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略谈八十年代日本流行音乐在香港:其历史及影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摇滚乐经典歌曲八十年代 【番外篇】略谈八十年代日本流行音乐在香港:其历史及影响

【番外篇】略谈八十年代日本流行音乐在香港:其历史及影响

2024-07-01 00: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寻晚响东急 踫正个日本娃娃

对眼特别大 仲有尖尖既下巴

有D似中森明菜 唔系讲假

趣怪又特别 直头日本化

求爱敢死队 我属御三家

最注重浪漫 又够风骚够肉麻

戴起副紫色太阳镜 人就潇洒

百五磅魅力 实行大轰炸

Hello Kon Ban Wa 小姐你好吗

Watashi Wa Hong Kong No Matchy Desu

Anata Wa Totemo Kawaii

实行用架文跟渠 Friend 下

——节录自许冠杰《日本娃娃》歌词(1985年)

在许冠杰创作的这首《日本娃娃》里面,开首即出现了两个日本明星的名字,分别是“中森明菜”和“Matchy”(近藤真彦的昵称)。许氏的歌词一向以平民化、通俗易懂见称,他会将这两个名字写入歌词中,着实表示了两人于80年代中期在香港的知名度。而更值得留意的是,中森明菜和近藤真彦都是流行歌手,因此他们成为了当时香港人熟知的名字,亦是反映出八十年代日本流行音乐在香港的影响力,而这就是本文的讨论重点:当时日本流行音乐及相关文化(例如偶像)在香港引起了怎样的热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这股“日本热”对香港本地的文化又产生了什么冲击?这些都是本文希望探讨的问题。

一、前史:从七十年代开始,日本流行文化进入香港

八十年代日本流行音乐在香港引起的热潮,其实并非一朝一夕间突然爆发,而是有迹可寻,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七十年代日本的流行文化开始进入香港,为大众日后接受日本文化做好了铺垫和预备,亦可以视为八十年代热潮的先兆。

其中本地电视台播放的日本电视剧就是香港大众接触日本流行文化的一个主要渠道。从六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一直到七十年代,由于本地剧集产量不足,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即俗称的无线电视,TVB)购入了大量美国和日本的剧集来填补需要,进入七十年代日剧更是已成为香港各大中文电视台的必备节目。当时日剧的剧种多元,有体育剧、青春剧、武士剧、警匪剧,乃至儿童特摄片和爱情小品,相较于以武侠和豪门恩怨为主的本地剧集,不论是题材还是拍摄手法都相对优胜,吸引到不少观众追看支持。当时比较热门的剧集有《青春火花》(原名《サインはV》,1969年)、《柔道龙虎榜》(原名《姿三四郎》,1970年)、《佳偶天成》(原名《3人家族》 ,1968年)、《二人世界》(原名《二人の世界》,1970年)等等,亦成功带起了竹胁无我、栗原小卷、新藤惠美及冈田可爱等主演演员在香港的知名度。而后来一些在七十年代中期拍摄,但到了八十年代初才在港播放的剧集,亦掀起了相当热潮。当中最出名的有所谓“《赤的系列》三部曲”(即《赤的疑惑》、《赤的命运》及《赤的冲击》,1975~1977年),令主演的山口百惠及三浦友和成为人所共知的“新一代金童玉女”。

跟电视剧引起的热潮的相比,当时日本流行音乐在香港的热度仍未到达高峰,但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已经有一些日本歌手在本港的唱片市场取得不错的销量。例如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香港会)(以下简称“香港IFPI”)的统计,在1982年及1983年,五轮真弓、谷村新司、西城秀树、山口百惠均有唱片作品在香港取得金唱片或白金唱片销量认证,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标志着日本流行音乐开始在香港崛起。

二、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流行音乐及偶像文化在香港的全盛时期

若然说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日本电视剧是其流行文化在香港的代表,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这个情况则出现了变化:日剧的热度开始减退,取而代之的是流行音乐及其相关的偶像文化开始获得追捧。其中本文开首提到的中森明菜,就是当时日本流行音乐文化在香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中森于1982年以16岁之龄在日本出道,凭借清纯与叛逆少女的双重形象,不久后即迅速走红成为代表性的偶像歌手,而她的人气亦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香港获得支持:她于1983年推出的专辑唱片《Best Akina》在1984年首次获得香港IFPI的金唱片认证,到了1989年更是有7张专辑作品获得金唱片或白金唱片认证,为日本歌手在香港获得认证最多者,单以八十年代计算的话更是外国歌手中最多(其次为美国歌手麦当娜(Madonna),合计有6张作品获得认证)。除了中森,其他歌手如松田圣子、德永英明、安全地带亦在八十年代获得最少两次的IFPI认证,这段时期可以说是日本流行音乐在香港的全盛时期。

在销量之外,当时本港电视台转播日本的一些大型音乐节目亦受到观众支持,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每年除夕举行的《红白歌唱大赛》(早期在港称为“全日本红歌星大赛”,日本方面称为“红白歌合戦”,见图1)。此节目汇集了当时日本乐坛上最具人气的歌手,分为“红组”(女歌手)及“白组”(男歌手)轮流演出,是每年日本流行音乐的盛事之一,其在香港的转播也是观众在年末会特别留意收看的节目。而除了电视台会在特定时节转播节目,平常时候娱乐杂志也会紧贴报导日本乐坛的动向。比如图2就是1984年一本娱乐杂志中介绍当期日本流行音乐销量的内容,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此类杂志的报导是本地乐迷了解日本音乐潮流的重要途径,而这类杂志能够在市场中获得支持,亦是侧面反映了日本流行音乐在本港的受欢迎程度。

图1图2

三、日本流行音乐在香港获得支持的原因

前面已经从唱片销量以及媒体报导等方面,讨论了八十年代日本流行音乐在香港的热潮,但为什么日本的外来音乐可以在港吸引这么多的受众呢?这则是本节要略加探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本文认为究其原因,在于当时日本的流行音乐提供了本地乐坛所缺乏的新鲜感,例如偶像文化以及多元的歌曲种类。

正如前文在讨论七十年代日剧风潮时提到,当时日本电视剧能够跨越文化阻隔获得本地观众支持,其主因在于日剧题材多元而且新鲜,为观众提供了武侠剧和豪门斗争剧之外的选择。八十年代日本的流行音乐亦是如此,而其中带来的新元素就是具青春气息的偶像文化。就如李展鹏指出,八十年代初香港乐坛代表性的女歌手是徐小凤、甄妮、张德兰等等,这些歌手都主要以唱功而非视觉形象作招徕,年龄亦比较成熟。相比之下,当时日本流行音乐的新秀都是偶像文化之下的产物,以年轻和青春感作为卖点,比如上文提及的中森明菜及近藤真彦出道时分别只有16岁和15岁,而如此低的出道年龄在当年的本港乐坛几乎是不可想像的:例如梅艳芳以18岁出道已算年轻,而且相对于日本偶像的少年少女形象,梅走的是中性成熟路线。而其他在八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男歌手如张国荣及陈百强,更是在20岁以后才出道。从这点来看,可以说当时日本的流行音乐打开了一个本港乐坛尚未开拓的市场。

除了歌手本人的形象包装,日本音乐多元的歌曲风格亦是其能够抢占本地乐迷支持的要因之一。李展鹏在分析梅艳芳的出道背景时提到,当时本港女歌手的流行曲代表有张德兰的《情义两心坚》、徐小凤的《随想曲》以及苏芮的《酒干倘卖无》等等。这些歌曲的风格均偏向传统中国风味,歌词亦比较成熟大气,以情义、亲情等为主题,虽有其特色,但未必受当时年轻一辈的欣赏或欢迎。反观日本流行音乐,自七十年代起就大量吸收欧美的音乐风格,例如摇滚乐及合成器音乐,并融入到流行曲当中(当时日本亦有偏向传统主题的歌曲,称为“演歌”,但并非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其在香港的影响亦远不及流行音乐)。歌曲内容亦主打少年少女的恋爱心事,又或者是城市生活等比较有亲切感的主题。这种在音乐风格方面的差距,亦是日本流行音乐的新鲜感的根源所在。

四、日本流行音乐对香港音乐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说到八十年代日本流行音乐对本港音乐的影响,最明显的莫过于当时本地唱片业大量购入日本乐曲的版权,然后重新填词供本地歌手翻唱推出。曾经负责梅艳芳唱片监制的已故制作人黎小田,就曾在访问中提到:

那时候流行改编日本歌,张国荣、谭咏麟也一样。陈淑芬跟日本大洋公司有联系,拿版权容易。我们听了一些日本歌觉得好,就改编为广东歌。另一方面,这样其实可以节省开支,只是给一点版税,不用给作曲费及编曲费,比较便宜。那个年代其实不是很多人作曲,后来商台推动本地创作,情况才改变。

前文提到的在香港销量出色的日本歌手,其歌曲通常也会被改编为广东歌翻唱,例如中森明菜从1982年到1991年间,几乎每年都有歌曲被改编翻唱,比如张国荣的《第一次》(原曲《禁区》)、谭咏麟的《南风》(原曲《サザン·ウインド》)、张学友的《局外人》(原曲《十戒(1984)》等等。又例如梅艳芳早期的专辑《心债》及《赤色梅艳芳》,其中有半数歌曲均是日本歌曲的翻唱;林忆莲于1985年出道时推出的同名专辑《林忆莲》,翻唱自日本歌的更是占了10首里面的7首。

除了在乐曲风格上有所参照,在歌词内容上同时期的本地歌曲也开始向日本的风格贴近:像前述关于情义或亲情大义等内容在流行曲中逐渐变少,取而代之的是城市恋爱等主题。歌词的语言也不再局限于中文,例如林振强为梅艳芳写的歌词就加入了英语部分。这可以说是与同时期的日本流行音乐相当类似:当时日本的偶像歌手有不少歌曲都以英语为题,甚至以英文字句作歌词,例如松田圣子的《Sweet Memories》(1983年),又或者是中森明菜的《Desire -情热-》(1986年)。日本学者菊池清麿就在《日本流行歌变迁史》一书中指出这是八十年代日本歌曲的特色之一。此外,从八十年代开始港日之间的流行音乐交流亦逐渐增加,例如西城秀树曾在1982年、近藤真彦曾在1985年来港表演,令本地的音乐环境开始走向国际化。

五、总结

综上所述,八十年代日本流行音乐在香港盛极一时,吸引大批乐迷支持,究其原因,是因为其时日本的流行文化具有新鲜感,其带来的偶像文化又或者多元的音乐风格均是当时香港本地乐坛所欠缺的。而当时唱片业界相信亦是了解到这点,因而争相购买日本歌曲的版权作改编翻唱,同时又开始改变流行音乐的内容主题以迎合新一代的观众口味。总体来说,八十年代的日本流行音乐一方面在港开拓了新的市场,同时又刺激本港业界追上竞争的趋势,可以说是港日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值得更深入探讨的话题。

参考资料:

吴伟明著:《日本流行文化与香港:历史·在地消费·文化想像·互动》

李展鹏著:《梦伴此城:梅艳芳与香港流行文化》

李展鹏、卓男编:《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菊池清麿著:《日本流行歌変迁史―歌謡曲の诞生からJ・ポップの时代へ》

IFPI (Hong Kong Group) - Gold Disc Award Presented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