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诺贝尔奖为什么这么少,难道是科技实力不够强?本质原因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诺贝尔奖奖金是多少 中国的诺贝尔奖为什么这么少,难道是科技实力不够强?本质原因是什么?

中国的诺贝尔奖为什么这么少,难道是科技实力不够强?本质原因是什么?

2023-05-31 05: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严格意义上来说以中国籍获得诺贝尔奖的有3人,以外籍华人获奖的有6人,当然至始至终是中国国籍,并在国内完成研究的只有屠呦呦一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也无怪乎广大群众对诺贝尔奖要求如此迫切,相比较于日本19年拿了19个诺贝尔奖,中国获奖确实少了一些。而关于中国难以获得诺贝尔奖,普遍存在一些代表性思维,如中国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缺乏锲而不舍坐冷板凳的精神,功利心太重没有资金支持等等,说实话这些确实能够成为一个人难以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但却不是一个国家难以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难不成我们国家所有科学家,所有科研机构都有这些问题?如果真的是这样,这些年中国能够取得如此大的发展,也是奇迹了。诺贝尔奖之说也能够保持权威性、可靠性,奖项评定能够获得大部分科学家的认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其评奖是具有一定滞后性的,授予的是经过检验得到公认的成果。也就是前面说的从前一年放宽为“最近的成就”。

资料显示20世纪40年代以来全球诺贝尔奖得主取得诺贝尔奖研究成果的平均年龄是37岁,而他们获奖时的平均年龄是59岁,从出生成果到得奖平均等待22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是在1972年,并且在后续数年内验证了抗疟效果。而获得诺贝尔奖是在2015年,由此可见,除了达到诺奖级别的科研成果还需要保证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获奖。大家可以再想一下,中国二三十年前在做什么,答案是在解决吃饱饭的问题。不可否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这段时间里,中国的科研正处于起步阶段,到现在我们还处于发展阶段,当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至2019年中国的科研投入仅次于美国,而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科研成果产出也在稳步增加,全球顶级科技期刊展出同样仅次于美国,科技成果的验证和转化是需要时间的,想获得诺贝尔奖更需要时间给中国一点时间,给科学家们一点时间,相信终有一天中国在诺贝尔奖上面也会遍地开花。

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沃夫冈克特勒,在2014年访谈中关于中国尚未获得诺贝尔奖有什么建议中有一段回答,简单来说科学研究需要耐心,尽管你在进行一下伟大的研究,也许你处于一流的科研环境中,你仍然不能强求,因为科学研究本身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中国的大学和研究团队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可能现在更需要的就是时间,当然其中也需要一定的运气,如果你坚持下来并最终突破了平静,那么对所在领域的影响力将是空前的。同时,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成就都不是偶然所得,美国很多大学也是在长期的科研积累过程中获得了重大突破,这个过程麻省理工学院积淀了超过100年,而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甚至更久。在我看来,对于一件非凡的工作,中国的科研人员也许希望尽快提前完成,但科学研究这些事情有时候还就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积累。

大家希望见到国家快速发展科技进步,这个可以理解,但归根到底诺贝尔奖就是一个奖项,一个人的才华和实力并不会因为一个奖而产生变化,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也不会仅由一个奖项来决定。而最基本的,任何个人机构为国家科研发展作出贡献都应当受到我们的尊敬。当然,还是希望中国能有越来越多的人拿到这个奖项,至于领不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