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聚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服饰品牌在新商业下可以采取哪三种发展路径 行业聚焦

行业聚焦

2023-04-01 05: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康养市场篇国内康养旅游业分析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康养旅游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未来5年,康养旅游的市场规模将呈快速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0%,2020年市场规模将在1000亿元左右。

疫情当下,众多行业受到严重影响,旅游业首当其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和2003年“非典”期间旅游业表现相似,但“非典”之后旅游业市场表现较佳,尤其是康养旅游业。重大灾害的经历使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得到整体提升,一旦环境恢复正常,康养旅游的市场需求会迅速重振。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疫情不会改变旅游消费升级的大趋势,长期来看,会提振康养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

接下来,和睿带您走进即将到来的千亿级“热点”行业——康养旅游业。

一、何为康养旅游?与传统旅游业的区别?

康养旅游是建立在自然生态、人文环境基础上,结合休闲、康体、游乐等形式,以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保健康复、医疗等目的的旅游活动。简而言之,康养旅游即以健康为主题的旅游行为。

相较常规旅游业,康养旅游具有明显特征。康养旅游是健康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复合产业,跨产业融合使得其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再者,“养生/养老+旅游”或“医疗+旅游”的深层次需求使康养旅游较传统旅游的景点打卡,停留时间更长;其次,康养旅游通常重复消费比例较传统旅游更高,且具有明显的反向流动特征,即客户通常由城市流向郊区或农村;最后,康养旅游通过旅游行为达到促进健康的最终目的,因此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客户身心体验。

二、国内康养旅游业发展现状如何?

聚焦国内康养旅游业,由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康养旅游人数和消费金额虽排名全球前列,但与美、德等康养旅游业起步早的国家差距显著。目前我国康养旅游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从宏观角度看,康养与旅游业结合尚不深入,与其他产业联动不足,地区间发展差异大;从微观角度看,产品设计水平低,同质化严重。根据亿翰智库最新统计,我国30大康养运营商中房地产开发商占比达半数,运营的产品中养老产品占比高达88%,老年人是核心客群,尚未像欧美国家一样辐射全年龄客群。

从地理分布来看,我国康养旅游业已逐渐形成板块特色,主要分布于长三角、山东、东北、西南、海南及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康养旅游资源丰富,且城市吸引力强,目前康养产业发展最成熟,软服务走在全国前列;山东地区除了拥有青岛、烟台等城市优质海滨资源,医疗科技也较为发达,康养配套丰富;海南地区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滨海资源,近几年医疗健康发展势头迅猛,为康养旅游业提供了极佳的发展条件;而东北、西南及京津冀地区主要以当地特色自然资源形成板块康养旅游特色。

地产开发商、险资等企业的提前布局及近几年政府层面的大力扶持,目前国内已出现一批具有核心特色的知名康养旅游项目,且部分项目正在逐步实现全国布局。

海南地区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是201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唯一一个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是以医疗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园区。先行区投资300亿元,引进特许医疗、健康管理、照护康复、医学美容和抗衰老、博鳌第三方医学检测等产业,形成为游客提供体检、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康复、养生(护)等完整的医疗产业链,拟打造世界一流医疗旅游目的地。

目前,博鳌超级医院、博鳌一龄生命养护中心、博鳌恒大国际医院、海南省肿瘤医院成美国际医学中心、启研干细胞抗衰老医院等多个项目已投入运营,开展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慢病调理、国内国际转诊、健康养护、康复理疗、中医特色疗法、美丽养护、医疗旅游度假等业务,有力撬动了当地康养旅游业的发展,未来也将提升我国医疗旅游的世界影响力。

奥伦达部落康养小镇是国内会员制康养小镇的典型,以“大健康特色产业+聚落文化运营+X(在地化特色产业)”的组合发展模式,创办世界首家心身健康(医学)博物馆,同步布局预防医疗、精准康养和医疗绿色通道,并整合德国MTT(综合医学训练疗法)、PNI心理神经免疫学、中医国学、新自然饮食、能量医学、高端健检服务、小镇库珀化等全球高端医学资源,全方位解决会员生活健康问题。

奥伦达部落目前在国内重点布局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及中原经济区,经过十几年的运营,已拥有原乡、海坨山谷、五云山等多个特色小镇,分布在北京、秦皇岛、上海、海南等多个城市。

海南旅居市场

年关将近,阳康后的第一个假期,去哪儿过年必然是城市中产们迫切需要商定的问题。由马蜂窝发布的《2021年中国旅居度假白皮书》,公布了中国旅居度假目的地top10榜单,其中,堪称“中国最后的海岸自留国度”的海南省三亚市,是当之无愧的旅居霸榜王。

(中国旅居度假目的地top10榜单:三亚-清水湾、桂林-阳朔、大理-洱海、大湾区-巽寮湾、环京-阿那亚、成都-麓湖生态城、昆明-古滇名城、广州-美林湖、长三角-曹山未来城、环京-新雪国)

本文,和睿带您走近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海南省的旅居市场。

01海南好在哪?

众所周知,海南省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是中国唯一可以与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这些世界级度假圣地相媲美的地方。海南省的旅游业发达,据海南省统计局公布,2020年,海南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6455.08万人次,2021年,海南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8100.43万人次,同比增长25.5%。

海南省2017-2021年接待游客人数情况(万人次)

让全国各地游客频繁奔赴的,是海南美丽的海岸线、细腻的沙滩、舒适的温度、充足的阳光等。但海南的好,问一问在当地长住的人群,会有一番更深刻的认知。

海南岛无工业污染,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旅游业和农业,没有工业污染,海南省的空气质量一直排名全面前列。生态保护部通报的2022年1-7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168个重点城市中,海口排名第一,为全国各城市空间质量最好的城市,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等6项污染物年度浓度均达标。

2022年1-7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排名

海南省森林覆盖率高,负氧离子高,负氧离子具有杀菌、降尘,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能,被誉为空气中的维生素。根据2022年第三季度海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公报,全省主要森林旅游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处于较高水平,霸王岭、五指山、七仙岭、铜鼓岭、呀诺达5个主要森林旅游区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分别为2954个/立方厘米、3090个/立方厘米、3267个/立方厘米、2685个/立方厘米、5280个/立方厘米,均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1000~1500个/立方厘米的标准。除此之外,小编意外的发现,在宜人气候、清新空气的滋养下,海南人民“不生病”。根据对全国各省市医院就诊人次和人口基数的对比统计,2022年1-6月,海南省医院就诊人次1208.3万人次,位居全国倒数第四,医院就诊人次/人口数为1.2,位居全国倒数第九,而北京、上海等城市就诊人次与当地人口数量的比值在3左右。

2022年1-6月全国各省市医院就诊人次数量统计02什么是候鸟式旅居?海南省接待的游客数量中,有一批特殊的群体,他们居住时间长,来琼次数多,且往返时间相对固定。海南官方将这批人群定义为“候鸟”,即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来琼,不以旅游为主要目的,居住时间超过半个月的人员。其中候鸟又分为常住型和流动型,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即为常住型候鸟。鸟儿迁徙是遵循大自然环境的一种生存本能反应,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为了食物,不得不飞跃千里。那海南的候鸟人群又是谁,来自哪里呢?2017-2018年间,海南省政协对候鸟群体进行过统计,候鸟群体数量庞大,占海南全省户籍人口总数的近20%,他们主要来自以东北为主的北方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主,主要栖居三亚和海口。《进一步加强“候鸟群体”服务管理发挥“候鸟人才”作用的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海南候鸟人口为164.77万人,约为海南户籍人口总数的17%。其中,三亚候鸟人口数达41万人,占全省候鸟人口总数的24.9%,约为三亚户籍人口(58.56万人)总数的70%;海口候鸟人口数27.2万人,占全省候鸟人口总数的16.5%。从年龄结构上看,海南候鸟人口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主,占比56.62%。45-60岁候鸟人口占比28.98%,45岁以下候鸟人口占比较小,仅14.42%。从候鸟人口来源来看,来源东北地区的候鸟人口占据半壁江山。此外,北京、内蒙古、河北、山东等省市的候鸟人口约占四分之一。前段时间,小编在网上看到“东北省三亚市”这一说法,说的是前几年,东北人为了避寒到海南定居的普遍现象,以至于现在三亚遍地都能看到东北菜馆、酸菜炖粉条、锅包肉...甚至可以看到东北公安为了提供便民服务,千里迢迢在三亚开了警务站。实际上,和睿近期走访了海南的旅居市场,目前海南的候鸟人群并非仅仅是为了避寒来到海南的东北人,海南对于全国旅居度假人群的吸引力不容小觑。当然,北方群体仍然是海南旅居群体里的主力军,毕竟,不管是温度还是空气质量,海南都远远比北方城市更宜居,对他们充满了无限的吸引力。和睿调查发现,海南省的旅居客群以60多岁的退休活力长者为主,职业以国企、公务员、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居多,夫妻同住为主,部分长者有孙辈同行,多数在海南居住3-6个月。他们大多来自北方寒冷且相对富裕的地区、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毕竟,在海南阶段性长住,不管是购置房产、入住酒店、还是自行租房,都需要一笔不低的费用,这背后需要家庭经济条件的支撑。近几年,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海南省候鸟人群的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2019年候鸟数量约134万,其中常住型(居住6个月及以上)候鸟人口49.7万,流动型候鸟人口84.5万。预计到2030年,海南省常住型候鸟人口将达到93万人。而且,海南省的旅居客群较前几年更趋于全龄化,不仅仅局限于银发人群,更有慢病群体(如呼吸道疾病等)、医疗康复群体、育儿群体等,逐渐加入海南旅居行列,以旅居康养作为防未病、慢病调理的重要途径。03候鸟栖居何处对于海南的旅居群体来说,他们也面临多种选择,去哪个城市?(三亚or海口or陵水....),住在哪里?(购置房产or入住酒店or旅居基地or自行租房...)虽然说海南岛面积不大,但是不同的区域气候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冬季。北纬18度线横穿海南岛,形成两边不同的气候条件,整体北边冷、南边热,西边干燥,东边降水多。其次,各地的景观资源条件各不相同,海岸线、热带森林...再者,各地的生活配套,如交通、医疗条件发展不均衡。

最南端:三亚,气候条件最好,冬天最温暖,但游客多,物价高。最北端:海口,省会城市,医疗配套、交通配套完善,生活便捷,但物价高,房价高,生活节奏快,而且冬天相对南端城市更潮湿阴冷。东部市县:文昌、琼海、万宁、陵水,陵水为房价最贵的县城,开发饱和,社区成熟,配套齐全,但生活成本高;琼海环境佳,交通方便,但冬季阴冷潮湿;文昌靠近海口,开发成熟,配套相对齐全,但同样冬天相对较冷。西部市县:澄迈、临高、儋州、昌江、东方、乐东,澄迈为海口后花园、长寿之乡,生活配套医疗配套依赖海口,较海口更具性价比;儋州物价也较低,与澄迈、海口一样,冬天较冷,且现状医疗配套欠缺;昌江相对原生态,配套欠缺。东方的文旅盘都在市区,物价相对低,城市级配套,有海南第二个万达广场;乐东毗邻三亚,且和三亚同纬度,气候条件舒适。中部市县:白沙、琼中、屯昌、五指山、保亭,离海岸较远,但处于气压缓冲区,雨水丰富,负氧离子含量高,空气质量好,但配套相对基础。

再者,海南的旅居市场发展已非常成熟,康养地产、养老机构、养老社区都是海南旅居康养的主要载体。多家房企进驻海南市场开发度假型康养项目,如富力、鲁能、碧桂园等;养老机构也打破以往固定养老居所的局面,在全国各地布局,开展旅居养老业务,如乐成恭和苑、华邦美好家园等;以泰康为首的险资也纷纷在海南落子,完善其养老版图的全国布局。

购置房产海南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久,近几年市场已从原先的三亚、陵水、海口向外拓展,如乐东、东方等。受气候条件、景观资源分布的影响,海南的住宅市场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市场梯队。整体来看,东线城市,尤其是三亚、陵水、海口,因宜居气候条件、一线海景资源、完善的交通和医疗等配套,价格相对较高。其中,三亚和陵水单价最高,基本在3万元/㎡左右。其次为海口、万宁,单价2万元/㎡左右。而市场起步较慢的西线城市与远离海岸且配套欠缺的中线城市为市场价格洼地,如琼海、澄迈、东方等,单价1.5万元/㎡左右,其次为定安、屯昌、琼中等,单价1万元/㎡左右。自行租房受海南气候的季节性影响,旅居市场存在明显的淡旺季,海南的房屋租金根据租赁时长有不同的定价标准,租住时间越长,租金越优惠;而且不同城市,不同位置,价格也存在较大差异。以10月份左右为例,建筑面积70-80㎡的两房户型,考虑长期租赁的情况下(如半年及以上),海口租金约2500-3500元/套,临近海口的澄迈租金水平相对更低,约1500-1800元/月/套。入住旅居基地

海南的旅居基地很多,遍布城乡,规模不一,主要面向活跃自理的长者,提供的服务均较基础,主要为基础居住、休闲娱乐配套使用、娱乐活动组织、养生餐饮等服务。

旅居基地的收费根据淡旺季有不同的定价标准,且客户入住时间越长,价格越优惠。收费标准根据项目地理位置、景观资源、居住品质等有所差异,以旺季(10月-次年3月)入住标间户型,2人入住1个月,包含餐费计算,海南的品质型旅居基地主流收费在10000元/间/月左右,折合约330元/间/天。

此外,也有部分项目推出旅居会员卡产品,如陵水的荣华康馨园项目,以有效期3年的旅居卡为例,客户可累计入住12个月,30㎡单间和35㎡标间户型,旅居卡价格10万元/张。

海南给旅居客户的选择非常多,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及预算,酌情选择合适的城市和居住场所。

浙江康养联合体

浙江省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新形势,有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拓宽“家庭养老—社区托老—街区助老”服务外延,于2019年开始探索康养体系建设,2020年底正式启动康养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

杭州市积极响应省级政策,发布《杭州市高水平建成幸福颐养标杆区试点方案(2021-2025年)》,构建市县级、乡镇(街道)级两级康养联合体,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家门口的康养体系”,并以上城区、拱墅区为先行试点,整合各类机构,提供医养康养一体化、居家-日托-机构连续转接的社区整合式照护。

截至2022年5月,杭州已按照“五有”标准打造了39家康养联合体,且规划到2025年,培育不少于100个康养联合体。

“五有”标准:有设施、有器材、有队伍、有标准、有数据

那么,何为康养联合体(以下简称“康联体”)?康联体的开发模式又是怎样的呢?下面请跟随和睿的步伐来一探究竟!

什么是康养联合体?

康联体是以养老机构或康复机构为主体,以功能康复为重点,为老年人提供稳定期康复、出院后护理等专业化服务的综合性机构,旨在建立起医疗康复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和家庭有序转接机制,打通老年人康养服务“最后一公里”。

杭州市的康联体可分为市县级和乡镇(街道)级,目前在营项目以乡镇(街道)级为主。

如何打造康养联合体?

基于目前杭州在营康联体项目现状,结合和睿的实地调研走访,我们将从康联体的开发主体、产品类型、服务模式及收费模式四个层面,对康联体的开发模式进行系统的阐述。

开发主体从最初的建设目标上来看,康联体计划以大中型养老机构(100张床位以上)或康复机构为主体来打造。在杭州目前实际运营的康联体项目中,市县级康联体基本以大中型养老机构为主体,联合医疗、康复、养老资源、县域医共体和科研院校等,提供康复护理等服务。乡镇(街道)级康联体则以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联合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等医疗机构,延伸家庭养老床位,为老年人提供康养服务。产品类型以目前杭州市常见的康联体为例,即乡镇(街道)级康联体主要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和护理单元三大功能体系构成,其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要提供休闲娱乐配套,为了解决社区长者文娱休闲、精神慰藉、文化教育等生活娱乐需求。康联体在此基础上,增设康复类配套,如康复器材室、康复训练区等,提供物质设备支持、医疗保健等康复相关服务。日间照料中心配备日托床位,以10-20床小规模为主,满足“喘息服务”需求,缓解家庭养老照护压力。护理单元包括自理及护理床位,床位规模集中在20-60床,提供长期托养服务,满足自理、半自理、失能/失智长者的持续照料需求。服务模式

基于康联体的三大产品功能,其服务内容按照居住方式可划分为三大业务板块,即上门服务、日托服务和全托服务。服务对象以能力完好、轻度、中度和重度失能的老年人为主,也涵盖各种急慢性损伤,比如颈椎病患者、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等,以及手术后功能康复患者等。

居家上门服务面向社区街道居民,提供居家介护、生活支援及医疗护理服务,如协助就餐、个人卫生清洁、代购服务等。结合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居家上门服务老人多为高龄长者,以(半)失能群体、手术后功能康复患者为主,中心平均每月上门服务的老人数较少,主要还是受消费观念的影响,付费意愿度低。据了解,目前在平台下单购买居家上门服务的9成以上为老人的子女。

日托服务面向60岁及以上老年人,侧重服务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优抚老人、低保或低收入老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紧急援助等日间照料服务。实地走访的几家试点机构日托服务对象以(半)失能老人为主,平均每月服务日托老人数少,仅个别需求,多受到经济水平、接送条件等多因素制约。

全托服务根据入住时长可分为短期居住和长期护理,主要面向因身体状况、家庭状况或其它原因而无法接受居家照料的辖内高龄老人,提供养老居所、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康复医疗等服务。项目上入住长者基本为辖区内居民,高龄、独居老人居多,平均年龄80余岁。

除此之外,康联体项目会侧重增加部分康复服务。目前杭州在营的康联体试点项目均要求配备至少1名康复师,提供康复相关服务,如体适能评估、器材锻炼、康复咨询、康复器材租赁等。

遐龄荟留下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康复师会带领辖区老人跳体适能操,测试体适能情况,很受欢迎;绿园弄邻里中心运营方为绿康医院,通过医疗资源联动,有30多位康复师轮班提供项目相关服务。收费模式

项目整体的收费模式根据不同服务模块分别设置,其中:

居家上门服务收费由具体服务项目决定,按时长或次数收费,收费区间多集中在35-40元/小时或10-40元/次。

日托服务基本采用日费或月费模式,费用以床位费、餐费为主,根据含餐情况的不同(不含餐/含午餐/含午、晚餐),收费标准在10-50元/天。

全托服务以月费模式为主(部分项目考虑客户短期入住情况设置日费模式),含床位费、护理费及餐费,主流月费约3000-5000元。

此外,康养联合体对外开放康复器材租赁服务。以遐龄荟留下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例,该服务根据康复器材的类型、实际的租赁周期,按日或按月收取租金费用,其中月费标准在25-100元不等。并且,对于存在较高损耗率的康复器材需额外缴纳一笔押金,50-100元为主。

案例分享

了解清楚康养联合体的含义及开发模式后,让我们走进康养联合体试点单位,看看它具体是如何打造的吧!

绿园弄邻里中心

绿园弄邻里中心坐落在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绿园弄51号,占地面积5594㎡,总建筑面积10559㎡,设置床位75床,属于公建民营项目,由丁兰街道与绿康医养集团共同打造,委托杭州绿康医院运营管理,于2020年10月25日开业。项目致力于打造丁兰街道首个星级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是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于一体的综合型长者服务中心。

整体规划

绿园弄邻里中心共5层,除2层为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外,其余均为康联体模块,功能基本以楼层划分:

楼层功能1F便民服务(邻里老年食堂、生活超市、格子铺等)2F政务服务(街道办事处、街道活动开展区)3F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休闲娱乐配套及康复配套为主)、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大学4F护理单元5F护理单元格子铺是志愿者服务、设备租赁、绿康老年康复医院及市中医院医生定期巡诊等服务开展的场地空间。产品类型绿园弄邻里中心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和护理单元为一体,其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休闲娱乐类配套为主,提供丰富多彩的康乐活动,满足辖区内长者文娱休闲需求,同时专设康复训练区,配有专业康复设备。此外,中心可向社区街道居民提供居家介护、生活支援等居家上门服务,如协助就餐、个人卫生清洁、代购服务、医疗康复服务等。

日间照料中心规划4间四人间,目前不饱和配置15张日托床位,向长者提供膳食供应、医疗康复、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等日托服务。受疫情原因影响,目前日托服务的老人较少。护理单元集中在4-5层,共25套房,60个床位,双人间和四人间为主。室内配套及适老化设计较基础,独立卫生间设计,可拎包入住。护理单元侧重为老人提供短期居住和长期护理的全托型服务,包括生活照料、专业护理、营养指导、文化娱乐、心理咨询等。目前入住率约32%,入住长者均为丁兰街道户籍,以70-80岁自理老人为主,独居老人居多。

项目配套项目配套集中分布在1、3两层,可分为便民生活类、休闲娱乐类、学习教育类和康复医疗类配套,所有配套对辖区内长者开放,作为地域内邻里共享空间,满足长者日常餐饮、社会交往、学习娱乐等需求。便民生活类配套位于中心1层,包括老年食堂(含2间包厢)、生活超市、格子铺等。其中,老年食堂提供就餐、助餐服务,可同时容纳70人就餐,价格实惠,单个菜品4-10元为主,60周岁以上长者凭有效证件到店用餐还可享受一定折扣,目前运营下来日均服务人次约120人。

休闲娱乐和学习教育类配套位于中心3层,包括多功能活动室、手工室、阅览室、影音室、棋牌室、烘焙室、台球室、乒乓球室、老年大学等,为老人提供学习、娱乐、社交全方位、多元化服务。其中,老年大学为浙江老年电视大学上城分校丁兰街道教学辅导站,开设有音乐、舞蹈、书画及养生类课程,有需求的街道居民可提前报名参加,一年共12节课,收费标准10元/节。

项目内配套有康复大厅,配置了各类专业康复器材,同时与运营方绿康医院联动,由医院30多位康复师轮班提供服务,包括定期为长者进行体适能评估,针对性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指导长者使用康复器材进行训练等。

康复大厅

收费模式

居家上门服务根据具体服务项目按时长或次数收费。其中,像陪同就医、清洁服务、代买服务等项目按时长收费,收费标准在35-80元/小时;康复理疗、健康管理、个人卫生清洁等项目按次数收费,收费标准在40-160元/次。

日托服务采用日费或月费模式,具体费用水平受餐费和户籍影响,其中丁兰户籍收费区间在270-600元/月,非丁兰户籍540-700元/月。

单次(元/日)包月(元/月)包月含午餐(元/月)包月含午、晚餐(元/月)丁兰户籍10270500600非丁兰户籍20540600700

全托服务采用日费模式,包括床位费、护理费、餐费、水电费,主流收费90-140元/天,折合每月收费3500-4500元。此外,入住时需缴纳600元一次性费用,即床上用品费。

床位费(元/日)护理费(元/日)餐费(元/日)水电费(元/月)主流收费(元/月)单人间:125双人间:80三人间:60四人间:400级护理:201级护理:402级护理:503级护理:704级护理:80营养餐25元;点餐:食堂一荤一素均价10元电费:赠送30度,超出部分按实收取;水费:103500-4500

下方为绿园弄邻里中心的VR通道,如有需要可扫码观看。

在浙江,有98%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试点发展康养联合体,探索居家-社区-机构连续转接的社区整合式康养模式,实现家门口的养老正是顺应市场需求的选择,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截至目前,浙江省各地已陆续建成200余家康养联合体,尽管有政策的利好加持,康联体的运营仍面临着客户购买服务意愿不足、企业盈利模式不成熟等问题,而如何培育客户的消费习惯、如何通过人力的整合运用降低运营成本都将成为未来康联体探索发展的关键……

养生酒店市场

在亚健康状况普遍化、“健康中国行动”的背景下,人们健康意识逐渐提升,不断追求一种更加健康、轻松的生活状态。养生,作为近年来被热议的生活方式,催生了一系列的养生产品,养生型酒店应运而生。

养生酒店是专注于养生领域服务的酒店,根据健康旅游协会(Wellness Tourism Association)的定义,除基本的酒店住宿元素以外,还需具备养生活动、养生服务、养生餐饮、养生硬件设施四项要素,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全身心的养生体验。

养生酒店行业发展背景

养生酒店行业受多重因素驱动和影响,主要包括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亚健康状态普遍化、中高收入人群规模扩大、健康意识提升以及健康旅游政策五个方面。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65岁及以上老人占比达10.45%,2019年增长至12.57%,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人群是养生酒店的重要客群之一:一方面,老年群体整体健康水平偏低,对健康产业的需求度高,因此养生酒店对老年群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他们有充沛的时间、一定的资金积累,而且消费观念也越加开放。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将会促进养生酒店的市场的扩大。

我国亚健康群体规模大,国民亚健康状况普遍化。据统计,约75%的国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对改变身体状态以及对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迫切需求,对养生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释放了养生酒店的市场潜力。

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高收入人群规模不断扩大,为养生酒店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健康中国行动”呼吁人们关注健康、健康生活,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步增强,促进了健康消费需求的增加。

此外,相关利好政策也带动养生酒店行业的发展。例如,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加快开发高端医疗、中医药特色、疗养康复、休闲养生等健康旅游。健康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养生酒店特别是生态养生型酒店提供了更多的客源,进而增加养生酒店的供给。

养生酒店市场

市场规模

在良好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养生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相关资料统计,近五年来养生酒店行业的市场规模(按总收入计)从2015年的269.8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681.8亿元,呈增长趋势。2020年,酒店的经营受到疫情较大的影响,但未来行业的发展仍向好。据估计,至2024年,养生酒店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100亿元。

数据来源:头豹研究院

分类

从国内现有的项目来看,依据酒店养生资源特点和提供的养生服务,可划分为专业型、生态型以及健康型三类,专业型养生酒店将养生理念深刻地融入酒店的设计和运营,涵盖的养生服务最为全面,往往具备较高的知名度。

纵观我国养生酒店行业的市场,其分布以及运营具有较明显的特点:

分布特点:

养生酒店的分布受经济和环境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呈现经济发达、商贸繁荣地区集中分布以及自然景观、养生资源导向型两个特点。但有些地区如江苏、浙江等地的养生酒店也兼具了这两个特征。

运营特点:

由于养生酒店的核心在于为住客提供养生服务,带来健康、养生生活方式的体验,相较于传统酒店,其运营表现也不同,主要呈现季节性变化小、住宿时间长、返客率高、客房营收高的特点。

那么,国内知名的高端养生酒店,是如何融合养生元素的?

典型项目

上海阿纳迪酒店:都市养生,古老疗愈之术

上海阿纳迪酒店是全球顶级养生联盟禾零养生酒店集团(Healing Hotels Of The World)正式进入中国的代表作。Anandi(阿纳迪),代表“无限喜悦的心境”,酒店专注“极致养生”的设计和服务理念。

酒店位于虹桥商务区,沿苏州河,是城市商圈养生酒店,拥有5000㎡的会议活动空间和1500㎡阳光草坪,并设有源宴中餐厅、秘境西餐厅和竹善日式料理,满足多样的味蕾需求。

酒店共有三百余间客房,设有大床房、双床房、疗愈泡池房及套房四种房型,房间面积45-129㎡,价格约1400-9000元/天,并提供针对不同类型住客的套餐(疗愈康养、家庭亲子、情侣闺蜜)便于选择。

酒店以印度阿育吠陀为核心形成养生疗愈体系。源起印度的阿育吠陀是一门身心医学,它对于健康的定义是集“思想、情感、灵魂、精神、身体以及生活目标于一体的”。酒店聘请全球专业的养生疗愈团队,为住客提供先进、全面的养生疗愈服务。

在睡睡眠关怀方面,每间客房配备专属的睡眠管家内,室内采用纳米能量地板,提供蒸汽眼罩、泡澡药材、喜马拉雅盐灯、15种助眠枕头等。除此之外,上海阿纳迪酒店的工坊课程也提供住客全身心的养生体验。

资料来源:上海阿纳迪酒店官微

项目特色:

城市商圈,都市养生,出售健康生活方式的住宿体验,主要面向寻求精神放松、心灵疗愈的都市人群。以古老疗愈之术——印度阿育吠陀为核心的专业养生疗愈体系,提供数十种服务及项目,满足住客多层次需求的同时,引领他们逐步实现健康的生活状态。杭州御湘湖:医疗养生,全面管理

御湘湖养生度假酒店坐落于湘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御湘湖国际健康城一站式健康解决方案综合体核心板块之一。酒店共322间客房,设有多种房型,以五星级标准打造,浪漫华贵的法式建筑风格,兼具格调和韵味的新中式布局,空间交互优化,全房型无霾标准。

酒店围绕健康管理体系和中医养生理念,融国学文化理念于健康养生服务中。酒店内包括中、西两个餐厅,注重食材品质,并定期开展养生厨房,满足住客健康饮食的需求。除了饮食养生服务,酒店还提供睡眠监测服务,开设瑜伽、冥想课程,房间配备香薰、助眠枕等。

项目特色:

医疗+养生:御湘湖养生度假酒店是御湘湖国际健康城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健康城下设创新医学中心、科学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特色专科中心、养生度假中心五大服务平台,为住客提供专业的医疗级养生服务。一站式健康管理:入住酒店还可购买体验健康城内其他健康服务,从防疾病、治专病、抗衰老、养身心四方面提升身心健康,多样或是个性化的养生需求均可在健康城内得到满足。青城山六善酒店:生态养生,回归自然

六善养生及酒店集团创立于1995年,在全球14个国家经营18间度假村及37间水疗中心。青城山六善酒店是国内的第一家六善酒店。坐落于道教文化地青城山,邻近都江堰,风景秀丽。

酒店拥有102间套房和19处独立别墅及1座总统别墅,提供多样性的住宿选择。

资料来源:六善青城山酒店官微资料整理

室外中式庭院设计,与青城山景色融合;室内,中式古典实木装饰,房间装饰采用环保且原始的材料,原生态的木梁墙体,天然的藤编灯具,与灰褐原木色调的现代中式家具相互衬托。

六善青城山酒店结合品牌优势和自然、文化资源,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养生服务,增强入住者的养生体验。六善酒店集团的水疗享誉全球,在青城山,水疗护理还结合了本地特色——引入青城山活水和使用山石。除此之外,结合青城山的宗教文化和中华中医文化,提供特色的养生服务,如特色艾灸、普照禅寺太极课等。

项目特色:

自然景观资源优越:位于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环境清幽;形成“度假+养生”的特色,回归自然,修身养性。宗教文化+养生:青城山道教文化出名,可体验普照禅寺专属太极课,学习正宗青城六式

发展趋势:

以上几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历史悠久的中医文化、佛教禅修文化、丰富的饮食文化、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中国的养生酒店行业提供了先天的温床。但是市场竞争将会愈发激烈,在有效利用文化、自然等养生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业态合作、细分化发展将成为未来养生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

业态合作,资源整合酒店可进行跨界合作,实现资源整合、合作共赢。如万豪旗下的威斯汀品牌与知名运动社交平台Keep建立战略合作,将品牌原有的健康生活体验与活力运动相融合,满足消费者在旅途中保持健康的需求。除运动养生外,也可依托优越的医疗资源,进行战略合作,形成医疗养生型酒店,提高市场竞争力。挖掘亮点,细分化发展

酒店可挖掘服务亮点,细分化发展,形成竞争优势。在服务层面,注重精神疗养、情绪放松的养生酒店将会具有较大潜力。在客源层面,一方面可以考虑面向对健康的诉求更突出的中老年群体,如阳光保险在广州阳光人家社区布局温泉养生酒店,为中老年客户提供特色温泉抗氧疗法等养生服务。另一方面,由于女性群体在养生酒店消费市场中占较大比例,可面向女性群体开发养生酒店,提供美容、抗衰、理疗等养生服务。

安宁疗护市场

一、何为安宁疗护

安宁疗护,又称临终关怀、姑息治疗、舒缓治疗,指通过医生、护士、志愿者、社工、理疗师及心理师等人员组成的服务团队,针对失去医学上救治意义、存活期限不超过3-6个月的临终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服务,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安宁疗护”原则中也能窥见其要义:

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

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

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

安宁疗护倡导遵循自然规律,安然面对死亡,让患者尽量自然、有尊严地离世,是一种对生命质量的优化。

2004年,由世界卫生组织指导的世界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联盟发起,将每年10月的第2个星期六确立为“世界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日”,期望可以引起世界各国对于安宁疗护的重视。

二、安宁疗护起源与我国发展状况

1967年7月,英国人西西里·桑德斯(Cicely Saunders)在伦敦建立了世界第一家现代安宁院——圣·克里斯多弗安宁院(Saint Christopher's Hospice),掀起了现代安宁疗护运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国外的安宁疗护机构数量日益增加,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整个体系已经相当完善和成熟了。

相比国外,我国安宁疗护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有许多不足,但从政策发布上来看,国家层面近几年对安宁疗护的重视度日益提高,部分地区也逐渐展开试点并发布相关细则。

2016年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首次将临终关怀表述为安宁疗护,2017年发布多项安宁疗护相关细则,如《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试行)》、《安宁疗护中心管理规范(试行)》,逐步落实安宁疗护相关规范。201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首次将安宁疗护写入法律,表明医疗卫生机构应为公民提供安宁疗护服务。

1998年7月,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机构。1988年10月,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南汇县老年护理院。1998年11月18日,李嘉诚基金会捐资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国内首家宁养院。宁养院是免费上门为贫困的晚期癌症患者提供镇痛治疗、护理指导、心理辅导、哀伤支持、社会资源链接、义工服务及开展临终关怀知识的宣传教育等服务的医疗慈善机构。截至2020年6月30日,基金会先后资助30多家医院成立宁养院,分布于全国29个省市区。

目前,我国开展了两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其中,第一批试点效果良好,到2019年4月,5个试点地区基本建立了市、区、街道三级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机构规模和执业人员大幅增加(机构数从35个增加到61个,床位数从412张增加到957张,执业医护人员从304人增加到653人),第二批试点2019年5月开始,还在进行中。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全国唯一省(直辖市、自治区)级意义上整体进行试点的地区,上海在政策方面跟进得较快,先后发布《上海市安宁疗护试点实施方案》《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规范》,对试点目标和服务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推动安宁疗护的有序发展。上海试点的经验和做法对安宁疗护在全国的推广有重大意义。

总体来看,安宁疗护在试点地区的发展较快,但相对于全国患者的广大需求,机构数量仍严重不足。未来应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尽快将安宁疗护在全国全面推开。

三、我国推行安宁疗护的问题和借鉴案例

我国在推行安宁疗护的过程中,也会面临很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为:

公众的死亡观念比较传统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人力资源及团队缺乏法律法规比较宽泛病情告知不足,易引发医疗纠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比大陆,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安宁疗护起步较早,引进西方理念,因地制宜,目前已有部分案例可供借鉴。

案例1:台湾成功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缘恩病房

台湾成功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缘恩病房位于台南市北区胜利路138号,由台湾安宁疗护之母赵可式教授及其合作者开创,1998年6月12日开业,为台湾安宁缓和护理学会认证的标杆学习实习医院,堪称台湾安宁疗护的典范。

病房区4棵生机勃勃的“缘恩之森”由赵可式教授构思设计,象征生命的缘分和感恩,能给患者内心带来希望、安慰和感动,让其拥有好心情。树枝上的绿叶由捐款人的善意化成,将安宁疗护的理念扩展开去。

病房初设床位12张,2012年增至20床。2005年组成安宁共同照护团队,成员包括专科医师、护理师、社工师、宗教师及志工。规模虽不大,但依托成大医院,机构设施和人员齐备,医护优势明显。如超声雾化器可使药物气雾化直接进入支气管,淡化痰液,方便排出;超音波按摩澡缸可让病人每周平均洗澡2-3次,且不另收费;灵性关怀室可满足病人及家属不同信仰需求,体现信仰关怀。

案例2:香港赛马会善宁之家

香港赛马会善宁之家位于香港沙田区亚公角山路18号,是一家由香港政府批出土地、香港赛马会资助兴建,香港慈善组织善宁会负责运营的安宁疗护机构,2017年9月28日开业,可提供住院服务、日间照护、家居照护、辅助疗法及专职支援、心理辅导及灵性支持等各类服务,其中住院服务主要包括控制症状、暂托或临终宁养照护。

善宁之家占地5000㎡,设套房30间,楼顶为空中花园。善宁之家疗护团队成员来源广泛,学科跨度大,包括专科医生、护士、护理员、物理治疗师、临床心理学家、神职人员、社工、经训练的义工和家属,能为患者提供身体、心灵和生活质量的全方位服务。

善宁之家的细节设计、功能设置和配套处理也很为患者着想,有利于患者的疗护康复和愉悦心情。如套房全部享有河或花园景,配备气垫减压床褥、超轻暖风空气被;机构设置静思室和道别室,设立儿童区和游戏室,欢迎宠物探访;空中花园种植了能刺激患者嗅觉、味觉的迷迭香、薄荷、罗勒等香料……

由于环境和服务较好,机构收费较贵。住院周期一般为4-5天,花费约30000港币,但经济困难者可申请赛马会住院资助金。

险资养老社区开发布局思路

行业聚焦|百舸争流的险资养老社区赛道

从保险的资产端来看,投资的稳定性要求与养老产业的长周期相匹配。养老社区前期投资大、资金回收周期长,而保险公司的优势恰巧在于拥有大体量的资金。反之,长期来看,良性运营的养老社区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恰巧满足险资对长期投资稳定性的要求。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有大量高净值客户基础,有利于提前锁定优质客户群。此外,保险产品、养老社区以及医疗服务相结合使得保险公司的产品线拉长,提升保险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也可分摊每个客户的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降本增效。

Part1 险资开展养老社区跑马圈地运动

据中国银保监会资金部的统计,截至2020年9月末,已有泰康人寿、中国人寿、太平人寿等10家保险企业投资47个养老社区项目,分布于北京、上海、海南、江苏、广东、安徽等20余个省市区,总床位规模约85000张。保险企业成为仅次于房地产企业,第二热衷涉足养老产业的行业,且以高端品质型养老社区产品布局为主。

本文和睿对目前的险资养老社区进行详细盘点及分析。国内的保险公司涉足养老产业已有十多年,它们以不同的模式布局养老产业,如重资产、轻重并举及业务合作等模式。这其中,尤其以泰康、国寿、太平、太保等表现突出。它们一方面建设运营养老社区,多采用重资产模式,关注资产的长期回报率,聚焦高龄长者,获取长期稳定的运营收益;一方面以“养老保险支付+实体养老/医疗服务”的模式主攻高净值客群,销售对接养老社区的大额保单,极大地促进了保单销量及保费的增长。

Part2 典型险资养老产业及养老社区盘点

由上表可以看出,同样是险资布局养老产业,不同险资的表现大为不同:一类高举高打、稳步扩张;一类几经波折、决策摇摆不定;一类久经沙场却未出战绩。其中,以泰康、太保、国寿、太平、合众等表现最为突出。本文和睿以目前险资养老社区的先行者为例,逐一分析各家布局养老产业的概况和策略。

泰康人寿:战略坚定,着重发力城郊CCRC,基本完成全国布局泰康作为龙头险资,截至目前,泰康管理资产总规模超24000亿元,养老金管理规模超5800亿元,企业年金受托规模超过2800亿元。截至2021年4月,泰康高客(即在泰康累积投保200万以上的客户)数量突破11万,居保险行业第一。回顾泰康的养老社区发展,2010年正式成立泰康之家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中国保监会批准的首个保险资金投资养老社区的试点,泰康的养老战略清晰,聚焦城郊型CCRC,步伐最坚定,同时也是险资中养老产业投资额最大的。从产业生态体系来看,泰康的医养康宁实体产品线包含泰康之家养老社区、泰康医疗和泰康纪念园(高端陵园)。截至2021年8月,泰康之家已布局25家、泰康医疗已布局6家、泰康纪念园已布局4家。

目前泰康已完成全国24个核心城市的大型连锁医养社区的布局,全面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 三角、华中、西南及东北区域。项目多选址生态环境优越的城郊地段。据和睿盘点,泰康已布局养老社区建筑面积共约360万㎡,包含近3万套养老公寓和6000床康复护理床位。泰康依托集团巨大的资金优势,主要采用重资产模式自建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并搭建“CCRC持续照料长者社区+社区配建二级康复医院+三甲医院临床诊疗”的三层级医养服务体系。众多项目中,仅上海·锦绣府项目非泰康自建,而是泰康收购的项目,前身为陆家嘴金色阳光,泰康通过收购该项目正式完成市中心养老产品线的战略布局。

目前,泰康已开业养老社区8家,已开业项目建筑面积约125万㎡,包含近9670套养老公寓及2470余张康复护理床位。截至2021年8月,泰康之家已入住居民超5000人,入住居民以大学教授、研究学者、高级管理者、企业主为主,被誉为共和国建设者之家。泰康已布局待开业项目15家,今年年底计划开业4家,其余项目预计未来1-2年内陆续开业。泰康通过养老社区入住确认函连接保险产品与养老社区入住权,是众多险资中对接养老社区的保单销售件数最多的,“幸福有约”保单自2012年上市,6年内购买客户接近7万人,且销量在近几年也一直维持逆市增长。据业内统计,目前,泰康与养老社区挂钩保单产品销量已突破10万单。

中国太保:起步晚,但战略清晰,覆盖全年龄段养老产品

太保于2014年规划养老社区的布局,但前几年一直潜心研究市场和商业模式。经过几年的深入研究和详细规划,太保养老社区的战略清晰,打法明确。

2018年太保推出“太保家园”品牌,与欧葆庭合作进行运营管理,计划 3-5 年内首期投资100亿元,拓展8000-10000套高端养老养生公寓。 目前太保的养老产品线已形成体系,即乐养(度假型)、颐养(城郊型)、康养(城市型),目的是打造覆盖55岁以上低龄及高龄长者的全年龄段养老产品,项目均已重资产模式建设。

经过3年的持续努力,太保成功落地了成都、大理、杭州、厦门、南京、上海东滩、上海普陀、武汉的8个养老项目。目前,太保家园已投资社区规划建筑面积约93万㎡,储备房间7500套、总储备床位超过1.1万张,跃居保险行业第二。尽管太保尚未有开业社区,仅成都太保家园项目于2020年底体验区开放,但随着2021-2022年多个项目进入开业期,太保家园的后发优势将更加凸显。

“太保家园”养老社区全国版图的不断推进对保险购买客户也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太保推出的“保险产品+养老社区+专业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市场反响不俗。截至2020年底,太保累计发放养老社区入住资格函已超过10000份。

中国人寿:社区机构双业并举,社区项目特色分明

中国人寿作为寿险龙头,在养老产业布局上稳扎稳打,投资模式以“自建+第三方合作”为主。其中,纯自建项目即4家“国寿嘉园·镜”系列养老社区及博鳌乐城馨苑康养中心,与万科中西部公司合作打造的中国人寿成都温江锦瑭养老项目。此外,国寿与深圳市各区政府合作了4家“颐康之家”的普惠型高品质社区养老项目,目前均已开业运营。

国寿嘉园养老社区目前已开业4家,即苏州国寿嘉园·雅境、天津国寿嘉园·乐境、三亚国寿嘉园·逸境、北京国寿嘉园·韵境,这四个项目主题定位各不相同。

复合型,规模最大——苏州国寿嘉园·雅境,位于苏州阳澄湖半岛,联手Merrill Gardens(魅力花园)联手打造。项目集“健康文化、养老康复、活力养生、颐养天年”四大功能为一体,一期占地约242亩,总建筑面积约14万㎡,包含716套养生养老公寓,可为1500位全年龄段长者提供养老服务,一期已于2019年12月开园。二期总建筑面积约14.4万㎡,目前在建设中,分为东西两个地块,东地块规划为CCRC社区,西地块为康养基地,包括康养会议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养生酒店、养老公寓等。医养结合,康复特色——天津国寿嘉园·乐境,位于天津空港区,紧邻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和天津肿瘤医院空港分院两大三级医院,医疗保障得天独厚。除此之外,项目还与纽约长老会医院、英华国际、大医同盟等国内外优质医疗健康资源建立了合作机制,并自建了社区医务室和超5000㎡的健管养护中心。项目已于2021年7月正式启用。旅居度假特色——三亚国寿嘉园·逸境,位于三亚被称为长寿之乡的海棠湾中央核心区域占地面积178.5亩,建筑面积约11万㎡,容积率0.6,绿地率46%。项目规划建设全套房养生度假酒店、健康管理与康复中心、医疗健康步行街、养生别墅、养生洋房等物业类型。项目于2019年3月已开园。大型养老综合体——北京国寿嘉园·韵境,位于北京大兴,项目建筑面积约2.1万㎡,包含约300套公寓,主要面向活力长者,项目于2018年开业。

成都锦瑭项目由国寿、万科中西部公司和温江区政府政险企三房合作建设,项目位于温江区万春镇,体验中心已于2020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7万㎡,其中养老组团(自持片区)约7.4万㎡,商业(可售片区)约4.3万㎡。商业片区包含约约440套的适老住宅,养老组团包含约990套养老公寓和296床的养老机构。

中国人寿凭借其庞大的代理人团队优势,在对接养老社区的保单销售上取得快速地突破,据了解,目前国寿对接养老社区的保单累计销售约6万件。

太平保险:轻重并举,多重资源整合

太平是与国寿、泰康一样拥有大品牌背书的险资企业,且作为知名央企,其养老业务起步并不晚,但发展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目前太平自建开业并投入运营的养老社区仅上海太平梧桐人家项目。

2014年10月,太平自建的首个重资产养老社区旗舰店上海“梧桐人家”养老社区项目正式开工;2017年太平又引入轻资产模式,开始甄选第三方高端养老社区加入太平的养老服务体系。在“轻资产引入+重资产投资”齐头并进的布局模式下,截至2021年8月,太平乐享家齐下养老项目已超过10家,即上海太平梧桐人家(自建)、三亚海棠湾太平康养项目(自建)、上海快乐家园(合作)、云南古滇名城(合作)等。

各大房企康养产业布局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当前,60后和70后正陆续步入老年时代,他们具备一定经济实力,且对高品质退休生活有追求,未来10-15年,中高端的康养需求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房企纷纷进军康养产业。远东资信数据统计显示,2018-2021年2月,国内发行过债券的房企有108家已进入康养地产领域,约占总数37%。

本文,和睿将主要介绍万科、远洋、华润、龙湖、富力等几大典型房企的康养产业布局及发展现状,看看他们的康养发展模式有何不同。

典型房企康养产业布局现状

部分典型房企康养产业布局时间轴

万科、保利、远洋等房企2013年前就已先行涉足康养产业,经过近十年的市场摸索,他们逐渐探索出了适合当前企业发展的康养模式。而近几年新涉猎康养产业的房企,如华润、龙湖、金地、富力、旭辉等,目前还在逐步布局和扩张的过程中…

万科:收敛聚焦,巩固基本盘2009年万科“随园嘉树”立项,标志着万科迈入康养地产的第一步,而后万科各城市公司陆续发展养老业务,自发形成区域独立的可持续照料体系。如:北京万科打造随园、怡园、嘉园等产品类型;杭州万科推出随园嘉树、随园护理院、随园之家等;上海万科则与申养合作,规划澜悦、望年荟及智汇坊三大产品类型。整体来看,万科在康养地产上形成了三个方向产品体系,即侧重活力自理长者的持续照护社区;侧重高龄及护理长者的照护机构;定位社区、辐射周边长者的社区嵌入中心。随着集团提出“收敛聚焦”战略目标,核心城市的康养业务逐步聚焦打造长者社区及照护机构产品。万科康养项目产品体系大致分类

当前,万科已布局的康养项目以照护机构及社区嵌入中心为主,分布近20个城市,主要选址华北地区及沿海地区等一线及新一线重点城市。万科康养项目城市布局

十余年的康养探索,万科根据市场表现,持续在调整康养发展模式。2019年以前,万科一直在加速布局康养项目,而2019年以后,随着万科集团提出“收敛聚焦、巩固提升基本盘”,其康养业务也逐渐放慢了速度。以北京万科为例,康养业务线由原来的3+N模式(怡园·随园·嘉园+康复医院)聚焦到怡园、随园两条产品线上,团队更加专注做好一个项目,而非实现规模化效益。北京万科康养项目布局历程

远洋(椿萱茂):轻资产转重资产运营趋势

早在2013年,远洋即成立了养老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创建并推出高端养老品牌“椿萱茂”,战略规划持续生活社区(CLRC)、养老公寓(CB)及小型照护中心(CC)三大产品线。同年8月,远洋集团首个养老项目椿萱茂·凯健(北京亦庄)老年公寓正式开业,该项目为“类公建民营”项目,政府为产权方,远洋代建后项目返租运营,至此,远洋开启了轻资产运营模式。2018-2019年,远洋椿萱茂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快速铺开轻资产运营的老年公寓项目。

远洋椿萱茂康养项目布局城市

然而在实际经营中,以租赁物业运营高端养老项目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租金昂贵、费效比不高,无法享受资产增值红利等。2020年,椿萱茂逐渐调整了商业模式,项目开发向重资产倾斜,以北京地区为例,椿萱茂已基本放弃租赁类项目,重点布局重资产CCRC项目,预计今年开放首个自建自营项目——椿萱茂·和园。

远洋椿萱茂康养项目布局时间

华润置地华润置地于2016年布局康养产业,目前主要介入养老地产和养老服务领域。未来,在实体项目经营稳定后,产业还将逐步延伸至养老科技以及养老金融,最终形成全龄全业态的综合养老生态圈。华润置地康养产业布局设想

现阶段,华润置地自营的康养项目主要为“华润悦年华”系列,包括深圳悦年华·颐养中心(专业照护机构)、南宁悦年华·颐养社区(城市CCRC医养社区)等7个落地项目,2019年,沈阳华润润馨汇(城市高端康养综合体)开放。此外,华润置地早在2017年就开始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模式,在沈阳与政府联合建设并自营南十社区项目(社区康养服务中心)。从以上自持项目的类型看,华润置地目前主要聚焦城市型项目的开发,打造照护机构、城市型CCRC社区、城市康养综合体及社区康养服务中心产品线。而从企业整体的战略发展看,华润置地通过项目自持及投资合作等方式,康养项目产品类型从护理院、中医院到健康小镇等,基本实现全链覆盖。在城市选择上,当前华润置地自持的康养项目主要聚焦布局一线(北京、深圳等)及新一线城市(武汉、成都等),城市经济环境较好、居民消费潜力大,有一定中高端康养客群基础。华润自持项目城市布局图

龙湖(椿山万树)龙湖地产2017年成立了椿山万树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自此康养事业正式启动。随着2018年重庆康养项目的落地,龙湖正式宣布进军康养市场。在前期康养产品线的规划中,龙湖考虑打造颐年公寓、社区照料中心、持续照护养老社区及居家照护四大产品体系,覆盖全龄段长者的全方位需求。目前龙湖已落地的项目主要为“颐年公寓”产品体系,包括重庆新壹城颐年公寓(2018.11)、北京丰台颐年公寓(2018.12)、上海闵行颐年公寓(2019.10)及成都梵城颐年公寓(2020.06),以自有存量物业改造项目为主。龙湖地产当前的康养产业布局较为聚焦,产品类型上从专业照护机构切入,区域选择上则是率先布局重庆、北京、上海等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未来将以北京为核心辐射环渤海市场、以上海、杭州为核心辐射长三角市场、以重庆、成都为核心辐射西南市场等,最终形成“全国化布局”的目标。龙湖地产康养产品体系及落地项目城市布局富力(富力颐安)

富力集团也是2017年成立了康养项目管理公司(富力集团医疗健康产业管理公司),开始长远规划和布局医疗及养老两大产业板块,战略规划打造国际颐养社区、长者照护之家、生态康养公馆、持续照料社区及健康荟五大产品体系,目前落地项目包括广州国际颐养社区(2021.01)及天津长者照护之家(2021.01)。在康养项目管理上,为了更好把控项目质量,富力采用集团统一管控的方式,统筹控制各区域项目的建设及运营,稳健发展。

富力康养产业五大产品体系(图片来源富力颐安官网)

富力集团当前康养战略规划较为清晰,就开发模式而言,富力目前核心开发重资产项目,塑造品牌标杆;从城市布局考虑,富力“三步走”战略,优先深耕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后渗透省会及区域重点城市,最后覆盖全国。

富力康养项目城市布局(图片来源富力颐安官网)

随着康养产业的发展,房企作为重要的开发角色之一,前期做了很多探索和实践,康养发展模式趋于成熟,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发展模式,但后期项目的运营及管理能力仍待验证,未来也将持续面临挑战和机遇...

二级医院转型康养

困境之下,康养或成二级医院转型佳选

2月18日,国家卫健委、财政部、医保局联合发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533号建议—《关于加快老年病医院建设,鼓励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老年病医院的建议》给予答复,鼓励和推动社会力量举办护理机构或者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等方式,激发市场活力,扩大老年护理、残疾人护理、康复护理、母婴护理及安宁疗护等服务供给

此外,国家卫健委印发《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规范老年医学科的建设与管理。近期种种举措表明,国家再次对二级医院转型康养的方向给予肯定。

分级诊疗制度

提到二级医院转型,不得不提的便是分级诊疗制度。我国的分级诊疗是医疗改革领域最重要的政策之一。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

城市三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城市二级医院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县级医院主要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

“十三五”期间,成效初显。近几年,三级医院临床医疗中心功能继续强化、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较前几年也大幅提升。

二级医院转型之路

但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二级医院便民优势不如社区服务中心、综合实力难敌三级医院、医疗特色不明显等缺点日益显露,加上基于医院层面的双向转诊制度尚未落到实处。二级医院承上启下的“夹心层”功能颇显尴尬,功能定位也越来越模糊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共减少1139家公立医院,平均每年减少近300家。而其中,大多数为二级公立医院。众多二级医院因地理位置、功能定位、服务能力或运营体制尴尬等问题,面临被改制、并购甚至因经营不善倒闭的境遇,也在纷纷探索新的发展路径,转型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二级医院主要为公办的区县医院、民办医院及科研院所自办医院,他们的转型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全力升三级、转型大专科小综合、转型社区服务中心、参与市场化浪潮改制

以上四种二级医院转型方式均已有实践案例。对比来看,前两种转型方式对二级医院本身的实力要求较高,同时地方政策的扶持和资金投入也缺一不可。选择后两种转型方式的二级医院一般综合实力较弱,多为被动转型,难度大且可能面临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二级医院转型康养

从二级医院转型路径来看,“大专科、小综合”似乎是二级医院主动转型的稳妥选项。但其实,这也是较佳的选项,尤其是选择康养方向。

二级医院转型康养的改革充分考虑了医疗服务的需求。

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各地对于康复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我国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化,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每年有大量慢性病病人急性发病,经治疗或手术后亟待康复。据卫生部门统计,全国有8300万残疾人和2.7亿慢性病患者都需要有更加便利的康复服务。

此外,康养医疗难度适当。老年人的疾病尤为特殊,不同于其他年龄段人员的情况,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其他专业高度交叉,特意设立老年病医院并不符合医学规律,由综合性医院设立发展老年医学科或提供针对老年人的专项服务更为适宜。

实践案例

——上海:早在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老年医院,曾经是一家综合性二级医院,因经营困难,整体转型为康复医院,成功更名为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这是卫生部新版康复医院标准颁布后,全国范围内由二级医院整体转型的第一家康复医院。

——济南:2013年,济南市首家专业康复医院在济南医院正式冠名揭牌,也是全市首家整体转型康复医院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济南医院具有开展康复医疗的良好基础,医院康复医学科在转型前已有30余年的发展史,是济南市成立最早的专业医疗康复机构。医院的老年病专科与职业病专科长期关注患者康复医疗,有着丰富的康复经验。因此,顺应国家医改要求,济南市康复医院抓住时机率先转型,以职业病康复、老年病(心脑血管病)康复、创伤性康复、中医康复、儿童康复为发展方向,按照二级康复医院的建设标准重新建设。

济南医院转型为济南市康复医院后,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起双向转诊关系,使康复医疗服务三级服务体系实现无缝链接。

现阶段,济南市康复医院已经形成以神经康复为主的老年病康复、以心肺康复为主的职业病康复、以运动创伤后为主的骨科康复、以医教结合为特色的儿童康复五大康复专业。目前,医院共设有310张床位,维持满住状态,由于辖区内康复需求量大,计划改扩建床位,拟申请三级康复医院。

——北京:二级医院转型成康复医院、老年护理医院,北京也走在前列,并逐渐形成成熟、可推广的经验。在2016-2017年两年时间内,北京市完成了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大兴区红星医院、昌平区南口铁路医院等15家医院转型成康复医院,其中多数为二级医院。

北京展览路医院在转型前是一家有着30多个临床科室的二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院位于西直门地铁站附近,地理位置特殊,步行四五百米可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甲)、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三甲),三公里范围内还有多家三级医院。

与周边医院综合实力的悬殊迫使展览路医院走上转型之路。转型初期,医院在辖区内做了大量市场调查,主要为周边4家三级医院的科室设置和康复需求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需求量最大的是手外科、骨关节科以及急性期手术病人的康复治疗。因此,展览路医院形成了以骨科术后康复为特色,涵盖心肺康复、妇科康复、老年病康复、神经科康复、伤残康复等多个亚专业的康复服务体系,康复医院建设框架基本形成。

转型前医院的年门诊量约为15万人次,转型后年门诊量提高至30万人次,其中康复治疗为2-3万人次。

但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转型过程中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康复人才培养等难题。但在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医院不断加大康复科建设投入,加强康复人才培训和引进。从门诊、病房、康复治疗区的相继建立,总共历时5年时间,医院基本完成康复转型工作。

总结

近期国家层面政策的发布表明,国家再次对二级医院转型康养给予肯定。政策的发布充分考虑了二级医院转型的现实困境,全面升三级对资金实力要求太高,若降级为社区服务中心又与基层医疗形成无谓竞争,市场化改制成功率非常低。

结合我国医疗服务需求现状,以及历年二级医院转康养的实践案例来看,康养的确是二级医院转型的稳妥和较佳选项。但转型并非易事,对二级医院本身综合实力、管理层经验要求高,还需对辖区内医疗需求的深入了解,同时更离不开政府部门政策的扶持。相信在将来,会有更多的二级医院在转型中求得新机遇!

Medical Mall案例分析

在国内大健康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各类以研发和生产制造为主的大健康主题产业园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社会办医浪潮的涌起,也出现了以医疗服务为主的医疗综合体新业态。接下来,我们和大家分享国内现有的医疗综合体项目。

我国的医疗综合体数量近几年,如杭州全程医疗、北京健康智谷、上海健康智谷、成都鹏瑞利国际医疗健康中心、北京光合健康荟等。本文我们选取开业较早的杭州全程医疗和近两年投入运营的光合健康荟进行分享。

01 | 杭州全程国际健康医疗中心

项目位置:杭州市杭州大厦501城市广场,邻近邵逸夫医院(三甲)

开业时间:2017年(由浙江卫健委批复)

项目规模:总建筑面积约2万㎡

投资主体:新解百集团、迪安诊断、百大集团

入驻商家:邵逸夫医院国际部、艾维口腔、唯儿诺儿科、普利复健、仁树医疗、太学眼科等

2017年9月,浙江卫健委对杭州全程健康医疗门诊部开展医技等共享服务试点的正式批复,揭开了业界关于共享医疗的热议序幕。

批复内容如下:

原则同意杭州全程健康医疗门诊部为入驻全程国际Medical Mall建筑物的其他医疗机构提供检验、病理、超声、医学影像等医技科室及药房、手术室等共享服务试点。双方签订相关委托协议,明确医疗风险防范及责、权、利等相关事宜。入驻医疗机构相应科室设置和设施不做硬性要求,相关委托协议可作为该医疗机构登记有关诊疗科目的依据。

“3+1+X”

全程医疗是跨界融合发展的新事物,是国内首创将零售商业与健康医疗融合的样本店,采用的是“3+1+X”的模式。

“3”:由解百集团、迪安诊断、百大集团三大上市公司合资设立;

“1”: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提供技术支撑并参与管理,全程国际与邵逸夫医院采取PPP模式,成立全程健康医疗门诊部,由全程国际提供资金,由邵逸夫医院提供医生等资源;

“X”:引进专科连锁品牌医疗机构,形成业务差异、优势互补的专科集群。

运营模式

作为全国首个medical mall,全程医疗开创了“共享医疗”的全新商业模式,同时开创了“零售+”的跨界模式,打造全新的服务生态圈。

全程医疗位于杭州大厦501,1-5楼为购物中心,其余为“医疗商场”。在杭州大厦的高品质服务基因的基础上,全程医疗嫁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专业医疗,为高净值客户及家庭提供高端健康体检、VIP门诊、特色专科、健康管理等服务。同时,全程健康医疗门诊部以租赁的形式,将部分空间租给品牌连锁医疗机构。

(图片来源:德润产业园)

根据浙江卫计委批复,全程健康医疗门诊部可以为入驻机构提供检验、病理、超声、医学影像等医技科室及药房、手术室等共享服务试点。

目前,全程医疗已成立6周年,入驻商家包括唯儿诺儿科、艾维口腔、仁树眼耳鼻喉科、太学眼科、爱丁优生助孕、普利复健、道特林克心理诊所、one medical元一诊所、安幼眼科、蓝轩医疗等。入驻机构多为品牌连锁医疗机构,主要为高端消费医疗,如医美,口腔,体检,眼科,耳鼻喉,儿科,健康管理,影像,康复等。

开业4年首度实现半年度盈利

据看医界统计,2019年全程医疗的客流量为4.5万人次。2020年在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海外医疗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被中断,高净值人群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转向国内,全程医疗的客流高达7.5万人次。2021年6月,就诊人次同比增长36%,首度实现了半年度盈利。这在一个平均回报周期长达8-10年的医疗领域,实属罕见。

02 | 北京光合健康荟

项目位置:北京海淀区

开业时间:2021年

投资主体:首置健康

项目规模:总建筑面积约15260㎡

入驻商家:光合佳年国际体检中心、国家级非遗单位孔医堂中医馆、国内首家第三方独立运营心肺康复中心聚鹿康复医疗中心、帕金森病和神经调控专科诊所、高端医疗美容中心等

光合健康荟为北京首家共享医疗健康综合体,且其所属公司北京首置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将该项目称为Medical Mall 2.0版本。不同于一些医疗健康综合体简单的“房东式”管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医疗综合体项目的特别之处。

区位优势

医疗综合体对于项目选址的要求高。光合健康荟位于海淀四季青商圈,为城市更新项目,地处老城区,项目周边3公里范围内常住人口46万,且中老年群体比例较大。从周边医疗配套情况来看,光合健康荟周边密集分布10余家公立或民营医院。其次,项目与万柳商圈、中关村商圈相距2-4公里,有较大的高支付能力客群流量。

空间设计

光合健康荟B1层为健康休闲生活中心,1-4层为医疗机构和配套商业,5层为光合柚子创新孵化中心和国际医疗交流中心。考虑到项目的特殊性,在建设初期,项目方将综合医院的医疗空间标准和高端购物中心的环境品质进行有机结合,并邀请各相关政府部门和业内专家进行专题评审,从而确保房屋条件同时满足医疗要求和品质要求,实现双向最大化赋能。例如,为医疗废物的转运也设置专门通道,与消费人流绝不交叉;消防系统可以同时满足医院和购物中心的要求等。

运营模式

医疗综合体建设是一个重资产投资,偏向资源整合的行业,对于运营者的要求较高。光合健康荟的运营模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运营赋能,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客流量等,需要通过专科选择、业态设计、流线动向、统一规划营销,从而提升机构入驻Medical Mall的经营价值和影响力,而非只是空间上的聚集。

目前光合健康荟已入住商家包括:光合佳年国际体检中心、国家级非遗单位孔医堂中医馆、国内首家第三方独立运营心肺康复中心聚鹿康复医疗中心、帕金森病和神经调控专科诊所、高端医疗美容中心等。

这些入驻机构可以通过光合佳年国际体检中心共享影像系统(如全套GE品牌B超、CT、DR、MRI设备)、检验系统(罗氏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等设备)和多功能厅、会议室、会客厅等,在降低初始投资的同时进一步集约非经营性空间,提高经营效率。

同时,光合健康荟还打造了一站式、保姆式赋能支持体系,可提供包括筹开期的室内设计、装修施工、证照协办等前期服务,运营期的营销推广、医疗后勤(如医疗污水处理、医疗垃圾转运、医疗耗材代订配送)、法务支持运营赋能服务,可以大幅降低入驻机构开业的管理成本和时间成本。

相比美国,国内医疗供给侧更紧缺,资源更集中,服务更缺位。伴随需求端人口结构和疾病谱的变化,作为公立医疗系统的补充,民营医疗正在多元化错位发展。从这个角度看,Medical Mall是社会资本的一种创新尝试。

目前,我国的医疗体系是以公立医院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市场。但随着社会办医浪潮的涌起,医疗创业进入medical mall报团取暖时代,构建医疗服务合作生态,共赢共存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医疗健康城开发模式及案例分析

自上世纪末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养老产业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在满足传统刚性养老服务的基础上,迸发了更加多元的需求,健康管理、治未病等医疗服务昭示着人们对健康的渴求,扶持政策的出台、行业技术的更迭、产业链的扩展等多方面齐头并进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一种新的综合体形态——医疗健康城:趋向于一体化的医疗服务平台。

出现背景及条件目前,在国内公立的大型综合医院中,医疗资源和医疗需求高度聚集,但这种处处大而全的管理运营也伴生了挂号难、看病贵、候诊久等问题,医疗资源利用率明显不足;同时,医疗资源集中在疾病诊疗阶段,预防、保健和康养等多样化需求得不到优质有效的治疗支持,医疗资源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另外,就医环境空间和功能较为单一,缺乏人性化服务体验。从需求端出发,资源高度集中的平台迫在眉睫。其次,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观念迭代,“健康中国”成为发展核心理念,《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健康服务体系、发展丰富健康产业的战略目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医疗卫生信息化和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更是在社会办医方面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简化准入审批服务、完善医疗保险支持。医药创新、服务升级、医疗信息化、治疗精准化、医疗资源共享等多方向行业发展获政策支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社会资本正源源不断投入健康产业发展,因此诞生医疗健康城这一新型医疗模式。医疗健康城,也称医疗综合体等,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medical mall,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个以医院为核心的建筑集群,以健全精准健康管理为理念,以医养康护体系服务为支撑,以国际国内医疗资源为后盾,兼容不同形式和层次的医疗需求,利于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充分利用,呈现出集中化、综合化、多元化等特点。

图1 医疗健康城发展业态

选址定位医疗健康城最初的定位是成败关键的一步,而战略定位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客户定位,也就是为谁服务。新兴的医疗城不仅要承担补充城市基础医疗体系建设的作用,同时也应该满足市场更多元的人群和需求,因此其不仅需要顶尖的医疗技术,更需要开放成熟的消费理念。目前对于中国而言,城市顶尖三甲医疗机构多为大学附属医院,同时肩负高校临床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使命,能够实现科研和医疗实践之间的相互促进,因此具备较高的医疗水平,并以其为产业标杆,发挥较好的产业带动效果,逐步吸引其他企业入驻。如北大医疗城,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核心医疗依托,建造集“医、康、养、研、孵化”为一体的医疗产业生态集群。

图2 北京大学医疗城而从我国新建设的医疗城来看,挑选在“市场端”的占大多数,在城市群协同战略下的大城市及周边是很好的选择。从国内规划建设项目的分布地区来看,健康城项目落位基本集中于中东部的重点一二线城市,这些地区中足够的受众和消费人群是医疗健康城发展的重要基础。表1 国内部分医疗健康城列表

地区名称北京北京国际医疗服务区、北京大学医疗城、燕达健康城山东青岛莱西国际医养健康城、青岛红岛医疗中心江苏南京江宁医疗服务中心、常州国际医疗园区、无锡国际医疗园湖北武汉盘龙城国际疗养城、光谷国际医疗城、后官湖国际健康城四川温江医学城、泸州西南医疗康健城上海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上海青浦远大健康城广东广州医疗中心、中英(广东)国际医疗健康城海南海南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

放眼全球,还可以发现另外一种医疗城:选址旅游属性目的地,依靠旅游资源优势,为全球人群提供顶级医疗、游乐、购物等一体化服务。如迪拜健康城——全球首个医疗保健自由区,以旅游人群带动医疗服务发展,业态不仅涵盖医疗服务,更有酒店、购物中心等旅游娱乐场所。

图3 迪拜健康城

项目特点“医养结合”的综合医疗服务理念医疗服务通常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四个部分,在传统理念中,医疗服务核心是诊断和治疗,随着观念成熟,现今“医养结合”道路逐渐显现,而医疗健康城主张的“医养结合”,在传统治疗医疗的基础上,更强调对疾病的预防与健康维护,以及长期护理、康复等促进服务链两端的环节,以“医护+保健康养”的新型综合医疗健康理念为人们打造“医为基础、养为核心”的积极生活方式。全面融合的功能体系医疗健康城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还外延至以改善生活品质为目标的服务,如体检、健康管理、美容整形、月子中心和老年护理等,同时也为医疗技术研究与交流、患者家属陪护等提供空间。它强调医疗与城市产业、城市生活等各方面功能的全面融合,构建完善的圈层功能体系,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开放式共享的绿色康养环境医疗健康城的打造要求医院摆脱早期象牙塔式、独立发展的封闭模式,从有距离感的“白色”到友好的“绿色”,强调共享、友好、服务的理念,以与城市共享的开放式绿色康养生态环境,提升医疗空间的友好度及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创造高效的城市服务地标。如新加坡诺维娜健康城,不仅内设中央公园、绿色大道等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还在陈笃生医院中设置购物中心和绿化廊道,增添健康生活气息。

图4 陈笃生医院空间连廊与室外绿化

健康产业的联动与跨界医疗健康服务的新形式也将带动产业链的延伸与跨界。医疗健康城将娱乐休闲、旅游度假、商业生活以及医疗教学科研等上下游产业联动起来,助推城市产业发展。如北大医疗城结合了医疗服务与科研教学,迪拜健康城利用旅游资源带动医疗服务等等。

发展模式医疗服务一站式 即提供涵盖全科医疗、专科、康复、预防、养老、特殊医疗服务等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服务主体通常为综合医院,整合多类型的专科医疗中心,提供从前期疾病预防保健到康复护理、养老等横向一体化的服务,甚至延伸至月子中心、整容美容、心理咨询等提高生活品质的医疗新领域。医疗产业纵向延伸式 即以医疗服务为中心,集合医药研发、医护培训、医疗博览,及与提高生活品质相关的医疗服务等,从医疗服务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整合医疗相关产业,提升医疗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医疗+生活”融合式即以健康服务整合多样化城市服务,包括酒店、商业街、养老社区等形态,以“医疗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度假”的组合形式,形成健康服务多元化的医疗实体。而从实际落地角度看,医疗健康城的三种发展模式并非完全割裂的,而且相互叠加,采取复合型发展路线,更多元地满足新时代健康需求,发挥规模化效应。如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以一站式医疗服务为吸引点,打造“医疗+生活”的健康生活方式;温江医学院兼顾产业发展与健康住区建设。

优劣势分析优势在医疗健康城的发展模式下,虽然主体内容丰富,但仍然均在原专业领域发挥作用,并且相互合作,形成了地产开发商、医疗机构、政府、医生、消费者多元共赢的局面。对于政府而言,医疗健康城的形式提高了医疗资源利用率,推动了社会办医的发展,促进了医疗体系供给侧改革,可以有效缓解群众看病等问题;对于地产开发商而言,进军健康产业后仍然主要承担建设工作,但还可拓展对医疗行业的认知和经验,同时具有规模的优质医疗资源集合必然会产生聚集效应,提供更加生活化的专业医疗服务以吸引消费者,有效缩短投资回报周期;对于医疗机构而言,依旧从事医疗行业管理运营工作,避免了征地、开发、建设等短板,并且还可以获得容纳新业务及设备的空间,实现规模扩大,改善服务环境,增加盈利的可能性;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在医疗城中获得从预防、诊治到康复的一站式医疗服务,并且环境和体验更加安全、优质、舒适。劣势

目前医疗健康城模式在国内仍属新生事物,实际落地运营情况尚未可知,对于其劣势分析只能从理论角度研究,参考现行医疗模式,未来医疗健康城的劣势可能有以下两点:

未纳入基本医疗报销:医疗健康城的绝大部分项目未纳入基本医疗报销范围,消费者需要自费或者使用商业保险报销。由于私立医疗服务价格通常较高,虽然在定位时已经选择相对高消费水平地区,但是能够负担高端私立医疗服务的人群依然较少,而商业医疗保险目前并未得到大范围覆盖,因此,医疗健康城的服务需要消费者全部自费,极大地限制了其发展。

判定医疗责任主体较难:目前医疗健康城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是深化医疗改革背景下的一种创新尝试,因为其中的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准入标准、执业范围、行为规范、医疗事故的责任判定等都没有现成的规章制度或者法律法规作为准则,在结构多元、关系复杂的医疗健康城中,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其责任主体不容易判定。

诚然,医疗健康城这一新生模式似乎存在多方劣势,但一站式医疗服务、社会办医、共享医疗等行业发展方向仍势不可挡,医疗健康城不仅充分利用了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源,还将亚健康、慢病等健康管理服务放在首位,与传统公立医院形成服务错位,满足了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升级了人性化就医体验,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因此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值得进一步尝试和探索。未来3年内,预计会有20个医疗健康城在中国的大地上拔地而起,一波医疗健康浪潮正在向我们涌来,我们也期待会看到更多面向国际、面向民生、面向未来的医疗城出现。

聚焦国内,医疗健康城尚属新生,大部分项目处于建设初期,项目规划通常大而全,发展模式更加多元符合,业态覆盖健康检测、诊断治疗、康复治疗、健康学术、健康旅居、文化娱乐、生活休闲、健康孵化等各个方面。但是,项目的成功与否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杭州全程国际医疗商场:微缩型医疗健康“城”,医疗服务+商业生活模式,试点医疗中心提供医疗共享服务杭州全程国际医疗商场位于江干区杭州大厦501城市生活广场,建筑面积2万㎡,2017年9月开始营业,是全国首家通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以医疗为主、商业为辅的医疗商场。邵逸夫医院是医疗商场唯一的运营管理方,杭州全程国际健康医疗管理公司和邵逸夫医院联合运营的邵逸夫国际医疗中心为入驻医疗商场的其他医疗机构提供检验、病理、超声、医学影像等医技科室及药房、手术室等共享服务。楼层功能空间负1-5F购物餐饮区6-8F美容健身区9-16F杏康医疗门诊——国内首个肾脏病管理医疗中心迪安诊断——上市第三方医学诊断机构爱丁优生助孕——专注生殖内分泌领域太学眼科——上市连锁眼科集团方回春堂同心馆——传统中医集团仁树耳鼻喉科——三甲医院名医团队专业背书艾维口腔——浙江高端连锁口腔医疗服务商颜术医疗美容——医美连锁品牌唯儿诺儿科——国内首家美式私家诊疗机构张强医生集团思俊外科诊所——国内首家医生集团杭州口腔医院骋东门诊部——国内唯⼀⼀家口腔医疗服务类上市公司17-22F邵逸夫国际医疗中心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一站式医疗服务,共享医技中心是核心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位于上海虹桥商务区内,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以从事高端、国际化的健康管家服务园区,于2010年正式启动,预计2020年建成。规划总面积约1500亩,其中首期开发约600亩,二期约900亩。项目一期拟形成1个医技中心、7家高端医院、若干个特色门诊的“1+7+X”布局,重点经营肿瘤、儿童、妇产科、康复、美容、骨专科等特色专科医院,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服务模式和管理理念,打造诊疗、护理、康复、心理等多学科整合服务以及健康服务综合发展平台。一期规划建设上海百汇医院、上海泰和诚肿瘤医院、上海万科儿童医院、上海慈弘妇产科医院、上海览海康复医院、上海绿叶爱丽美医疗美容医院、骨专科医院、医技中心并积极引入悦心门诊部、美视美景眼科诊所和上海名医诊所。二期规划引入知名的国内外医疗机构和酒店、餐饮、会务中心等商务配套设施,重点发展先进的专科医疗服务,打造医疗服务贸易平台,培育医疗服务产业链。

本项目创造性的提出了医学中心运营模式,建设医技中心(占地面积约32479㎡,建筑面积89317㎡),使影像诊断、病理检验、药品配送、洗涤消毒等服务在园区各医疗机构间实现共享,通过空中连廊、街坊道路及地下通道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与园区内各医院实现互通,为医学中心的资源共享功能提供极为便利的交通保障,为各家医院节约运营成本,并提供更加完善的后勤保障。

医技中心实景图医技中心的平面布置是为了在各个平面上匹配园区内其他医院的功能各种流线,包括住院病人、门诊病人、VIP 病人、家庭成员、访客、诊所员工、行政人员、清洁用品和污物都要明确分开,以减少冲突提高效率。

医技中心整体规划和睿点评:杭州全程国际医疗商场将城市广场和医疗服务两种业态以互为促进的创新方式融合在一起,可复制性较强;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拥有航空、高铁、高速、地铁等多种便捷交通方式,并且在外资机构准入,外籍医生就业、签证,国内医生多点执业,医疗器械贸易、药品进口等方面均获得政策扶持。两个案例均采取共用医技中心的方式,将专业服务外包,通过医技服务、公共服务和后勤保障的集中共享,将资源整合做深做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投资效益。随着近些年医疗共享理念的兴起,医生“多点执业”和基础医疗资源共享更新了医院的定义,可以展望到,医院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固定场所和庞大的科室设置,设备、床位、医生等资源要素趋于独立,按需定制、自由组合,传统医疗模式即将迎来颠覆。

共享医疗条件下医疗健康城资源模型

成都温江医学城:以医疗产业发展为核心,兼顾医疗服务和健康生活

成都医学城地处成都腹心温江区,距离市中心16千米,是成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最核心的区域,总规划面积35.85平方公里,分为两个区域,重点发展医学、医疗、医药三大产业。A区规划总面积25.05平方公里,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制造基地、生物医药物流基地,目前已建成14.4平方公里。B区规划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聚集“大医学+大医疗产业”两大核心功能及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发展医学研发、医疗健康服务项目,目前已建成8.8平方公里。

医学城重点聚焦发展“研发总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五大产业领域:

研发总部。引进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高等级、高规格的医学研发实验室、医学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医学评价测试机构等,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先企业;生物医药。聚集生物技术药物原料、耗材企业,重点发展抗体类药物、重组蛋白质药物、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生物催化、生物合成、靶向释药、工程细胞株代谢工程改造、大规模纯化工艺等技术研究;医疗器械。围绕现有器械生产基础,发展体外诊断试剂系统、医学影像、肿瘤诊疗设备、康复治疗设备等领域;现代中药。加强道地药材精深加工,重点针对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病、代谢性疾病,研究开发疗效确切、附加值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复方新药和新剂型并实现产业化;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发展专科医疗、第三方检测、特色康养、精准医疗、康复治疗、医学美容等领域,打通生产、研究和服务的一体化产业链。

除健康服务产业组团外,医学城还构建绿色生活组团,形成兼顾科研、生产、生活和配套的低密复合医学城。生活组团分为健康商务区和养生旅游区:健康商务区打造集中高端居住区,休闲互动区旅游区和行政文化商贸区于一体的开放式人文生态环境,目前已建成三个小区;养生旅游区中医药文化养生公园已经在建设中。

和睿点评:成都温江医学城以高端治疗为核心,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前端涉及教育研发、健康防预、医学检测,后端发展综合康复、医疗旅游,其规模庞大,政策支持也是面面俱到,涵盖创新研发、平台建设、人才支持、项目引进等,其规模及定位在国内目前是首屈一指,至于是否能够成功,还需考量后期运营情况。

根据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以一站式医疗服务为发展模式的健康城和健康生活的融合度较高,毕竟服务是以客户为主体的,所以医疗服务和医疗生活两种模式关系密切,而定位医疗产业延伸模式的医疗健康城结构则相对固定,主要通过集聚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形成全面的健康服务平台。

尚仕兴源国际健康产业城:保健品市场集合,产业延伸式发展雏形尚仕兴源健康产业城位于北京,是十里河保健品市场的二期扩建项目,高6层,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项目一期为北京尚仕兴源国际保健品批发市场,二期设有4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共享大厅,布局六大产业广场,塑造保健品、医疗器械、生殖健康、运动户外批发、工艺礼品和办公用品产业概念,还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和完善的经营环境,并采用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商业模式,结合实体店和网络商城,拓宽商家业务渠道。南京国际健康产业园:医疗产业延伸式发展模式,主题化、规模化、融合化

南京国际健康产业园位于南京市雨花台景区小行山上,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是由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重点产业园项目。产业园以健康养生服务为主题,以商务办公、高端医疗保健、产品研发和孵化作为园区的主要功能。其中高端医疗保健主要包括:服务高端人群的第三方体检、以数字家庭健康网络为支撑的老中医专家门诊;以药膳、针灸、推拿、刮痧为主的传统中医养生保健;以瑜伽、气功、心理疾病治疗服务为主的现代心理卫生保健以及中医保健培训等。产业园通过聚集健康产品的研发与健康服务的多样化开展,构建完善的产业结构。

除健康产业服务板块外,项目还设有健康文化博览中心、休闲养生区、酒店会所区板块,健康文化展览、中医养生旅游、金陵民艺馆、康养酒店等配套设施,协同商业与产品发展,将生产、办公、上午、交流、生活等环节融为一体,发展方向全面。

医疗健康城是健康产业发展的载体,随着健康产业备受市场关注,投资于医疗健康城的企业数量也日益增多,在后地产时代,医疗健康城已然成为传统地产企业和健康产业上下游企业的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和睿通过文章内容,逐一介绍了医疗健康城的背景、定位、特点、模式、优劣势等,并辅以案例来阐述不同地区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和规划,可以看出,医疗健康城目前在国内还是新生之态,尚无大型落地运营案例,因此需充分剖析国外成熟项目的主要做法,吸取其成果经验,集中多专业、多部分、多主体的协作配合和力量,共同推进医疗健康城这一新兴医疗模式落地中国,直至繁荣发展。

电竞游戏:老年潮流娱乐

随着近年游戏产业的不断发展,全球范围的中老年群体也在越来越频繁地“触电”各类游戏产品。根据全球指数机构GWI(Global Web Index)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期间,年龄在55-64岁之间的游戏玩家的数量不断攀升,增幅达到32%。

同样,国内因受到老龄化态势加深的影响,老年游戏玩家的增幅更为明显,游戏已不再年轻人的专属爱好。据百度营销研究院在2021年7月份发布的《百度游戏用户洞察》显示,Z时代女性、小镇青年和银发族是近年来国内游戏玩家的增长主力。其中“银发族”游戏玩家增长比例最为迅猛,相比2020年,男性和女性玩家的增幅分别达到惊人的130%和80%。

此外,中国社科院也在去年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适老化研究》中指出,国内老年网民用户中约有四分之一是游戏玩家。对于游戏他们不仅会玩而且爱玩,最常玩的是消消乐类的休闲游戏。报告还指出,子女对于父母玩游戏的行为普遍持积极态度,约有95%的子女并不反对父母玩游戏。

通过上述调查数据可以看到,老年游戏玩家群体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并且还在以较快的增长速度不断扩充。虽然其总体规模可能无法赶超主流年轻群体,但也和主流游戏群体一样,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游戏生态,例如以老年战队为代表的电竞行业以高龄游戏主播为代表的视频直播行业等等。

事实上,国外一些国家因为游戏产业较之国内更为成熟,很早就发展出了老年电竞这样的游戏生态,如老龄化和游戏产业都处于较高水平的欧洲和日本。接下来,和睿就带大家来了解下瑞典Silver Snipers银色狙击手战队,一个来自欧洲的老年电竞战队

Silver Snipers银色狙击手战队是一支成立于2017年的CSGO战队,由五名平均年龄超70岁的高龄玩家组成,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支仅限老年人参加的电竞战队。2019年夏季举行的Dream Hack国际电竞节CS比赛中,Silver Snipers在教练Potii的悉心指导和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击败来自美国、芬兰等其他国家的战队,最终拿下了比赛冠军,向全世界证明了电竞并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属。

正如成员Abbe Drakborg所说:“获胜只是短期目标,当然,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向人们展示游戏适合所有人如果我们可以,你也一定可以!”战队最年长成员Bertil Englund骄傲地说:“自从开始玩CS,我跟家里的年轻人多了很多共同话题,有时也会组队一起打游戏,而且我的孩子和孙子孙女们都觉得我们特别酷!

无独有偶,作为重度老龄化的国家,日本社会也同样关注老年群体的电竞游戏需求。2021年以来,日本各地逐渐兴起将电竞游戏融入老年精神文化生活的热潮。一些地区针对60至90岁老年群体采取措施大力推广电竞游戏,其中就包括成立老年电竞战队。

据悉,日本秋田县就组建了一支名为Matagi Snipers的老年电竞战队,主攻高人气射击游戏《堡垒之夜》。这是一支有8名老人组成的战队,成员平均年龄达到69岁,并且在战队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队员数就已经发展到14人。队员均表示,在电竞游戏中也可以获得“如奥运精神一般的感动”。战队成立之初,社会反响热烈,日本SNK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去年10月份,我国央视财经频道也曾报道过此事。

战队成员增泽泰子:“户外运动对我来说已经有点困难了,而我通过电竞游戏也能结交很多伙伴,并且在这里可以获得像奥运精神一样的感动,非常开心。”战队成员篠田正史:“队友都在不断进步,在这种互相竞争、互相追赶的氛围,让我感受到竞技心态,感觉自己也变年轻了。”

除了电竞战队,老年游戏生态中还包含很多的高龄游戏主播。他们在享受游戏带给自己的美好体验的同时,也通过视频的方式把这种美好的价值传递给更多的人,YouTube游戏博主雪莉·库里(Shirley Curry)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

“早上好,孩子们”,一口和煦的播音腔是库里视频的招牌开场白。她善用智者般的解读揭开故事中容易被忽略的线索,令人放松的旁白和完美的发音总能让人轻易的进入十分享受的游戏状态。

这是一位《上古卷轴》游戏博主,今年已有85岁高龄,她对游戏的热爱始于上世纪90年代。或许是为了避免退休生活过于无聊,她的儿子给她的电脑下载并安装了一些游戏,雪莉·库里慢慢的对操控角色类游戏产生兴趣。直到《上古卷轴:天际》的出现,雪莉对游戏的热爱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她对这款游戏相逢恨晚,从那时起她便持续的在YouTube上分享自己的热爱,时至今日已更新了数千条视频,收获了上百万粉丝。

“如果我不打电子游戏,我只会坐在家里缝被子、看书,在嗜睡和失眠中抑郁。”“现在的我像飞上了天际,在各个星球中遨游,被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们环绕。这样的晚年,我很幸福。”

从这些生动的案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高龄玩家对于电竞游戏持久而深沉的热爱。比如Silver Snipes战队为了拿到国际比赛冠军坚持训练了两年时间,雪莉·库里奶奶几十年如一日沉浸在《上古卷轴》的游戏世界中,他们之所以能一直保持着这份热爱一定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的。目前来看,这个原因至少应该包含两个方面,内因是来自高龄玩家自身的游戏动机,外因是这些游戏为玩家带来的实际价值。

早在2014年,一位来自迈哈密大学研究「应用游戏设计」的教授鲍勃·德舒特(Bob De Schutter)就曾深入研究高龄玩家游戏背后的动机。

这项研究指出,高龄玩家偏好冒险、角色扮演和智力挑战类游戏,因为他们更喜欢在另一个世界里寻找自我。在游戏动机模型中,他将高龄玩家系统的分为以下5种类型:

时间消遣者(Time wasters):他们只在没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时玩游戏,打发时间。自由战士(Freedom fighters):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为“老板”工作了几十年,对能够在游戏中掌控自己的命运感到兴奋。寻偿者(Compenstors):他们玩游戏是为了弥补自己年轻时的遗憾,或者随着年龄增长失去的东西,例如人际关系和社会存在感。价值追寻者(Value seekers):他们之所以玩游戏,是为了从游戏体验中获得“有价值”或教育方面的知识。对这些玩家来说,玩游戏更像是涉猎其他主题的通道,而不是孤立的体验。游戏发烧友(Ludophlles):天生热爱玩任类型的游戏化体验。

但这些分类并不能覆盖所有高龄玩家,德舒特在他的报告中还提到了一些无法被简单地归类为某个群体的玩家。

“我经常一个人在家,每天很少见到其他人,但坦率地讲,我不是一个享受孤独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游戏对我来说如此重要,它真的就像一种治疗方法,我可以在过程中汲取到能量。”66岁的Georgette如是说。事实上,通过电子游戏来达到自我疗愈对这部分人来说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可以看到,游戏能够有效扩展老年人的社交圈,排解孤独,并获得成就感,以及可以与孙辈一起玩乐互动,促进代际交流……除此以外,游戏还可以训练脑力和反应力,预防认知症。早在2018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就通过对照实验发现电竞游戏可以较大提高人们对速度和空间的处理能力,在执行力和注意力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助益,其中获益最大的是老年群体。

原因是相较传统棋牌类游戏,电竞游戏调动的注意力更为多元,提供的感官刺激也更加强烈。也就是说,老年群体进行电竞游戏是能够帮助提高记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从而可以对认知症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既然电竞游戏能给老年群体带来如此之多的实际价值,那么目前尚处于空白状态的国内市场应该如何进行尝试和应用?

不妨先看一下日本的做法。首先,由于日本的游戏文化发展较早,电竞早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后期推广打下良好基础。其次,日本政府正计划将电竞融入高龄护理项目中,通过官方下场推广老年电竞。最后,日本企业通过赞助、提供场所等行为与老年电竞团体合作,同时建设老年电竞场馆向高龄群体推广电竞游戏,如“ISR e-Sports”电竞中心等仅面向老年群体开放的电竞网吧。

国内走在养老发展前列的上海也在前不久颁布了具体的措施建议,积极推进电竞适老化发展。随着老龄化和数字化趋势的加深,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城市推广电竞游戏适老化发展,电竞游戏将作为新兴的潮流方式丰富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在电竞游戏风靡老龄群体的同时,如何防止银发族沉迷于此也将是一个新的问题。

政策关注篇长护险专题研究

长护险专题研究(一)|一文纵览,试点地区长护险制度的差异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简称“长护险”),是指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对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且老年人口呈现高龄化趋势,(半)失能、失智老年人口逐年攀升。截至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半)失能老人超过4000万,失智老人约1507万。但与此同时,我国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自身能够提供的照护服务资源有限,老人的照护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为满足(半)失能、失智长者的长期护理需求,减轻家庭照护负担,长护险作为继医疗、生育、失业、工伤和养老5大险种之后,第6个受政府规范性文件强制保障实施的独立险种在2016年7月被推行试点。自2016年至今,长护险试点城市已由首批15个城市、2个省份增至49个城市。

(资料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

具体来看,国家政策(《指导意见》)对长护险参保对象和保障范围、资金筹集、待遇支付等方面提出了纲领性指导意见,在地区政策落实过程中,受城市经济水平、人口特征、医保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长护险制度的实施细则不尽相同。本文和睿将重点聚焦并探析各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主要差异及发展趋势。

参保对象

首先,国家层面(《指导意见》)指出试点阶段参保对象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起步,有条件的地方可扩大保障范围。

具体到试点地区来看,参保对象基本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两大类构成。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资金筹集能力等因素影响,部分试点城市(如安庆市、上饶市)初期仅面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随政策推行的深入与财政规划的优化,扩大参保对象覆盖面。目前,首批试点城市目前已基本实现两大类参保对象全覆盖。

部分试点城市长护险参保对象

(资料来源:各地医疗保障局官网)

筹资渠道

筹资渠道是长期护理保险资金的主要来源和可靠保障,包括单一渠道和多元渠道。单一渠道指长护险资金从职工基本或居民医疗保险的缴纳基金中划拨,个人和单位无需额外缴费。多元渠道指在医保基金的基础上,通过个人、单位缴费、财政补助、社会捐助方式补充。目前,大多数城市的资金筹集渠道相对多元,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也有助于长护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部分试点城市长护险资金筹资渠道

评估标准

长期护理保险参保对象需要由本人或其家人提出申请,经相关部门进行评估后方可享受补贴。但由于各试点城市发展基础不同,评估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试点城市的评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参照国际标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首批试点城市:承德、长春、齐齐哈尔、南通、宁波等新增试点城市:南宁、湘潭等参照本地标准——结合国内外通用的评估量表,制定本地化评定量表首批试点城市:上海、苏州、上饶、青岛、成都等新增试点城市:福州、昆明、天津等

同时,在政策的推行过程中,保障需求不断深化,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综合性评估量表成为更多试点城市的选择,相应地评估标准也逐步细化。

广州:长护险试行初期参照《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新一轮长护险政策制定了《广州市失能评估表》、《广州市延续护理评估表》、《广州市设备使用评估表》以供参照。

服务对象

《指导意见》指出长护险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护理保障需求,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重度残疾人。

目前,在各试点城市中,长护险服务对象整体以中、重度失能人员为主。部分城市结合本地保障需求服务对象覆盖面逐步扩大,如增加失智、高龄等其他需要专业照护的人群。

青岛:明确将重度失智人员纳入长护险服务对象。广州:针对使用特定医疗器械的人员提供长护险补贴。长春:将参加医保的85周岁及以上90周岁以下未完全失能老人和90周岁及以上的自理老人纳入长护险服务对象。

部分城市长护险评估标准及服务对象

(资料来源:各地医疗保障局官网)

服务形式

长护险的主要服务形式有机构照护居家照护。青岛市则在此基础上新增了日间照护,即定点机构可向失能、失智人员提供日间照护服务。

其中,机构照护涵盖医疗机构专护、医养机构护理、养老机构、以及定点或者非定点但符合进入资质的护理机构等,目前试点城市均有覆盖。

居家照护包括自主护理和专业人员上门护理,其中自主护理指具有照护能力的家属、亲戚、邻居等提供的照护。

长春:暂未提供居家照护服务,考虑作为未来政策的延展方向。成都:居家照护服务包括自主护理,失能参保人员可选择个体服务人员(具有照护能力的家属、亲戚、邻居和其他愿意提供照护服务的个人)提供居家照护服务。

待遇支付

从支付标准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一是根据长护险服务形式按不同的比例支付。 部分试点城市,特别是新开展长护险试点的城市,覆盖的服务对象相对单一,往往以服务形式为区分按比例设置支付标准。

南宁市长护险支付标准

(资料来源:南宁市医疗保障局官网)

福州市长护险支付标准

(资料来源:福州市医疗保障局官网)

二是根据服务对象类型按不同标准支付。例如长春市,因目前仅涉及机构护理,服务类型比较单一。在支付标准上主要参照参保类型、护理等级分别设置。

长春市长护险支付标准

(资料来源:长春市医疗保障局官网)

三是综合考虑服务人群类型与照护服务形式设置支付标准。大部分试点城市服务形式多样,且服务人群覆盖面广,因此在待遇支付标准制定上更加细化。如广州市,不仅按照服务内容分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设备使用三类待遇标准,还依据人群的护理等级进行细分。

广州市长护险支付标准

(资料来源:广州市医疗保障局官网)

此外,也有个别城市同时考虑了缴费年限的因素设置支付标准。例如,成都规定缴费年限累计达到15年以后,累计缴费时间每增加2年,支付标准提高1%。但现阶段政策试点时间较短,尚未有所体现。

在结算方式上,主要有两种形式:

目前,各试点城市依据不同的服务方式以及服务内容,大多采用定额包干、据实拨付相结合的结算方式。

例如,青岛长护险补贴中,照护服务费采用据实拨付,医疗服务费采用定额包干的方式。长春涉及定点护理院和养老机构的费用采取按床日定额包干结算方式,在定点医院医疗照护机构发生的费用采取按病种据实拨付的方式。

长期护理险制度已经探索五年时间,基本框架得以建立,也现实减轻了个人和家庭的长期护理负担,五年试点期间已累计覆盖超1.2亿人,有力地保障了失能人员护理需求。并且,部分城市在参保对象、保障范围、资金筹集、待遇支付等各方面的政策落实与反馈中实现了进一步的深化。

行业聚焦│长护险专题研究(下)——深度解析,重点城市长护险制度的演变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简称“长护险”),是指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对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我国长护险自2016年7月在全国正式推行试点,首批试点城市已经探索发展五年及以上,并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政策及服务体系。本文和睿将聚焦上海、广州、青岛,重点介绍各城市长护险政策的发展与演变。

——上海篇

2016年,上海成为全国首批长护险制度试点城市之一,并正式印发《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于2017年在徐汇、普陀、金山先行试点,2018年扩大至全市,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策略,上海长护险试点工作不断深化,服务体系、评估体系明显优化,在异地结算上也做出了新的尝试。

(资料来源: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官网)

服务体系深化:鼓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增社区日间照护服务形式试点期间,上海市长护险服务形式包括社区居家照护、养老机构照护和住院医疗护理,从支付标准、报销比例上来看,上海长护险相对更侧重社区居家照护服务的保障。同时,政策在社区居家照护服务层面,通过现金补贴或增加服务时长的措施,对5-6级重度失能参保人员的居家照护做出了倾斜。详见下表。

(资料来源:上海市民政局官网)2020年5月,上海市为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将社区日间照护服务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面向评估等级为二级到四级的中度失能长者,规定日间照护30元/天的支付标准,以及85%的长护险基金支付比例,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做了进一步的延伸。

(资料来源:上海市民政局官网)

评估体系优化:评估标准调整,侧重提高认知障碍的等级认定上海市长护险失能等级评估标准是在整合现行的上海市老年照护等级评估、上海市高龄老人医疗护理服务需求评估以及上海市老年护理医院出入院标准的基础上统一制定的。并且,在长护险试点过程中,评估标准逐步完善,于2019年12月修订形成2.0版,即《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试行)2.0版》。评估标准采用自理能力维度和疾病轻重维度两个标准作为评估分值,将长者划分为八个等级,对比前后两个版本,评估标准在评估权重与评估病种上做了相应的优化调整,旨在切实保障真正有需要的长者的照护服务需求。具体来看,在自理能力维度调整了评估权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权重下降20%,相应地认知能力的评估权重提高了20%;同时,在疾病轻重维度上,首次明确将认知障碍纳入评估病种结算方式延伸:尝试异地结算,延伸至本市在长三角区域的连锁养老机构

2021年1月,上海市正式出台《关于本市老年人入住长三角区域养老机构长期护理保险费用延伸结算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长护险正式延伸“出沪”,侧重推动上海异地养老工作的发展,借助异地养老资源分担,解决上海养老压力。

政策规定,符合长护险待遇享受条件的本市失能老人,其长护险养老机构照护待遇,可从本市养老机构延伸至其所在的长三角区域连锁养老机构,实现失能老人异地享受长护险待遇,并按照本市长护险养老机构照护待遇结算。这是上海长护险政策“异地通关”的一次先行先试,为上海老人选择异地养老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首批异地结算试点机构:舒孝(瑞金二路街道瑞福长者照护之家、打浦桥街道长者照护之家)、亲和源(上海亲和源老年公寓)。

——广州篇

广州长护险政策自2017年8月正式开始实施,于2019年底、2020年底先后做出修订,现已颁布《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试行办法》3.0版本,侧重扩大政策保障覆盖面,多方面提升其普惠性和可及性,在此基础上对服务体系、筹资机制、评估体系、支付标准进行了深化。

保障范围扩大:参保人群、保障人群同步扩增,全面保障有护理需求的失能人员参保人群2020年广州长护险新政对参保人群进行了扩充,在职工参保人员的基础上,实现对全体职工医保、18岁以上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应保尽保,重在提升政策的普惠性。保障对象

广州长护险新政同时实现了保障人群范围的扩增,将保障范围从重度失能人员(即长护3级)增至有护理需求的所有失能人员,具体包括长期失能人员(含长护1级、长护2级、长护3级)、延续护理人员、设备使用人员,强化了政策可及性。

(资料来源:广州市医疗卫生保障局官网)

评估标准制定:基于不同保障对象的本土化评估标准试点前期(2017年-2020年),广州市长护险评估标准均参照国际标准,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失能等级评估。现行新政(长护险3.0版)因地制宜,作为保障对象扩增的配套补充,制定了本土化的评估标准,即《广州市失能评估表》、《广州市延续护理评估表》和《广州市设备使用评估表》。 服务体系深化:新增设备使用服务,扩增服务项目,覆盖多元护理需求首先,从服务类型上,政策在原有生活照料服务、医疗护理服务基础上,新增了设备使用服务,旨在满足失能人员多元化的护理需求。与此同时,对各类服务项目进行了补充与完善,生活照料服务、医疗护理服务分别扩增至41项、34项,并新增8项设备使用服务项目。

(资料来源:广州市医疗卫生保障局官网)

支付待遇细化:新增设备使用待遇,各类保障对象支付待遇补充广州长护险支付待遇层面的完善主要是基于参保人群及保障对象的扩增,以及服务体系的深化进行了相对应的细化。新增了设备使用待遇,在原有医疗护理待遇中将医疗护理耗材费纳入支付,同时根据参保类型、护理等级对支付待遇进行了调整与补充。根据现行政策待遇标准,广州长护险仍向居家护理服务以及保障重度失能人员方向倾斜。

(资料来源:广州市医疗卫生保障局官网)

筹资机制完善:筹资渠道多元化,个人缴费+单位缴费+财政补助

政策试点初期(2017年广州长护险1.0版),广州市长护险基金纳入社保基金预算管理,以定额方式,每年按照130元每人的筹资标准筹集。2019年政策修订,基于医保基金支付能力,筹集机制改为医保基金划拨方式,个人无需缴纳。

2020年,国家出台《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鼓励探索责任共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至此,广州市长护险政策二次修订,在参保人员扩大的基础上,筹资渠道相应拓宽,形成从单一渠道到多元渠道的转变

(资料来源:广州市医疗卫生保障局官网)

——青岛篇

青岛于2012年开始探索长护险制度,是我国最早建立长护险制度的城市。

2016年,国家出台长护险试点政策,青岛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长护险试点城市之一。

到2018年,经过6年实践,青岛长护险制度进入2.0时代,保障范围、服务体系、筹资渠道逐步优化,基本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护理保障体系。

2021年4月,青岛长护险3.0正式上线,即现行修订后《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办法》,对参保职工和参保居民实现了制度上的统一,侧重加强农村护理需求保障。

(资料来源:青岛市医疗保障局官网)

保障范围扩大:参保人群、保障对象逐步扩增,覆盖(半)失能、失智人群参保人群青岛长护险政策初期参保对象为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以及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员,2015年,覆盖到全体城乡参保人,即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统一纳入长护险,成为全国首个长护险全覆盖的城市。保障对象

试点初期,青岛长护险侧重保障重度失能人员。后逐步扩大服务对象,增加中度失能、重度失智人员。2021年现行政策,考虑到高龄长者的照护需求,提出85岁及以上参保人员《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小于或等于65分(其他人员需不高于60分)可享受长护险待遇。此外,青岛市长护险设置了“延缓失能失智保障金”,服务对象延伸至轻中度失能失智人员,政策普惠性加强。

服务体系演变:“院护+家护+日护”服务体系,内容上相对侧重医疗照护服务形式青岛长护险服务形式自2012年至今有过多次的调整,试点初期仅提供医疗专护与居家医疗护理, 2014年扩展至医疗专护、护理院医疗护理、居家医疗护理和社区巡护。到2018年面向失能人员的服务形式基本延续,名称调整为专护、院护、家护、巡护,同时新增失智人员服务形式,即长期照护、日间照护和短期照护。2021年长护险新政在原有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调整(院护、家护、日护),保留院护与家护的服务形式,取消专护与巡护服务,但将专护中气切病人的照护纳入了院护的服务范围,并新增日护服务,整体上弱化了医疗护理服务,并在原有机构、居家护理的基础上补充了社区照护服务(即日护),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此外,新政策增加了“辅具租赁”服务保障项目,具体办法尚在研究制定。服务内容

青岛长护险服务内容侧重医疗护理需求的保障,在服务的覆盖上也存在几个阶段的演变。2012年长护险探索初期(即长护险1.0版)仅提供医疗照护服务费用,到2018年长护险政策修订2.0版面向参保城镇职工给予医疗照护与生活照料双重保障并于2021年覆盖至参保居民。至此,青岛长护险实现了参保职工与参保居民制度上的统一,面向参保居民的农村护理保险也将成为青岛长护险今后的重点工作。

(资料来源:青岛市医疗保障局官网)

支付待遇细化:职工与居民待遇项目统一,待遇水平仍有差异青岛市各类服务形式长护险支付比例相对稳定,依据参保人员类别区分:职工90%,一档缴费居民80%,二档缴费居民75%(二档居民报销比例较原来提高5%)。同时,在保障范围扩大与服务体系调整的前提下,政策针对不同参保人群、保障对象及服务形式,对照护服务费和医疗服务费的支付标准做出了细项的规定。

(资料来源:青岛市医疗保障局官网)

评估标准补充:参考国际标准评估,补充失智评估标准青岛市采用国际通用标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量表)单一量表进行参保人员失能等级评估。2018年长护险覆盖范围扩大,同步新增了《中文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量表)》作为失智人员的评估标准。筹资机制完善:多元筹资渠道,医保基金划拨+财政补贴+个人缴费

2012年试点初期,青岛市采用医保基金划拨+财政补贴的方式筹集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基金,2018年起筹资渠道逐步拓宽,增加个人缴费和接受社会捐助

2021年青岛长护险新政中,职工护理保险筹资结构优化,其中医保基金划转比例降低,财政补助标准不变,明确市、区两级财政共担。居民护理保险资金来源更加明确,包括医保基金划拨和财政补贴,个人无需另行缴费。

(资料来源:青岛市医疗保障局官网)

整体来看,各个城市在长护险制度的深化过程中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发展方向及趋势,强化政策的普惠性与可及性,即保障范围扩大,包括参保人群全覆盖和保障对象的扩增。相应地,长护险评估标准、服务体系、筹资机制等配套保障体系也随之调整与补充,实现了制度的体系化完善。

与此同时,各地政策也有结合城市特征做一些侧重的尝试。例如,上海为借助异地养老资源分担解决本地养老压力,探索推出长护险异地结算模式;广州为满足各类失能人员多元化的护理服务需求,长护险保障对象同步覆盖长期失能人员、延续护理人员、设备使用人员;青岛长护险后期则以解决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农村护理保险为重点。

养老产业研究专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为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庞大的老龄人口基数无疑预示着可观的养老市场。

而根据整理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老年人口呈现低龄化特征,以60-80岁活跃长者为绝大多数(约90%),而低龄长者更是占据半数以上,他们依旧精力充沛,为养老产业注入新生朝气。另外,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经济状态并不发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000美元(VS发达国家20000美元),中国老龄化还具有“未富先老”的社会特征。基于种种原因,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有着自己特有的特征。

根据老年人的需求以及国际常见的产业分类,和睿将从老年居住、照护服务、老年用品、康养旅游、文化娱乐、老年保险、养老金融七个类别出发,为您剖析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展望未来前进趋势。

老年居住产业中国目前常见的养老模式为“9073”或“9064”,养老政策鼓励民营机构发展养老产业,产品类型和参与主体丰富多样,包括房地产开发商(万科、绿地、保利等)、保险机构(泰康、太平、合众等)、医疗机构(英智、青杠等)、养老服务机构(红日、绿康、光大汇晨等)等,高端化、品牌系是各大企业抢滩登陆的发展方向截止2018年底,全国养老服务机构近3万个,养老服务床位746.4万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数392.8万张,社区养老床位数353.6万张。——民政部新闻发布会此外,“9073”模式下的养老主力仍然为居家养老,“在地老化”决定了居家适老化改造和适老家具产业成为新的发展机会。目前适老化改造工作主要集中于老旧小区,长期来看普通住宅、公寓住宅改造市场同样不可小觑。2017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厦门、广州等15个城市启动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截至2018年12月,试点城市共改造老旧小区106个,惠及5.9万户居民。2018年年底,首个《适老化住宅设计规范》地方标准在浙江省杭州市出炉,该设计规范包含有适老化住宅设计的基本要求、套内空间、公用部分和设施设备的要求。2019年4月,《杭州市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发布,旨在为杭州市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住房安全性和无障碍设施等方面改造,补贴每户约6000元。老年照护产业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业起步较晚,伴随城市化发展出现的城乡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矛盾才促进了老年照护服务的认知和关注,至今不过20年时间,并且在实际供给中照护服务呈现出理念定位不明确、发展水平层次不齐、专业度缺失等问题。目前市场中的多数从业者属于“40、50人员”,学历层次较低且缺乏足够的知识技能培训,“养老护理员”专业认知度和职责定位不明晰,且专业养老服务人员需求缺口巨大。通常国际护理员:老人配置比例为1:3,按照此比例推算我国目前4063万半失能失能老人至少需要1300万护理员,而据统计目前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服务人员仅为50万,其中持有养老护理员证书的服务人员不足2万。——《2017年中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情况报告》2019年10月1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颁布《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确保到2022年年底前培养培训200万名养老护理员,较2011年版《标准》,在放宽养老护理员入职条件、拓宽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空间、缩短职业技能等级晋升时间等方面做了重大修改。除在政策方面鼓励养老护理员队伍专业标准化外,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跨产业特征逐渐受到重视和发展:医护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以外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紧急救治、协助转诊等服务,物联网养老平台最大程度的解决空巢老人的问题。老年用品产业老年用品产业是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和生活需要,提供食品、药品及器械、健康管理产品、服装服饰、日用生活器具、电子电器等产品的制造业及其相关上下游产业,是养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老年用品已经从最初的食品保健品、服装服饰、医药定于逐渐拓展到服装服饰、电子电器、辅助康复器具、健康管理产品、日常生活器具等领域,产业链体系体系不断拉长增厚。但是,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年用品产业仍然存在市场有效供给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严重阻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据统计,全世界有六万多种老年用品,日本有四万多种老年用品,而我国仅有两千多种,目前市面上的产品80%左右仍然依赖进口。据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老年人的消费支出仍以生存型消费为主,保健食品消费占比超过30%,食品和衣服等日常用品的消费超过50%,其余产品消费占比非常小。但随着社会发展,迈入老龄范围的新一代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有了巨大的升级,服装、化妆品、日化品、家用电器、健康产品等都迎来开创全新品类的市场机会。根据Ageclub对新老年人的访谈调研,其服饰不仅仅在品类上有了极大的丰富,包括各式连衣裙、职业正装、休闲装、不同类型的裤装、毛呢大衣等,而且还会为了特定的场合进行服饰消费,如婚宴、旅游、节日活动等,最频繁时单个季度购买服装达到5次以上。康养旅游产业

康养旅游产业是养老产业中发展较早的一个分支,最初市场充斥着以不合理低价吸引老年游客并安排强制消费的旅游产品,经过国家整顿后,性价比产品成为市场主流,仍然是以相对低价吸引客户,但是产品本质似乎仅仅是普通旅游产品的“冠名”夕阳红再包装,无论是景区景点,还是活动安排都没有特别针对老年人需求。目前全国共计有近 28000 家旅行社,专门从事老年旅游服务的旅行社不过数百家而已。

然而“银发经济”时代下仍然不乏各企业向康养旅游产业迈出创新步伐,他们针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身体健康特点、消费喜好等,设计、包装有特色、富于吸引力的品质型或创新型老年旅游产品,在医疗服务、行程设计、保险服务、导游讲解上予以相应配套。如在传统观光产品的基础上,推出疗养健身、保健理疗类型的旅游线路;针对老年人的摄影、绘画、垂钓等喜好,推出专题活动类的旅游产品。

案例——创新型旅游产品,注重全场景主题运营

“七天六晚婚纱旅拍主题游”BY 乐退族

以婚礼为主题,旅游过程中提供拍婚纱照、特色餐饮、纪念相册等体验,配有专业团队为参团夫妻试衣、化妆、拍摄婚纱照片,提供婚纱、晚礼服共两套,赠送戒指一对,主题游结束后,赠送12寸精美相册一本、8寸摆台一个、电子相册一套、视频一套、含原图照片的U盘一个。

品质创新型的产品必然以更新升级的消费观念和意愿为核心支撑,根据携程《2018老年人跟团旅游消费升级报告》显示:50后已成为最舍得为旅游花钱的群体,跟团游平均单次花费达到了3115元,居各个年龄段之首;中老年群体消费力明显高于年轻群体,选择四钻和五钻产品的比例高达85%,对高品质旅游产品需求强劲,行程舒适和精神愉悦成为了老年人旅游的主旋律。

老年文娱产业

现行的家庭小型化使老年人的家庭负担逐渐变轻,“闲不住”的老人越来越多,他们体力较好、精力旺盛,有条件去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除外出旅游外,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娱乐、教育需求也越来越常见,国家也将此写入纲领性的老龄规划文件。

诚然中国目前的老年文娱教育行业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诸多少儿教育、知识付费等领域的企业正跨步入场,呈现出明确的加速趋势。

模式特点主打产品商业变现发展动向乐退族线上微信号、小程序与线下课程、时装周结合模特课程、时装周旅居养老、主题旅游北京国际中老年时装周向全国重点区域巡演美好盛年线下连锁教育门店为主,线上微信号辅助运营线下模特表演课程及相关活动海外才艺交流主题旅游、化妆品德国衍生产品销售在广州有8加教学点,今年打算扩张至60-100家店养老管家线上微信号、小程序为主,开始向线下摸索掌上老年大学线上付费会员、中老年平板电脑百城征募社区网络老年大学校长快乐50线上线下结合歌唱、音乐、舞蹈等艺术课程及相关活动向KTV导流卖会员卡在北京有3个教学点墨池线上微信、小程序为主书法、国画线上课程付费线上课程、文房用品销售“推广大使”拉新获客老年保险产业

目前中国的老年保险产业主要由基本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两大类组成。

基本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是强制建立和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而面临中国半失能、失能老人老人照护及其支付资金的问题,长期护理保险顺势而生。由国家推行的长护险于2016年在青岛、上海等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2018年后,许多试点城市之外的地区也开始引入长期护理险,探索建立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而商业保险中与老年人相关的有意外伤害险、医疗险、人寿保险、重大疾病险,然而其实这些产品并非专门针对老年人设计,且目前国内整体市场的保障意识较低,老年人购买商业保险的比例依旧不高。

2018年中国太保重疾险新保客户中,60岁以上客户仅占比0.8%,50岁以上客户不到10%。

上述养老居住产业中提到的泰康保险 “泰康之家”居住产品于2012年开发了国内首款虚拟保险产品和实体医养社区相结合的产品,即“幸福有约”——通过完全为养老社区设计的保险保单,附带养老社区的入住的承诺函,将养老社区和保险产品结合,保费门槛200万。

截止至2018年底,泰康幸福有约保单购买客户接近7万人,平均每年增速超过50%,今年保单销量已突破了2.1万件。据悉,购买幸福有约保单的客户中,70%为企业主。

养老金融产业

养老金融产业主要包括三大类: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

养老金金融指的是为储备制度化的养老金进行的一系列金融活动,其对象是制度化的养老金资产,目标是通过制度安排积累养老资产,同时实现保值增值。2017 年以来,养老金制度改革持续推进,一系列政策文件密集出台为我国养老金体系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撑,而养老金市场化运营工作也在顺利推进,2017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已先后在北京、安徽等9个省(区、市)签署了4300亿元的委托投资合同,2731.5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

养老服务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围绕全体社会成员养老相关的投资、理财、消费及其他衍生需求采取的一系列有关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金融活动,主要为养老财富管理,如银行业的养老理财产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基金业的养老目标基金,保险业的商业养老保险、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以及信托业的养老信托等。目前国内市场依旧处于萌芽初期,投资理财需求旺盛,但投资骗局曾经大行其道,市场逐步规范中,距离发展成熟期仍有较长的道路。

养老产业金融指的是为与养老相关产业提供投融资支持的金融活动,其对象是养老产业,目标是满足养老产业的各种投融资需求。在政府政策性手段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养老产业融资模式主要由银行贷款、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养老产业基金、养老债券、PPP等,在养老产业链上游解决融资问题,助力产业发展。

资助案例

银行贷款:目前国开行累计向养老行业投放融资总额超过140亿元,共支持了407个养老项目建设,覆盖了除西藏以外的省份(直辖市);农行累计投放贷款逾20亿元,成为泰康集团西南地区第一个养老项目“泰康之家蜀园”的独家金融全面合作伙伴;

养老债券国开行、农发行向邮储银行定向发行专项建设债券,中央财政按照专项建设债券的90%给予贴息。债券规模总规模为3000亿,国开行大约为2000亿元,农发行为1000亿元

产业基金:2014年,财政部、商务部共同决定,以吉林、山东、内蒙古、甘肃、湖南、安徽、湖北、江西等8个省区为试点地区,为每个省提供3亿财政资金,再由各省的银行或社会资金以不低于1:4比例配套资金,即每省再出资12亿元,合计每省均设立总规模15亿的养老服务业投资基金。

……

纵观整个中国养老产业,方兴未艾,百业待兴,居住、刚需用品行业发展先行,照护服务市场规范中,活跃长者带动了旅游、文娱产业萌芽且快速赶超,“未富先老”的社会特征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环境现状等因素相对影响了老年保险、养老金融产业的发展,但对比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这两个细分产业依旧是前景可观。

随着未来5-10年建国后第二次“婴儿潮”一代逐渐进入老年,中国老龄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速,核心养老客群也随之迎来全面特征升级,同时,政府在社区养老模式革新、医养结合深化、智慧养老推进和养老金融市场放开等多个方向进行支持和开发。

夕阳人群营造“朝阳产业”,养老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和睿与您携手共同见证。

一、二线重点城市养老机构补贴政策

为推动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引入社会力量兴建养老服务设施,提高城市整体的养老服务水平,全国各地均有出台相关政策持续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资助力度。

本文和睿重点筛选了部分一二线的典型城市,对目前各个城市的养老机构补贴政策进行的梳理与分析。

补助范围

不同城市养老机构补贴适用的范围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广州、深圳、南京、青岛、杭州等城市覆盖所有民办养老机构,其中,杭州针对民营、民非性质在补助标准上做了一定的区分,上海、武汉等城市则仅面向民非养老机构。

同时,部分城市也会在某些补贴项目上针对性增设或者放宽准入门槛,如:

广州:运营补贴(护理补贴)申请机构需满足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医疗机构签订医疗合作协议武汉:经营性养老机构为失能老人提供服务床位,经民政部门审核符合条件的,可享受与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同等的运营补贴补助项目养老机构补贴类型普遍包括一次性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医养结合补贴、等级评定补贴,不同城市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增设其他形式的补助,如机构延伸服务补贴(广州)、品牌扶持补贴(上海、武汉)、家庭床位运营补贴(上海、南京)、注重养老机构运营风险补贴(深圳)等。其中,上海相对比较特殊,自2017年起对养老机构实施“以奖代补”的扶持政策,侧重点向提升机构养老质量转移,不再设置建设、运营补贴,新增品牌连锁运营奖、内设医疗机构奖、服务质量提升奖,体现医养结合、质量为重、规模经营、品牌发展导向。补助额度建设补贴

一次性建设补贴一般根据举办养老机构的用房性质设置不同的补贴标准。其中,自建产权用房举办的养老机构建设补贴多为1.0-1.5万元/床租赁用房(租期5年以上)举办养老机构基本在0.5-1.0万元/床为主。

部分城市养老机构建设补贴(普通型床位)

自建产权用房租赁用房拨付方式广州1.5万元1万元一次性支付杭州以主城区、营利性为例9600元6400元分两次拨付(每次50%)南京1万元5000元分两次拨付(每次50%)青岛1.2万元6000元新建分三次,改建/租赁分两次武汉8000元5000元分三次拨付(40%、30%、30%)

此外,部分城市(如南京、杭州)也有在此基础上,专门针对经认定的护理型床位给到额外的一次性补助或更高额度的建设补贴

护理型床位建设补贴VS普通型床位建设补贴

自建产权用房租赁用房杭州(主城区)+4000元/床+2000元/床南京+5000元/床+2500元/床青岛+20%运营补贴

运营补贴主要根据入住长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设置不同的补助标准,从各个城市的政策来看基本在200-600元/人/月不等。

自理半失能失能/失智广州200元/人/月300元/人/月500元/人/月深圳350元/人/月400元/人/月600元/人/月南京--200元/人/月300元/人/月青岛220元/人/月350元/人/月医养结合补贴

医养结合补贴往往会根据内设医疗机构类型给予不同额度的一次性补助,补贴额度10-20万元为主。

医务室/保健室护理站门诊部护理院康复医院上海10万元50万元--杭州10万元15万元----南京5万元10万元--15万元20万元深圳具备医保定点资格的30万元,未具备20万元,取得医保定点资格后,补差10万元等级评定补贴

等级评定补贴一般是经评定达三星级以上等级(含三星级)的养老机构可享受的等级评定奖励,补贴额度各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上海15万元10万元--广州20万元10万元5万元深圳30万元20万元10万元杭州5万元3万元1万元青岛20万元15万元10万元品牌扶持补贴

品牌扶持补助旨在支持品牌养老机构连锁化经营,以上海为典型。

上海自主投资并运营2家养老机构20万元自主投资并运营2家长者照护之家10万元运营管理政府投资举办的养老机构或长者照护之家10万元取得前款奖补的,每多1家,按原有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10-20万元武汉在本市注册、连锁运营3A及以上等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10家(含)20万元

附:典型城市补贴政策

『广州』

『深圳』

『上海』

『杭州』

『南京』

『青岛』

『武汉』

时间银行

去年两会期间代表提出“全国推广时间银行,助力互助养老”的提议,民政府答复,已将“时间养老”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并在此基础上争取突破。

就在今年2月,发改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将“建立时间银行制度,做好志愿者培育工作”,作为地方政府支持政策清单的必选项;政府开始探索“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为其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什么是时间银行?今天和睿就来和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时间银行”的概念由美国人卡恩首次提出,他指出在时间银行里,志愿者通过为他人服务来储蓄时间,当自己需要帮助时,再从银行提取时间以获取他人服务。

目前,时间银行已在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得到推广,我国部分地区也开展了时间银行应用社区养老服务实践的探索。

1国外“时间银行”发展探索

1990年美国成立第一家时间银行,截止今天,时间银行已在世界26个国家获得实践。其中美国经官方认证的时间银行超过50家,而英国高达108家,20000人参与。

美国华盛顿的“时间币”组织、比利时与意大利的“时间银行”、日本的“照护门票”系统、香港的“时分券”等也是典型的代表。而最为典型的当属瑞士时间银行探索

瑞士政府在2012年成立瑞士时间银行基金会,有意打造时间银行的概念,将其作为养老的第四支柱;2017年底,政府对时间银行基金会的评估中,整体获得了正面评价。

2国内时间银行发展探索

在国内,由于时间银行所特有的时间回报机制,让志愿为长者服务的提供者和接受者都能从中受益,因而吸引了许多社区居民,特别是退休在家、有闲暇时间和富余能力的低龄健康老人参与到社区志愿为老服务当中来。

由此形成的互助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现阶段居家与社区养老资金与服务人力不足的困境,既能满足大部分老年人在家养老的愿望,还可以营造互相关爱的养老环境,有利于促进社区建设。

在具体实施层面上,早在1998年,上海市虹口区晋阳居委会试点“时间存储式为老服务模式”,通过组织低龄健康老人为高龄介助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护服务,将服务时间记录存档,可留存兑换服务。

2004年,北京市丰台区也开展类似“爱心时间银行”组织,开展社区内部人员互助活动。

2005年,南京市建邺区滨湖街道首次建立时间银行,并且建立时间货币机制,服务时间不仅可以留存以后兑换照护服务,还可以兑换实物物品,实现时间银行模式的创新发展。

随后,武汉、成都、广州、济南、南京、太原、珠海等地也相继开展了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社区试点。

时间银行自20世纪90年代末在我国初试,至今已有10余年的时间,期间虽然有不少城市对时间银行的建设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也只是在区域内进行了实践,大规模开展的时间效果仍然有待观望。

3时间银行发展困境

时间银行在中国的实践与推广中,由于存储、转移、提取等操作中受到限制,同时面临着公众不信任的危机,大规模发展与推广面临困境。

和睿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归纳问题有以下三点:

• 时间的存储标准有待完善

不同的服务劳动强度与专业度不同,因此时间的衡量标准应不同,体现不同强度与不同技术含量劳动付出的公平性。数据需要大量人力记录,劳动力成本较高,且数据不易长存储,易丢失或篡改。

• 通存通兑面临瓶颈

目前时间银行只限于社区、区域内部的开展,跨地区的转移或者提取存在困难,成为制约时间银行推广的制度瓶颈。另外目前可供兑换的资源有限,影响服务提供的积极性;

• 公众对传统公益机构不信任

时间银行本质上是一种民间互助的循环服务模式,这对社会资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人们缺乏义务感和认同感,人际关系淡漠疏远,社会资本匮乏,组织集体行动就会十分困难。

时间银行的建设往往着眼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的未来,这更加挑战人们对社会的信任。另外持续型的服务提供与时间存储存在不安全感,也会导致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循环效果大打折扣。

4时间银行的未来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压力不断增大,政府层面日益重视时间银行的发展,不断探索新型养老模式,以求解决养老发展困境。

同时,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也为时间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

国家政策持续支持探索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目前已将“时间银行”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并争取在试点基础上获得突破,建立能够全国推广的运行模式。

政府发布的《试点工作方案》中将通过多个试点探索“时间银行”的未来发展,并不断鼓励可运行的探索时间银行养老模式。

在政府的支持下,必然使得时间银行的存储与计量标准不断完善与统一,时间的存储与转移操作也将更加便利,细节的完善,有利于时间银行的大规模、连锁化发展。

政府对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大力支持,也有利于改变现阶段时间银行面临的公众不信任,难以推广的困境,同时为其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良好环境。

▶ 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于时间银行记录以及数据存储以及传统公益机构信息的难以透明公开提供了解决的可能。

未来时间银行可以运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分布式记账功能记录,无需耗费大量人力成本,并且将全球各节点之间的公益服务记录在链上,分布式存储永不丢失,无论发起者和机构是否存在,数据永远都在链上。

区块链的信任共识机制,可以增加参与者对于时间银行的信任,可以争取更多的人参与到时间银行养老公益事业中来。

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我国时间银行也开展了一些新的尝试。

2018年12月,全国首家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电子时间银行在青岛正式启用,该电子银行平台以平安医保科技的“城市一账通”APP为独家技术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创新技术,为志愿者服务大家“时间交换平台”,将服务时间计入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时间银行,深度运用于平安志愿服务管理体系,颠覆单项输出的常规支援服务模式。

▶ 全国首家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电子时间银行在青岛正式启用。

2019年3月,广州义工联与广东省信用协会进行社会信用评价战略合作签约,并发布广州公益“时间银行”APP上线测试,首批选取50个义工服务站点及500名义工。该APP通过扫码+现场签到相结合的形式对义工服务时数进行记录后,自动生成相应的“时间积分”。

时间银行是一个很好的概念,被公认为是我国社会未来养老服务实践中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

随着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的发展,为时间银行的连锁化与持续性经营提供条件,加之政府支持以及新技术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机会。

但从养老本质上看,时间银行虽然可以缓解目前养老的问题,但也只能稍微缓解养老的压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因为时间银行只能提供服务,无法承担全面的照顾,因此要想将它作为基本政策,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可能还需要非常长的考察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