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行记丨佳木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的鱼米之乡是哪个城市的 芒种行记丨佳木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

芒种行记丨佳木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

2024-06-27 04: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果说东极是对于“极限”的追求,那么太阳则赋予了这个东极独特的意义。近年来,佳木斯便依靠东极的地理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这座城市的旅游业。渔文化的体验、三江口的壮丽风光、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湿地风光、黑瞎子岛的祖国边陲景色……

在这其中,华夏东极的日出风光,作为佳木斯旅游的金色名片,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此次调研之行,项目组便有幸一睹祖国最早日出的魅力。当朝阳慢慢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向江面,目光追随远行渔船上的背影,你会相信,今天又会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这一幕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风光,所给予人的希冀之感,或许就是看日出的意义所在。

华夏东极的日出风光

三江沃野之地

华夏东极的日出,给予我们美好一天的开始。这座城市的“日出”,是天命,也是人事。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块黑土平原之一。而位于其中腹地的佳木斯,便因这方土地的优质黑土和草甸土,为它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沃野千里的黑土地,在时光中慢慢累积沉淀,这是大自然对这片土地的偏爱,是天命。而如今,我们眼前所呈现的沃野风光,却是更多人事所成就的。

三江湿地风光

“人事”的故事,首先便要从“百万知青开发北大荒”开始说起。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哈尔滨等城市的知识青年,响应祖国的号召,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在北大荒漫无边际的原野上、充满危险的沼泽中,新一代的北大荒人用汗水甚至生命,实现了“让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壮举。

佳木斯博物馆展览展示

循着前人的脚步,继承着沃土所赋予的基因,这座耕地总面积近3000万亩、人均耕地面积近全国平均水平5倍的城市,一直在兑现着它作为“祖国粮仓”的承诺。从新中国第一个集体农庄、新中国第一个水利机械化农场到如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近250亿斤的产业实力,佳木斯不再仅有“中国大豆之乡”“中国东北大米之乡”“中国白瓜之乡”“中国红葱之乡”等等的称号,更是成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和优质商品粮基地。

而如今,通过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农业科技以及现代化大农机设备的推广实行,“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已成为这座城市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对于当下,身处一望无际稻田之中的我们,仿佛时空穿越。曾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一幕幕出现在眼前。脚下的足迹镌刻着历史长河中同胞的鲜血,眼前的秧苗凝聚了几代农人无数个日夜的守候。一种宏大而又让人热血澎湃的感受不禁浮上心头。仿佛看到一轮正冉冉升起的太阳,带来这片土地与未来的希望。

黑龙江省桦川县星火朝鲜族乡星火村

东北鱼米之乡

有沃土便有粮食,有大河便有“大鱼”。三江平原,不仅赐予了这座城市一方黑土,更给予了生于此、长于此的人们安身立命的一切。赫哲族,我国六小民族之一。历史上,生活于三江平原的赫哲族人,便以鱼、兽皮制作服饰、被褥,以鱼、兽肉和野菜为食物。正如著名的《乌苏里船歌》中所唱到的那样:“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仓”。一幅播种希望、收获明天的美好生活景象浮现在眼前。

如今,佳木斯境内的赫哲族人仍旧秉承着民族传统,并且深刻地影响着这座城市。在最东边的抚远市,我们可以看到充斥着江边大鱼的鱼集市,可以尝到独特的大马哈鱼味道,可以抚摸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鱼皮画。这座“东北鱼米之乡”,正在以它的方式,创造着一个独一无二的城市形象。

鱼皮衣

鱼皮画

凌晨四五点,广场上像往日一样,传来《佳木斯快乐舞步》的音乐声。守护这座城市的佳木斯人,以他们的方式将佳木斯的快乐与活力传递至全国的每个角落。而在人口外流、人才不断流失的现状之下,他们仿佛也在期盼着,远方的游子归来、共筑辉煌。

从厚重的历史中走来,如今却用轻松快乐的舞步迈向未来。我们不知道佳木斯将走向哪里,但却衷心祝愿它如初升旭日般勇敢,如阳光般灿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