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花蛱蝶深深见: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蝴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植物画第一人 穿花蛱蝶深深见: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蝴蝶

穿花蛱蝶深深见: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蝴蝶

2023-06-14 09: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们在速览中国古代蝴蝶绘画作品的过程中 , 可以看出古人对蝴蝶的观察和描绘是不断变化的。在人们的审美变迁中 , 蝴蝶逐渐从自然真实的美转变为民俗图案装饰的美,它的艺术形象演变也契合了中国传统绘画风格流变的历史。

清 余省 百蝶图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建议将手机横屏欣赏)

中国处于亚欧大陆东端,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孕育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 就蝴蝶而言,已记录有2100多种,约占全球已知蝴蝶总种数的10%。蝴蝶体色鲜艳又活泼好动,总是出现在春暖花开、天气晴朗的时候,如同飞动的花朵一般在人们面前翩翩起舞。

蝴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一些美好的意象,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是庄周梦境中变幻的自我,也是梁祝生死相依的爱情,还是长寿的象征。然而似乎人人都认识蝴蝶,但是没有多少人可以准确地说出其名称。人们喜爱蝴蝶的美丽和寓意,却又常常忽略对它们的细致观察。

数千年来,中国的古人们是否对身边飞舞的这群“小精灵”有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记录过多少种蝴蝶以及它们的行为?如果我们深入古代文化中去探寻这些知识,似乎也会收获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实际上,古人除了在极少的文献中保存了一点有关蝴蝶的描述外,更多时候,他们是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蝴蝶的具体样貌。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究古人对蝴蝶的图像记录。

南宋 佚名 百花图卷(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建议将手机横屏欣赏)

自然写实的唐宋蝴蝶绘画

很显然,对蝴蝶进行语言描述远不如画笔描绘来得直观生动,所以人们很早就将蝴蝶生动地再现于画卷之中。晚唐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卷中呈现了蝴蝶的身影:在这幅画卷的最左端,身着华服的贵妇右手轻拈着一只凤蝶,从形态特征可推测这是只柑橘凤蝶。无独有偶,1991年,北京海淀区八里庄发掘的晚唐王公淑墓中出土了一幅《牡丹芦雁图》壁画,上面就有2只图案化的蝴蝶,从颜色和造型来看很可能也是柑橘凤蝶。

不过,上述留存至今的蝴蝶图像并不能代表唐朝蝴蝶绘画的最高水准。据史料记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画蝴蝶著称的人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唐朝段成式在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中记载了一位叫刘鲁的秀才曾经见过一幅《滕王蛱蝶图》,画中蝴蝶有江夏斑、大海眼、小海眼、村里来和菜花子。这5个俗名也可以说是保存至今最古老的蝴蝶名称。虽然这幅《滕王蛱蝶图》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通过名称还是多少可以推测出它们的种类:“江夏”是现在湖北省东部一带的古称,由此“江夏斑”可能是这里特有的一种带斑点蛱蝶;“大海眼”是指蝴蝶翅膀上醒目的大型眼状斑,这种蝴蝶极有可能是一种眼蛱蝶或多型艳眼蝶;“小海眼”应是某种眼蝶;“村里来”说明这种蝴蝶在农村较多,应该是幼虫采食十字花科蔬菜的粉蝶属蝴蝶;“菜花子”可能是形容蝴蝶双翅的颜色如油菜花的黄色一样,这种蝴蝶可能是豆粉蝶或黄粉蝶。

南宋 李安忠 晴春蝶戏图 故宫博物院藏

虽然《滕王蛱蝶图》失传了,但我们或许可以依据南宋画家李安忠传世的《晴春蝶戏图》想象一下它的原貌。这幅画是现存蝴蝶绘画中最为知名的作品之一,画中聚集了数种蝴蝶。画面以蝴蝶为主题,虽然未添加任何背景,但是仍能让人感受到春日晴朗天气下、花香蝶舞的欢腾气氛。这幅画可以说继承了唐宋以来中国花鸟画自然写实的风格,画中蝴蝶现在均可以鉴定到种:最醒目的是左上角的玉带凤蝶和右下角的碧凤蝶;两者之间的橙黄色蝴蝶为金斑蝶,尾突明显的蝴蝶为二尾蛱蝶;右上方还有1只后翅具有鲜明红色的丝带凤蝶雄蝶;除了这几只造型和色彩醒目的蝴蝶外,画面还用数只菜粉蝶、东方菜粉蝶、黑纹粉蝶和灰蝶划分区域,整个画面呈现出有聚有散、疏密搭配的灵活构图。

南宋 佚名 青枫巨蝶图 故宫博物院藏

这种自然写实的风格在其他传世的宋朝蝴蝶绘画中也有所表现。北宋赵昌《写生蛱蝶图》卷中的“蛱蝶”并非指现代动物分类学中的蛱蝶科蝴蝶。在中国古代,人们习惯将所有的大中型蝴蝶称为“蛱蝶”,这个名字实际上成了蝴蝶的另一个泛称。《写生蛱蝶图》中有3只姿态优美的蝴蝶,虽然画面很细致,但是与现实中的蝴蝶比对还是有一些出入,这可能与中国画家的默绘习惯有关,即画家在仔细观察物象后,再通过记忆将其重新描绘出来。不过,通过一些鲜明的特征还是可以辨认出这些蝴蝶的种类:居于画面中心的是2只斐豹蛱蝶,最右侧的1只可能是依据多姿麝凤蝶绘制的凤蝶。学界曾经围绕这幅画描绘的是春景还是秋景展开过讨论。实际上,熟悉斐豹蛱蝶生活史的人可以判断出这幅画描绘的是秋景,因为这种蝴蝶一年只繁殖1代,它们在中国只出现于秋天。

北宋 赵昌 写生蛱蝶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建议将手机横屏欣赏)

对于这一点,另一位南宋画家朱绍宗就在自己的画作中描绘得很准确。他的《菊丛飞蝶图》中有一只斐豹蛱蝶在一丛各色菊花上空飞舞,菊花暗示了画面中景物的时节。有趣的是,画家还特别细致地在菊丛中隐藏了1只露出一半翅膀的重瞳黛眼蝶。

南宋 朱绍宗 菊丛飞蝶图 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对蝴蝶的细致描绘也扩展到对其行为的记录上。在许迪的《草虫野蔬图》中可以看到,画家将蝴蝶趋近宿主植物的行为描绘了出来:一只菜粉蝶飞舞在一棵小白菜的上方,菜叶上还出现了许多缺刻,暗示着它们的寄生关系。这幅画在反映古人对蝴蝶与宿主植物的认知方面是绝无仅有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画家只会为蝴蝶搭配花卉或其他无关的植物。

传统上,人们习惯将描绘无脊椎动物的绘画称为“草虫画”。由于昆虫体形细小、花纹丰富,所以宋人很喜欢将其描绘在小幅的团扇或斗方(中国书画装裱样式之一)上,通过停栖在一花一叶上的昆虫展示微观自然的精巧和美丽。当时流行的许多蝴蝶绘画都是这种小尺幅的画作,前述几幅宋画均是这种样式。

南宋 许迪 草虫野蔬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上面介绍的草虫画里,蝴蝶都占据着醒目的位置,然而随着花鸟画的发展和流行,蝴蝶逐渐成为点缀画面的陪衬,起着活跃画面的作用。正如清朝画家邹一桂所说:“丛花密叶之际,着一二飞虫,不惟空处不空,亦觉分外生动。”宋朝花鸟画也有这样处理画面的作品,如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轴。这幅画的右上方描绘了2只金斑蝶,它们虽然不是画面的重心,却凭借飞动的状态成为画面一个关键起始点,两只蝴蝶吸引了芙蓉花枝上锦鸡的注意力,由此形成了很具开合性的构图。另一幅南宋《百花图》卷描绘了近百种植物,画家时常在画面中添加昆虫,起到活跃画面的作用。这其中就有一只描绘细致的柑橘凤蝶,虽然画面纯用墨色描绘,但画家娴熟的墨色分染技术完美地展现出蝴蝶翅膀上丰富的色彩变化。

北宋 赵佶 芙蓉锦鸡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逐渐远离写实的元朝蝴蝶绘画

元朝画家谢楚芳在大型花鸟画卷中描绘蝴蝶更是技高一筹,在他唯一传世的《乾坤生意图》卷中可以看到各种蝴蝶的身影。这些蝴蝶不仅是画面的点缀,它们和其他昆虫还起到了连接画面场景的作用。飞舞的昆虫将画卷中5个独立的场景有机地衔接到了一起:第一个场景的最高点有1只红蛱蝶(画家似乎将大红蛱蝶后翅正面的图案画到了反面),通过中间1只振翅的飞蝗连接过渡到第二个场景的翠蓝眼蛱蝶处,两个场景就由3只昆虫自然地连接到一起,观者在画面的视线转移中也不会觉得场景间是孤立的。在第四和第五场景间也出现了灰蝶、柑橘凤蝶(后翅花纹及腹部颜色不完全准确)和菜粉蝶。蝴蝶的大量出现使得画面高潮部分——危机四伏的争斗场景转换为花秾蝶飞的和平安详场景。为了在结尾处给观者以最大的悦目性,画家特意描绘了全卷中最茂盛的黄蜀葵花丛,花间1只麝凤蝶(后翅花纹不完全准确)正倒立着身体,忘情地吸取着花蜜。这种姿态在自然界中只是瞬间的动态,画家却能敏锐地捕捉到并完美地呈现于画卷中。

元 谢楚芳 乾坤生意图卷 大英博物馆藏

(建议将手机横屏欣赏)

谢楚芳的《乾坤生意图》卷实际上属于元朝毗(音:pí)陵草虫画的范畴。“毗陵”是江苏常州古称,宋元时期这里商业发达,众多画师效仿南宋院体花鸟画的传统,在此开创了草虫画的商业创作风尚。在现存的毗陵草虫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蝴蝶形象。不过此时的蝴蝶虽然极具美感,但具体样貌已经逐渐远离写实风格,具有图案式绘制的倾向。

图案化的明清蝴蝶绘画

商业式的创作使得画家更追求蝴蝶图案的美感,以此取悦购买者。这种图案化创作的蝴蝶画在明清时期大行其道,究其缘由,一是受此时绘画理论的影响,画家不再过多师法自然、观察自然,而是通过大量印刷的画谱和笔墨技巧的联系来临摹现成的蝴蝶图稿;二是因为明清时期民俗文化发达,各种入画之物均被赋予了吉祥寓意,蝴蝶作为长寿和爱情的象征,大量出现在各类工艺美术作品中,其形象在广泛应用过程中形成模板和符号化的图案,越来越难以分辨出所画的蝶种,至此,蝴蝶成为一种真实存在的意象性表达对象。清朝江南画家胡湄在《鹦鹉戏蝶图》轴中因为主题需要描绘了2只蝴蝶,它们的形象相当图案化,仅能从其特征推测大的可能是美眼蛱蝶,小的可能是灰蝶。清朝另一位文人画家汪中在《秋园蛱蝶图》轴中也描绘了1只极为图案化的蝴蝶,仔细辨别可以推测画家是按照小红珠绢蝶的样貌绘制的。

清 胡湄 鹦鹉戏蝶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清 汪中 秋园蛱蝶图轴 安徽省博物馆藏

清朝画家描绘蝴蝶时普遍不仔细观察,即便是以西洋精细画法而著称的意大利宫廷画家郎世宁也会在描绘蝴蝶时犯错。例如,他那套精美的花鸟册页《仙萼长春图》中有一开描绘了荷花上停栖的柑橘凤蝶,但仔细观察后发现,蝴蝶前后翅上的花纹与现实中的蝴蝶完全不同,许多色彩和斑纹都是画家依据审美意愿主观添加的。这幅画的右上角还有 1 只金星尺蛾,不过画家给蛾子错误地添上了鲜艳的眼状斑和蝴蝶才有的棒状触角。

清 郎世宁 仙萼长春图第十三开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人特别喜爱蝴蝶图案,各种工艺美术作品中都有“百蝶图”一类的主题,但无一例外都是图案化的设计。清朝宫廷画家余省创作过一幅《百蝶图》卷,画面中出现了众多蝴蝶,但是除了极少数特征比较明显的大型蝴蝶,如柑橘凤蝶和碧凤蝶外,大部分蝴蝶都是虚构的图案。有趣的是,这幅画卷中还混入了不少天蚕蛾,古人将这类美丽的大型蛾类也视为蝴蝶,常称它们为“巨蝶”或“仙蝶”。漂亮的天蚕蛾经常被画家误认为是蝴蝶,而与植物描绘在同一画卷中,如宋画《青枫巨蝶图》中描绘的实际上是一只樗(音:chū)蚕,而明朝女画家文俶也作有一幅绿尾大蚕蛾飞向萱草花的绘画,要知道天蚕蛾类的成虫口器退化,并无访花行为,画中的场景完全是画家臆想出来的。

清 约翰·里夫斯聘请中国画师创作的蝴蝶外销画,画中描绘了一只达摩凤蝶 大英博物馆藏

科学描绘的晚清蝴蝶绘画

清朝真正按照蝴蝶样貌描绘的绘画出现在晚清广州通商口岸的外销画。当时,东方的美丽蝴蝶很受西方人喜爱,因此,他们委托当地画家按照西方博物学的要求描绘了不少既科学又精美的蝴蝶绘画。这些画作有些被当作博物学图像材料直接寄回欧洲供博物学家研究中国的蝴蝶,如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质检员约翰·里斯夫寄给英国专业研究机构的一幅中国蝴蝶图。画面中出现了蝴蝶的生活史以及寄主植物,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生物科学绘图。还有一些蝴蝶画被西方人当作具有东方情调的礼物送给朋友。这类蝴蝶画的精品中既保留了西方科学画对蝴蝶特征的准确把握,又融入了中国传统花鸟画折枝花的造型设计,这是中西方艺术相交融的产物。还有一些蝴蝶画中甚至标注了画中蝴蝶在当时广东地区的俗名,这是西方人为研究中国蝴蝶而特意让画家标注出来的,对于研究中国蝴蝶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清佚名 广州蝴蝶外销画 ,画中描绘了一只美眼蛱蝶

今天,我们重新认识了古代绘画艺术中的蝴蝶,领略了数千年以来中国人与蝴蝶交往互动的历史,可为当下蝴蝶的研究提供一些人文与艺术元素的给养。

清 佚名 外销蝴蝶图谱之一开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END

作者:王钊(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

责任编辑:郑钰

排版编辑:张一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