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决赛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作品信息摘要表如怎么写 杭州决赛区

杭州决赛区

2023-10-13 13: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杭州决赛区(信息可视化设计/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计算机音乐创作)

决赛时间:2023年8月18日-8月22日

决赛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决赛承办单位:浙江传媒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音乐学院

查阅杭州决赛区的相关信息,可登录杭州决赛区网址:http://jsjds.hdu.edu.cn/index

附录:作品类别与说明

1.信息可视化设计(2023年1月8日更新)

包括以下小类:

(1)信息图形设计。

(2)动态信息影像(MG动画)。

(3)交互信息设计。

(4)数据可视化。

说明:

(1)信息可视化设计侧重用视觉化的方式,归纳和表现信息与数据的内在联系、模式和结构,具体分为信息图形设计、动态信息影像、交互信息设计和数据可视化。

(2)信息图形指信息海报、信息图表、信息插图、信息导视或科普图形。

(3)动态信息影像指以可视化信息呈现为主的动画或影像合成作品。

(4)交互信息设计指基于电子触控媒介、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可交互的可视化作品,如交互图表以及仪表板作品。

(5)数据可视化是指基于编程工具或数据分析工具(含开源软件)等实现的具有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特点的作品。

(6)该类别要求作品具备艺术性、科学性、完整性、流畅性和实用性,而且作者需要对参赛作品信息数据来源的真实性、科学性与可靠性进行说明,并提供源文件。该类别作品需要提供完整的方案设计与技术实现的说明,特别是设计思想与现实意义。数据可视化和交互信息设计作品还需说明作品应用场景、设计理念,提交作品源代码、作品功能演示录屏等。

(7)本大类每个参赛队可由同一所院校的1~3名本科生组成,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8)每位作者在本大类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导教师,在国赛中本大类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0)每校参加省级赛的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自行规定;每校本大类入围国赛的作品不多于3件,其中交互信息设计和数据可视化两类作品合计不多于2件,信息图形设计和MG动画作品合计不多于1件。

(11)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含作品演示)时长应不超过10分钟。

2.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2023年1月8日更新)

组别说明:

数媒各大类参赛作品参赛时,按普通组与专业组分别进行。界定数媒类作品专业组的专业清单(参考教育部2020年发布新专业目录),具体包括:

(1)教育学类:040105 艺术教育。

(2)新闻传播学类:050302 广播电视学、050303广告学、050306T网络与新媒体、050307T数字出版。

(3)机械类:080205工业设计。

(4)计算机类:080906 数字媒体技术、080912T 新媒体技术、080913T电影制作、080916T虚拟现实技术。

(5)建筑类:082801 建筑学、082802 城乡规划、082803 风景园林、082805T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082806T城市设计。

(6)林学类:090502 园林。

(7)戏剧与影视学类: 130303 电影学、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130307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130310 动画、130311T 影视摄影与制作、130312T 影视技术。

(8)美术学类:130401 美术学、 130402 绘画、130403雕塑、130404摄影、130405T 书法学、130406T 中国画、130408TK 跨媒体艺术、130410T 漫画。

(9)设计学类: 130501 艺术设计学、130502视觉传达设计、130503环境设计、130504 产品设计、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130506 公共艺术、130507 工艺美术、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130509T 艺术与科技、130511T 新媒体艺术、130512T 包装设计。

备注:现有专业中如果涉及上述专业方向,视同按照专业类参赛。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方向)视同专业组参赛。

主题说明:

主题:中医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之三

内容:仅限于弘扬我国历史上(1911年以前)中医药的部分成就:(1)中医药的代表人物(2)中医药的代表著作。

   (1)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在中华民族漫长历史长河中,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本作品主题是根据国家中医药法的精神,在于弘扬我国历史上的中医药(1911年前),增强民族自信,有助于当今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所指的中医药涉及的内容只限于有可靠的历史文献记载的科学部分,表达内容应源于正式出版书籍中的历史事件,在作品文档中应明确引用出处;不包括传说的、缺乏科学考究的,或经证明是错误的,或文艺作品中的虚构事件。

   (2)出现在作品中的中医药代表人物仅是部分的。为了方便作品的聚焦,仅限于扁鹊、华佗、张仲景、董奉、皇甫谧、孙思邈、王惟一、钱乙、李东垣、万密斋、李时珍、杨继洲,只涉及他们对中医药的积极贡献,不涉及其文学作品等其他内容。

   涉及到的中医药的代表著作,也仅是部分的。这里仅限于《难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脾胃论》《食疗本草》《千金要方》《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肘后备急方》《小儿药证直诀》《温疫论》《本草纲目》《温热论》,只涉及其中的正确论述。

   (3)作品的表述,中医不涉及具体处方,中药不涉及具体药性,针灸不涉及具体针法。

   (4)作品内容严格限定在1911年以前,否则视作违规,取消参赛资格。

   (5)作品必须根据主题要求展开,主题的依据以前述说明(2)为准,否则视为离题(跑题)作品,一律不计成绩。

类别说明:

包括以下小类:

(1)游戏设计普通组。

(2)交互媒体设计普通组。

(3)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普通组。

(4)游戏设计专业组。

(5)交互媒体设计专业组。

(6)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专业组。

说明:

(1)本大类的参赛作品应以“中医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之三”为主题进行创作,主题的内容限定与说明,参见“一、大赛说明”中第2点所述。

(2)游戏设计作品的内容包括游戏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关卡设计、交互设计,是能体现反映主题,具有一定完整度的游戏作品。

(3)交互媒体设计,是利用各种数字交互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借助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语音、图像、体感等各种手段,与作品实现动态交互。作品需体现一定的交互性与互动性,不能仅为静态版式设计。

(4)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作品,是利用VR、AR、MR、XR、AI等各种虚拟交互技术创作的围绕主题的作品。作品具有较强的视效沉浸感、用户体验感和作品交互性。

(5)本大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名与评比。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一、大赛说明”中第5点所述。

(6)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的专业属于专业组专业清单,则该作品属于专业组作品。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选拔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7)本大类每个参赛队可由同一所院校的1~5名本科生组成,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8)每位作者在本大类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导教师,在国赛中本大类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0)每校参加省级赛的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自行规定;若某校只有专业组或普通组作品入围国赛,则该校每小类入围国赛的作品不多于2件、该校本大类入围国赛的作品不多于3件;若某校既有专业组又有普通组作品入围国赛,则该校本大类专业组入围国赛的作品不多于2件、普通组入围国赛的作品不多于1件。

(11)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含作品演示)时长应不超过10分钟。

3.计算机音乐创作(2023年1月8日更新)

计算机音乐创作类参赛作品参赛时,按普通组与专业组分别进行。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作者,其参赛作品按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专业组参赛。

(1)在以专业音乐学院、艺术学院与类似院校(例如武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师范大学或普通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或艺术系科就读。

(2)所在专业是电子音乐制作或作曲、录音艺术等类似专业,例如:电子音乐制作、电子音乐作曲、音乐制作、作曲、音乐录音、新媒体(流媒体)音乐,以及其它名称但实质是相似的专业。

(3)在校期间,接受过以计算机硬、软件为背景(工具)的音乐创作、录音艺术课程的正规教育。

其它不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作者,其参赛作品均按普通组参赛。

包括以下小类:

(1)原创音乐类普通组。

(2)原创歌曲类普通组。

(3)视频音乐类普通组。

(4)交互音乐与声音装置类普通组。

(5)音乐混音类普通组。

(6)原创音乐类专业组。

(7)原创歌曲类专业组。

(8)视频音乐类专业组。

(9)交互音乐与声音装置类专业组。

(10)音乐混音类专业组。

说明:

(1)本大类的参赛作品应以“中医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之三”为主题进行创作,主题的内容限定与说明,参见“一、大赛说明”中第2点所述。

(2)原创音乐类:纯音乐类,包含MIDI类作品、音频结合MIDI类作品。

(3)原创歌曲类:曲、编曲需原创,歌词至少拥有使用权。编曲部分至少有计算机MIDI制作或音频制作方式,不允许全录音作品。

(4)视频音乐类:音视频融合多媒体作品或视频配乐作品,视频部分鼓励原创。如非原创,需获得授权使用。音乐部分需原创。

(5)交互音乐与声音装置类:作品必须是以计算机编程为主要技术手段的交互音乐,或交互声音装置。提交文件包括能够反应作品整体艺术形态的、完整的音乐会现场演出或展演视频、工程文件、效果图、设计说明等相关文件。

(6)音乐混音类:根据提供的分轨文件,使用计算机平台及软件混音。

(7)本大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名与评比。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一、大赛说明”中第6点所述。

(8)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符合专业组条件的,则该作品应参加专业组的竞赛。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竞赛。

(9)本大类每个参赛队可由同一所院校的1~3名本科生组成,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10)每位作者在本大类中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11)每位指导教师,在国赛中本大类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2)每校参加省级赛的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自行规定;若某校只有专业组或普通组作品入围国赛,则该校每小类入围国赛的作品不多于2件、该校本大类入围国赛的作品不多于3件;若某校既有专业组又有普通组作品入围国赛,则该校本大类专业组入围国赛的作品不多于2件、普通组入围国赛的作品不多于1件。

(13)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含作品演示)时长应不超过10分钟。

(14)为更有利于参赛作品的创作,本届大赛暂时取消往届大赛中“编曲类”计算机音乐作品小类,新增“交互音乐与声音装置类”小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