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地构造演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地质构造单元有哪些 中国大地构造演化

中国大地构造演化

2024-07-17 12: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太古宙—古元古代大地构造图

中国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820Ma以前)大地构造

中国中元古—新元古代早期(>820Ma)的地质记录保存比较完整,华北、扬子和塔里木陆块区和泛大洋中众多的地块中都有清楚记录。华北陆块区在1.8Ga克拉通化基础上,明显表现出在克拉通内部和南北缘裂解的特点,未出现与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与裂解有关的热构造活动;而塔里木、扬子陆块区克拉通化时间明显较晚(8.2Ga),盆地规模较小,各个盆地演化时间较短,发育有基性岩墙群和双峰式火山岩为标志的大规模与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与裂解有关的热构造事件。

中国中新元古代(820Ma以前)大地构造图

中国南华纪—震旦纪大地构造

华北陆块基底是经太古宙—古元古代多旋回构造-热事件的作用,固结形成于古元古代末(1800~1700Ma),是我国最老的地台,其上经中元古早期长城纪裂谷事件及其以后叠覆的稳定型沉积盖层。在与青藏高原直接接壤阿拉善分布有1786Ma、1719Ma的花岗岩,其上被蓟县系浅变质墩子沟群不整合覆盖。在高原北缘的阿尔金山阿克塔什塔格地区,存在中国西部最古老的地壳(3.5~3.0Ga、3.1~3.0Ga)。塔里木、扬子基底形成于中—新元古代(约1000~820Ma),其上被新元古代南华纪裂谷事件的火山-碎屑岩及冰碛岩不整合覆盖,震旦纪以来稳定型台地沉积。印度陆块北缘基底是500~600Ma构造热事件造就的“泛非期”变质基底,其上被寒武纪裂谷事件火山-碎屑沉积覆盖及奥陶纪以来的稳定型沉积。

中国南华纪—震旦纪大地构造图

中国寒武纪—中奥陶世大地构造

中国三大陆块区的边缘,继南华—震旦纪罗迪尼亚超大解体裂离,塔里木、扬子、柴达木等纷纷裂离,准噶尔、吐哈、赛里木湖、中天山、伊犁等地块也先后从古大陆分离,并向北漂移,在西伯利亚古板块与塔里木古板块之间形成了广阔的古亚洲大洋,大洋中漂浮着众多的块体,形成多岛洋格局。寒武纪—中奥陶世时期普遍发育拉张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的被动大陆边缘或裂陷盆地。古亚洲洋、原特提斯洋持续扩张。

中国寒武纪—中奥陶世大地构造图

中国晚奥陶世—志留纪大地构造

中国大部分地区总体处于挤压汇聚造山的构造背景

中国晚奥陶世—志留纪大地构造图

中国泥盆纪—中二叠世大地构造

额尔齐斯俯冲增生杂岩带被视为古亚洲洋最终消亡的对接带,总体由斋桑蛇绿混杂岩带;科克森套蛇绿混杂岩带;乔夏哈拉蛇绿混杂岩带;布尔根蛇绿混杂带等组成。

中国泥盆—中二叠世大地构造图

中国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大地构造

中国北方地区总体处于古亚洲洋消亡以后,陆块汇聚碰撞背景。中国南部古特提斯洋的双向俯冲消减,在北羌塘-三江多岛弧盆系中的一系列弧后洋盆相继俯冲消亡。整个中国大陆除喜马拉雅-冈底斯弧盆系及东北那丹哈达(完达山)带尚未拼贴外,至中三叠世已完成了大陆边缘多岛弧盆系向造山系的转化,完成了中国大陆地壳奠基性的增生,总体处于汇聚挤压弧盆系增生造山作用的动力学背景。

中国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大地构造图

中国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大地构造

晚三叠世是中国古大陆大规模形成,绝大部分地区进入陆内演化阶段。晚三叠世—早侏罗纪主要受到古亚洲、特提斯、古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相互作用的影响,总体处于挤压—走滑构造体制。在印支期以前,中国东部的构造界线和古地理轮廓以东西向、北东东向以至北东向为主。印支期以后,构造方向逐渐转为北东至北北东,中国古地理格局由南海北陆转变为东西差异,斜贯中国东部的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线形成东西的重要分界:东部为火山活动带及中小型拗陷盆地为主,西部为大型稳定盆地。中国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大地构造整体上可以分为:Ⅰ西北盆山构造区、Ⅱ华北-东北陆缘构造区、Ⅲ秦祁昆陆内造山构造区、Ⅳ西南多岛洋弧盆系构造区、Ⅴ东南陆缘构造区。

中国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大地构造图

中国中侏罗世—白垩纪大地构造

中国西部,雅鲁藏布主洋盆在中、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急剧扩张时,拉萨陆块向北漂移,班公湖-怒江洋自东而西封闭,拉萨地块拼合到亚洲陆块上。雅鲁藏布主洋盆在中、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急剧扩张时,拉萨陆块向北漂移,班公湖-怒江洋自东而西封闭,拉萨地块拼合到亚洲陆块上。在中白垩世到古近纪中期主洋盆急剧向北俯冲,形成拉萨陆块中南部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陆缘火山-岩浆弧和日喀则弧前复理石楔的堆积。喜马拉雅地区由被动边缘的陆棚-陆坡沉积(K2)向局部残留的台型浅海沉积过渡(E1—E22)。

中国东部大陆边缘中生代中晚期以来,中国东部动力学体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85Ma左右三联点扩张形成的太平洋是这一转变的标志和直接动力来源。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库拉板块向北移动和向亚洲东北部俯冲、微地块拼贴,而在中国华南和台湾则沿南北向转换断层斜向俯冲和微地块拼贴,形成从锡霍特阿林—西南日本—琉球群岛—台湾中部的俯冲增生造山带和华南广阔的火山-岩浆带。

中国中侏罗世—白垩纪大地构造图

中国新生代大地构造基本特征

中国新生代大地构造图主要反映了新生代阶段中国范围内的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基于构造控盆、盆控岩相组合的基本原则,通过对新生代构造、沉积盆地(群)、火山岩、岩浆岩、变质岩、隆起带和大型变形构造的综合分析研究,厘定出I—Ⅲ级构造单元的划分方案,并能直观地反映出中国新生代的构造演化特征。

新生代最重大的构造事件是太平洋板块的向西俯冲、挤压和印度板块的向北挤压(雅鲁藏布江碰撞带形成)。其中,西太平洋俯冲带,即阿留申—日本—琉球—台湾—菲律宾俯冲、挤压。此构造带从日本向南可延伸到我国的台湾的玉里-寿丰俯冲带,俯冲带开始活动的可能年龄在87~60Ma之间,而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最强烈的时期则在40~30Ma之间。在玉里-寿丰俯冲带西侧已测出主要变质作用的形成年代在34~40Ma之间(变质矿物的Rb-Sr和K-Ar年龄,陈忠,1984),而海岸山脉的安山岩形成年龄为29.7Ma,说明俯冲作用可能主要发生在始新世末期—渐新世中期。其形成是与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突然转变有关的。据许多学者的研究,根据夏威夷-皇帝海岭的同位素年龄和洋底磁第带资料来判断,在40~36Ma之时,它们由原来的NNW方向运移转为WNW方向,板块向西运移的速度达到9cm/a。由于俯冲挤压作用的影响,台湾东部近东西向的缩短速度是全国最大的,达7cm/a。然而,在中国大陆的西部同时受到印度洋板块朝北运移、挤压和碰撞的强烈影响。Lee&Lawer(1995),Royden&Burchfiel利用洋底磁条带和大洋钻探的资料,研究了印度板块向北运移的过程,在60~45Ma板块朝北东向运移的速度由原来的17cm/a降为10cm/a左右,他们把这个阶段称之为软碰撞。在45Ma以后,板块朝北东向运移的速度降为6cm/a,他们将此阶段称为硬碰撞,此时向北运移距离达1200km左右,印度板块从位于赤道附近运移到北纬11°左右。

中国新生代大地构造图

来源:《中国大地构造》地质出版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