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是如何出圈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纪录片第三季内容 纪录片《中国》是如何出圈的?

纪录片《中国》是如何出圈的?

2024-07-01 14: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以中式美学呈现中华民族“童年记忆”(引题)

纪录片《中国》是如何出圈的?(主题)

日前,纪录片《中国》第三季收官,该片在恢宏的主题框架下,用极具魄力的视听语言,探索和追溯中华文明的历史根源,将梦幻缥缈的神话传说、瑰丽雄奇的时代想象实体化,让人耳目一新。生动写意的视觉效果、恢宏细腻的叙事风格、青春潮流的传播方式,使得《中国》迅速出圈、出海,根据美兰德数据显示,纪录片《中国》第三季湖南卫视累计观众规模1.86亿人,全网传播总量76.6亿次,以17种语言传播至195个国家与地区。纪录片《中国》是如何出圈的?为什么获得不同圈层观众的喜爱?本报记者采访了纪录片主创团队和相关专家。

以神话开篇

用写意笔触讲述中国故事

纪录片《中国》第三季以12集的体量带领观众重回上古时期,重溯中华文明。从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到三皇五帝,这些蕴含着中国先民自然观与世界观的神话体系在前三集的演绎下,一经播出就迅速成为各社交平台的讨论焦点,而后七集则让大众重新认识了“满天星斗”的史前社会和广域王权时期的夏和商,最后两集,周朝的分封体系和礼乐文化的形成则被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谈及《中国》第三季开篇为何选择讲述神话,总导演李东珅受访时表示,“第三季前三集像是整个《中国》的引子,我们把第一二季的中国古代历史和第三季后九集关于创世、生死观、理想等内容,投射进一个个神话故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我们不会把神话当成历史,但神话在一定程度上讲述着我们的古人究竟是如何理解自己从何而来。”

李东珅表示:“作为一个创作者,人生有一部片子叫《中国》,这是无比高的荣誉。我记得第一季创作时,为了增强那种历史的凝视感,我们大胆地尝试用了50格的影像速度,这是打破所有观众的视觉常规。在过去,我经常怕辜负了‘中国’这两个字,怕辜负了所有期待者的信任。如今,我们可以坚定地往前走,并以艺术和科技相结合的方式为大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

神话跟历史之间的联系是什么?纪录片《中国》第三季一开播,就自成焦点。以审慎的态度呈现上古三代,节目组查阅了大量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融入最新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并邀请王子今、许宏、沙武田、阮明套等知名历史学专家、考古专家保驾护航。中国历史研究院、良渚博物院、西安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等官博纷纷进行权威背书。

作为《中国》第一二季联合总导演、《中国》第三季总撰稿,周艳介绍,他们放弃了历史类纪录片“给文本贴画面”的传统做法,采用“画面和文本互动互补”的双向发挥。周艳说:“无论信息、时长、情绪、表达,彼此都互为基础和制约,也互为激发和补充。如此,影像和文本之间,影像和音乐之间,文本和音乐之间,限制与突破在微妙中转化并发生反应,最后熔铸成一个整体的面貌。”

对周艳而言,每一集几乎都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所以需要找到各自不同但又风格统一的叙述方式。她说:“这一季的画面更为抽象、写意,画面中隐藏了很多内容,但观众很难一眼识别。所以,解说词必须承担起更多传达信息的功能,且足够丰富、条理清晰。”

周艳带领撰稿团队力求为每一集的主题找到最恰当的文字表达,“纪录片解说词的文本系统包含信息、叙事、抒情、表达四个元素,我们的工作需要处理这四个元素的平衡。我们希望解说词是准确的、优美的;有力量的、有情绪的;能传播的,能到达的。纪录片《中国》的初心,就是希望和大家一起进行一趟影像化的历史之旅,认识自己,更热爱中国。”

借助画家的灵感

用绘画+CG展现中式美学

谈及创作中遇到的困难,李东珅表示,“在《中国》第一季中,我们试图把情景再现改成情境再现,不再着重于场景,而在于意境。情景再现会使得历史的呈现不够准确,因为历史的瞬间无法被完整地、真实准确地再现。我们通过超美的画面以及50格的超慢速来呈现一个历史中的人的瞬间,从而为观众提供一个对历史的怀想空间。”

但到了《中国》第三季时,李东珅发现这件事又不成立了,找一个女演员扮演女娲、找一个人披着兽皮扮演原始人,都很难让观众再次进入情境之中。在他犯难时,湖南的一个画展吸引了他。李东珅说:“湖南广电去年做了一档《会画少年的天空》节目,这些画家用他们的想象力绘制了中国的过去、中国的历史、神话中的瞬间,而这就是我想要的答案。”

纪录片《中国》第三季跳出了此前依靠实体置景和造型手段打造情境化历史场景的思维,同183位优秀青年画家进行思维碰撞。节目制作过程中,画家们集体绘画,大胆尝试陶瓷制作中的喷釉技术、用金黄的稻穗勾勒神农氏胡须等绘画手法,在200多天里共创制近千幅画作。一群平均年龄27岁的青年画家,在大量可考的图文资料支撑下,用画笔描绘出那些存在于古老传说中的缥缈绮丽的人物与事件,再通过CG(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加持,为所有元素赋予灵动的表现力。

《中国》第三季的每一集中,都有量身定制的视觉方案:《创世》通过描绘上古神的身体眼睛等局部特征,来表现人类对于神明的想象。李东珅表示,“在第一集中,莫里加画的《混沌》是第三季绘画的开端,起初我想象不到混沌是什么,这很难。但莫里加跟我讲,有可能是蓝色的,有可能是五彩的,这种感受非常奇妙。”

任刚、单浩翔、莫里加三位是该片的绘画导演,他们表示,把文本视觉化是非常艰难的过程,他们往往会讨论出适应本集文本的绘画语言,比如第二集有更多的壁画,就会用水墨的语言来表达;青铜器则会用综合材料,让这些绘画语言更贴合这一集的文本内容。

另外,在影像表达上,纪录片《中国》给他们留下了庞大的想象空间,他们表示:“第一集《创世》我们特意讲究中国画里的‘留白’,因为从国画的角度讲,无画处皆成妙境,留白的地方其实才是最妙的地方,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最精髓的地方。我们在看一件事物的时候,不是在看它表达的是什么,是看它没有表达什么,那一部分的空间是我们想象的,第三季我们也在表达最写意的东西给大家。”

《中国》的画面有冲击力,既现代又仿佛穿越了千年,将历史的温度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谈及动画创作的灵感来源,任刚表示:“我的专业是中国画,用中国画的语言去表现中国是血脉上的契合。比如绘制盘古,用充满力量的后背、双手撑起四季,通过表现神的力量,来表达神的面貌,是写意的又留有无尽延展空间。”

影片在画面呈现上更加艳丽也融入了现代元素,莫里加表示,“《中国》第三季的视觉呈现形式是用中国画的技法、材料、核心审美思维去创作新的艺术形态、提供新的视觉体验。这部片子不仅是在影像作品上的革新,对中国画也是一次新的表达。”

《中国》第三季动画创意导演庞子洲坦言,这是一次非常规的CG动画制作流程。该片并不是依循从文字脚本到分镜再到动画的绘制流程,而是从一幅幅绘制完整的艺术画作开始。动画制作人员会根据总导演的创意文案,通过二维、三维、实拍等方式,将单幅画作所表达的内容、情绪和意境动态化。庞子洲表示:“纪录片《中国》有超长的时间跨度,我们用流动的画作展示一种情感意境。正因为纪录片文字框架和视觉图像内容,经过了严谨的科学筛选和漂亮的艺术加工,所以大家看到的内容既科学又美。”

向全球开放二创版权

多彩中国故事扬帆出海

《中国》第三季是一场颠覆性的创新。它并不意在弥补我们记忆的断点,而是尝试完整建构一个世界,这在纪录片领域是少有的。文明伊始,一切处于“混沌”之中,亦真亦幻、捉摸不定,主创团队抓住了这种模糊、虚幻的感觉,用创造性的画面将中华民族的“童年记忆”呈现出来,试图还原历史深处的感受。

当《家园》《双璧》《择中》《模范》等集节目逐步亮相,“中国最早的水稻在湖南”“中国人为何对玉情有独钟”“河南人为什么爱说中”等话题深层触发观众的“血脉觉醒”。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首度向全球开放全季版权,让海外观众也能借由这座视听桥梁,从源头感知“何为中国”。

根据美兰德数据显示,纪录片《中国》第三季湖南卫视累计观众规模1.86亿人,通过芒果TV等新媒体平台,全网传播总量76.6亿次。得益于芒果TV国际版的海外传播,纪录片《中国》第三季以17种语言传播至195个国家与地区;而在2000余条国际国内航线、超1000架飞机上,来自全球的旅客也可以在飞机上一睹纪录片《中国》第三季的风采……

一部纪录片凭什么迅速出圈出海?在日前举行的纪录片《中国》第三季研讨会上,中宣部文艺局局长刘汉俊表示,纪录片《中国》第三季“有一种思接千古、古今贯通、通天达地的深度思考,一种慎终追远、敬畏文化的虔诚,以及对先民、先贤、先哲的礼敬,这是今天应有的历史观、文化观。”他表示,自己完整地看了这部纪录片,有爱不释手之感。“其叙事宏大、结构严正、脉络清晰,是赓续文化传统的成功探索,是一部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精品力作。”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周由强评论称,《中国》第三季用“豹尾”方式惊艳收官。作品以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关照当代中国,用奇绝的艺术想象让几近模糊的远古中国鲜活生动起来,清爽雅致的文本中蕴含着强大绵密的历史逻辑,有理有据的情景描述,明白晓畅的叙事语言,疏密有致的故事结构,行云流水般地把远古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呈现给观众,主创团队匠心独运、创新创造的艺术精神跃然荧屏。

不仅如此,《中国》第三季面向全球开放二创版权,极大地激发了视频博主的创作热情,并诞生了一大批播放量百万级、千万级的二创短视频,火爆视频的助力极大带动了“中国故事”在青年群体中的线上破圈。作为一名“00后”,纪录片《中国》二创剪辑博主张雨彤认为:“饱含中式美学又带有神秘色彩的神话传说,引起很多人的精神共鸣,这种支持来自大家不断提高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品格、精神观念和思想文化,都会根植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受益终身。”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智锋表示,《中国》这部纪录片是一次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意过程、创作过程、传播过程,《中国》纪录片是新时代倡导文化自信的影像教材,其在凝聚国人文化共识、媒介融合传播的示范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在创作观念上不断更新,题材类型日趋丰富,美学风格多种多样,中外合作模式也日益多元,取得了多方面“出海”成果。在今年举办的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国际传播研究所所长朱新梅表示,除了主题传播的主线纪录片之外,国内众多优秀纪录片实现了很好的国际传播,包括传统文化领域的《海派百工》《锦绣记》《国家宝藏》,在海外都有出色的播放成绩,自然风景类、超级工程类、美食类的纪录片在国际上很受欢迎。她介绍,《舌尖上的中国》《早餐中国》《风味人间》等纪录片也成功销售到海外,版权销往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现实关照中引领时代精神,在多元探索中描绘美好生活,在具体真实的故事中讲述好中国故事,是近年来国产纪录片的创作亮点。而在更广泛意义上,由数字虚拟技术发展带来的纪录片创作生态、创作理念的变化,还需要更多作品案例加以思辨观察。作为兼具艺术性与真实性的视觉表达方式,纪录片具有独特的文化感召力,日益成为讲述中华文化时代风貌的重要方式。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