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记者美国高中数学课堂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

2024-07-12 08: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自 掌桥科研  喜欢 0

阅读量:

1696

作者:

吕世虎

展开

摘要:

进入21世纪,我国实施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研究空前繁荣.相对于一般课程理论研究而言,我国数学课程理论研究则处于刚起步阶段.数学课程理论研究的不足使得中国数学教育界在面对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时显得无奈,对于数学课程改革的争论也是凭借个人经验有感而发,缺少理性的思考和理论的指导,常常陷入循环圈中.事实上,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在历次课程改革中都曾经出现过,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和研究这些问题应当是建构中国数学课程理论的重要视角.本研究的论题"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属于"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领域.该研究对于揭示中国数学教育的特征,建构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解决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主要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法,比较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来进行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本文拟研究的问题是"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给予我们什么样的经验和启示?"对于这个问题,又分解为三个子问题: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具有哪些特点?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对当今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哪些启示?对于这三个子问题回答即是本研究的结论. 本研究以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教材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将中国当代数学课程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选择数学课程发展道路时期(1949—1957),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91),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92—2000).对每个阶段,从背景,事件及其影响三个方面梳理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 通过对当代(1949—2000年)代表性的数学教学大纲,主要的数学教材进行纵向比较,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选择性,课程编排方式等方面,梳理总结出这一时期数学课程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中学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由只有一般目标发展成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的目标体系,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目标结构体系.对目标的陈述方式也经历了由抽象,模糊到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过程;中学数学课程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的数量呈"正弦曲线"变化态势;中学数学课程的选择性经历了由"一纲一本→多纲多本→一纲一本→多纲多本"的循环式发展;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整体编排方式经历了由"分科→混合→分科→混合"的循环性发展.平面几何受苏联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影响,采用论证几何体系,并成为50年中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主流.代数内容在各个时期都采用"数→式→方程→函数"的处理方式,也出现过采用"数→方程→式→函数"的处理方式. 在上述基础上,对我国当今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如下建议: 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年级目标,知识领域目标,知识单元目标,知识点目标结合起来;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处理应恰当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编写区域化教科书,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几何内容编排应兼顾传统,采用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的方式为宜.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是:以教学大纲,教材为线索,系统梳理了我国当代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补正了已有研究中的一些缺漏;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的定量和定性比较研究,揭示了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以史为鉴,对我国当今数学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但在研究过程中,对于史料(特别是教材)的收集不全面,对教材的特点研究不够.一些结论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提炼.

展开

关键词:

数学课程;数学教学大纲;数学教材;发展历程

学位级别:

博士

DOI:

CNKI:CDMD:1.2009.160600

被引量:

50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