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象天法地”的中国都城规划可追溯到古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古代都城规划思想 孙华:“象天法地”的中国都城规划可追溯到古蜀

孙华:“象天法地”的中国都城规划可追溯到古蜀

2024-07-11 00: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距今5000年前后,历史进入古国时代的第二个阶段。孙华介绍道,在这时,一些地方率先发展出了国家这种政体,步入文明,其典型代表是分布在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

良渚古城遗址由外围水利设施、外郭、内城、宫城以及四个等级墓地构成,是良渚文化的权力和信仰中心,其使用时间大约为公元前3000-前2300年。

“古城并无从事农业生产的迹象,所以城内的大规模粮食仓储和所需粮食消耗皆需外来供应,推算古城直接垄断了大约20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农业剩余和其他资源。”孙华表示,良渚古城在整个良渚文化范围内处于最高等级,统治者占有大量社会财富,控制了长江下游的广阔区域,在其他地区如今天的上海、苏南等地,它们结成网络,实现对文化全局的控制,形成了一个以良渚古城为中心,“多层级的控制区域的社会管理体系,说明这时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

中国最早的“紫禁城”

二里头如何给中原文化“上分”?

接着,对于古国时代的探索就来到了第三阶段,也叫龙山时代。“此间,良渚、红山和石家河这些文明化的先行者先后衰落了,而黄河流域诸文化迅速提高了文明化速度,川西成都平原也初现文明曙光。”孙华提到,这其中,尤以山西襄汾陶寺、陕北神木石峁、延安芦山峁、四川郫县宝墩等几座规模巨大的古城令人瞩目。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兽面纹铜牌饰

到了古国时代晚期,在距今3800年左右诞生了一个新的文化,即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实,二里头的一些特征产品如牙璋、玉刀等对外有广泛传播。这些是礼仪制度用器。”孙华表示,“所以,器物的传播,实为中原社会的政治礼仪、制度、思想的播散。”

二里头文化立足中原,辐射四方,不仅再一次改变了中国文明进程的格局,还开启了中原为主导的历史进程,如此一来,中华文明就进入了新的阶段——王朝时代。

把银河“搬”到地上来

古代都城如何体现“王者气派”?

中国古代的城市,各自有着独特的规模和魅力,而其中“模仿大地”和“效法上天”就成了两大古代中国都城规划的主要思想。前者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其灵感源于井田制与九州地理观。

“晚周时期,人们基于井田制,将国土分区规划得井井有条。在九州思想的影响下,城市整体布局宛如缩小版的九州大地,展现出古人对天地秩序的独特理解。”孙华解析道。

古代皇帝自称“天帝”之子,因此很多时候,都城也模仿着天象的模样,这就是“象天法地”的都城规划。孙华向观众展示,在秦始皇的咸阳城中,渭河被视作天上的银河,两岸则分别建起了宫殿和神庙。渭河以北,宫殿如天上的紫薇垣,象征帝王之尊;渭河以南,信宫则如天极,周边还有宗庙、社稷等。一条长桥横跨渭河,仿佛跨越了真正的天河。

▲ 复原咸阳宫

“古代成都的城市规划被认为与咸阳‘同制’,但与其说成都模仿咸阳,不如说其实是成都的规划思想影响了咸阳。”孙华提到,古蜀国的都城规划,特别是河流分隔城市南北的结构模式,对咸阳的城市扩建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秦灭蜀后,这种“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融入秦国,影响了后续的都城规划。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茹懿 吴雅婷 海报 苏莹 图片来源 新华社 各博物馆 本报资料图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王钟婧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