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一带一路”】王建华:“一带一路”上的“王螃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水产品交易市场 【我与“一带一路”】王建华:“一带一路”上的“王螃蟹”

【我与“一带一路”】王建华:“一带一路”上的“王螃蟹”

2024-07-14 23: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与“一带一路”】王建华:“一带一路”上的“王螃蟹” 中国新闻来源:央视网 2019年04月25日 18:57 A-A+ 二维码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微信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今天我们的主人公王建华,来自边境城市云南瑞丽。

  瑞丽是中国西南地区通向缅甸及东南亚、南亚各国陆路最便捷、距离印度洋最近的国家级口岸之一。

  虽在祖国的西南边陲,王建华却有一个带有海洋气息的外号——“王螃蟹”。

  华灯初上,瑞丽大街小巷的各式餐馆也渐渐热闹起来,除了傣族风味和景颇族菜肴,食客们经常会点一道当地的特色菜——印度洋螃蟹。

  福建游客:吃的是邻国的海鲜,有一种出国的感觉。

  记者:去哪里买(能买到)?

  瑞丽居民张亚楠(傣族):一般都是去畹町,畹町有一个螃蟹的批发市场,那边的话比较便宜而且比较新鲜。

  这些螃蟹,来自印度洋,学名叫锯缘青蟹,在中国南方叫做“膏蟹”,体积大,味道鲜美。每天早8点半起,载着印度洋螃蟹的小货车从缅甸经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通关后,陆续抵达我们主人公王建华经营的畹町水产品交易市场。

  畹町水产品交易市场总经理 王建华:螃蟹进来以后这些工人就在这里进行挑选,分等级、挑伤残,把死的挑出来,好的打包、装车、上飞机。

  这里是印度洋螃蟹进入中国境内后的第一站,每天30多吨印度洋海蟹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而到旺季,平均可达50-80吨。

  记者:所以其实人家管您叫王螃蟹并不是说因为您卖螃蟹,而是您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畹町水产品交易市场总经理王建华:对对对,那都是说笑啦,主要是我替他们服务吧,对这些海产品商人进行服务,又是做螃蟹嘛,人家就喊我王螃蟹了。

  1976年,老王来到瑞丽的畹町工作,在这里,他找到了命中注定的傣家姑娘,也找到了自己事业发展的方向。1993年老王下海,成了当地做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在畹町郊区建立个通关、交易、物流、管理一条龙服务的专业水产品交易市场的念头出现在他脑海里。这个想法一提出,立刻得到商户和政府的多方大力支持。2016年,总投资2.2亿元、占地面积50亩的畹町水产品市场一期工程在畹町郊区正式投入使用。

  记者:这些年整个这个市场变化大吗?

  商户缅甸华侨 安兴杰:变化还是蛮大的,越来越规范了,一开始我们都是走汽运,汽车一直到昆明,现在是我们在这里就可以交运了,交易了以后飞机拉走,就是空运发达以后大家做的脚步越来越快了。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瑞丽开展了边民互市,设立了边民快速自助通关通道,未来,中缅经济走廊规划将进一步促进双边经贸文化交流发展。2022年底泛亚铁路国内段预计全线贯通,届时瑞丽将进入全国铁路网络。老王对未来更是充满期许。

  畹町水产品交易市场总经理 王建华:就是它的道路问题、它的物流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我们这个市场的海产品就更加的丰富、量就更大,就会有新的产业出现。比如说后端的海产品的精深加工之类的产业就会出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