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扯蛋变“毒辣条”!市面上还有哪些辣条好吃又安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哪种辣椒最辣又好吃 虾扯蛋变“毒辣条”!市面上还有哪些辣条好吃又安全?

虾扯蛋变“毒辣条”!市面上还有哪些辣条好吃又安全?

2023-08-05 21: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年315的晚会上竟然曝光了虾扯蛋的辣条是非法加工的产品!

说实话,看着有那么一点点的揪心。曾几何时,我们心爱的辣条竟然沦落到危及生命的地步。

对很多人来说,辣条是他们辣的初体验,这种童年的美好感觉如今要怎么安全的找回?

24季试吃小组用生命试吃了数十款辣条,最后选出这几款你最安全美味的童年味道。

24季辣条研究会鉴定,这些辣条美味又卫生

/ 江西辣条代表 /

/ 花蝴蝶大辣片 /

美味指数★★★★★

辣味指数★★★★★

卫生指数★★★★

花蝴蝶来自江西最能吃辣的地区——萍乡。和普通调味面制品不同,这里的辣条用大豆制成,而且以辣为最重要的指标。

花蝴蝶辣片综合排名为辣条区第一。

这是不喜欢甜辣味辣条人的福音。真空包装的大辣片好像一张脆脆的腐竹皮,虽然咬断它需要点力气,但入嘴之后,薄薄的辣片在嘴里折叠,同时扩张的还有肆无忌惮的辣味,让人根本停不下来。

/ 花蝴蝶麻辣豆皮 /

美味指数★★★★

辣味指数★★★★★

卫生指数★★★★

我的东北同事认为花蝴蝶麻辣豆皮甚至都已经超出辣条的范畴:“要是搁饭店,这都能当个凉菜”。

少油,是花蝴蝶辣条的最大特征之一。

用两个手指就能抓上一小把,尺寸也很适合入口,根本不用担心掉在身上。味道和大辣片相似,口感更加丰腴,咬一口,辣味带着油在嘴里肆意扩散。

/ 鸽鸽豆角干 /

美味指数★★★★★

辣味指数★★★

卫生指数★★★★

鸽鸽豆角干来自江西鹰潭,它看起来是辣条中的暗黑系,其实只有吃过后才会被它的味道折服。

看起来非常辣的鸽鸽豆角干,在江西人心里做到了甜、辣的完美平衡。

但鸽鸽豆角干是口感最紧实的辣条,没有之一。只有反复咀嚼,蒜香、麻辣等香味才会在口腔里慢慢散发,最适合在看剧的时候慢慢吃。

/ 河南辣条代表 /

/ 卫龙亲嘴烧 /

美味指数★★★

辣味指数★★

卫生指数★★★★★

卫龙,是中国辣条界的网红;河南漯河,正是它的大本营。曾经谣言传卫龙用避孕套做辣条,而实际上,卫龙的卫生情况一直走在业界前列。

卫龙邀请金牌检员张全蛋(暴走大事件编剧、演员)进生产车间进行淘宝直播《辣条是如何炼成的》,打脸了一众新闻报道。

卫龙亲嘴烧一小块的包装似乎就是在诱惑人要把它一口吃掉,给人极大的满足感。从味道上来说,亲嘴烧嚼到后来有点发甜,连浙江妹子都说它“有点甜了”;而且口感好像一块大面团,嚼到后来让人觉得发腻。

/ 卫龙大面筋 /

美味指数★★★

辣味指数★★

卫生指数★★★★★

大面筋是小时候吃的五毛一包小面筋的升级版,同样继承了小面筋又甜又辣的口味。

不过,大面筋要比小面筋更蓬松、丰腴,丰富的空隙吸满了油和汁水,用手轻轻一捏,就能捏出好多油来。一句话,还是童年的味道。

/ 三只松鼠约辣 /

美味指数★★★★

辣味指数★★

卫生指数★★★★★

河南的辣条,都带着点甜味。产自河南驻马店“约辣”也不例外,在淘宝上显示它有近15万人收货,是全网销量最高的辣条。

约辣是所有辣条里,外形最妖艳的一种,好像拿了个不可描述的东西。

每个评论的人几乎都会提到约辣小袋包装方便、干净,单个大小和卫龙亲嘴烧相比没什么差别,少了些甜味,多了些辣味,层次更加丰富。

/ 湖南辣条代表 /

/周长江香辣丝/

美味指数★★

辣味指数★★

卫生指数★★

来自湖南岳阳的周长江香辣丝,主打的就是童年回忆。包装简陋、原始,沿用了十几年的老包装,让人担心会渗出油来。

味道上完全没有特色,还是像十几年前那种普通的咸、辣、甜都很浓的辣条,唯一的卖点估计就是便宜了。

/ 山东辣条代表 /

/龙记叉烧樱桃肉/

美味指数★

辣味指数★

卫生指数★★★

叉烧樱桃肉,全名叫叉烧樱桃肉味麻辣豆制品,来自山东滕州——一个做豆制品出名的地方。

说是麻辣豆制品,它其实是辣条里的奇葩,正常人估计都吃不出麻辣在哪里。不过到现在,除了童年记忆,樱桃肉也没有其他特色了。有评论说:又甜又有种过期的感觉,不会再买了...

一个吃辣条经验丰富的小姐姐说:辣条么,就是要辣的彻底,加那么多甜味都是异类。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产自江西的辣条简直完胜。

江西代表的三款辣条:花蝴蝶大辣片、花蝴蝶豆皮、鸽鸽豆角干在口感、味道上都超出了人们对辣条的期待,稳稳地占据了好评前三名;

把辣条分给办公室的同事们,最先被消灭的就是花蝴蝶大辣片。

而河南代表的卫龙亲嘴烧、大面筋和三只松鼠约辣则属于正常发挥,包装比较精良、口味一如既往地稳定,更注重甜、辣的平衡;

湖南代表的周长江麻辣丝,虽然也是童年记忆,但在包装更精美、口味更纯厚的其他辣条面前,已经逊色不少;

山东滕州的叉烧樱桃肉味麻辣面制品,办公室里的人基本吃了第一口,就不会再吃第二口了。有的人嫌它腻、有的人嫌它有怪怪的甜酸味,总之光靠童年回忆,已经无法打动人们再次购买了。

为什么你一吃辣条就停不下来?

一旦吃过几次辣条,人们很难在那些躁动的夜晚不想到辣条令人着迷的口感。

其实,辣这种东西,真的能让人成瘾。如果你身边有无辣不欢的湖南人,试试看让他戒辣椒。一天吃不到辣椒,湖南人会觉得口舌无味;一周吃不到,湖南人估计已经双眼迷离,没有生活的希望了。

用普通的食物填饱肚子,大多时候是为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要想让人在精神上持续高潮,只有加辣这一选项。

不敢吃过这样的火锅,都不算是年轻人。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吃辣的感觉,和玩SM没有区别。

辣味,源于辣椒里的辣椒素。辣椒素和人体内的受体结合,带来火辣辣、灼烧的疼痛感。

对人来说,辣味是一种痛觉,全身上下都遍布着辣的感受器,如果不信,可以用辣椒水泡澡试试。

一旦身体知道你又在作死了,会迅速分泌出天然的人体鸦片——内啡肽,帮助止痛。

同时,内啡肽还能促进传递幸福的物质——多巴胺的分泌。

这样一来,吃辣虽然有灼烧的感觉,但是带来的快乐却远远不止双倍。

辣椒根本不会想到,自己千辛万苦进化出的辣椒素,竟然被喜欢自虐的人类相中了。

捣碎或者咬碎了辣椒籽,辣椒便失去了繁衍后代的能力,这是辣椒最痛恨哺乳动物的一点。

能从吃辣中得到其他味道不具备的快感只是人类对辣椒上瘾的第一步。

在吃了几次辣后,你可能不知不觉就迷上了吃辣。鲁迅曾经说过:世界上本没有吃辣的人,吃辣的人多了,身边的人都会跟着吃一点辣。

辣椒,就是食物里的毒品。

抽烟喝酒成瘾者看到别人抽烟、喝酒,脑海里都会有强烈的想要一试的冲动,吃辣也是一样,你看到辣味图片时立马就能回想起吃辣时的幸福体验。

国外研究认为,甜、咸、辣食物是仅次于烟酒的成瘾物,接着就是毒品。也就是说,人们吃到辣的食物慢慢地停不下来,本质上是成瘾了。

大脑存在反馈机制,一旦记住了吃辣是件快乐的事,便在潜意识里要你一直再试试,天生没有自制力的人们就这样一次次尝试,结果大脑对刺激源更加敏感……

其实,滥用成瘾物并不会让人感到更加快乐。只是长时间的刺激让大脑适应了这些成瘾物,让人们对成瘾物更加敏感。

结果是人们对辣味越来越依赖,严重者几天不吃辣,甚至可以用“浑身难受”来形容。

不过,人类追求刺激还真是天生的,第一个吃辣椒的人就是这样。越是油腻、辛辣的食物,反而越能吸引人类,可能这就是宿命吧...

辣,是超越了其他味道的存在

我国著名辣椒专家张继仁,在走访了全国很多辣椒产地后得出结论:越穷的地方越能吃辣。

老爷子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得出一个看似正确的结论,却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刻板印象。

从情感上说,吃辣省份人民第一个不同意,你这是赤裸裸地搞地域歧视;其次穷是一个变动的概念,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呢。与其说穷吃辣,不如说物资匮乏时期,人们都需要一个“杀饭菜”。

在适合种植辣椒的南方,我们有辣椒拌饭;到了北方,则是馒头就咸菜、腌酸菜。

类似关于辣的问题还有很多,随便抛出几个问题,都能引起网民们的论战:湖南人真的是最能吃辣的吗?江西是不是隐藏吃辣榜单里的第一名?

在中国人的味觉体验里,吃辣,或许是最能引起分裂的事情。

轻易地得出任何一个关于吃辣的结论,都可能引起网民们的不满。张继仁70年代提出的观点,在知乎上同样早就被diss烂了。

曾经有一份中国吃辣地图,虽然老牌吃辣强省在地图上得到了明确标示,但其他地方的人们不乐意了。

曾经热传的吃辣地图,其实是作者根据生活经验绘制,每个地方的人都能站出来踩它一脚。

江西和云南心里可能要打上一个巨大的黑人问号:我去哪儿了?

云南人喜欢把辣椒煸焦,炸出一股焦香味儿,也就是川菜里说的“糊辣味”;江西则更接近湖南的原教旨主义,用无辣不欢来形容同样合情合理。

虽然在经济总量上比不过江浙沪地区,但连喜欢吃甜口的江苏都被标为微辣,不把江西、云南放在眼里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微博上还曾经流传过一个中国各省吃辣能力榜单,福建人因为“最排斥辣椒”而排名垫底。

福建人又不乐意了,谁跟你说我们不能吃辣的?

闽北的武夷山市,炒青菜也都放辣椒,熏鹅更是以“辣”出名,论吃辣大武夷人民表示不服;而在福州、厦门等地的大排档,最受欢迎的就是川菜、湘菜等重口味的菜。

如果说一个区域的大致口味还能得到人们的认同,但是说一个地方的人们不吃辣,真的就触及到当地吃辣人民心中的底线了。

我见过辣条都只能吃几根的江西萍乡妹子;也看过每周都必去重庆火锅打卡的杭州女孩……

吃辣这件事,可能真的和基因有关。鲁迅曾经说过:世界上本没有天生吃辣的民族,吃的人多了……

既然如此,各地也没有必要分出谁高谁低,毕竟古人早就说过“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辣条,这种风靡了几十年的食品,就几乎是每个中国人的童年记忆。这不就是每个地方的人都能吃点辣的最好证明吗?

撰文/小楼

图片/网络

主编/易小婉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