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综合新闻 最美同路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重燃集团招聘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综合新闻 最美同路人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综合新闻 最美同路人

2023-12-24 00: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中国重燃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天起特别推出人才专栏:最美同路人。让我们向身边的榜样致敬,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在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的道路上,让我们真信、真干、真成,集结、冲锋、决战!我们都是同路人,只有同路人最懂你!

集团公司2021年“建功创一流”杰出奋斗者,中国重燃燃烧室设计室负责人、先进技术项目部总设计师

吕煊,男,39岁,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他带领的团队所在的“创新工作室”被评为“集团公司2021年示范创新工作室”,申请发明专利数量远超国内同行。他与中国重燃的同事们将一系列不可能变为可能,与许许多多的重燃人一样,在岗位上无私奉献着,为重燃专项实施的梦想倾注心血。

早上7点半准时到办公室,这已成为吕煊多年工作的一个习惯。他说这个时间头脑最清醒、思路最开阔,最适合思考燃烧室设计和试验问题。

吕煊与燃气轮机结缘是从进入清华大学热能系学习开始的。他曾为吴仲华先生建立三元流动理论而深感自豪,也为中国燃气轮机技术的研发现状而着急焦虑。然而,燃气轮机研制之路,注定了充满艰辛与挑战,吕煊也像他的前辈们一样怀着青春和热血,努力摘取机械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5年,

从1到32

在接到专项某专业室研发任务后,吕煊深感责任重大。从最初只有1个人,到现在32人的团队。5年多的时间,他所带领的团队从1到32的转变并不简单。

2016年,我国燃机梦的接力棒交给中国重燃,海内外各方优秀人才汇集到中国重燃旗下,吕煊作为其中一员,为自身志向能与国家意志合一而感到深深的光荣与自豪。

图为吕煊查看某燃气轮机的剖面模型,思考解决攻坚难题。

围绕着种种设计、制造与试验的难题,他在前人从未走过的荆棘路中,开始了艰难的摸索。他把研发过程类比于爬山,能看到山顶,却不知道哪条路能够抵达。

在中国重燃党委的部署下,吕煊和他的燃烧室团队坚持走正向研发之路,誓要解决关键技术难题。5年,他们取得了部件突破性进展,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远超国内同行。

在发明专利的路上,吕煊带领团队的同事在这些年分析了多篇业内专利,在不模仿、不照抄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通过正向研发和创新,发明属于自己的专利。“这就像一座冰山,能看到的是浮在水面上的一角,看不到的还有对知识产权、制造能力、制造产业链、试验技术、成本、质量等细节的充分理解,才能研发出满足‘科研工程化’的产品。”吕煊这样比喻。

1篇专利,从申请到获批,最少需要2-3年,还不包括前期梳理专利的时间。“白天砍柴,晚上磨刀”,除了工作时间内的研发,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去想、去看,形成自己的思路。

吕煊平时很随和,工作时却一丝不苟,对团队非常严格,这让团队的同事多少都有点害怕他。因为专项目标就在那里,吕煊深知责任重大。“这就像你在跑马拉松,奔跑的过程中并不会想太多,直到抵达终点,才发现已经跑完了全程,达到了目标。”吕煊对于他的团队,既感激又愧疚。当然也有开心的时光,比如试验中最艰难的方案过去后,他会和大家一起去烧烤摊上放松一下,这时那个随和的他又回来了。“你看到的每一个我,都是最真实的我。”吕煊笑着评价自己。

6个月,

“混”自习室出台氢燃机设计蓝图

随着中国“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以传统燃料为主的燃机燃烧室领域面临新的挑战。种种迹象表明,氢燃机将是全球碳产业链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直接影响未来中国碳中和进程中的国际竞争力与话语权。

中国重燃于2021年3月启动了“电-氢-电”模式相关研究工作,经过广泛调研、科学论证,推出《面向3060目标的氢能及氢混燃机发展前景》,获得行业专家认可,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优选路径。氢燃机作为“电-氢-电”方案的核心,是中国重燃从装备制造业全面走向清洁能源蓝海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中国在追赶世界能源发展路线过程中通过创新性思维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一环。

说到为氢燃机顶层设计绘制蓝图,参与编写《面向3060目标氢能及氢混燃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吕煊感觉挺光荣的。“那个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氢燃机应该怎么搞,只能不断的收集、梳理材料,慢慢形成思路,才开始编写。”因为平时工作比较饱满,即便是有空闲时间也很难静下心去写,所以他只能牺牲掉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这样既不耽误工作,也可以有不被打扰的时间安心编写。正巧,吕煊家附近的学校比较多,会对外开放自习室,这个年近40的大男人就背着书包,带着电脑,在自习室和一群不到20岁的学生一起“学习”。“没什么尴尬不尴尬的,只要能把东西写出来就好。”吕煊笑着说道。就这样,他从春节写到端午节,用了几乎半年的时间才把报告编写完成。

240天,

燃机燃烧室掺氢比例从5%提升到15%

西藏,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光伏发电领域的优势。如果能把西藏的光资源与氢燃机结合,形成绿色纯氢项目,正是中国重燃“电-氢-电”方案的最好应用,落地实施之后可能解决国内一半的能源问题。经过进一步研究论证,中国重燃提出了《西藏地区“电-氢-电”模式发展规划》,对“电-氢-电”模式作出顶层规划。

于是,西藏迎来了一支特殊的工程团队——中国重燃的“电-氢-电”产业模式先遣队,他们将在世界屋脊建设全球首个氢-氧综合利用的“风光电-氢-电热”示范项目。吕煊和同事多次踏勘,反复调研,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如果利用废弃的电制氢,再利用氢燃机发电,可把随机波动的电力转化成稳定的优质电力,制氢过程产生的氧气在高海拔地区也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西藏的光伏发电资源虽然丰富,但还未形成规模,仅够白天供应,晚上就只能依靠其他电力供应,导致拉萨时常停电。吕煊和同事们遇到停电,只能秉烛夜“战”,这成了大家难忘的回忆。同样难忘的还有高原反应,吕煊说:“氧含量只有13%左右,跟燃烧室尾气含氧量差不多,半夜经常头疼而醒,只能赶紧吸氧。” 

2021年4月,荆门项目开始推进。吕煊和项目团队前往调研,目标定在年底前运行,时间紧迫。在所有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展的时候,项目团队把七八个相关单位协调到一起,形成一个团队,协同攻坚,推动项目实施。

之后,相关的计算、分析等工作也按部就班的开始进行。期间因为疫情影响了工作的推进,团队成员加班加点,碰上需要急用的部件,快递送不到就自己去取。秋冬的荆门,潮湿阴冷,项目现场位置又比较偏远。北方人难以适应南方湿冷的环境,很多人虽然关节痛,仍然坚持了两个多月。

荆门项目,任务是在试验件不被烧坏的基础上,一点一点上调掺氢比例。5%、10%……经过反复的预判、试验、改进、上调,2021年12月23日达到15%的比例,掺氢试验成功!

如果说荆门项目是在现有的燃机上进行试验,西藏项目则是一种全新的方案,挑战性更强。吕煊作为工程师,深知项目最后的实际应用才是最重要的,他很珍惜中国重燃提供的平台和机会。正如中国重燃党委书记、董事长束国刚所说,要把先机转变为自身的优势,目标要更远大,要从装备供应者转变为能源行业的供应者。“下一轮能源的利用一定是从太阳而来,我们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创新来影响时代的发展。如果做得好,我们会是下一个宁德时代、下一个特斯拉。”从燃机的制造,谈到能源的发展,吕煊充满期待。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只是个重燃专项的经历者。”吕煊只是众多工程师中的一个平凡代表,中国重燃还有许许多多的像吕煊一样在设计研发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的人,他们都为重燃专项实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撑起了中国重燃专项实施的梦想。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