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刊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最早的梯田出现在哪里了 精选刊文

精选刊文

2024-07-11 07: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梯田的形成与发展

梯田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梯田的出现,是古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显著进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修筑梯田的国家之一,早在西汉就已经出现了雏形梯田。

公元前2 世纪至公元10 世纪是梯田的雏形期。这一时期以便于耕作和保水保肥、增加产量的小面积区田形成为标志,并且已经开始修筑山地池塘,以收集径流进行灌溉。西汉时,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农民,基于种稻和保持水土的需要,开始将山麓及沟谷中较低缓的坡地修成水平梯田。

公元10 世纪至16 世纪是梯田的形成期。这一时期已形成了严格意义上的梯田。梯田已经不是零星分布的局部小块,而是沿坡面修筑成阶阶相连的成片梯田。这一时期继承和发展了修建山坡池塘、拦截雨水、灌溉梯田的传统。南宋时期,我国南方地区开始出现高山梯田。

公元16 世纪到20 世纪40 年代是梯田建设与治山治水的结合期。这一时期梯田推广的范围越来越广。修筑梯田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粮食,而且也和治山治水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了梯田的作用。我国已在梯田的基础上形成了引洪漫淤和保水、保土、肥田的梯田技术和理论。

二、典型梯田文化

我国梯田分布于全国各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只要是山区就有农耕梯田,其中以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分布最为集中。

1. 红河哈尼梯田

红河哈尼梯田是指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梯田,红河州地处哀牢山,当地多山、亦多梯田。梯田规模有105 万亩,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 万亩梯田,所有的梯田都用泥土垒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 ~75° ,集中连片的梯田达1.05 万亩以上,主要用来种植水稻和养鱼、养鸭。红河哈尼梯田是我国水稻梯田的代表作,被人们誉为“ 中国最美的山岭雕刻” 。2013 年6 月,在第37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 处世界遗产,也成为第一个以民族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2. 龙脊梯田

龙脊梯田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梯田形似“ 龙脊” 。龙脊山海拔近千米,大多数地区坡度为26° ~35° ,最大坡度达50° 。龙脊梯田分布在海拔300 ~1000 米处,总面积接近10 万亩。以风景优美而著称的两处梯田分别为平安壮寨梯田和金坑红瑶寨梯田。龙脊梯田从山脚一直盘绕到山顶,每片稻田大者不过1 亩,小者仅能插下两三行禾苗。龙脊山山势磅礴,直上云端,构成了“ 层层梯田绕山村,村村渠道涌山泉” 的奇美景观。

3. 紫鹊界梯田

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西部山区水车镇境内,当地的梯田多达6 万余亩。紫鹊界梯田历史悠久,初垦于秦汉,盛于宋明,至今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紫鹊界梯田的形成,发源于人,得益于水。这里的地下水,属于基岩裂隙孔隙水类型,哪里有基岩裂隙,水就从哪里冒出来,而且山越高,水越多,永不枯竭。6 万多亩梯田主要分布在上下500 米的山坡上,其奇特之处在于水平梯田之间既无水库也无水塘,全靠溪水自流灌溉,而且素有“ 天下大乱,此地无忧;天下大旱,此地有收” 之说。紫鹊界梯田独特的耕作方式和天然的灌溉系统在稻作文化中也独具特色,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三、梯田文化的价值

梯田和梯田文化是人类农耕文明的伟大奇迹,梯田不仅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还具有提供农产品、生态支持、环境调节和文化娱乐等功能。我国各地梯田景观风格各异,但其中都凝聚了不同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同文化的独特智慧。

在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梯田也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景观,梯田文化也是我国重要的农耕文化遗产。山区人民在长期耕作梯田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梯田乡土景观和梯田乡土文化,这些都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资源。我国西南地区的许多梯田,比如红河哈尼梯田、龙脊梯田、加榜梯田、高要梯田等,已经形成了当地的一大文化景观,也已经成为重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梯田所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难以估量的。

立享5元优惠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事在全民、人人有责

来源:农村百事通2021年第4期

编辑:徐洋

核发:徐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