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全套复习资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第三版pdf电子版 2023考研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全套复习资料

2023考研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全套复习资料

2024-07-12 01: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3考研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全套复习资料笔记、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视频精讲

2023考研专业课复习,节选自识库学习网(http://skw.100xuexi.com/)

内容简介  

本书是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复习笔记以本教材的重难点知识为主,并结合其他相关经典教材,还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科目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科目的知识精华。

2.精选典型习题,巩固重点难点。本书精选了部分典型习题,所选习题基本涵盖了重要知识点,针对性强,答案详尽,并注意对相关内容的扩充。

3.挑选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本书挑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纸质书,方便对照复习。

  复习笔记节选  

一、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1.文学与文学史(1)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至晚在商朝时期已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相继不断地产生过类型、样式繁多的文学作品。(2)文学史的研究,应当以唯物史观为指南,科学地而不是随意地建构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学史,即要认识一个国家民族历史上相继出现的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所体现的历史面貌及其发展规律,既要求突出文学主体,又要历史地看待作品的文学属性,还要注意多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才能显示文学历史的面貌。最为基本的是要把文学史的研究放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基础上和思想文化的大背景中,确认入史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整体地显现其意义,将文学史的研究不断推向深入。(3)中国文学史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目前已知的中国文学史著作,最早有两部:一是黄人的《中国文学史》,一是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此后国人相继编写出版的中国文学通史,至20世纪末,大约在200部左右。但随着社会的变迁,思想观念的变化,已出的著作在文学史的宗旨、对象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会存在着种种差异。

2.文学史的内容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1)  作家的生平事迹及其创作的社会背景、作品的影响是文学史研究必须考察的对象。(2)文学作为审美文化形态,其形式、作法、语言方面的传承、创新,构成文学发展演进的表征和文学史的历史内容。(3)文学影响、接受,也应当是文学史研究的课题。

3.文学史学,即研究文学史的学科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是历史的组成部分,这就需要研究者不仅具有文学的眼光,还须具有史学的眼光。历史的发展过程是在相互作用的形式中进行的,历史进程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因此,恩格斯说:“必须研究全部历史,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法学、美学、哲学、宗教的观点。”

二、中国文学的演进1.先秦:辉煌灿烂的文学源头先秦宏富的文化典籍开创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也奠定了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格局。《诗经》汇集了宗周和诸侯国上至庙堂,下至民间的诗歌,屈原用上古神话材料和楚地祭歌形式开创出楚辞,构成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源头,影响深远。延绵数千年的文学观念,丰富的文体、命意和取象的方式方法等,都可以从先秦文学中找到其源头。

2.两汉:辞赋蔚起、传记文学的出现和诗体的整合(1)受屈原楚辞的巨大影响,汉代能文者多作赋,辞赋成为两汉的主流文体,文学的表现功能得到了高度的发挥。(2)两汉叙事散文最为突出的是司马迁的《史记》,纪传体成为后世史书的典范,其中的列传部分对人物情状、性格的表现直接开启了后世文言小说的叙事模式。(3)两汉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古诗十九首》从乐府民歌汲取养料,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3.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自觉、批评理论的兴起和文学审美的提升(1)从汉末建安时起,“五言腾踊”,诗歌空前繁荣起来,批评理论也异常兴盛,开启了文学自觉的时代。从曹丕的《典论·论文》到刘-的《文心雕龙》,再到萧统编筹的《文选》,表明文学脱离经史诸子之学而自成一家,文学的审美价值得到了特别的重视。先是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继之是游仙、玄言诗,到陶渊明开辟出田园之韵、谢灵运描摹出山水之美;再到声律和词藻并重的宫体诗的出现,为格律诗的定型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诗歌在这种历史的迭变中,诗的内质与形式都获得了高度的提升。(2)随着文学审美特性的张扬,辞赋转向抒情,朝更加骈体化的方向发展,表现出强烈的诗化中动,并由此逐渐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美文样式——俳赋和骈文。(3)以《搜神记》《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怪、志人之书使虚构叙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和认同,成为唐人传奇小说的前奏。

4.隋唐五代:诗的黄金时代(1)隋唐接续了六朝的格律理论,使近体诗得以定型,同时诗坛大张汉魏乐府的旗帜,古体诗生发出新的活力,因而形成今古体并行多姿的态势,奠定了后世千百年诗体的基本格式。陈子昂、王勃、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诗人观览山水,游幕边塞,咏叹史事、抒发襟怀,极大地扩展了诗的题材、意境。(2)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确立了此后相当—段时间内“文以载道"的基本格调。(3)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和古文的提倡推动了唐传奇的兴盛,小说走向成熟。唐代僧院俗讲变文成为—种通俗的新文体,开中国讲唱文学、话本小说之先河(4)晚唐五代,李煜等人的创作使词达到了高度的审美境界,开启了宋词抒情言志的繁荣之门。

5.宋代:诗、词、文并行,以词称胜(1)宋初诗承晚唐,继而转师中唐,更远追晋诗,发展出了影响深远的江西诗派。宋理学兴盛,使诗歌趋于平淡,长于说理。此外,有宋一代边患不断,从而激发了一批诗人的爱国情怀。(2)  宋文上承韩柳,阵容更大,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大家在史论、游记中注入感情和理趣,创造出—种散体抒情的文赋。(3)词在宋代最兴盛,从晏殊的闲情雅致和柳永的吟风弄月,经苏轼、辛弃疾的开拓,再到宋末姜菱、吴文英的咏物寄怀,题材、作法、风格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性,成为有宋一代文学之胜。(4)  宋金的话本小说、诸言调等通俗文学也发展蓬勃。

6.元代:通俗文学兴盛,戏曲最盛元代,传统文化失去了主导优势,文人地位降低,通俗的讲唱文艺兴盛,产生了足称有元—代文学之胜的新诗体散曲和以曲为主体的戏剧杂剧,南戏也由民间走出。

7.明代:小说兴盛,新l日文学思潮交争(1)《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长篇章回小说成为明代盛行的文体。(2)由宋元南戏生成的传奇,文学之士竞相创作,成为有明—代文学的重要文体。(3)传统的诗文难于复现唐宋的优势,守护旧文体的作家提出复古的理论主张。(4)  因为心学的流行,反理学、张扬人性的思想解放思潮在小说、戏曲中凸显出来,显示出中国古代文学的新趋势。

8.清代前、中期:集历代文体之大成的文学景观(1)清代诗人继承传统的“诗言志""缘事而发”的基本精神和审美原则,创作出极丰富的诗篇。如吴伟业的《圆圆曲》等歌行诗、王士镇的极含蓄蕴藉之能事的神韵诗,都达到古人所未达到的境界。(2)  久已衰落的词在清初出现了“中兴"”,陈维崧极大地开拓了词体的境界。(3)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将志怪传奇小说推向了巅峰,堪称中国文言小说之绝唱。(4)元明以来兴盛的戏曲,成为清代作者抒情言志的文学形式,在前人积累的艺术经验的基础上,洪界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成为中国古典戏曲的杰作。(5)通俗小说创作真正进入作家独创的新阶段,自况自喻因素和主体意识增强,便产生了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两部伟大的长篇小说。

9.近代:旧文学的新变与新文学的呐喊(1)清王朝后期由盛转衰,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社会性质和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作家身份和知识结构也发生变化。(2)诗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忧患意识、爱国精神成为主调。龚自珍发扬了传统审美特性,黄遵宪大开诗的观照天地。(3)白话小说兴盛,由对旧体制规范的救赎到对现实官场世情谴责,新旧杂陈,多声复调,与翻译文学的传播,一起加速了中国文学大转型的步伐。

三、中国文学史的分期1.文学本身发展变化的九个方面围绕文学作品这个中心,综合考察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创作主体、接受主体等,可将文学的发展变化细分为九个方面,即创作主体、作品思想内容、文学体裁、文学语言、艺术表现、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传媒、接受对象。这成为本教材展开中国文学史书写的重要参照系。

2.三古七段的划分综合考察了文学本身九个方面的因素,并参照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本教材提出“"三古七段"这样—种文学史分期的视角。(1)上古期(先秦~两汉,即公元3世纪以前):第一段(先秦);第二段(秦汉)。上古期文学的总体特征为:①各种文学体裁开始萌芽。②以儒、道两家为主的中国文学思潮开始形成。③士大夫作为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以及文字作为传播媒介的格局基本奠定。(2)中古期(魏晋~明中叶,即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天宝末~南宋末);第五段(元初~明中叶正德末)。中古期文学的总体特征为:①进入文学自觉的时代。②文学语言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由古奥转向浅白。③诗、词、曲三种重要文体相继登上各自发展进程的顶峰;文言小说在魏晋南北朝已初具规模,在唐代臻于成熟,白话短篇小说在宋元两代已经相当繁荣。④出现了印刷出版、舞台表演等新型的文学传媒形式.⑤文学创作的主体和对象涉及宫廷、士林、乡村、市井等各个方面。(3)近古期(明中叶正德末~五四运动,即公元16世纪~20世纪初期)︰第六段(明嘉靖初~鸦片战争);第七段(鸦片战争~五四运动)。近古期文学的总体特征为:市民化和商品化极大地影响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②创作主体出现个性解放的趋势,逐渐突破理学的禁锢,追求情感的释放和心灵的自由。诗文等传统的文体仍有发展,但难以突破,通俗文体则生机勃勃。综上所述,不同于朝代分期,三古七段是处理中国文学史分期问题的一种新的视角。本教材将两种视角结合起来,以考察中国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可收到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效果。

考研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1.三古七段答:三古七段是中国文学史的一种断代方法。它将中国文学史分为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在三古之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①上古期包括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第一段为先秦,第二段为秦汉;②中古期包括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为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为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为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③近古期包括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第六段为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 1840),第七段为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三古七段说主要着眼于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体现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所呈现的阶段性,而将其他的条件如社会制度的变化、王朝的更替等视为文学发展变化的背景。

2.裘廷梁[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答:裘廷梁,字可樗,是倡导白话文运动的先驱。戊戎变法前后,编辑《白话丛书》。1898年创《无锡白话报》,极力提倡白话文,进行文体改革,同年他在《苏报》上发表著名论文《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有《可枰文存》传世。

3.甲寅派[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答:甲寅派得名于《甲寅》杂志。《甲寅》1925年在北京复刊后,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反对白话文,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反动军阀统冶.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甲寅派很快败下阵。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

二、填空题

1.《卫风》中的《  》是《诗经》弃妇诗的代表作。[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答:氓【解析】《卫风·氓》充满了对负心人的控诉、怨恨和责难,是《诗经》弃妇诗的代表作。

2.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先秦历史散文《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答:战国策【解析】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三、简答题简述文学发展的不平衡现象。答:推动中国文学演进的因素,既有外部阳的,也有内部陪的。(1)外部因素造成的文学发展的不平衡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地理等属于外部因素。①这些因素反映在时间上,就表现为各个朝代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各个朝代文学的成就是不一样的,同时,各个朝代有其相对发达的文体,正如王国维所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②这些因素反映在空间上,就表现为各个地域文学发展的不平衡。首先表现为不同的地域会孕育出不同的文学审美形态,如先秦时代诞生于北方文化圈的《诗经》和诞生于南方文化圈的《楚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前者是实现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后者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两者迥然有别的文学审美形态与地域的差别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其次表现为不同地方的文学发展有兴有衰,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汉魏时期,文学的重心在北方,如长安、洛阳等地,历史上梁园文人集团、邺下文人集团等就是北方文学兴盛时期的代表。东晋时期,衣冠南渡以后,文学重心开始向南偏移,陶渊明、谢灵运等文学大家都是南方人,主要活动在南方;而到了隋唐时期,文学重心又一度北移,两宋以后,又开始南移。(2)内部因素造成的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文学的内部因素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主要涉及文学创作的主客体的双向运动。创作主体的能动创造,从对具体客体的选择到重塑,都是按照作家"“内在的尺度""即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审美需要、审美目的、审美理想来进行的。不同的作家对生活有不同认识和不同的审美需要、审美目的、审美理想,他们所选择的具体客体和所创造的艺术作品也必然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

①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有先有后。各民族最早的文学体裁都是诗歌,中国也不例外,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五六百年间的诗歌总集《诗经》,是我国诗歌成熟的标志。其次是散文,《左传》的出现是我国散文成熟的标志。然后是小说,唐代中期各种传奇的出现标志这种文体的成熟。再次是戏曲,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②各种文体从萌芽到成熟所经历的时间不同,有短有长。诗歌萌芽于殷商甲骨文卜辞,成熟于春秋中期的《诗经》。散文也萌芽于殷商甲骨文卜辞,成熟于春秋末期的《左传》。小说萌芽于先秦诸子百家的寓言典故和历史散文中的一些情节片段,成熟于唐代中期三大爱情传奇——白行简的《李娃传》、元模的《莺莺传》、蒋防《霍小玉传》的出现。戏曲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的歌舞,成熟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等元曲四大家的出现。③雅与俗互动、互变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不平衡的一个表现。雅与俗,实质上也可视为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问题。一方面,俗文学不断高雅化,如词在唐代本是民间通俗的曲子词,后来到了文人手中,特别是南宋格律派词人一番熏陶之后,就变得非常高雅了;再如南戏本来是一个村坊小戏,在艺术上既通俗又粗糙,但却在文人参与下不断提升其艺术品位,促进其雅化,终于产生了《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这类精致高雅的作品。另一方面,雅文学也在不断通俗化,如汉大赋铺陈夸饰,完全是“润色鸿业”的宫廷文学;到了魏晋六朝小赋,则成了文人学士抒情咏物的工具,开始从宫廷走向士人阶层;再变而为唐代俗赋,则完全走向民间,这正是不断化雅为俗的结果;再如在戏曲领域,花部最终战胜并取代雅部,正是化雅为俗的例证。④复古与革新之间的交替、碰撞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不平衡的另外一个表现。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复古与革新不是简单的直线运动,大多数时候,革新是打着复古的旗帜,复古蕴含着革新的因素,中国古代文学正是在这两股力量的牵引下不断地螺旋上升。如初唐的陈子昂,为反对当时诗坛上片面强调文采而内容空洞、风格柔靡的齐梁诗风,打出复古的旗帜,推崇《诗经》的比兴寄托和汉魏风骨,在他的呼吁下,初唐诗坛的风气为之一变;再如唐宋八大家倡导的古文运动,提倡“文以明道"”,推崇先秦和汉朝的古文,反对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又如明代中期以李梦阳、王世贞为首的前后七子标榜""复古”,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反抗迂腐不通的八股文以及雅正有余、生气缺乏的台阁体,但当他们渐渐陷入拟古的泥潭不能自拔后,又遭到以唐顺之、归有光等为代表的唐宋派的批判。就这样,中国古代文学就在以种继承与批判、复古与革新的动态模式中不断前行。

2023考研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全套复习资料

完整版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