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西传文献整理与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小说翻译 中国古典小说西传文献整理与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中国古典小说西传文献整理与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24-07-15 13: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2017年重大项目>>中国古典小说西传文献整理与研究>>研究动态 中国古典小说西传文献整理与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19年12月13日13:35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

一、 总体执行情况

本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目前已完成前两个阶段的工作。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2017年11月-2018年3月)深化和拓展课题的立意与设计,对课题的问题意识、文献基础、总论与子课题的关系进一步梳理,具体化为有学理依据和可操作性的方案,落实各项子课题的文献收集、研究与撰写任务。

(1)2017年11月,召集课题组成员,落实资料文献的收集整理任务,讨论完善本项目的总体布局,细化子课题的具体内容、思路,明确成员的分工,明确著述和文献编纂体例。

(2)2018年1月,举行开题报告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征求对研究计划和各部分内容的意见。首席专家及子课题负责人就各自的课题设计进行汇报,集思广益,再作修订。

(3)2018年3月前,完成体例和纲目的修订,着手展开研究工作。

第二阶段(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继续完善、充实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调查研究,展开与课题相关的学术交流,举办中国古典小说西传系列工作坊、参加系列国际学术会议等。

(1)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调查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与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二是与中国古典小说西传相关的汉籍目录、早期汉学研究中的中国古典小说资料的收集、汇编与分类。前者主要是用于专题研究,后者为文献汇编做准备。

(2)首席专家宋莉华教授完成课题总体设计,并对中国古典小说西传的历史轨迹、路径、方式、媒介等形成宏观的总体性描述和理论基础。

(3)首席专家与各子课题负责人不断协调,督促课题进展,完善课题组主要成员,解决研究研究和撰写中出现的问题。

(4)首席专家与课题组成员协调确定体例,进行文献资料的梳理。

(5)发表和出版部分阶段性成果。

第三阶段(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进行各子课题的研究、撰写和文献汇编,各子课题完成最终成果的初稿。已进行期中的部分研究工作,包括对目录文献、汉学期刊、汉文小说的收集整理工作,分别汇编成册如下:

(1)《中国古典小说西传编年》(1714-1949)。

(2)《西方早期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珍稀资料选刋》。

(3)《西方早期中国古典小说书目文献汇编》。

(4)《西人所著汉文小说集成》。

(5)“中国古典小说西传研究丛书”系列。

4、第四阶段(2022年1月至12月):对最终成果进行修订、定稿,提交成果鉴定。

二、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子课题之一:中国古典小说西传编年。

以编年史的方式呈现1714-1949年这两百年间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传播的整体历史轨迹。按照中国古典文献学编年体体例,把翻译、介绍或评论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学者和论著都纳入考察范畴,先以时序为经,以事件为纬,全面再现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和接受状况,同时凸显古今之变。

课题组成员张佳颖、关晓茵2019年赴美国收集相关文献,目前资料的收集工作已完成,确定了西传编年的目录,进入实质性编纂阶段,完成约20万字。

子课题之二:西人所编中国古典小说书目文献整理与研究。

西人所编中国古典小说书目整理与研究。发掘近代西人编订的稀见西文书目40余种,如伟烈亚力《汉籍解题》(1867)、梅辉立《汉籍书目提要》(1867)、《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书目(含伟烈亚力藏书)》(1872)、穆麟德《中国书目手册》(1876)、考狄《汉学书目》(1878-1885)等,将其中著录的中国古典小说书目汇编成册。

对西方早期汉籍目录中的中国古典小说收录情况及著录的目录学特点形成了宏观的认识,在《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发表重要成果《西方早期汉籍目录的中国文学分类考察》(宋莉华)。对部分西方早期汉籍目录展开并完成深入的个案研究,如课题组成员宋莉华、谈剑明在《南开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发表《皇家亚洲学会所藏中国古典小说及其书目研究》,对西方最早的汉学研究机构之一皇家亚洲学会所藏中国古典小说展开研究。其所藏小说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多康雍乾嘉时期的刻本或稀见版本,与国内现存版本可互为参照。皇家亚洲学会汉籍目录的编纂和修订,则反映了19世纪欧洲文学体系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框范,体现了中西文学观念的差异,具有学术史的研究价值,是考察中国近代文学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维度。另外,对伟烈亚力的《汉籍解题》、梅辉立的《汉籍书目提要》以及一些公共图书馆汉籍目录,包括傅尔蒙编、雷慕沙修订的《法国皇家图书馆汉籍目录》,柯恒儒编《柏林皇家图书馆汉籍目录》(1822)、肖特的续编目录《御书房满汉书广录》(1840)、道格拉斯的《大英博物馆藏中文刻本、写本、绘本目录》(1877)及其《续编》(1902)等已文,完成初步研究。

子课题之三:西人研究中国古典小说文献资料汇编。

按中国古典小说总论、作者及本事研究、版本研究、评点和序跋研究、文体研究、语言研究、结构艺术研究、表现手研究、叙事模式研究、宗教思想研究、历史文化内涵研究、时间与空间研究、物质与技术因素研究、图像研究、读者与接受研究等主题,分类汇编。

目前完成了对《远东杂志》《中国从报》《北华捷报》《教务杂志》《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会报》《东亚杂志》《汉学杂编》《凤凰杂志》《新中国评论》《中国科学美术杂志》《天下月刊》等期刊的资料收集,对其中的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资料汇集筛选。发表阶段性成果《〈远东杂志〉及其所构建的晚清图景》(宋丽娟),《国际汉学》2018年第3期;《“才子书”:明清时期一个重要文学概念的跨文化解读》(宋丽娟),《文学评论》2017年第6期。

子课题之四:《西人所著汉文小说集成》。

对已收集360余种西人所著汉文小说进行筛选,选取200种左右的小说,分为历史小说、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成长小说、家庭小说、动物小说、寓言故事、福音故事、游记小说、宗教小说点校出版。

目前已完成基本文献的收集,编订完成简要目录,正在进行分类和目录的细化工作。下一步即着手分工、点校,撰写解题,对原文重新标点、分段、排版,就重要异文和错讹之处的校改作出说明。

子课题之五:中国古典小说西传专题研究。

首席专家宋莉华2019年5月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经典的重构:宗教视阈中的翻译文学研究》,讨论中国古典小说在中西文明交汇、古今嬗变的语境中,如何被西方社会接受。子课题负责人宋丽娟2017年10月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学西传”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翻译(1735-1911) —以英语世界为中心》一书。此外,课题组成员陈婷婷的《明清时期西传中国小说的误释问题研究》、谈剑明的《〈西游记〉早期英疑研究》、丁芝慧的《中国古典小说在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正在进行中。

三、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一)调研数据整理运用与文献资料收集整理

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编纂是本课题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难点之一。立项以来,课题组重点做了以下工作:(1)在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调研查阅汉学书籍;(2)课题组成员利用到海外参加学术会议或作学术访问的机会,查阅、收集资料;(3)运用海内外数据库并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期刊,如Archive, Gutenberg, Worldcat, JSTOR等数据库和网站,以及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T’oung Pao等,收集一手文献资料;(4)购买了研究所需的部分中外文书籍;(5)子课题负责人之一李国庆教授是汉学、图书馆学、目录学专家,任职于俄亥俄大学图书馆,熟悉海外特别是北美地区的图书馆资源及馆员,为课题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2019-2019年期间,课题组又派团队成员丁大刚、谈剑明、田洪敏、关晓茵、张佳颖、谭玉婷赴美国收集文献,保证了课题的顺利开展。

(二)学术会议

1、2017年9月12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重大项目的预备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首席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宋莉华教授,子课题负责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李国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燕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李奭学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高玉海教授,以及骨干成员苏州大学季进教授、福建师范大学葛桂录教授、扬州大学万润宝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赵红娟教授、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曾文雄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宋丽娟、刘耘华、朱振武、林惠彬、张灵、卢逸凡、田洪敏、丁大刚、谈剑明等。宋莉华发表《关于中国古典小说西传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构想》《海外所藏珍本中国古典小说经眼录》,提出了关于课题的总体构想。其他与会学者发表了《英国汉学三大家的汉学特色及其地位贡献》《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的设想》《明清小说俄译本插图叙事初探》《德译〈中国童话〉与〈西游记〉学术探究》《余国藩与〈西游记〉的英译》《论〈西游记〉的最早英译》《“十大才子书”英译研究》《理雅各〈东周列国志〉的跨文化重写》等多篇论文,从编年、翻译、目录、插图等多个角度,对中国古典小说西传展开研究和讨论。

2、2018年1月7日,召开“中国古典小说西传文献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及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刘跃进教授,国家图书馆詹福瑞教授,南京大学程章灿教授,长江学者、首都师范大学大学左东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朱万曙教授,西北大学李浩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孙逊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听取了首席专家宋莉华教授就课题设计、重点难点、工作计划、成果预期等基本情况进行的汇报,以及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朱振武教授、宋丽娟副教授、田洪敏副教授、李建英教授、Ivan Ruvidich副教授等就各自课题的报告。与会专家对宋莉华教授的报告进行了评议与讨论,从不同角度对该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具体研究方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小说西传的过程和规律,对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实现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推动当今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出去具有重大意义。该课题聚集了国际、国内研究中国古典小说西传的优秀学者,课题组在前期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相关学术成果,在文献搜集上有了一定积累,所提交的开题报告,无论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还是工作计划,都有明晰的思路和可行的措施,因此,课题组有能力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这一重大项目。

专家组在和课题组充分沟通、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的建议:

第一,课题组应发动各方力量,通过更多的渠道尽可能获得完备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组织更多的人力、覆盖更多的语种,进行文献的整理和校点工作,争取为中国古典小说西传提供完备的基础性文献。

第二,在上述文献整理的基础上,与出版社协调,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建立数据库,以方便国内外学者使用。

第三,加强研究力量,提升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突破目前局限于翻译研究的层面,尽量涵括翻译、改写、出版、评论、研究等多个环节,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西传进行全面研究,揭示出对现实及未来有启示意味的文化与文明互鉴的规律。

第四,鉴于该项目涉及大量海外文献的蒐集、整理与翻译,工作量甚大,建议国家哲社规划办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滚动资金的支持,以保障这一具有重大研究意义的课题顺利完成。

3、2018年10月26-28日组织举办“2018年中国古代小说论坛”,课题组成员王燕发表《德庇时英译〈红楼梦〉研究》;宋丽娟发表《巴赞〈元代〉及其文学史学史价值》;赵红娟发表《试论〈西游补〉崇祯刻本的十六幅插图》;万润宝发表《文学·历史·宗教——明清闻香教题材小说的多维阐释》。

4、2018年11月12日组织举办“中国古典小说西传工作坊”,课题组成员谈剑明发表学术演讲《〈西游记〉早期英译研究》;2018年12月12“中国古典小说西传工作坊”,课题组成员丁芝慧发表学术演讲《明清小说在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与评价》。2019年6月21日,举办“中国古典小说西传工作坊”,赵东旭发表“近代中国文学史中的古典小说研究”。

(三)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等

1、首席专家宋莉华教授多次赴海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18年1月赴布达佩斯罗兰大学参加由欧洲汉语教育学会主办的欧洲汉语教育研究会年会,发表学术论文《19世纪欧洲汉语教材中的中国小说及其当代教学启示》; 2018年7月赴日本,参加神奈川大学的合作研究项目“亚洲的东西文明冲突及相互影响”,并查阅相关研究资料;2018年8月赴德国维藤大学参加第二届世界汉学论坛&第17届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文献暨数位化国际研讨会,发表论文《理雅各的章回小说写作及其文体学意义》;2019年受神奈川大学邀请,进行学术讲座《文学术语在近代中国、西方和日本的对接与转换》,同时受邀参加上智大学国际学术会议“近代传教士的日语及汉语文学研究”,发表主题演讲《传教士汉文小说研究》。

2、2019年4月2日,子课题负责人“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李奭学教授,带来了一场题为“马若瑟与中国传统戏曲——从马译《赵氏孤儿》谈起”的精彩讲座。李奭学从翻译研究的角度出发,指出学界中很多学者对马若瑟存在很多偏见。他简要地介绍了马若瑟的生平,并称他为就文学而言的第一位汉学家和第一位传教士小说家。李教授通过马若瑟的小说《梦美土记》和《儒交信》来有力地论证了其小说家的身份。此外,他还介绍了马若瑟于1731年翻译了《赵氏孤儿》并于1735年发表于杜赫德所编的《中华帝国全志》第三册的简要的译介情况。接着,李奭学就学界对马若瑟所译的《赵氏孤儿》的批评展开了介绍。紧接着,他通过举例来论证《赵氏孤儿》中并非不译曲词,而是所译的曲词较少。并且,有些唱词从译介学角度无法翻译,只能进行改写。最后李奭学总结了马若瑟的三个翻译策略,认为其以新古典主义来衡量译著,必然会少译曲词,以宾白为主;马若瑟深受李渔的影响,以李渔《闲情偶寄》中“欲观者悉其颠末,洞其幽微,单靠宾白一着”的观点来展开译介;剧情的推动多赖宾白,马译或他撮译的曲词也多与剧情的推动有关。

3、2019年5月24日,子课题负责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李国庆教授来上师大,进行了“老学斋藏书西传考”的讲座,围绕马鉴的藏书在海外的流转状况,从藏书形成和流转、藏书当年面目、循印索书等方面进行阐述。

4、课题组成员田洪敏2018年12月赴德国洪堡大学访问一年,收集相关资料,并推动与洪堡大学展开项目合作。

四、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1、2018年1月召开“中国古典小说西传文献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之后,即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报送了《“中国古典小说西传文献整理与研究”开题简报》,并在上海师范大学网站发布简报。

2、课题首席专家宋莉华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遗产》发表研究本重大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子课题负责人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发表阶段性成果,“中国学派”公众号全文推送,引起较大反响,上海师范大学网站也予以报道。宋莉华的《理雅各章回小说写作及其文体学意义》2018年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宋丽娟《“中学西传”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翻译(1735-1911) —以英语世界为中心》一书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均以发表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为基本内容,使得本重大课题深受学界关注。2018年9月10日《光明日报》发表子课题负责人王燕的文章《中国通俗文学的海外传播》,扩大了本课题的社会影响。

3、数次与人民出版社商谈项目成果的出版事宜,列入该社出版计划。

五、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1、原先的课题论证有求大求全的倾向,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课题组发动各方力量,通过更多的渠道尽可能获得完备的文献资料,尽量采取影印,反映文献原貌。尽可能组织更多的人力、覆盖更多的语种,进行文献的整理和校点工作,争取为中国古典小说西传提供完备的基础性文献。

2、本课题文献涉及语种较多,对团队组织要求高。除中文文献,涉及大量西语文献,不仅有常见的英文、法文文献,也有拉丁文、德文、西班牙文、俄文等文献。课题组调整思路,不再舍近求远,力邀本校外语学院、学科点的外籍教师及外语人才,还有上海的兄弟院校外语学院的人才进行合作,力求满足语言的要求,高质量地完成该项目。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

1、《西方早期汉籍目录的中国文学分类考察》(宋莉华,《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

宋莉华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发表3万余字的长篇论文《西方早期汉籍目录的中国文学分类考察》。该文是宋莉华教授2017年以来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典小说西传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W265)的阶段性成果。文章从西方为汉籍编目时引发的各种问题入手探讨中西文体概念、文体分类、文学观念的相互碰撞、磨合与影响,不仅对中西文学批评史、文体学史有重要推进,也对近代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跨学科的意义。

该文以1919年中国现代文学发生之前的西人所编汉籍目录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其中的中国文学分类及文体概念的演变,中国文学在西方知识体系和学科分类中所处的位置,揭示汉籍编目在西方构建中国文学知识谱系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西方早期汉籍目录中的中国文学分类以及文体内涵的变化,既是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的结果,也体现了中西文体之间的相互对话与改造。在学无中西的理念下,在中西交汇、古今嬗变的近代语境中,中国文学观念、文体界定、知识体系等发生变革,与西方汉籍目录形成多重互文性,以此出发考察西方汉籍目录与近代中国文学分类的历史生成与文体重构,有助于厘清近代中国文学演变的复杂学术理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典小说西传文献整理与研究”,旨在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西传进行大规模、成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呈现数百年来中国古典小说西传的轨迹,描绘中国古典小说在中西时空交汇点上呈现出的多姿多彩的文学交流图景,及其对世界文学的有益滋养和独特贡献。

2、《近代传教士对才子佳人小说的移用现象探析》 (宋莉华,《文学遗产》2018年第4期)

在中国文学史上,“才子佳人小说”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指明末清初以《平山冷燕》《玉娇梨》等为代表,以男女婚恋为题材的中篇小说。才子佳人小说兴于明末,至清初蔚为大观,成为小说的一大类型。19世纪初期,新教传教士来华之后,把才子佳人小说作为汉文写作的模板,直接移用才子佳人小说原有情节、人物,将小说中的语句、段落重新组织,构成新的小说文本在中土流传。西方传教士的汉文小说写作,经历了长期的过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对此,韩南(Patrick Hanan)、黎子鹏等学者多有研究。该文以19世纪新教传教士来华之初通过“嫁接”才子佳人小说这一特殊方式而形成的新作作为特定研究对象,考察了才子佳人小说这一文类自18世纪流传欧洲后,在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揭示其对当今跨文化交流的启示意义,思考如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推动今日中国文学的域外传播,这是本文最为突出的问题意识。同时,考察才子佳人小说自18世纪流传到欧洲以后,在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揭示其对当今跨文化交流的启示意义,思考如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推动今日中国文学的域外传播。

3、《理雅各的章回小说写作及其文体学意义》(宋莉华,《文学评论》2017年第3期)

19世纪的最后25年被认为是英国汉学的理雅各时代。理雅各作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汉学家,以对四书五经的译介独步欧美汉学界,其所译《中国经典》至今被奉为标准译本,对汉学、哲学、宗教学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一百多年来学术界对理雅各给予了极大关注,但大多聚焦于他的《中国经典》翻译和研究,很少有人注意到,理雅各的汉学之路其实是以章回小说的翻译和写作为起点的。1842年他在着手翻译“四书五经”之前,首先翻译了《大明正德皇游江南传》,并以此为范本写作了章回小说《约瑟纪略》和《亚伯拉罕纪略》。 理雅各翻译和写作的章回小说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他独创了“纪略体”小说,而且对中篇章回小说有新的发展。在晚清西风东渐,“以西律中”的历史语境中,理雅各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以中律西”的策略,用中国传统文学体裁写作西方人物传奇,这一文体选择包含了他试图克服畛域之见,跨越中西界限的文化取向,以自己的方式捍卫并保持了中国文学的独特性。 本文进一步关注的是,理雅各翻译和创作的章回小说,从文体学的角度看带来了哪些启示?首先,理雅各对中国传统章回小说这一文体的理解,不仅对晚清西人的汉文小说写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他对于章回小说的文体认识和创作实践体现了高度的文体自觉意识,触及了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章回小说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一系列文学本体问题。 其次,理雅各对小说的认知,打破了中国文学原有的文体秩序,使一向被目为“小道”、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小说从边缘向文学中心移动,与诗歌一起成为中国文学的代表性文体。中西方学术体系不同,中国传统中并无西方所谓“文学”一科,经学乃是一切学问之核心。理雅各将小说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它置于与诗歌等雅文学同等的位置,摆脱以四部为框架的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将中国文学纳入西方知识体系,其背后所隐含的是西方的文学观念和学科分类。通俗小说以此取得了与《诗经》,与四书五经同等重要的学术地位。 第三,理雅各融通中西,将历史演义与史传传统相结合,写作中篇章回小说,又试图在“小说”与“novel”和“romance”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他在“小说”概念中植入了西方的文体内涵,一定程度上促成了 “小说”现代文体内涵的生成。 理雅各等西方学者的文学观和文体观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和接受,成为晚清士人对中国文学进行内省的外部参照,引发近代文学观念的转变和小说界革命,值得关注。本文2018年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

4、《“中学西传”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翻译(1735-1911) —以英语世界为中心》(宋丽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0月)

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的早期翻译是明清期间“中学西传”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是“中学西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明清时期翻译成西文的中国古典小说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梳理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并借鉴跨学科的研究手段,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学文本在西方的翻译进行实证研究,将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置入中西文化交流的学术背景和明清时期“中学西传”的特定历史语境下,探讨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的历史进程及具体情况,并兼及异质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误读和变异,以及由中国古典小说在异域的再现而完成的文化改写和文化塑造功用。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开启风气与确立范式: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的滥觞,描述了1735-1799年期间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的具体情况。第二,题材的多样与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的拓展,描述了从1800年至1840年,西人选译的中国古典小说在题材上有所拓宽,涵盖了神魔小说、话本小说、拟话本小说、历史演义、才子佳人小说等,并详细描述了这些作品翻译的情况。第三,近代外文报刊:中国古典小说西译新载体的风行,介绍了1841-1911年间《亚洲学刊》《亚洲论丛》《法国东方教育公报》《中国丛报》《凤凰杂志》等近代外文期刊所刊载的中国古典小说译文。第四,中国古典小说译文选集的编纂及其体式的完备,讨论了1841-1911年间刊行的中国古典小说译文选集。第五,移植与改写:中国古典小说译文单行本的新变,讨论了单行译本成为中国古典小说西传的新形态。第六,自我投影与他者审视: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化解读,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西译做出详细的文化解读。

本书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的学术背景和中国文化输出的特定语境中,梳理了18世纪到20世纪初以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的形式完成的“中学西传”,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也为现代社会的文化交流和输出提供有益的借鉴。本书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

5、《宣教師漢文小説の研究》(宋莉华,日本东方书店2017年12月)

在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中,西方文化的强力介入无疑是一个直接诱因和不可或缺的异质文化资源。本书通过对西方来华传教士的汉文小说展开研究,重在探讨其与中国传统小说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考察其对中国文学产生的影响。“小说”作为中国旧有的文体概念,如何获得现代的文体形式和内涵?西方小说观的输入和西人汉文小说的创作实践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是本书通过考察传教士的小说观念和汉文小说的创作实践努力回答的问题。

西人写作汉文小说本身是一个有趣的文学现象,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流的语境中,这一文体选择具有了超越文本本身的文体学意义。西人对中国传统小说的认知,触及了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章回小说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一系列文学本体问题,并在创作实践中对章回小说文体有所改造。他们把小说置于“四书五经”同等的地位,打破中国原有文体秩序,又在“小说”与“novel”、“romance”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将西方的文体内涵植入“小说”,可以视为近代小说文体变革的表征。西人的汉文小说创作及其小说观,为考察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的生成提供了新的文献、视角和研究路径。

西方来华传教士模仿传统章回小说体例,融通中西,用中文撰写、译述通俗小说,借此宣扬西方的文化观念。他们以中国小说之“旧瓶”,装西方文化之“新酒”,是对中国古代小说的新发展,同时又无意中承担了译介西方文学的职责,最早将西方小说引入中国。传教士汉文小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万历、天启年间,当时主要是耶稣会士用文言译述部分欧洲寓言和轶事小说。另外,出现了《儒交信》《梦美土记》《圣若撒法始末》等少数叙事文学。19世纪以来,随着新教传教士来华,他们比天主教传教士采取了更为灵活主动的策略去适应中国本土文化,试图通过创作大众喜爱的世俗文学达到宣教目的,将宗教传播与世俗文学创作相结合。小说具有改造社会的功能,容量较大,篇幅可长可短,同时小说特有的叙事性特色和生动活泼的语言,也使其更易于为普通读者所接受,对传播福音颇为奏效,因而被广泛用作宣教手册的体例。1819年伦敦会米怜出版第一部汉文小说《张远两友相论》后,这类作品便络绎不绝。它们以白话文、浅显的文言或方言写成。1850年代之前以原创作品为主,在体例上模仿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大多以单行本行世。19世纪50~80年代,原创小说仅有杨格非《引家当道》等少数几种,更多的是译介西方文学名著。《天路历程》《正道启蒙》《亨利实录》《贫女勒诗嘉》《红侏儒》《安乐家》《闺娜传》《小美加》等都是这一时期译介进来的。随着中国读者对西方文学的逐渐熟悉与接受,西方传教士此时开始淡化、抛弃中国传统小说体例,内容和题材变得更为宽广,出版形式往往先由期刊连载再出版单行本,译介的作品多于原创。这种趋势在19世纪90年代后进一步加强。译作占据了主体。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女性传教士译者,如亮乐月、季理斐夫人、杜步西夫人、隋美利、狄文氏、倪戈氏等,她们译介了诸多19世纪英国、美国女性作家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颠覆了传统的童蒙教育,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蘖有筚路蓝缕之功。传教士汉文小说对传统汉语文体的改造,是西方现代文体“自由间接地”对传统汉语文体的改造过程。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慢慢渗透到现代汉语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叙事文体、语言风格、语法结构、还是遣词造句。

传教士汉文小说是西方文化及宗教与中国文学融合的典型范本,在异质文化的交流与冲突方面更具有研究价值。它们是传教士努力消解中西文化差异与隔阂来传播西方宗教和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其中国文化经验的独特表达,同时又融入了西方的观念、小说技巧、语言表达方式,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塑造着西方历史与文化,带给中国读者不同的审美体验,对晚清士人以及中国文学的变革产生了潜在的影响。西方文学观和文体观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和接受,成为晚清士人对中国文学进行内省的外部参照,引发近代文学观念的转变和小说界革命。本书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中国文学在域外的流传及影响,同时厘清中国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发生的源流,从而更客观地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得失和历史地位。本书对传教士汉文小说进行了初步的文献整理,为进一步深化传教士汉文小说研究提供了基础,对现有的小说史及文学史起到了补缺、补遗的作用。本书以西方传教士汉文小说等一手文献为基础,针对具体文本,结合文体学的理论展开论述,对中、西“小说”的文体内涵和特征层层剖析,理论前提科学,资料准确充实,逻辑严密,论证合理,结论令人信服,为研究中国近代小说的变革和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文献。

《宣教師漢文小説の研究》一书是国际学术合作的成果,由日本长崎短期大学专任教师、助理教授青木萌博士翻译,日本神奈川大学教授、汉学家铃木阳一先生校点。该书2017年12月由日本著名学术出版社东方书店出版,出版之后在国际学界引起强烈反响。日本《神奈川大学亚洲评论》发表该校孙安石教授书评,2018年日本勉诚社出版《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未来》一书,把它视为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最前沿课题之一。2019年4月,作者宋莉华受上智大学和神奈川大学邀请,就该书发表专题学术演讲。

三、下一步研究计划

进入课题的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工作,具体如下:

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进行各子课题的研究、撰写和文献汇编,各子课题完成最终成果的初稿。已进行期中的部分研究工作,包括对目录文献、汉学期刊、汉文小说的收集整理工作,分别汇编成册如下:

1、《中国古典小说西传编年》(1714-1949)。

2、《西方早期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珍稀资料选刋》。

3、《西方早期中国古典小说书目文献汇编》。

4、《西人所著汉文小说集成》。

2022年1月至12月,对最终成果进行修订、定稿,提交成果鉴定。

课题组供稿 

(责编:孙爽、艾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