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史|城市建设&住宅与聚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古代都城建设 中建史|城市建设&住宅与聚落

中建史|城市建设&住宅与聚落

2024-07-16 17: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城市建设

城制、特点、类型、公共工程、地方城市建设

 

城市的产生

三次社会分工:畜牧业与农业,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商业与农业的分离

过程:农业的形成固定的居民点——聚落;

人类第二次和第三次劳动大分工(聚落开始分化):以农业为主的乡村,以非农业的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是奴隶主和封建主进行统治的据点

中国古代城市的三个要素: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

 

陕西西安半坡村原始聚落遗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最长约300米,东西最广约190米,占地面积约五万多平方米,为目前已知的仰韶文化聚落遇址中最大者。该聚落主体为中部之居住区,中间大房子的面积175平方米,周围几十座小房子,门口均朝向大房子;大房子为氏族公共活动氏族会议、 节日庆祝、宗教活动等的场所;房外有窖穴一百多个,以藏储公共财物;居住区的周围有深5-6m宽6-8m的防护壕沟;居住区北面为墓葬区;

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聚落遗址该聚落是江南水网地带的原始聚落的代表,其建筑采用干阑式木结构,与中原地区大相径庭。其早期距今6900多年,晚期距今5000年左右。仅发掘了一小部分。建筑布局——以平行配置的干阑长屋为主干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一.概说1.城制(城市制度)1.1中国古代城市三要素(奴隶主和封建主进行统治的据点) :

   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

 

城市初生期

原始社会:城市处于萌芽状态;夯土城垣,技术原始

夏: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要素:宫殿区、手工业商业区、居民区

商: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湖北盘龙商城、安阳殷墟

要素:宫殿、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

 

1.2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1.2.1城市初生期(原始社会晚期,夏,商,周三代) (城市带有氏族聚落的色彩)背景: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的提高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对立开始出现,氏族间的暴力斗争促使以集体防御为目的的筑城活动

a.分期特点①原始社会:  已发现城址30余座, 城垣用夯土筑成,技术原始  面积最大约25km2,最小约1hm2  除众多居住遗址,还有大面积夯土台(推测是统治者居住地和活动场所)。  城市处于萌芽状态②夏  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大规模宫殿遗址12万㎡,周围作坊区和居民区9k㎡,出土玉器,漆器,酒器,表明有手工业商业交换。  没有发现城墙遗址,但被认为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可能是斟鄩(夏都)。③商  几座城市遗址: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湖北盘龙商城,安阳殷墟  有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

b.城市形制各要素的分布处于散漫而无序的状态,中间有大片空白地段相隔例子: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湖北盘龙城、安阳殷墟

 

里坊制(非常重要)形制:是一种城市建设模式;城市道路采用棋盘式布局,把全城分割成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和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 统治者们的宫殿、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全城实行宵禁;小坊一里见方,内辟横街,东西坊门,称曲;大坊内辟十字街,平面辟坊门;住宅开门向曲;

 

“城”与“城市”城市规划理论之始西周《周礼考工记:营国篇》——“择中论”周王城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背市。市朝一夫”

曲阜鲁故都

这是我国古代已知城市建设中最早使用中轴线布局的实例

中建史p55.2-1 曲阜鲁故都遗址平面(西周~西汉)

汉长安城符合考工记的部分:旁三门

 

1.2.2里坊制确立期(春秋-汉)a.背景

铁器时代到来,封建制的确立,地方势力的崛起,促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发展高潮。b.分期特点①汉  列侯封邑达万户可向大街开门,不受里门约束  这是封建专制主义在城市形态上的突出表现。c.城市形制:

新的城市管理布置模式产生(城市扩大, 人口增加,手工业商业繁荣,为保证城市有序运作和统治集团安全)  统治者们的宫殿,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用城墙保护;

全城被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手工业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  “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内和市内,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城市总体布局还比较自由,形式较为多样·大城包小城(郭包宫城)——曲阜鲁故都,苏州吴王阖闾故城·二城东西并列——易县燕下都故城·西汉长安和东汉洛阳形态各异不相因袭

d.引用“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战国策·赵策》:方圆千丈的大城,户口上万的大邑相互对峙。战国成书《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内,国中九经九纬度,经涂九轨,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当时诸侯国都城规划的记录,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

翻译: 建筑师营建都城时,城市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九里,每面各大小三个城内(设立两个侧内)。城内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大道宽度皆为能同时行驶九辆马车(七十二尺)。王宫的左边(东)是宗庙,右边(西)是社稷。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市场和朝拜处各方百步(边长一百步的正方形)。(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完全符合这种布局的,只有曲阜鲁故都与之比较相似)

 

曹魏邺城——古代都城建设从邺城开始有一定之规

中建史p26.2-2 曹魏邺城平面推想图

       位于安阳东北,北临漳如水。东西3000米、南北2160米,南面开三门,北面二门,东、西各一门。为避免洛阳城宫殿区打断城内东西交通的不便,以条横贯东西的大道将城市分作南北两部分,北部在中轴上建造宫殿,当中为大朝所在,东侧为处理日常政务的常朝,西侧为禁苑铜雀园和仓库区、武库和马库。宫城以东是贵族居住的坊里,其南半部是行政官署区。尔西大道以南主要是居民的住宅区。

唐长安城

中建史p66.2-7 唐长安城复原平面

1.2.3里坊制极盛期(三国-唐)城市形制①邺城——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三国时的曹魏邺城: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居民与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里” (“里”在北魏以后又称“坊”)。·唐长安堪称是这类城市的典范。②后期变化管制有所放松唐长安城中三 品以上的官员府邸及佛寺,道观都可以向大街开门。③特点各功能要素区划明确,城内交通方便,城市面貌更开阔。

1.2.4开放式街市期(宋以后)a.城市形制:发达的交通运输和荟萃四方的商业,使京城不得不取消阻碍城市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里坊制,代之以开放式的城市布局。一在中国历史 上沿用了1500多年的里坊制正式宣告消亡b.分期特点唐末一些城市开始突破里坊制北宋都城汴梁取消了里坊制和夜禁五代后周及宋建都于此并扩建水陆交通要冲一些城市街区仍治用“里-坊”旧称,但实质和前一时期有了根本区别。

 

2.2防御2.2.1古代都城为了保护统治者安全,有城与郭的设置(春秋明清,都有城郭之制)①春秋:小小的淹君,有三重城墙,三重城濠。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城,是保护国君的;郭,是看管人民的。  郭,附于城的一边:齐临淄,赵邯郸,韩故都  郭包于城外("内之为城,城外之为郭"《管子,度地》):吴阖闾城,曲阜鲁城②汉:只发展郭包于城外的模式,城郭并置不再出现,因为更安全。

2.2.2各朝代城郭名称

子城,罗城内城,外城阙城,国城

2.2.3城墙(统治阶级保护自己的办法)①京城(一般三道城墙):宫城(大内,紫禁城),皇城或内城,外郭(城)②唐宋:府城有两道城墙子 城和罗城③明:南京与北京有四道城墙

2.2.4筑城的办法①夏商时期:版筑夯土城墙②东晋以后:砖包夯土墙  例:东晋,南朝时的建康——宫城与军事要塞“石头城”,青砖包砌于土墙外侧③明:砖产量增加,才普及砖筑城

2.2.5城门①城门门洞结构:早期用木过梁,宋以后砖拱门洞推广②水城门:水乡城市依靠河道运输③加强城门防御能力的措施:  设二道以上城内,“瓮城”;  敌台或"马面”——城墙每隔一定间距,突出矩形墩台,利于防守者从侧面射击敌入;  窝铺——军事值班用;  城楼,敌楼,城垛(指挥战争用),或称垛口,雉堞,女墙.

战棚(临时木棚,用生牛皮覆盖,躲避炮石)

 

2.3规划2.3.1道路系统    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夏商确立),但也因地制宜——中国传统的方位观念,建筑物南向布置延申出来·隋大兴城——地形平整,完全新建—— 严格均齐方整·汉长安城——秦离宫扩建——道路系统和轮廓不规则·明南京城——有较多水面山丘,包罗南唐时的旧城——布局自由2.3.2道路材质    历史上城市道路最宽达150M

东晋建康城:砖铺路面遗存;唐长安:土路;宋以后:砖石路面在南方广 泛应用

2.3.3娱乐场所佛教寺院以及郊区的风景区①汉以后:三月上巳去郊外水边修禊,九月重阳登高,市民出城踏春,春游,秋游②唐:公主到庙中看戏唐长安曲江③宋:宋东京郊外私家园林(《清明上河图》);戏场单独成立瓦肆(或称瓦舍,瓦市,瓦子),包揽各种技艺④金元:戏台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广泛采用

 

2.4绿化2.4.1北方,槐,榆居多2.4.2南方柳,槐并用2.4.3京兆尹 负责种植管理2.4.4隋东都洛阳    中央御道宽100步,一步6尺    两旁植樱花,石榴两行,9里2.4.5唐①唐长安街道两侧槐树成行排列——“槐衙”②都城中轴线上御街绿化:路中设御沟,引水灌注,沿沟植树2.4.6宋东京    御沟中植荷花;近岸杂花相间——城市道路绿化推进到彩化地步

 

2.5防火2.5.1鼓楼,谯楼(报时报警用)2.5.2元大都开始, 城中建钟楼鼓楼(明南京,西安,明清北京都有)

 

2.6排水2.6.1汉长安:陶管和砖砌下水道2.6.2唐长安:街道两侧挖出明沟2.6.3宋东京:四条河道2.6.4明北京:沟渠;街道厅专司疏浚挑挖之职2.6.5清:设街道厅和沟渠河道大臣(一年一任),主要负责内城清代北京沟渠疏浚由董姓包商世袭承揽——“沟董”,绘有详尽的内城沟渠图。

 

2.7面积总结唐长安84km²北魏洛阳73km²明清北京60km²元大都50km²

北宋东京约50km²

 

二.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模式大致有三种类型(中国古代城市地域选择由西向东推移趋向)1.新建城市(早期)  主要在早期  先秦诸侯城,王城  明中都凤阳,失败案例2.依靠旧城建设新城(汉代以后)·西汉初年,旁倚秦咸阳旧城,利用部分旧离宫建造长安新城·隋紧靠西汉至后周的旧都建造大兴城(新城建成后旧城废弃不用)·元代旁倚金中都旧城在其北侧建造新城大都(旧城继续使用,新旧城长期共存)3.旧城的基础上扩建  明初南京和北京。优点:投入少,收效快。

 

三.都城建设的特点1.每个都城根据特定需要于客观条件确定建设模式,所以《考工记》中关于都城布局的文字描述,虽被推崇,但未发现一处照章办事。2.一切为封建统治服务3.一切围绕皇帝和皇权所在的宫廷而展开4.建设程序:先宫城皇城,后都城外郭城5.布局  宫城居于首要位置,其次政权职能机构、王府、大臣府邸、市政建设,最后庶民、手工业、商业。

 

四.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1.汉长安城(书p60)1.1背景位于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南岸台地上。是在秦咸阳原有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逐步扩建的,且北面靠近渭水,因此城市布局不规则。先建宫殿,后建城,平面为不规则矩形,《三 铺黄图》中称此城形状:“城南为城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京城为斗城是也。"所以,汉长安城也称为“斗城”。

1.2特征城内有五宫:长乐宫(原名兴乐宫,改名后太后居住),未央宫(主要宫殿) ,桂宫,明光宫,北宫每面各有三道门,宫室在前,集市在后。这些与《考工记》中内容相符。皇宫的位置不在都城的中央。没有把宗庙及社稷坛分列在皇宫左,右两边。而是布置在南面安门之外。城西有建章宫,再南和建章宫以西是上林苑。武库和长乐宫位于龙首原一 长安城地势最高之处

由于几座宫殿是陆续建造的,因此比较分散,每座宫殿都有宫城环绕,宫城内又是一组组的殿宇,是大宫中有小宫的林木池沼的布局方式160闾里和8万户居民,可能在外郭,但遗址未探明。    宣平门直通洛阳,横门正对未央宫正门

中建史p60.2-3 汉长安城遗址平面

    陵邑制:在长安城的东南和北面郊区有7座城市陵邑(长陵,安陵,霸陵,阳陵,茂陵,平陵,杜陵),这些陵邑都是从各地迁移富豪之家来此居住,用以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陵邑的规模相当大,如长陵(汉高祖陵邑)有5万户,茂陵(汉武帝陵邑)有6万户    城西建章宫,城南明堂辟雍,宗庙,社稷坛。    建章宫西南为秦始皇所建上林苑,汉武帝修复,并在周围开挖40里的昆明池用于城市供水和漕运,一分支:西南入城——沧池——明渠屈曲——向东出城;另一分支:注入沿城漕渠——东入郑渠与黄河相通。一举数得的城市蓄水,引水工程    八街九陌:八街,通向城内的8条主干道,中间道为皇帝专用御道——驰道,植槐榆松柏等,土路无路面,排水沟通至城门。砖石砌筑的涵洞排雨水。

1.3汉长安城评价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最大的城市,其宏伟的气魄,严谨的格局,对我国都城的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奠定了后来都城建设的基本布局。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是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汉代长安城的建设结束了东周以来的大小城并立的局面,开创了综合大城的先例,为今后各个朝代都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2.三国曹魏都城邺城2.1古代都城建设从邺城开始有一定之规:  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进行建造  邺城开创了一种布局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做棋盘式分隔,居民与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里” (“里”在北魏以后称为“坊”)2.2 丁字形主干道,中轴线明确  城市中轴线的使用,即以此为始2.3规划的基本特点  功能分区明确,宫城在北,坊市在南;

T字形主干道,宫内前御街,御道;

里坊制;  经纬正交的道路体系。

2.4评价里坊制极盛时期的开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轮廓方正规整,功能分区明确,具有南北轴线的城市;体现出规整布局与讲求实效的统一;标志着中国都城规划找到了规范的模式;对此后中国都城规划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3.北魏洛阳

3.1洛阳——五大古都之一  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七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杭州,安阳。  东周,东汉,魏,西晋,北魏等建都于此。  西周设立陪都的两京制(两京制被秦, 汉,隋,唐治用),东汉定都于此,长安为陪都。

3.2建设过程  自东汉到魏晋皆以此为都;南北朝时,北魏统一北方后,曾建都平城(山西大同),孝文帝于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出巡洛阳,决定迁都于此,并开始营建,十九年九月成城;景明二年(公元501年)又建有320坊,每坊一里见方(300步),坊建有坊墙;景明三年建成全部宫室。城址位于今洛阳东北十五公里处(白马寺东)。  北魏洛阳是在西晋都城洛阳的基础上重建的。

3.3北魏洛阳特征在西晋都城洛阳的废墟上重建的北倚邙山,南临洛水,地势平坦。宫城偏于京城之北,京城居于外郭的中轴线上。官署, 太庙,太社太稷和永宁寺塔九层木塔 (灵太后营建) ,都在宫城前御道两侧外郭,京城,宫城三重不规则方形网格废弃后市布局,设大市小市属于邺城体系洛阳宫城正门形制为:中作城巾,内楼7间,前列双阙,内与阙间有土墙联结

用水主要依靠谷水,西北穿外郭——注入华林园天渊池——宫城前骆驼御道两侧的御沟——东流出城——注入阳渠,鸿池陂等以供漕运

3.4《洛阳伽蓝记》

简称《伽蓝记》,是中国古代佛教史籍。是东魏迁都邺城十余年后,抚军司马杨炫之重游洛阳,追记劫前城郊佛寺之盛,概况历史变迁写作的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历史和人物故事类笔记,成书于公元547年(东魏武定五年)。

 

4.南朝建康(六朝古都,东吴(建业),东晋,宋,齐,梁,陈(南朝一-建康,江苏南京) )

4.1南朝建康特征

位于秦淮河入江口地带,丘陵地形,有“龙蟠虎踞”之称。

宫城位于都城北侧,官署多治宫城前中间御街向南延伸。居民多集中于都城以南秦淮河两岸,大臣,贵戚在青溪,潮沟两岸。  宫城东南有东府城,供宰相居住;西南有西州城,是扬州刺史衙署;滨临长江的石头城是重要军垒。  因为建康山丘起伏,不方便作方整的居住区,而只能是自由式的街巷布置。集市与北方城市相比多而分散,对居民较为方便。外郭由竹篱围成,郭巾称篱巾。  整个健康城按地形布置,形成不规则的布局,中间的御街一直向南延伸可直望牛首山,其他道路都是顺应地势而修建,可见地形对城市布局起着明显的作用,也是建康城市规划特色。  中间一条御道砥直向南,可望城南的牛首山,作为天然门阙  属于邺城体系

 

5.唐长安(隋大兴)(书p66)5.1隋大兴(唐长安)城背景  隋文帝杨坚于582年正式颁诏,开始营建新都。因杨坚称帝前會封大兴公,故大兴城由此得名。位于今西安城区及其周围地带。  隋大兴城的总设计师是隋代著名的建筑家宇文恺。另外还有将作大将高颖协助。他吸取了北魏都城洛阳,东魏,北齐邺都南城的精华,精心设计了大兴城。  北倚龙首山,山水原,六坡,水有龙首渠,永安渠,清明渠,曲江  大兴城由宫城,皇城,郭城三部分组成。宫城先建,皇城次之,郭城最后建设。是中国古代史,也是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最为严整的城市。唐代继续以大兴为都,改名为长安城。基本治袭大兴城格局,主要的改造是在郭城北墙外增建大明宫,城内东部建兴庆宫,寺庙散置于各坊,城东南角整修曲江(市民游乐场所)风景区。

5.2城市规模长安城平面呈横长矩形,东西宽9721米,南北长8651米,大城称外郭。城内北部正中建内城。东西宽2820米,南北深3336米,面积9.4平方公里,分为南北二部。南部深1844米为皇城,城内集中建中央官署;北部深1492米为宫城,内为皇宫,太子东宫和供应服役部内。5.3城市布局  大兴城把官府集中于皇城中,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明确,是隋大兴城建设的革新之处。  城市布局上“宫殿与居民不相参”的意图十分明显,采用严格的里坊制,这些都与当时统治阶级对人民的严格管制与防范有关。  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城居全城北部正中,为宫殿区;其南是皇城,为中央衙署所在地;外郭城从东西南三面拱卫皇城与宫城,是一般群众与官僚的住宅区和商业区。住宅区名坊,商业区名市,坊市分置。宫殿区居全城北部中央,显然带有皇帝“至高无上,南面称王”的意思,这可说是宇文恺当年设计长安格局时的中心思想。

5.4封闭的坊和集中的市:

坊的结构是封闭式的,各坊都有围墙,住宅的内都在坊内。除皇城以南36坊只开东西二内,仅有东西大街外,其余各坊皆开东西南北四内,都有一-条东西大街,一条南北大街构成的十字街。  东西两市四面各开两内,各有两条东西街,两条南北街,构成“井”字形街道,把市场分为九个方块。每方的四面斗临街,店铺就设在各方的四围,同行业的店铺集中在一个区域里,叫做行,东市有120行商店和作坊,西市是有许多外国“胡商”和各种行店,是国际贸易的集中点。市场集中,对市民生活很不方便。

5.5唐长安城评价

唐长安的规模和规划思想是空前绝后的,它继承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是古代城市发展成熟期的代表作,对后市影响巨大;它还影响了周團邻国,如日本平安城,平京城的规划设计;也影响了开封元大都,明北京的规划,它实行周密规划,分区明确,布局严整,整个规划体现了封建社会指导思想和卓越的建筑技术。5.6其他  长安街道虽宽,但全是土路,大雨后泥泞不堪,商朝都得停止,唯有从宰相府到大明宫前这一段路面铺沙子,称为“沙堤”  隋唐东都洛阳由杨素,宇文恺等人负责营建。

 

6.北宋东京6.1背景  东京创建于春秋时代(公元前770- 476年),到唐代已成为中原地区的一座州城,五代时期(907-960年) 又會成为地方政权的都城,称汴京。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对汴京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建,开拓解放,展宽道路,疏浚河道,加筑外城。北宋统一全国后,认为汴京城市建筑基础好,地理位置适中,便于利用南方物资,整治环境好,于是便定都在此,名为东京。(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绘有“虹桥”,木材做成的拱形桥,桥下无柱,利于周船通行)  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

 

中建史p70.2-10 北宋东京城平面推想图

6.2城市布局

东京是由一州治扩建而来,州衙改为宫城,州城改为都城,又外包一圈罗城,共三重城墙。宫城居与城市中心,都城围绕在宫城四周。最外为罗城,平面近方形,罗城东,西,南三面皆三内,北面四内,此外还有专供河流通过的水内。6.3城市道路  全城道路从市中心通向各城内,主干道称为御街;  第一条:从宫城南内至罗城南内的南北向干道,宽200米,成为全城的主轴线。  第二条:宫城南侧的东西向干道。  第三条:宫城南侧的南北向干道  此外,还有一些次要道路,组成不规则的道路网,反映了不受里坊约束的特点。

6.4河流系统

在东京,河道也成为城市的重要经济命脉,史称“四水贯都”。(四水即指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

在都城墙外又各有护城河一道,四水通过护城河相互沟通,使得河道在城内作为运输道路非常方便,可将东南方粮食和物资运入城内。金水河通往宫殿区,供给宫廷园林用水。

6.5城市结构

宋东京因袭五代旧城,从开始即没有封闭的里坊。以坊巷为骨架的宋东京,城市面貌颇具特色,有诸多变化。  其一,主要街道成为繁华商业街,皇城正南的御路两旁有御廊,允许商人交易,州桥以东,以西和御街店铺林立,潘楼街也为繁华街区;  其二,住宅与商店分段布置,如州桥以北为住宅,州桥以南为店铺;  其三,有的街道住宅与商店混杂,如马行街;  其四,集中的市与商业街并存,如大相国寺,被称为“瓦市”。

6.6城市规划特点  里坊制解体,街巷系统形成  城市管理的创新:望火楼;惠民药局;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  三重城,宫城居中(宫城和城市关系的改变) (四条河流穿城而过)  宫城——金水桥——千步廊——朱雀门

6.7北宋东京评价  东京的城市结构冲破了传统的里坊制,较多的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布局顺其自然,采用自然的街巷制和商业街;是中国历史上都城布局的重要转折点,对以后几代都城有较大的影响。(传统的里坊制在这里已经被彻底的废除)

 

7.北京7.1金中都,元大都以及明清北京之间的关系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战国时已有城市,辽代在此建陪都  金中都:依辽城向东,向南扩大3里,建为都城。  元大都:以金中都东北郊琼华岛为核心,建造新宫殿,并建大都城,官员富户迁入新城,一般平民居于旧城(中都),这种南北二城并存的格局一直保持到元末。  明清北京:明代北京是利用元大都原有城市改建的。

灭元后,为便于防守,将大都北面约5里宽较荒凉地带放弃,缩小城框。仿南京制度,在皇城前建立五府六部等衙署,将城墙南移1里多地。明中叶,蒙古骑兵多次南下,迫近北京,遂于嘉靖32年加筑外城,由于财力不足,只把城南天坛,先农坛及稠密的居民区包围起来,而西,北,东三面的外城没有继续修筑,于是北京城的城墙平面就成了凸字形。清朝北京城的规模没有再扩充,城的平面轮廓也不再改变,主要是营建苑囿和修筑宫殿。

7.2元大都7.2.1背景  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 ,历时30年建成,大都得规划由太保刘秉忠主持,参与规划营建的有阿拉伯人也黑迭儿等人。元大都水系规划:郭守敬7.2.2城市特征    保留金中都旧城,在其东北另建新城。新旧二城并存,既能充分发挥旧城作用。又能无障碍地创建理想的新城。    形成宫城,皇城,都城三重相套的格局。都城为长方形,有11座城内,除北面是二内外,其余各面均为三内,均设瓮城。城垣四角建角楼,城周环绕护城河。皇城位于都城南部中央,内含宫城,兴圣宫,隆福宫,御苑等。宫城在皇城内偏东部位,处于都城中轴线上。    对河湖水系特别关注。规划把整个太液池圈入皇城,并环绕水系布置宫室从而决定了皇城偏南,偏西的定位。都城的定位也是积水潭处于全城中部,并将城市的几何中心一中心台设定在积水潭东侧近旁。这种结合水系的布局,使宫城处于南部而积水潭近旁的商业区处于北部,再加上后来在东面齐化内内设置太庙,在西面平则内内布置社稷坛,大都城基于因地制宜的布局,却吻合了《考工记》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王城模式,体现了现实需要与历史文脉的统一。

规整的街巷布局。 元大都规划整齐,街道犹如棋盘,而且居民区为方形,排列也十分整齐,大都的居民区主要以胡同命名,整齐地排列在南北向大道的两侧,呈东西向布设,宽约六七米。胡同一名起于元代大都,经考证,即蒙语“水井”的意思。这种居民区布局开创了明清北京城四合院居住区之先河。    开发了两个系统的河湖水系。一是开挖从积水潭连通大运河的通惠河,积水潭成为大都的水运中心。另一个是开挖金水河,积水潭成为大都的水运中心。另一个是开挖金水河,从西郊玉泉山下引水,注入太液池,满是宫中用水和苑囿水景的需要。    突出都城的壮观景象。城市布局严谨,道路整齐方正,井然有序。城市中轴线南起丽正内,经皇城前广场,穿过皇城,宫城,直达全城几何中心中心阁, 这条突出的城市轴线为明清北京的中轴线奠定了基础。

7.2.3元大都的规划特点与成就

依托旧城建设新城,两城并存水系清晰明确,科学合理,三重水系以水面为中心的城市格局(元代的一种创新)以胡同为特征的街巷系统:防水通道,排水方便,采光有利,防西北来的风沙居民区与商业街市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布置,城市的中轴线就是宫城的中轴线

城市空间采用对景手法

7.2.4元大都评价

元大都城的平面布局整齐划一,是继唐长安城之后又一个规模宏大,布局非常规整的城市。而且三宫鼎立,与风景区相结合,独具匠心,充分利用了一切有利的地理条件,显得雄伟壮观,庄严大方。特别应该提到的是郭守敬开辟水源,成功地解决了城市供水和漕运问题,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7.3明清北京7.3.1明清北京背景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是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的。为了减少建城的工程量及缩短防线,将元大都比较荒凉的部分划出城外。明初建都南京,为了加强北方防御,政治中心北移,明成祖决定迁都北京。扩建北平为顺天府,建为北京。从此,北京成为我国近现代政治统治中心。明朝灭亡之后,清朝仍建都北京,城市布局无变化。  明清北京城包括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四部分。

 

外城作矩形,周长约16.5公里。 城内主要是手工业和商业区及规模巨大的天坛和先农坛。  内城在外城北,近正方形,周长约24公里。内城的城内都有瓮城,建有城楼和箭楼。内城的东南和西南两个城角上并建有角楼。

皇城位于内城的中心偏南,呈不规则的方形,周长约11.5公里。城四向开门,南面的门就天安门。在它的前边还有一座皇城的前门,明朝称大明门,清朝改名大清门。皇城内的主要建筑是宫苑,庙社,寺观,衙署,宅第。  宫城即紫禁城,在皇城内,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四面都建有高大的城门,四角建有形制华丽的角楼,城外围以护城河。宫城内是明清两朝皇帝听证和居住的地方。

中建史p73.2-12 乾隆年间北京城平面

7.3.2北京城布局

北京城的布局以一条自南而北长达7.5公里的中轴线为全城的骨干,这一轴线完全被帝王宫廷建筑所占据。轴线以外城的南内永定内作为起点,经过内城的南内正阳内,皇城的天安内,端内以及紫禁城的午内,然后穿过大小6座内7座殿,出神武力越过景山中峰和地安内而止于北端的鼓楼和钟楼。轴线两旁布置了天坛,先农坛,太庙和社稷坛等建筑群,体量宏伟,色彩鲜明,与一般市民的青厌瓦顶住房形成强烈的对比。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上强调封建帝王的权威和至尊无上的地位。

7.3.3明清北京城的布局特点

继承了历代都城的建设经验。按照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进行布局.城市空间布局有高度的艺术性。有节奏,有高潮,有主次,有收放;硬质铺地,长廊连接,给人一种严肃,肃穆的感觉    道路系统治袭元大都格局,分为主干道,次干道,胡同    商市繁荣,按行业成街,行会发达。 (繁华市区逐步南移)    居住分为37坊,胡同间距70米左右。    水系基本治袭元大都水系(水系的衰退与改建)    加强城市防御(明中叶, 嘉靖年间,因蒙古族多次南下,修建外城城墙)

 

7.4明南京(明清制度奠基者:朱元璋)

依据地形,拓展旧城

城市功能分区明确。城东皇城区;城南居民和商业区;城西北军事区。

城墙建造顺应地形(条石与大石块砖砌成)    唯一一座建造在江南的统一国家都城,依托自然地形,因地制宜建造的南方山水城市代表。    四重城墙:宫城,皇城,都城,外郭

 

五.地方城市的建设地方城市的其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防御工程,水利工程,道路与下水道,邮驿设施

 

 

住宅与聚落

原始社会时期

建筑的两个基本形态:

穴居——黄河流域的黄土地区,萌芽是从材料(黄土)的削减开始的

巢居——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独木巢居→多木巢居→干阑式建筑→地面建筑

 

一.概说1.住宅形制演变1.1春秋时期,《仪礼》一书,记载春秋时期士大夫住宅制度:  住宅大内为三间,中央明间为内,左右次间为塾  门内为庭院,上方为堂,为生活起居,会见宾客,举行仪式的地方

堂的左右为厢,堂后为寝

1.2汉代(两种形式)1.2.1继承传统的庭院式(画像砖画像石记载)a.规模较小  三合院;L形住房和围墙形成的“口”字形院;前后两院形成的“日"字形院b.中等规模  右侧有内,堂,院两重,是住宅的主要部分  左侧为附属建筑,院亦两重,后院中有方形高楼1座

1.2.2坞壁(新制建筑) : 即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内,坞内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a.目的:豪强地主,加强防御b.著名的坞壁:许褚壁,白超垒,合水坞,檀山坞,白马坞,百谷坞等。

 

庭院式——传统形制

中建史p88.3-2 广东广州汉墓明器的住宅形象

坞壁式——创新形制    平地建坞,环绕围墙,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角建角楼,如城制。多为豪强地主,借助坞壁加强防御。常见于四川等地出土的画像砖石中,布局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右侧有门、堂,是住宅的主要部分:左侧是附属建筑。外部有装置栅栏的大门,门内分前后两个庭院,绕以木构回廊,再后是主堂。左侧亦分为前后两进院落,前进稍浅,布置厨房、水井、晒架等,后院当中放置方形高楼一座,供嘹望和储存重要物资。贵族宅邸外有正门,旁设便门.门旁附设房间留居宾客,称为门庑:院内前堂后室。在偏院中安置生活附属设施如厨、厕、仓库、猪圈、马厩等。

 

1.3三国,两晋,南北朝(尤其是北魏和东晋)1.3.1贵族住宅    大内用庑殿顶,人字棋和鸱尾(汉代没有鸱尾名称,但是有形制,南北朝已经成熟)    席地而坐,架空地板,直棂窗,竹席,幕    围墙上有成排的直棂窗    墙内侧建有围绕着庭院的走廊“舍宅为寺”“舍宅为观”的贵族多,可见厅堂,院落,廊等多与住宅相同

 

1.4隋唐,五代

无实物,参照画像砖,画像石,壁画等物;  仍常用直棂窗回廊绕成庭院,庭院有对称或非对称的,建筑对称或不对称  宅第大内采用乌头内形式和庑殿顶  贵族,住宅与造园相结合,使之有“诗情画意”,如五代绘画高士图.汉族人的生活习惯是席地而坐,但上层社会已有了垂足坐具

 

1.5北宋形制多样化, 风格自由1.5.1农村:草房,依地形而布置,错落有致,如大型园林1.5.2城市:四合院内向,安静,多成工字屋a.平面  院子闭合,院前设内的  沿街开店,后屋为宅的  两座或三座横列的房 屋中间联以穿堂呈工字形的住宅组成:形成标准的四合院;前堂后寝,正房厢房,院落周围为增加居住面积,多以廊屋代替回廊,屋顶多为悬山歇山,前大内进入后以照壁相隔,有爵位的官宅大内用内屋形式,有园林住宅园林(园林式住宅) :北宋时规模较大,三山,水池,植花木竹等;厅堂,亭榭,错落于山池之间,利用地形,富于自然情趣,善于借景。

 

1.6南宋

江南住宅庭院园林化:依山就水建宅筑园,以苏州为代表,“值景而造",叠石造山,开池引水,山要奇峰,峭壁,涧谷,阴洞,亭,榭等建筑较多,更置一,二玲珑剔透的太湖石, 以供观赏;文人画家参与其事,于是书画亦为园林中内容,这对后世明清江南城市住宅和私家园林的影响很大。

 

1.7元代出现工字形平面构成的主屋(正房+穿廊) ,两边有厢房

中建史p90.3-7 北京元代后英房住宅局部平面示意图

1.8明清  北方: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的院落。  江南:以封闭式院落为单位,沿纵轴线布置,方向不一定正南北。大型住宅有中,左,右三组纵列的院落组群,宅后或宅左或宅右建花园,创造优美而适宜人居的城市住宅生活环境

 

2.住宅构筑类型(以现存明,清住宅为依据)2.1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庭院式)2.1.1主要分布地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等2.1.2抬梁式北方多用抬梁式,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正方为代表2.1.3穿斗式南方多用穿斗式,如云南白族住宅的主体部分

2.1.4混合式皖南,江浙,江西一带山墙边贴用穿斗式,以较密集的柱梁横向穿插结合,辅以墙体,增强抗风性能明间为使空间开敞,庄重,虽然柱梁交接还是横向榫卯关系,具穿斗特征,但已改用大梁连接前后柱,省去多根柱子,同时大梁上再抬上部梁架

 

2.2竹木构干阑式2.2.1主要分布地    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僮侗语族地区各少数民族——如广西壮族的麻栏,云南傣族的竹楼等2.2.2主要特征    以竹,木梁柱架空住宅生活层,以利防潮,防虫蛇野兽,分布广,主要用于潮湿的山区或水域

2.2.3明清两代,南方僮侗族语族地区少数民族一直使用这种悠久的干阑式建筑,北方自汉以后已较少使用,但东北清代仍有一种用作仓房的干阑建筑,距地较矮,是为隔潮之用、2.2.4汉代干阑已经盛行,宋代叫“阁阑”“麻阑”,元时在川地叫“榔盘”,清称“阑”

 

2.3木构井干式2.3.1主要分布地东北,云南等林区2.2.2主要特征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墙东北,云南等林区所见木垒墙壁的住宅,是民间的一种普遍做法,端部开凹榫相叠,但因受木材长度限制之故,通常面阔和进深较小。

2.4砖墙承重式2.4.1主要分布地山西,河北,河南,陕西2.4.2主要特征硬山式住宅,一般北方住宅多为四合院,每面各三间,但在前,左,右三面房屋正中间砌墙——除解决架檩传载外, 火坑位置亦可合理安排,形成“一间半式房屋”

 

2.5碉楼

主要分布在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地区。该地区多山,且石为板岩或片麻岩构造,易剥落加工,取石方便。碉楼外墙为厚实高大有收分的互墙楼层,内为密梁木楼层的楼房,即在木梁上密排楞木,再铺一层细树枝,其下再铺20厘米的拍实土层,屋顶也是拍实土层。这种做法与当地高原气候干燥又多风有关。    底层养牲畜,楼层住人及建佛堂等。屋顶做平台,供晒谷物及夏季乘凉。外墙底层不开窗或只开小窗洞。楼上局部开天窗,厕所常在楼上悬挑于外。

 

2.6土楼(庭院式)

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赣南等地区。是客家自三国两晋以来为躲避北方战乱而迁移南方的中原居民住宅。由于移民之故,以群聚一楼为主要方式,楼高耸而墙厚实,用土夯筑成,称为土楼。至今保存较好的最古老者为明代土楼。    从形制上说,各地土楼有着共同之处:一,土楼以祀堂为中心,是客家聚族而居的必需内容,供奉祖先的中堂位于建筑正中央;二,无论是圆楼,方楼,弧形楼,均中轴对称,保持北方四合院的传统格局性质;三,基本居住模式是单元式住宅

客家土楼的技术是北人南迁后结合需求及当地气候条件创造出来的。首先,出于防卫需求,土筑外墙高大厚实。在做法上把竹筋,松枝放入生土墙,起加筋作用,再在土内配以块石混合,进行夯筑十分牢固。其次,地处南方,注意防晒,在内墙,天井,走廊,窗口处及屋顶部分将檐口伸出,利用建筑物的阴影减少太阳辐射热。第三,在建筑物内部采用活动式屏内,隔扇,空间开敞,通透,有利于空气流通。第四,外环楼层开箭窗,呈梯形,外小内大,既利防卫,又利人用。第五,选址注重风水,并保留北方住宅坐北朝南的习惯,宅基“负阴包阳”,一些特殊情况如禁忌等限制,可朝东或朝西,但不得朝北。靠近河流或水塘,但忌背水。背靠大山或丘陵,面对朝山,左右两侧有小丘陵。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是客家住宅的典型。永定土楼分圆楼和方楼两种。圆楼以承启楼为代表,方楼以遗经楼为代表。    土楼类型:五凤,凹字形,圆,方,半圆,八卦

 

2.7窑洞2.7.1窑洞是由穴居(横穴)演变而来的,是天然土起拱为特征的,主要流行于黄土高原和干旱少雨,气候炎热的吐鲁番一带。其特点是节省耕地,施工简易,造价极低,不用梁柱木料,不用砖瓦。防火性能好,冬暖夏凉;缺点是通风欠佳。

2.7.2窑洞主要有三种形式。a.开敞式靠崖窑b.下沉式窑院(地坑院)  是在没有天然崖面的情况下,于平地下竖穴成院,再由院内四壁开挖窑洞的方式。首先需解决的是由地面入窑洞的交通问题,常见的有坡道,台阶,直通或坡道与台阶并列几种;其次院内需排水,有对外挖涵洞或院内挖渗井两种;再则,窑洞之上方应有足够的土层以满足结构,冬暖夏凉的功能要求,一般在3米左右。巩县西材乡,康店村,孝义镇多见此种窑洞。c.砖砌的锢窑

 

2.8阿以旺2.8.1主要分布地:新疆南部(新疆常见住宅的一种,有三四百年历史)2.8.2主要特征a.布局  依地形而构成院落平面,平房与楼房穿插  名词解释:室分前后,多为屋顶采光:一种带有天窗的夏室(大厅),中留井空采光;天窗高出屋面约40-80cm,供起居,会客;后部做卧室,亦称冬室,各室也用井孔采光。  顶部以木梁上排木檩,厅内周边设土台,高40-50cm,用于日常起居容屋侧有庭院,院内有葡萄架,夏日葡萄架下,可作息生活

b.结构

土木结构,平屋顶,砖墙,土坯墙与木架,密肋相结合,作列拱前廊,空间开敞c.装饰  吐鲁番地区更以花墙、门划分院落空间  室内壁龛甚多,用石膏花纹作装饰件,图案精美,龛内可放被褥或杂物。

 

2.9毡包

蒙古、哈萨克等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使用便于拆卸安装的毡包,往往二三成组,附近临时用土墙围成牲畜圈。毡包直径4-6米不等,高2米余,用木条编成骨架,外敷羊毛毡,顶部装圆形天窗以供通风采光。

 

二.实例1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其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根据主人的地位及地基情况,有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几种,大宅则除纵向院落之外,横向还增加平行和跨院,并设有后花园。

2.云南一颗印(掌握平面立面)

  在云南中部地区有许多这种形式的四合院住宅。它的正房有三间,两边的耳房,有左右各一间的,称“三间两耳”;有左右各两间的,称“三间四耳”。前面临街一面是倒座,中间为住宅大内。四周房屋都是两层,天井围在中央,住宅外面都是高墙,很少开窗,整个外观方方整整,如一块印章,所以俗称为“一颗印”。

 

 

总结

住宅的构筑类型:木构抬梁、 穿斗和混合式木构并干式竹构干阑式砖墙承重式碉楼: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藏高原。多山、取石方便,适应干燥、多风的气候;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客家族。窑洞:主要分布在豫西、晋中、陕北、陇东一带。黄土层厚。阿以旺: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毡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游牧生活为主的居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