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类大类介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语言文学类排名前十 中国语言文学类大类介绍

中国语言文学类大类介绍

2024-06-30 13: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语言文学类

大类简介

中国语言文学类依托中南大学人文学院,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本大类设立汉语言文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数字出版(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个本科专业。

大类坚持“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加强交叉,重视应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为核心,着力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卓越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

大类特色

一是文学与科技结合,数字媒介语境下的文艺转型研究国内领先。拥有全国第1个网络文学研究团队,全国第1个网络文学研究方面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第1个网络文学研究方面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组建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基地,出版网络文学研究丛书5套,在《中国社会科学》等重要刊物发表一系列论文,成为全国网络文学研究重镇。  

二是文学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结合,相互依托、同生共长。拥有一支理论与创作兼长的学术团队,尤其重视系统性地观照现当代文学思潮,在《文学评论》等权威期刊发表多篇研究成果;成立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中心(中南大学基地)、湖南作家研究中心,发布《湖南文学年度发展报告》;以《沧浪之水》为代表的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学作品,获得鲁迅文学奖、路遥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提名等多项重要奖励。

三是文学与传播学结合,中华优秀文化经典阐释与传播成果丰硕,具有全国性影响。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发展重大战略,着力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研究,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多项提案被各级政府采纳;注重运用融媒体手段,在央视、光明网、喜马拉雅等媒体上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召开国际学术会议,打造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平台;杨雨教授参与录制《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 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同步发行的视频书被译成多国文字,作为国礼赠送给不同国家。

四是文学与产业结合,文化产业研究成果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文化产业品牌中心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中心每年遴选、编撰和发布《中国文化品牌年度发展报告》,对中国文化品牌建设的经验总结和年度文化产业成果的集中展示。中心分别在长沙、杭州、深圳等举办文化品牌发布活动。每年在深圳文博会主会场的年度文化品牌发布活动,是湖南参展深圳文博会的重要主题活动之一,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文化事件”,受到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

培养特色

本大类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精品课、视频公开课等教学平台和国家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为责任教授的教学团队,建设有中外文学文化经典精品课程体系。以文学与科技、文学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文学与语言学、文学与传播学、文学与经济交叉研究模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大类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成果突出:参与项目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中华经典吟唱团、“悦音之眼”公益活动等学生社团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潇湘情·中华韵”两岸大学生吟唱文化节活动获教育部立项;2023年《寻汨屈子》吟唱获第七届全国中华诗词吟诵比赛二等奖;《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获2022年湖南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比赛一等奖。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同时,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聚焦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经典阐释与传播能力,注重运用融媒体手段,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研究,搭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平台。聚焦交叉学科研究,设有湖南省网络文学研究基地、湖南红色文化创作与传播研究中心、新媒体语言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一系列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研究平台,打造“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聚焦科教协同育人,将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湖南省作家研究中心、视觉艺术研究中心等最新科研成果,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基础研究,在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方面的成果为学界瞩目。拥有国家教学名师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4名。在网络文学、文学创作、新媒体语言、经典阐释与传承、文学文献研究方面形成特色,享有盛誉。

核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等。

主要就业流向为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近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

数字出版

中南大学数字出版专业系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批5家数字出版专业之一,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A+专业。

专业相关研究平台有融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智媒传播研究中心、健康传播研究所等研究组织,建成教学所需的数字出版实验室、数字创意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等多个学生实验平台。与湖南广电、湖南日报、中南出版传媒等省内外知名传媒集团、文化单位和互联网公司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20多家实践教学基地。

核心课程:中外出版史、知识产权概论、数字内容编辑、数字营销、数字版权管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数字出版案例研究、视听语言与沉浸式叙事、摄影摄像与编辑制作等。

近年毕业生主要升学流向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主要就业流向包括中央及地方选调等方式进入国家行政事业单位,中国建筑、中铁集团和中国烟草等国有大中型企业,腾讯、百度、比亚迪等民营企业,近五年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