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系列期刊三农问题研究2017年第3期推荐文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 中国高校系列期刊三农问题研究2017年第3期推荐文章

中国高校系列期刊三农问题研究2017年第3期推荐文章

2023-04-18 19: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中国高校系列期刊三农问题研究2017年第3期推荐文章

本刊自2013年加入中国高校系列期刊以来,每期共有8篇文章入选三农问题研究及其他学科系列专刊。微信公众平台将不定期对所推荐文章进行推送。读者可点击下方链接,阅读论文内容。另外,可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国高校系列期刊浏完整目录。

粮食类家庭农场成长的影响因素

高杨,李佩

基于华北平原5省467户粮食类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在资源—能力—环境三要素综合视角下,结合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构建和训练粮食类家庭农场成长的影响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平均影响值,揭示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为融资环境、法律与政策环境、生产设备完善程度和社会化服务环境,其次为农场主受教育程度、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程度和技术环境,而其他因素的影响则相对较弱。

粮食类家庭农场成长的影响因素

我国三大主粮单产水平的时空演进与地区收敛

孙致陆

在分析1978—2015年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单产时空演进趋势的基础上,检验了全国产区省份、主产区省份和非主产区省份三大主粮单产的收敛情况。研究表明:全国三大主粮单产均在波动变化中显著提升,且主产区省份三大主粮单产基本都持续高于非主产区省份;全国产区省份和非主产区省份三大主粮单产均存在显著的收敛趋势,单产绝对差距持续缩小,初期单产较低省份的单产提升速度更快,离自身稳态值越远的省份单产的提升速度也越快;主产区省份三大主粮单产收敛趋势则不具有普遍性,小麦单产绝对差距未明显缩小,稻谷单产提升速度也无明显差异;与主产区省份相比,非主产区省份三大主粮单产收敛趋势更显著。

入选《三农专刊》、《经济学报》

科研投入、人力资本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尹朝静

采用中国1997—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在运用永续盘存法测算出农业科技存量,同时考虑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人力资本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科研投入和农业人力资本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科研投入能够显著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农业人力资本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另外,城市化进程和农业贸易条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农业外商直接投资、农业结构调整和受灾率显著降低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入选《三农专刊》

劳动力结构老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刘景景

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已呈现出明显的老化趋势,从全国整体情况来看,农业劳动力结构老化并没有对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有显著的负效应。但分区域研究表明,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或需求有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农业劳动力结构老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同,东部地区已显现出负向影响,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则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

展开全文

入选《三农专刊》、《社会学报》

劳动力结构老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进程

周晓时

基于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实证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进程有显著促进作用,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每下降1%可以促使农机总动力增长1.85%;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样对农业机械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户工资性收入和农户农机投入每增加1%,农机总动力将分别增加0.32%、0.18%;考虑南北方种植结构、地形差异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同样显著。

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的理论解释与实证分析

宋长鸣

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方差分解、多变量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实证分析水产品、粮食、鲜果、鲜菜和肉禽及其制品市场相互作用的关系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农产品市场相互影响;某类农产品价格上涨,进而带动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过程,也是其他农产品缓解被冲击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压力的过程。由水产品、鲜果、鲜菜和肉禽及其制品构成的鲜活农产品市场两两间存在明显的GARCH型波动溢出效应;鲜活农产品市场与粮食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却并不显著。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制定要从全局出发,对各类农产品市场的关联性引起足够重视。

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的理论解释与实证分析

农村养老保障支出受益归宿研究

赵为民

运用CFPS2012和2014年入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支出的受益归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支出的受益归宿总体上具有累进性,其支出使得中国农村的基尼系数降低了7-9个百分点。但是农村养老保障并没有向农村最低收入群体倾斜,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是最大受益群体。由于农村养老保障实现自愿参保,通过进一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参与概率模型,发现影响最低收入群体参与概率的主要是家庭收入、是否务农、年龄、宗教、健康以及是否受到政府不公正对待等因素。文章最后提出农村养老保障政策需要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激励,改变与参保者缴费水平挂钩的财政补助政策,同时加强宣传,提振农民对养老保障政策的信心。

入选《三农专刊》、《社会学报》

乡村治理中的制度精细化及其实践机制

宋丽娜

在浙中农村,乡村治理体制日益向精细化转变,典型体现在村干部坐班制、职责分工、绩效考核、问责体制四个方面。制度精细化多发生在发达地区的农村,其动力来自于规范权力运作的政治目标。不过,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制度精细化在两个层面与乡村社会发生互动:一是面对乡土性与非程式化的乡村社会,制度精细化在实践中可能会导致过度治理和治理真空的存在;二是制度精细化是自上而下行政动员的体现,而非自下而上农民治理诉求的反应,这使得村级组织的接点治理不再可能。制度精细化趋势的背后是基层制度建设与权力运作之间的关系问题,对此,应在村民自治制度的框架内进行基层组织建设,让村民自治在适合的制度条件下运转起来。

入选《三农专刊》、《政治学报》

乡村治理中的制度精细化及其实践机制

*文章选自本刊2017年第三期,欢迎收藏、转发本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