思维呢?可以设计以下三组问题:

(1)死的意义有什么不同?毛 主席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2)张思德是个怎样的战士?他是怎样为人民服务的?

(3)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 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

再如五上第四单元的《少年 中国说》,文章句式整齐、气势磅 礴,通过恰当的排比、比喻,表达 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教学时 可以紧扣课后思考练习题“课文 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 么联系?”进行教学。如:

师:大声朗读第 2 自然段,仔 细体会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四个字一句,而且押 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生:作者用了许多比喻,感情 非常充沛。

师:是的,这组句子句式整 齐,逢双句押韵,读来气势连贯、 磅礴。其中,有几个难理解的词 语,请你们借助注释读懂意思,展 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把你想象中 的画面生动地描绘出来。

(指名描述略)

师:说得真好!她不仅把想象 中的画面描绘得很美,而且较好 地顾及了原句的含义,如“红日初升”,她的描绘是“一轮红日刚从东方升起”。

师:这一组句子中作者一共 写到了哪些事物?

生:红日;(黄)河。潜龙;乳 虎。鹰隼;奇花。干将。

师:作者从天上写到地下,从 大的逐步写到小的,思路真是一 步不乱。这里,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少年中国比喻成“红日”等事物。

师:作者用了这一连串的比喻,目的是什么?

生:为了写出少年中国的前途无量。

师:是呀,当我们的眼前呈 现出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时, 自然会感觉到少年中国和中国 少年是那样的朝气蓬勃,富于 青春的活力,他们犹如红日东 升,黄河奔流,是什么力量也阻 挡不住的!

师:这篇文章诉说了梁启超 先生一百多年前的强国梦想。结合今日之中国,你认为他的心愿实现了吗?同学间相互交流交流。

……

4.抓思辨之张力,在超越中 重构革命的大境界。

新时代下,革命精神的重构 与建构仅仅靠教材内容的增补是 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对于革命精 神进行应和时代应答的重新建 构。如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中关 于“生命意识”的探讨。首先,我们 需要对战火纷飞年代人们的“生 命意识”重新进行反思和解构,然 后要通过各个层面的材料拓展引 导学生反思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该 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看待生命的 尊严。张祖庆老师执教的《狼牙山 五壮士》,从敬畏生命的角度出 发,抛出了一个问题供学生反思、 讨论:“如果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 所描述的战争场面,发生在 70 年 后其他两国之间,五位战士最终 弹尽路绝,无力抵抗,但他们并没 有跳崖,而是成了战俘,最终归 国,你认为,他们还值得我们尊敬 吗?请大家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老 师给的材料独立思考。”这种对革 命精神尝试重新解读与建构的做 法虽然遭到了大家的热议,但教 师对于新时代革命精神的理性反 思却给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以新的 启示。

总而言之,中国革命传统教 育题材类课文的学习应该基于语 文的立场,基于儿童的立场,坚持 以语言积累为基础,以思维训练 为能力点,努力用语文的方式和 实践体验的方式培养学生在人物 情感和人物形象上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钟易之.语文教育改革必 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J]. 求是, 2000(14).

[2]陈先云.谈谈部编小学语 文教科书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的编排及应注意的问题.[J].小学语文,2017.12.

[3]李云雷,殷实. “红色经典”蕴含的文化基因深植我们血液中[N].文汇报,2016-10-21.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 区实验小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