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特征(二)榫卯结构与模数制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古代建筑物的特征和标志是什么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特征(二)榫卯结构与模数制度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特征(二)榫卯结构与模数制度

2024-07-10 06: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模数制的产生虽有其施工、构造及结构上的原因,但事实上,中国古代的模数制在很大程度上还起到确定建筑单体间的等级秩序、单体建筑自身内在秩序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比如作为国家法典兼官书公文而面向全国颁发的《营造法式》,明确规定的材分制度包括如下三部分内容:一是「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二是「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三是「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长短,曲直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之材之分以为制度焉」。至唐宋时期,人们已经对建筑的设计、结构、用料、施工做了规范,创造出极富内在秩序的模数制度,通过这个模数制度就把整个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制制度化和系统化了。

模数系统的建立,不但在一座建筑内部产生了和谐的比例关系,而且被用来统领和协调建筑群的秩序,即按照单体建筑不同位置及其在群体中的不同作用,来选择确定其材分或斗口,从而确定其建筑的规模和等级,达到群体内部各单体建筑之间的和谐。

材分与斗口

材分制度中的核心观念是以「材」为基准。「材」是指高宽比为3:2的长方形拱材断面,合乎习惯上公认的最美的矩形比例,也合乎一般材料力学的最佳比例。材又分为8等,每「材」的高度从九寸递减为四寸五分,分别用于不同大小的房屋及构件。「材」高分为十五「分」,以十「分」作为材宽,「分」成为宋代建筑中的最基本单位。同时规定,以「栔」作为辅助单位,「栔」高六分,宽四分。「一材一栔」为足材。一切大木作的尺寸和比例都是以材、分、栔来确定的。不同等级的材,适用于不同等级的建筑,而每一座建筑的各部分都可以按规定用「材」和「契」,加以组合计算。

「材」的等级选择是根据建筑物的「间」的数量和大小确定的,「间」的变化使建筑结构产生变化,从而选用不同大小的构件。可以看出,「材」的分级与选择主要是出于力学上的要求而确定。「材」由建筑规模而定,又通过材推算出各个构件的大小,从而演绎出整个建筑单体。于是,建筑不论规模大小,各构件之间总是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不同等级的「材」成为不同等级建筑的基本模数。

以「材」为基准的模数制传至清代,演化为以「斗口」作为基本模数。斗口指斗拱的坐斗中承托昂、翘的卯口,也就是拱材方料的宽度。清制的斗口从六寸到一寸共分十一个等级,常用的斗口为六至八等。清代的斗拱已经很少起到结构上的作用,更多地成为纯形式上的模数。从以「材」为祖到「斗口」制度,经过近千年的演化,虽然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模数制度一直沿用下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基础。

文化内涵

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只是木结构适应性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它还必须在社会适应性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才能在漫长的社会变迁中不断的改进完善,而不被其他更先进的技术结构形式所取代。这一特性体现在木构架体系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组织结构、意识形态结构、文化心理结构等充分契合,互为道与器的关系。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构筑方式,很切合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国传统社会是以独立的家庭为单位组合而成,以血缘为纽带结构成社会网络,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是以家庭为核心,这种家庭可以扩展到一个较庞大的家族。虽然在古代城市中一般有官办的营造机构负责统一的规划和建造,但在广大的乡村,屋舍的营建都是以家庭为单元的,靠村民协作的方式来营建,这样的构筑方式反映了传统农耕社会自然经济的特色。

木构架建筑虽然单体尺度有限,但通过庭院自身的放大和院与院的聚合,同样可以铺展出庞大的建筑组群,有效地适应封建时代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功能需要。这种封闭性结构的庭院式布局形式也充分适应了封建时代主从有序、内外有别的伦理型的社会结构。满足了在父权、族权支配下的独立的血缘单位、祭祀单位、经济单位的住居功能,也与防守型的文化心理结构相契合。

等级制度

中国的儒家既提出了实现礼乐和谐的社会治理原则,同时还提出了实现这些原则的途径,等级制度就是礼的辨异功能。建筑的大小、尺度、体量、色彩,以至包括器物的大小、坟冢的直径,甚至棺材板的厚度等,都可以成为衡量享用者地位的尺度,正是依借这些象征性的量度,使建筑乃至建筑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整饬有序。通过对以上制度的辨析可知,不同等级和层次的人使用不同形制的建筑,等级愈高,选用的建筑等级也愈高,且类型不受限制。无论是建筑还是建筑构件,它们作为环境的组成部分,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它可以激发、引导、限定、阻止人的活动,有可能对人的行为进行系统的控制,建筑物的构成元素随之也就成了可以与人的行为互动的物质体系。人们逐渐在现实生活中形成了一系列在建筑环境中如何活动的规则,这些规则的实现是建筑的社会价值得以存在的重要方面。

在建筑形制方面,宋代已经将建筑的用材分为8等,清代将建筑用材分为11个等级,分别用于不同规模和等级的建筑,而越级用材则为违礼之举。在用材之外,凡建筑的开间、进深、台基形式、柱高、脊高、屋顶形式、瓦饰、彩画等均需按照其有关等级要求加以施用,不得僭越。如北京四合院临街的院门,就有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等不同形式,人们抬眼一望,便知居者的尊卑贵贱。

从现在的角度看来,礼是组织社会生活、区别人群等类的一种制度或习俗,它使人们能够很好的去分别君臣、父子、上下、夫妇、尊卑、长幼、远近。或者说,正因为有了礼,古代社会的各种活动和各种仪式才得以正常进行,建筑作为规范人们行为准则的载体和标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版权声明

我们注重分享,文章、视频、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其他平台转载需后台留言授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