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140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铁路第一次大提速主力机车 中国中车140年

中国中车140年

2024-06-30 23: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88年12月20日, 国内最后一台蒸汽机车在大同机车工厂(中车大同公司)下线,标志我国铁路牵引动力全面转产内燃和电力机车。

1996年6月19日, 中国第一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AC4000在株机厂(中车株机公司)竣工剪彩。标志着机车牵引传动实现从直流传动向交流传动转换的重大突破,加速推进了铁路重载货运技术的发展。

助力铁路六次大提速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全社会爆发出来的巨大客运、货运需求和铁路运能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中国中车通过加强自主研发,加快产品升级换代,诞生了一批"东风”“韶山”“和谐”等主力运营车型,为我国铁路6次大提速做出重要贡献,彻底改变了中国铁路运输“速度慢、车厢挤、设施差”的状况。

功勋产品

东风型内燃机车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内燃机车的主力,其代表车型东风4型、东风8型和东风11型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图为东风11G以160公里的时速10小时跑完京沪杭,实现远途列车一站直达。

韶山型电力机车是我国电气化客货运输的主力车型,改革开放后从韶山3型迅速发展到韶山8型、韶山9型,在全国六次铁路大面积提速时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图为韶山8型电力机车。

25型客车是中国铁路第三代主型客车,分为多个车型,用于干线长途列车和各大城市之间特快列车,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替代22型客车(绿皮车),成为中国铁路客车的主型产品。图为25T型客车。

从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全路开始对 70吨级新型货车进行更新换代。图为中车齐车公司研制的C70敞车在运行,70吨级敞车、棚车成为货运提速主力军。

“中华之星”动车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速电动车组的代表性产品,它的研制成功为中国后来大规模的高铁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图为2002年12月17日,“中华之星”动车组在秦沈专线试验中创造了每小时321.5公里的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

和谐系列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是中车与国外企业合作,并国产化的新一代交流传动客、货运机车。一举将我国铁路货运单节车厢的载重能力由“70-80吨时代”跃升至“百吨时代”。图为中车大同公司和谐2型电力机车行驶在兰新线上。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 “和谐号” CRH2A型动车组在京广、京沪、沪昆等主要铁路干线投入运营,宣告中国铁路由此跨入高速列车时代。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抓住二十一世纪初铁路技术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有利契机,在国内巨大市场需求的拉动下,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和城市地铁列车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实现了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的现代化。与此同时,在重载列车、高原列车等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

轨道交通装备实现现代化

随着《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和《国家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的实施,国产动车组自主创新不断优化,成功研制出了 CRH380A、B系列动车组。2012年12月3日,CRH380A在京沪高铁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2008年8月1日,中车唐山公司 CRH3C型动车组在京津城际铁路首发运营,国产车组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营。

通过再创新,地铁车辆迈向一流。图为2005年11月27日, 我国首列直线电机地铁车辆在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下线,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加拿大、日本后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

大秦铁路——重载列车

大秦铁路是我国境内首条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兼运煤通道干线铁路。图为1992年12月21日,大秦铁路正式通车,中车齐车公司等提供的 60吨级重载货车,大大缓解了铁路货运对国民经济的瓶领制约。

2007年7月,中车株机公司研制的 和谐1型电力机车正式开始担当大秦线2万吨组合列车的牵引任务,先进技术装备有力支撑了我国铁路的重载升级。

青藏铁路——高原列车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图为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路开通运营,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研制190辆 青藏铁路系列客车,成功解决了列车供氧,高原列车密封性、安全性,防紫外线、防风沙,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等五大世界性难题,实现了多个国内首创。

福利继续

1、本文章底部“在看”总数超过20个。

2、 排名第一的留言(时间截至下一期微信发布前)获福利一份,下一期公布中奖名单。

3、中奖者请到研发楼709领取奖品,外部人士请留下寄送地址和联系方式。

来源:中国中车

开篇:“百年伟业 红色中车”

中国铁路工业从“0”到“1”

中国中车140年 | 中国铁路工业与路权之争

中国中车140年 | 铁路工人是工人运动主要力量

中国中车140年 | 为国家和人民事业而奋斗

中国中车140年 | 为中国铁路工业争口气

中国中车140年 | 加快改革加强对外交流

百年伟业 红色中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