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花篮》被误为“民歌”半世纪 今年3月作者获版权登记证书,确认其属个人原创音乐作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民歌欣赏的作者 《编花篮》被误为“民歌”半世纪 今年3月作者获版权登记证书,确认其属个人原创音乐作品

《编花篮》被误为“民歌”半世纪 今年3月作者获版权登记证书,确认其属个人原创音乐作品

2024-07-11 00: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花篮》被误为“民歌”半世纪 今年3月作者获版权登记证书,确认其属个人原创音乐作品

  

《编花篮》被误为“民歌”半世纪 今年3月作者获版权登记证书,确认其属个人原创音乐作品

  

《编花篮》被误为“民歌”半世纪 今年3月作者获版权登记证书,确认其属个人原创音乐作品□记者孟冉文李康图

  阅读提示

  “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清爽朴实的歌词,明朗欢快的旋律,让这支饱含“河南元素”的《编花篮》传唱中国大江南北半个世纪,历久弥新。

  长期以来,被当做河南民歌代表性曲目的《编花篮》,在不同场合,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无数次被人们演绎。然而,今年3月,河南省版权局颁发的一纸版权登记证书,却“颠覆”了《编花篮》的“民歌”身份。这首一度被认为是集体创作的歌曲,最终被确定属个人原创音乐作品!

  《编花篮》究竟是如何面世的,为何会被“误认”,又怎么会在半个世纪后才被“正名”?近日,本报记者拜访了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年逾古稀的郭复善和钟庭润两位老人。

  宽慰版权保护温暖两位老人心

  6月13日上午,河南省文联家属楼。

  从老伙计郭复善手里接过河南省版权局颁发的版权登记证书,73岁的钟庭润许久无语。慢慢地,两行泪水顺着老人的眼角流淌下来。“老弟呀,咱应该高兴啊,不哭不哭。”78岁的郭复善连声安慰。

  两位古稀老人,为这份迟到的版权证明倍感宽慰与温暖!

  50年前,钟庭润创作了歌词,郭复善谱写了曲子,从此成就一首脍炙人口的《编花篮》。半个世纪以来,这支传唱不衰的经典曲目,见证并联结了两个老人的深情厚谊。

  “《编花篮》能唱到今天,很不容易。获得版权保护,更不容易。”个性坦率的郭复善直言,这首歌“走红”后,很长一段时期他并没有在意是否署名,对一个作者来说,最幸福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自己的作品被大众所接受所喜爱。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郭复善原本平静的心起了波澜。

  1988年初夏的一天,郭复善在郑州二七广场晨练时,突然听到“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的歌声,熟悉的旋律让他心跳加速,激动难耐,他立即跑进传出歌声的一家音像店。“店里正播放磁带,是1986年中国唱片总公司北京分公司出版的。”郭复善回忆,奇怪的是,那盘磁带不仅将《编花篮》列为民歌范畴,而且“省略”了词曲作者。细心的郭复善发现,郑州许多音像店里都有《编花篮》的磁带,并且都以“河南民歌”冠名。

  郭复善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他立即致信中国唱片总公司,要求“恢复词曲原貌”,但该公司回复说“不知道歌曲是你们创作的,以后再版时恢复”,随信寄来30元稿费后,再没有与郭复善联系。

  “这首歌给我带来了荣誉,也给我带来了伤害。”郭复善说。

  激情“灵光一闪”间谱出经典曲子

  第一次看到《编花篮》歌词,郭复善就被深深打动了。他说,这首曲子的创作,是在非常放松的精神状态下用极短时间完成的。

  那是1958年年底,时年29岁的郭复善在河南省歌舞剧团做乐队指挥,偶然发现了省文联干事钟庭润写的一首童谣《编花篮》,看后难以压抑创作的冲动,当即决定给它谱出曲调。

  “其实那时我不认识老钟,完全是受了歌词的感染。”郭复善回忆,那天是星期六,他飞快地写出五线谱,几乎一气呵成,用了不到两个小时便谱出曲子,下午又简单修改了一遍,觉得挺满意,第二天就连同歌词寄给了当时国内著名的音乐刊物《歌曲》。1959年3月,《歌曲》刊发了《编花篮》,词作者署名钟庭润,曲作者用了郭复善的笔名“晓轩”。

  记者注意到,《歌曲》刊发这支歌时,题目下方出现了“河南民歌”字样。对此,郭复善解释,当时为《编花篮》谱曲时,他的确吸取了洛阳曲剧的一些东西,“‘河南民歌’4个字是我投稿时特意加上去的,但并不代表这就是集体创作的民歌类型,所以当时《歌曲》编辑也没有删掉”。

  郭复善说,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音乐家协会曾针对此类歌曲专门做出一个解释,带有地方民间音乐色彩的作品,只要有明确的词曲作者,都不应被当做通常意义上的民间集体创作的民歌,而应归为个人音乐作品。

  1960年的一天清晨,诞生于“灵光一闪”的《编花篮》,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遍神州大地。

  “首唱《编花篮》的是战士歌舞团知

  名歌唱家王曼云,她准确地把握住了歌曲的内涵,唱得很棒!”郭复善说,王曼云唱火了《编花篮》,自己非常感谢她。“可惜王曼云在1975年去世了。随后,我离开文艺界,调到了省检察院。”郭复善认为《编花篮》被许多人演绎,“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王曼云”。

  1930年,郭复善出生在洛阳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一个贫困棉农之家。正是因为这种生活经历,给酷爱唱歌和写歌的郭复善带来了鲜活厚重的创作灵感。

  实际上,今天我们看到的《编花篮》与原歌词有很大出入。“上世纪50年代末是个特殊的年代,老钟有感而发,写的《编花篮》是‘摘棉花’,而不是今天的‘摘牡丹’。”郭复善哈哈大笑。

  “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有块棉花田,朵朵开得像牡丹……采,采,采新棉,三朵两朵采一篮,俺把那花篮送北京,毛主席见了夸奖俺……”钟庭润透露,他所写的“最初版本”的《编花篮》,表达的是一位漂亮姑娘在棉花丰收时的喜悦心情,把棉花比做一朵朵盛开的牡丹花。当年,钟庭润在登封农村当小学老师,白天备课教书,晚上创作诗歌散文。“那个年代,大家很勤劳,为了赞扬劳动者,感谢毛主席,我一边回味群众劳动的热闹场面,一边写下《编花篮》。”他说。

  维权奔波20余年著作权终被确认

  从1986年到2008年,为争讨《编花篮》著作权,郭复善奔波了整整22年。

  事实上,中国唱片总公司并没有兑现对郭复善“再版时恢复词曲作者”的承诺。采访中,记者找到该公司2004年出版发行的一张名为“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的唱片,收录了几十首民歌,精美封面上印着“释放历久弥新的独特魅力”,首推代表性曲目就是《编花篮》。记者翻遍歌词插页,也没找到郭复善和钟庭润的名字。

  而该公司2006年出版的“民歌小调”唱片,同样收录了《编花篮》,依然“遗漏”了词曲作者。

  令老人难以接受的不只是著作权未得到确认,一些磁带和碟片还把《编花篮》的歌词改得恶俗不堪。“侃,侃,侃大山,侃他个三百六十五天,十亿人民九亿侃,还有一亿在追赶……”如此版本的《编花篮》传到郭复善耳朵里,老人震怒了。郭复善认为,歌曲只要不传播低级趣味,不管怎么用他都不在乎,但必须尊重著作者的创作,保持曲谱和格调的完整性。随后,郭复善接连给中国音乐家协会写信,希望能引起重视,恢复《编花篮》的名誉。“遗憾的是,协会没有回信。”郭复善说。

  版权保护没有结果,钟庭润又不幸患了脑血栓,接连不断的打击让郭复善一度心灰意冷。2004年3月,他买了一架钢琴,时常弹奏《编花篮》,借以排解内心的苦楚。

  “说实话,我再也谱不出《编花篮》那样的曲子了,不过,能谱出这么一首,我也没有遗憾了。”郭复善说。

  好事多磨。20多年来,虽说著作权没有结果,但郭复善并没有放弃,他通过报纸、电视台、杂志对此事多次做了说明,表明《编花篮》的渊源。终于,老人的努力和等待在2008年3月12日得到回报。这一天,经河南省版权局核实、鉴定,《编花篮》获得了版权登记证书。“以后,谁再用《编花篮》就得署上老钟和我的名字了,否则就是侵权。”郭复善很开心。

  在郑州市人民路14号院郭复善简朴的家里,记者看到,挂在客厅墙壁上的《编花篮》版权登记证书,格外显眼。

  郭复善说,根据法律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编花篮》的版权至少在今后50年内都属于我们。”

  采访中记者获知,2007年,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级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中,第八课“河南民歌”选用的是《编花篮》,但没有词曲作者的署名。“拿到版权登记证书后,我向出版社反馈了情况,出版社很重视,决定补上署名。”6月13日上午,郭复善告诉钟庭润,再过两三个月,2008年新版《音乐》教材就要出版了,到时候他们的名字都将出现在《编花篮》里。

  这个消息,让疾病缠身的钟庭润再次流下泪水,沉默良久的他拉着老搭档郭复善的手,不停地重复:“好啊……”

  心愿希望涌现更多“河南风”音乐

  自1958年问世至今,《编花篮》已历经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春秋。到底它被人演绎了多少遍,没人能说得清。

  “这首歌不仅在民间广为传唱,还被全国各省(区)、市电台、电视台作为常播曲目。2004年春,中央电视台第一和第十二频道相继播出了以《编花篮》为主题的河南魅力专题文艺汇演,全面介绍了这首歌的来龙去脉。”郭复善多年来保持着一个习惯,就是保存自己作品被传唱的记录,他说,仅在2007年,他亲眼所见《编花篮》共出现12次播映,其中4次上了央视。

  《编花篮》不但频频亮相荧屏、广播,还走进了高等音乐学府专业课堂,一些影视剧的音乐制作也调取了它的曲调。采访中,记者在《110首中国民歌钢琴小曲》、《音乐》等大学和中小学教材上,均看到了《编花篮》的身影。

  郭复善称,其实,《编花篮》的初衷就是寻求河南风格,旋律流露出来的洛阳曲剧痕迹非常明显,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吸取了民间艺术的营养,“我赞同音乐界的一种说法,说这首歌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探索河南音乐风格的一个成功范例,我希望涌现更多的‘河南风’,河南音乐需要张扬……”

  上图:郭复善当年俩小时就谱出了曲子下图:郭复善和钟庭润共忆当年

  1959年《歌曲》首次刊发《编花篮》

  来源: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