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衣着:从“穿暖”向“穿美”的变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谚语英语翻译新三年旧三年 【新中国70年】衣着:从“穿暖”向“穿美”的变迁

【新中国70年】衣着:从“穿暖”向“穿美”的变迁

2024-06-24 17: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都说国很大

其实一个家

让我们从家家户户的“衣”

来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变化吧

新中国成立初期

城市居民一般穿中式棉袄,侧面开襟扣的长袍和中山装,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对襟黑棉袄和短衣,农妇穿一边开襟的蓝布短衫。不久,浙江服装开始向苏联“老大哥”看齐,列宁装首开先河,在杭州、宁波等城市流行甚广。列宁装成为与中山装(男装)一样出名的革命“时装”,是人们追求进步的一种表现,成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军队中女干部的典型着装。

1954年9月,棉布实行统购统销,服装企业所产服装由商业统购包销。以“老三装”(中山装、青年装、军便装),“老三色”(蓝、灰、绿)为主。

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

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中山装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

1958年“大跃进”和随后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国家的棉花产量大幅减少,布料及日用纺织品供应极其紧张,从1960年开始,几乎所有纺织品一律凭票供应,布票是越发越少。为了节约布料,服装的标准变成了耐磨、耐脏,衣裤上也常可以见到补丁和辑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成为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那个年代,人们都是买来布料自己动手或请别人缝制衣服。

60年代初裁缝店

“文化大革命”时期,连衣裙被认为是修正主义,西装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旗袍更被贴上封建余孽的标签,花色的衣服被定为“奇装异服”。青年学生都追求穿草绿色军便装,成为革命化标志之一,草绿色的军便装和蓝色的中山装成为这一阶段大街上独特的风景。

△不爱红装爱军装

70--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初期,浙江农村的商店里出现了一种被称为“的确凉”的化纤纺织品面料,被人们用来做短袖或长袖衬衫,占据了整个夏天的服饰。冬天则多穿自织毛衣和翻毛领蓝大衣,妇女多围上蓝毛线织成的围巾,农村妇女还穿带梁的棉布鞋。

1984年后,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外国和港台地区服饰开始涌入中国,杭州、宁波、温州街头服饰革命静悄悄展开,其中喇叭裤在非议声中一路风行。

同时,男士着西服,穿两用衫也迅速升温。当时凡公派出国人员都发一笔购置西装、领带、皮鞋的服装费;杭州、宁波等效益好的企业包括少数乡镇企业给职工定制西装,作为劳保服发,西服热从城镇很快席卷到农村,不少先富起来的浙江农民扛锄下地都身穿西装。

90年代-21世纪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后,中国的开放度扩大。人们早已厌倦了“灰,蓝,绿”的单一色调,自然而然地接受并追求新款服饰。那时,西服巳风靡城乡,穿西服、打领带、穿皮鞋,已成了普通装束,牛仔裤、健美裤、阔腿裤、蝙蝠衫、连衣裙等纷至沓来,成了服饰的亮点。

牛仔裤

服饰新亮点

人们的穿着更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和色彩的搭配,名牌化、时装化和个性化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

来源:总队综合处、台州调查

原标题:《【新中国70年】衣着:从“穿暖”向“穿美”的变迁》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