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Q1季报:外乱内稳,继续看好A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股市有几个市场 2023年Q1季报:外乱内稳,继续看好A股

2023年Q1季报:外乱内稳,继续看好A股

2023-05-03 05: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风险因素:美国政府政策不确定性、通胀压力持续上升、地缘政治风险。我国疫情反复、消费信心波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股票市场

我国股市震荡上行

市场回顾:2023年一季度,美股波动较大。美国经济表现稳健,随着疫苗接种普及和政府刺激计划的推进,消费和投资需求逐步恢复。失业率逐渐下降,劳动力市场改善。尽管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但市场对美国经济的增长前景保持乐观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股市的上涨。银行危机尽管短期影响了股市表现,但投资者迅速消化情绪。地缘政治风险仍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和部分地区的政治风波为市场带来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情绪受到影响。这也是导致股市波动较大的原因之一。我国股市方面,上证综指涨幅为3.8%,深证成指涨幅为4.1%,创业板指涨幅为5.2%。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主要推动力量为科技、消费、医药等新兴产业。监管政策相对宽松,降准和降息预期对股市有一定支持作用。在一季度,投资者对科技、新能源、医药生物等行业的热情持续升温。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芯片和5G相关产业链公司,凭借其优质的业绩表现和行业前景,成为资金追捧的焦点。然而,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仍然较大的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较低,导致股市在一季度整体表现仍有波动。

重要指数2023年一季度表现

申万一级行业2023年一季度表现

市场展望:4月份市场将迎来公司财报的密集披露和业绩预期修正,上市公司基本面将成为市场的首要关注点。政策方面,政府有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稳定经济增长。这将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此外,政府加大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持,有望提振市场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信心。新兴产业和科技股将继续受到市场青睐。5G、新能源汽车、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成长性。此外,传统行业中,消费、医药等板块可能也将表现稳健。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的背景下,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较高,这有望支撑市场估值的稳定。然而,全球货币政策的变化可能影响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对股市估值产生影响。

风险因素:政策调控力度变化、监管政策不确定性。全球市场波动、货币政策变化、投资者情绪波动。

债券市场

利率债收益率先上后下

市场回顾:2023年一季度,利率债收益率呈先上后下走势,全民免疫快速过峰、经济边际修复下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枢同比、环比均有所上行。债券市场经历了一段较为复杂的时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及利率环境方面,中国央行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基调下全面降准0.25百分点,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重点关注内部经济结构调整以及通胀压力。尽管央行在货币政策上保持了相对宽松的姿态,但市场对于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仍存分歧。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国内利率的上行压力仍然存在,但通胀的压力相对可控。信用风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政府对企业债务问题的重视,以及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使得企业债券的违约风险有所降低。然而,市场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高杠杆企业的担忧仍然存在,对债券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投资者情绪一季度偏好股市。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部分投资者将资金转向股票市场,以寻求更高的投资回报。在这种情况下,债券市场的需求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市场波动。此外,全球经济复苏、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也对我国债券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

市场展望:展望二季度,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二季度基本面呈修复趋势,弹性有限。关注地产数据在基数效应和强竣工支持下可能超预期以及3-4月居民降杠杆程度的修复。(2)资金供需整体平衡,6月资金压力最小,5月最大。(3)二季度海外影响主要在情绪层面,避险资产相对优势。美国滞涨趋势,中小银行风险延续,二季度或有1次加息,市场波动增大,直至美联储转向。(4)基本面和资金供需弹性不大,市场节奏取决于预期。逆基本面的risk off交易已持续两个月,较好情景为4月小幅调整,5-6月相对乐观。考虑在短久期信用下沉方向挖掘个券。

风险因素:经济修复节奏、信用风险、国际政治局面、美联储加息节奏。

商品市场

原油区间震荡,贵金属价格走高

市场回顾:在2023年第一季度,油价主要表现为区间震荡走势,多空因素缺乏持续性,市场波动率有所降低。油价的核心驱动因素主要来自需求端,市场在关注中国经济复苏程度和欧美经济下滑幅度之间进行博弈。由于需求前景预期始终存在分歧,需求端未能为油价提供明确的方向性驱动。在供应端方面,第一季度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然而,随着欧盟对俄罗斯制裁措施的全面落地,市场并未观察到俄罗斯石油出口受到显著影响,供应风险也随之降低。从3月中旬开始,宏观风险逐渐显现,欧美银行业的风波引发了市场广泛的避险情绪上升。由于原油作为风险资产在此背景下受到抛售压力,油价加速下跌,跌破了前两个月的震荡区间。3月非农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略有降温,但仍偏紧。薪资水平同比下降,随着职位空缺数进一步减少(劳动力需求端降温)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提高(劳动力供给端改善),预计劳动力市场将进一步改善,美国通胀将呈现逐步回落趋势。全球央行纷纷购入黄金,尤其是中国央行表现突出。金银比位于历史较高水平。

黄金与WTI原油走势

市场展望:观察原油市场基本面,根据减产协议来看,2023年3月份至年底,俄罗斯的日产量将降至941万桶,而从2023年5月份开始至年底,沙特的日产量将降至997万桶。这两个产油大国的原油产量都将低于1000万桶/日。这次减产是在2022年10月份的减产协议延长至年底的基础上实施的,减产量和减产时间均超出预期。在供应弹性非常低的情况下,OPEC+的联合减产为下半年原油市场奠定了基调。根据这一减产力度,预计2023年3-4月份全球原油供应缺口将达到50万桶/日,而5月份至年底全球原油供应缺口可能扩大至100万桶/日或更高。3月中旬,原油价格在经历一轮修复性反弹后,受到OPEC+组织超预期减产的影响,全球原油供应预计将维持紧张。在这种背景下,只要全球经济不出现深度衰退,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原油价格将保持强势表现。尽管美国3月失业率出人意料地下降,美联储加息预期略有上升,但总体来看,美联储的加息周期仍接近尾声。欧美银行业风险暂时缓解,但不排除流动性风险再次爆发的可能性。尽管美国经济衰退预期有所上升,但尚未出现真正的衰退,预计在第二季度将看到更多美国经济逐步降温的迹象。随着美国加息周期接近尾声、通胀回落、衰退预期增强,以及避险属性的支撑和基本面供需相对稳定,贵金属市场将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预计将呈现震荡上行趋势。

风险因素:超预期经济衰退可能导致油价大幅下跌,地缘政治风险显著上升将增加油价上行风险。

外汇市场

美元指数下行,人民币汇率走势震荡

市场回顾:回顾一季度外汇市场,年初,春节前刚性结汇需求、外资流入和美元回调推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1月跨越6.9、6.8、6.7元关口。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延长至次日3:00,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俄罗斯将人民币作为主要储备货币,占比提高至60%,增加有效需求。2月,美国强劲非农数据和零售数据反弹推动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上行,导致人民币承压贬值。季节性汇兑消退,汇价在国内经济复苏预期与现实差距下修复,逼近7元关口。中国央行发行人民币央票调节离岸市场流动性,稳定预期。3月,美元指数先升后降,美欧银行业流动性冲击和加息预期降温令美元承压。月底美联储紧急贴现窗口资金规模回落,外溢效应对国内金融市场影响有限。3月人民币兑美元区间为【6.8,7】,下旬走势受国内经济修复和货币市场供需基本面影响。

美元指数和在岸人民币汇率走势

市场展望:随着经济重新开放和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正常,预计在稳增长政策的支持下,国内经济将在二季度进一步复苏。而在美国,面临高通胀压力,高利率可能维持更长时间,从而增加经济衰退风险。中美经济基本面的错位可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进出口带来的有效结售汇需求仍值得关注。全球去美元化加速,货币体系逐步趋向多元化,人民币资产配置价值凸显,支付、投融资以及储备功能持续增强。预计有效需求的增加也将为人民币提供有力支持,使走势保持稳健。中美货币政策分化边际改善,整体对汇率的影响幅度相对有限。二季度美元指数上行动力略显不足,很可能呈现宽幅震荡的格局,运行中枢有所下移。这可能会减轻对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但由于中美利差仍然倒挂,人民币汇率承压。此外,通过观察情绪指标,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走势仍存在贬值预期。因此,综合来看,二季度人民币汇率并无单边走势基础,总体将保持双向区间运行。我们预计主要震荡区间为6.6至6.9之间,国内经济修复程度以及人民币配置价值将直接影响阶段性升值幅度。

风险因素:地缘政治风险、我国经济修复节奏。

总结

展望二季度,资产配置思路仍然以挖掘A股结构性机会为主。今年宏观经济环境趋向慢复苏,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回落,传统顺周期行业盈利增速弹性有限,周期属性弱、成长属性强的医药、消费领域机会较大。医药行业估值已进入历史底部区间,面临人口老龄化,医疗需求将逐步恢复并长期持续增长。随着气候回暖进入旅游旺季,出行需求增加,服务业景气度升高,交通运输、消费者服务等行业股价具修复空间。新能源相关行业有望在二季度迎来中级反弹机会。债券方面,由于基本面和资金供需层面弹性都不大,市场节奏可能更多取决于预期,比较好的情景是4月小幅调整,5-6月可以相对乐观。考虑在短久期信用下沉方向挖掘个券。黄金也存在较佳配置机会,随着美国加息周期接近尾声、通胀回落、衰退预期增强,以及避险属性的支撑和基本面供需相对稳定,贵金属市场将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