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技的七大种类 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有哪些种类 中国杂技的七大种类 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中国杂技的七大种类 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2024-07-09 19: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杂技的艺术特色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生活气息浓厚

► 中国杂技的各种技巧大都从生产生活中发展演化而来,有些节目就是劳动技能和民间游戏结合的产物。道具也多为普通的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碗、盘、坛、盅、绳、桌、椅等等,这些平凡东西,在中国杂技艺人手里,变幻万状,显示了中国杂技与劳动生活的紧密关系。

2讲究真功夫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俗话说“京戏的筋斗,杂技的顶”,其实筋斗和顶功也是分不开的。中国杂技自古重视顶功,汉代画像砖石和壁画、陶俑中,有许多拿顶和翻筋斗的形象。“耍坛子”演员头顶都有一块磨得溜光不长头发的地方,这是苦练的印痕,而更为高超的“耍坛子”演员在轻重感觉通灵入化时,才留起长发来。中国杂技艺人,即使是表演古彩戏法的演员也要有扎实的武功基础,所谓“文戏武活”即是指此。

3一通百通,千变万化

► 最能表现这一点的是“蹬技”节目,演员躺在特制的方台上,以双足来蹬,至于蹬何物体,几乎包罗万象,从绍兴酒罐、彩缸、瓦钟到桌子、梯子、木柱、木板和喧腾带响的锣鼓等等,轻至绢制的花伞,重到一百多斤重的大活人;被蹬物体,或飞速旋转,或腾越自如,从光滑的瓷制彩缸,到笨重的木制八仙桌子,都可以蹬得飞旋如轮,只见影子不见物象。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过去蹬技以重为胜,近世发展轻重并举,轻薄如纸的花伞、彩毯,演员亦能蹬得飘逸非凡。杂技艺术的不断超越精神,不仅带给人们更多的趣味和惊喜,而且还给人们以极大的鼓舞,激励了人们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

4力量和技巧并重

► 《叠罗汉》的底坐负重量是惊人的。唐代《载竿》有一人顶十八人的记载;现藏日本作为国宝级文物的唐代漆画弹弓,弓背上就有一个顶6人的形象。近世的《千斤担》一位老演员手举脚蹬同时举起四付石担和七、八个演员,负重达千斤以上,表现了超人的力量。传统的《拉硬弓》、《耍关刀》都是负重极大的节目。“大小武术”最典型地显示了中国杂技的超人力量和技巧跟斗的结合,演员在台上时而如鱼儿漫游,空气如水,身轻似箭,时而如紫燕穿林、蝴蝶翩飞,“倍加功夫,妙体生花”,构成独特风格,柔术与硬功,力量与技巧结合得天衣无缝。

5平淡简约,返璞归真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中国杂技往往没有或只有简单的道具,却能表演异彩纷呈的节目。这就像得意忘形的中国写意书画一样,极简约而又极丰富,令人回味无穷。这其实也是真功夫的体现。在举世惊绝的《古彩戏法》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中国戏法演员只要一件长袍,一条薄单,平凡朴实,毫无华彩,然而这一身长袍却要变出千奇百怪的东西,从十八件大小酒席的菜肴至活鱼、活鸟,演员一个跟斗能献出烈火燃烧得熊熊灼人的铜盆,再一个跟斗又取出硕大无比、有鱼有水的鱼缸。

6人、物、环境等完美协调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中国的很多杂技都体现了人、物、环境之间的完美协调,展示了人对环境极高的适应能力。如“走钢丝”、骑独轮车时种种惊险的表演,“晃板”、“晃梯”之类,凳上加凳,人上叠人,但顶上的人必须在动荡不定的基础上求平求静,这都需要极冷静的头脑和极高超的技艺,而这是经过千百次刻苦训练才取得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7一心多用

► 杂技“顶碗”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杂技的经典代表性节目。传统的“顶碗”节目是由单人表演,通常是演员在倒立和柔术状态下,在固定的表演道具上,表演用脚面夹碗和头部顶碗的高超技巧,表现了人在特定限制下创造奇迹的能力。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夏菊花在全面继承顶技技巧的基础上,大胆创造了倒立夹碗过头的柔术与顶技结合的新颖技巧,突破了传承千年的古老形式。“双层双飞燕顶碗”和“双顶碗”在传统基础上的突破与创新轰动杂技界……“顶碗过高梯”、“高车踢碗”等等创造,不离传统而又刻意求新,在东方人体文化重视柔韧、巧思、筋斗和平衡、力量,极大发挥人体潜能的超越自我的追求中,显示自己的艺术魅力,为祖国和民族争得了荣誉。

8杂技艺术的平民化和极大的适应性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杂技是名副其实的草根艺术,和中国武术、戏曲一样,都是生于民间、长于民间。其技巧类型、表演形式、表演场所不拘一格,没有特别的要求。既可以在广场、剧场作大规模演出,也可以一个人作场即席献艺。正是这种深厚的民间性和广泛的适应性才使中国杂技绵延不绝,历千载而犹存。

联系方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