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历史和时代造像,中国油画想先行一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画家历史 为历史和时代造像,中国油画想先行一步

为历史和时代造像,中国油画想先行一步

2023-05-29 13: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你是否好奇,那些能定格历史时刻的一幅幅宏伟油画,是如何诞生的?你是否想过,完成一幅油画前,甚至需要绘制上百张草图?你是否意识到,深入人心的南昌起义场面,其实来自画家大胆的想象?

5月26日,“历史的语言——第五届中国油画双年展”在杭州最葵园艺术中心拉开帷幕,并展出至7月10日。

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油画学会、浙江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为观众揭开众多代表性历史画背后的秘密。在开展前,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会长许江专门领着记者,通过展出的画作,一起重温新中国的绘画史。

画的“烹饪过程”

走进展厅,罗中立《父亲》(版画)、詹建俊《起家》、莫朴《入党誓言》……宏大震撼的油画作品接连映入眼帘,据许江介绍,本次展览汇集了42件代表性历史画精品力作及其创作的相关珍贵手稿和草图(部分复制),共610余幅作品。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手稿和草图?这也正是本次展览最大的特点——

第五届中国油画双年展,将新中国以来的部分重点历史画汇拢在一起,并聚焦这些历史画的草图素材,进行历史画的语言研究。用许江的话来说,对观众而言,展览就像是呈现了一桌美味佳肴,并在观众品尝佳肴后将他们领入后厨,亲手揭开一道道美味的神奇制作过程。

现在,这些令人耳熟能详的历史画,以草图素材的方式摆在展厅里。我们在这里首先看到的是人,是一代代的艺术创作者们。

罗中立创作的《父亲》旁,展陈着十几张内容不同,或黑白或彩色的草图。原来,最开始这幅画画的并非“父亲”,而是罗中立家附近厕所边,一位从早到晚叼着旱烟,目光呆滞的中年农民。罗中立曾回忆当时:“一双牛羊般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粪池。这时,我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我要为他们喊叫!”

后来,他画了守粪的农民,之后又画了一个当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他不断进行艺术探索,最终运用超写实主义手法,刻画每一个细节,最后才画成了现在的这幅《父亲》。这是一张普通农民的脸,却唤醒了一代人内心关于父亲的记忆。

展厅中,还能看到《刘胡兰就义》、《残日——1937.12南京》等画作背后的上百张草图,像剧场般环绕着,呈现在眼前,令人震撼……

这次展览比较全面、清晰地呈现出画家们的创作过程,包括主题的构思、历史资料的收集、形象的写生、艺术语言的选择与淬炼等,让人直观地感受到油画艺术的魅力。

瞬间的精气神

历史是非静止的,油画艺术当然也一样。

“詹建俊、全山石、钟涵,他们是我们的师者,又是艺途上的引路人。他们投身于大历史的绘画与研究,将历史的磨砺转化为自我生命的磨砺,进而升华为创造的磨砺,并在这种使命的遣行中磨炼艺术的成长,实现自我的价值。”许江说。这些创作精品背后的草图、素材正是艺术家经受磨砺的明证。

全山石的《中华儿女八女投江》手稿草图等,以立碑的形式陈列于展厅。1938年10月,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乌斯浑河,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联八名女官兵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火力,使部队主力迅速摆脱敌人攻击,但她们却被敌军围困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集体沉江,壮烈殉国。

透过这幅画,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以及全山石跨越40余年的艺术成长。《中华儿女八女投江》最初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为此,全山石曾去黑龙江深入生活,访问了许多抗日联军的老战士和当地的人民群众。为了了解八名女兵当中的一位朝鲜族姑娘,他一直走访到延边的农村去体验朝鲜族的生活,甚至在去牡丹江做实地考察时,亲身体验了险被洪水吞没的惊心动魄。

《中华儿女八女投江》,全山石作品

没想到这幅画在文革时被毁,2001年全山石再次执笔,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2003年完成的版本。

全山石采用纪念碑和象征手法,墨云翻滚的红色的天、从容迈向江心的八位女英雄、惊浪拍石的江流,画面在色彩的冷暖和处理手法的虚实明暗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人物和场景的安排上富有节奏和韵律感。作品所要表现的虽是悲剧的主题,在画家笔下却显得无限壮丽,是一曲英雄主义的悲歌,沉重悲壮而又扣人心扉。

时代需要真实的历史画,就像艺术永远需要创造真实历史的人民。

同一个展厅内,汪诚一的《远方来信》与《中华儿女八女投江》遥相呼应。汪诚一曾进入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远方来信》是他在“马训班”的毕业创作。这幅画作为汪诚一两年现实主义油画学习的直接成果,与其他学员的毕业创作一起诞生时,曾在当时的中国美术界引起轰动。时至今日,更是作为中国现代油画的经典,被载入新中国的美术史册。

《远方来信》,汪诚一作品

在这幅作品中,汪诚一按照当时倡导的“情节性绘画”的精神和在创作中反映现实生活的要求,精心巧妙地设计了“阅信”这平凡又动人的情节,表现出中国第一支青年垦荒队在荒芜人烟的北大荒艰苦创业的真实情景:傍晚时分,一群年轻的垦荒队员收工回到宿营的帐蓬,围在刚刚赶到的邮递员身边,焦急地等着从他的邮袋里拿到来自远方的亲人的信。垦荒队员们辛苦劳累了一天,而此刻却显得那样轻松、舒展和平和,连不远处三匹刚被卸下犁头的耕马也正静静地站在马槽前,旁若无人地咀嚼着草料……

许江在介绍《远方来信》

为创作这幅作品,汪诚一曾经专程前往北大荒,与垦荒队员们共同生活了两个多月,创作态度的严肃认真由此可见一斑。这种重于内心体验的严谨的创作作风,汪城一直保持着,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这幅《远方来信》也是当时毕业班老师、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最喜欢的一张作品。”许江说。

许江表示,作为油画创作者,不仅能在这里看到自己学习成长的记忆和历史,还能看到诚如老友一般的油画艺术的语言亲熟和语言记忆。艺术家们在此所面对的不仅是历史画,更是将他们的成长裹挟其中的艺术历史。

历史的语言

“中国油画双年展”自2012年起,已经连续举办五届,分别以“在当代”“在场”“在意”“语言之在”“历史的语言”为主题。本届油画双年展,首站从遵义出发,第二站赴厦门,第三站到北京。杭州作为展览的第四站,主题为“历史的语言”, 参展的历史画作品也逐渐扩大到四十二位。

展览包括上世纪五十、六十、七十年代的作品14件,八十、九十年代创作的作品6件,新世纪以来创作的作品22件,旨在从艺术语言历史演变的角度,呈现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创作出的重大题材油画作品中遴选出的精品力作。

展览海报

《历史的语言》杭州展览,由此也划分为五个版块。第一版块是洗礼,聚焦创作与创作者之间的人生洗礼与塑造的意义。第二版块是追远,聚焦创作的不同年代、不同方式的重绘和积累,揭示历史画创作独特的生命塑造的意义。第三版块是深构,聚焦创作的深度建构,突出特定创作与创作者的人生相伴相随的关系,包括有钟涵《望中犹记 晚潮归处》、莫朴作为一生写照的《入党宣誓》、俞晓夫的草图本《一个共和理想的殉道者——记宋教仁先生逸事》。第四版块是绘演,聚焦重大题材创作的史诗剧场效果,揭示创作者海量草图产生的意义。第五版块是肖像,聚焦历史绘画中的肖像创作,呈现其语言的谱系,有靳尚谊《走出边城——沈从文》、李秀实《疾风》等等。

展厅一角

其中,黎冰鸿的《南昌起义》是很多人熟悉的画作,让现场观众驻足良久。

许江介绍,《南昌起义》表现的是1927年8月1日江西南昌城内一建筑物前最后动员的情形,时间是黎明前的夜晚。

南昌起义时究竟是怎样的?具体情景我们不得而知,但画家黎冰鸿精心布局,通过画面的冷色调,人物的表情,着重强调起义开始前紧张肃穆的气氛,周恩来的位置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线上,所有战士的眼睛都聚精会神地看着周恩来,形成了画面的绝对中心点,战斗仿佛就在他的挥手间,一触即发。

可以说,黎冰鸿《南昌起义》是目前相关题材中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甚至从绘画变成了我们的共同记忆。

通过画展,大家会发现,画家所致力的不仅是一张画,而且是因这张画而铺展开去的一系列生活和生命的体验。在画家笔下,重大题材绘画与大时代的风云相连,与历史的命运和人性的光华相连,并不断地趋近与其思想内涵相一致的语言伦理的建构。

许江说,历史即是天地人心,历史画就是关于这天地人心的明镜。

从明镜中,后来者不仅可以看到天地人心的真实记录,还可以看到天地人心的血色风采,更可以看到天地人心所凝聚的民族气质与民族风神。

为历史和时代造像,这就是油画想先行一步的意义所在。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