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鉴青绿山水图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古代山水画名作图片高清 王鉴青绿山水图卷

王鉴青绿山水图卷

2024-07-10 16: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青绿山水图》卷,清,王鉴作,纸本,设色,纵23厘米,横198.7厘米。   图中青峰翠岭,连绵起伏,敷色浓艳,皴染分明。色彩富丽的画面散溢出清雅灵秀的气息,令人眼目一新。   本幅卷尾处,王鉴自题:“余向在董思翁齋頭見趙文敏《鵲華秋色》卷及余家所藏子久《浮嵐遠岫圖》,皆設青綠色,無畫苑習氣。今二卷不知流落何處,時形之夢寐,閑窗息紛,追師兩家筆法而成此圖,雖不敢望古人萬一,庶免近時蹊逕耳。戊戌長夏王鑒。”王鉴曾观赏元代大画家赵孟頫黄公望的作品,对图画的青绿设色醉心不已。此图卷便是王鉴在61岁时(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以青绿设色法绘制而成。   王鉴的艺术天赋很高,不只专擅水墨山水,对设色画亦驾轻就熟,其中又分青绿、浅绛两种风格。王鉴的青绿山水多题“仿赵令穰”、“仿赵伯驹”、“仿赵孟頫”,因为“三赵”的青绿设色法别有特色,他们在宫廷院体青绿画法中融入了文人画的书卷之气。董其昌对“三赵”的创作手法推崇备至,王鉴早年曾得到董氏亲自指点,耳濡目染,深受启发,后精心习练青绿山水,终有大成。王鉴所谓的“仿”并非简单地模仿笔墨技巧、构图布局,而是重在体味“三赵”去以往青绿山水之俗艳,使之另具雅淡气质的创作思想,然后施之于画幅上,令其画独存灵逸之趣。王时敏尝称他“以穠丽为宗,然高华秀逸兼而有之”,确是的论。  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主色的山水画。其特点是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存世最早的作品是传为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卷(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唐代的李思训、李昭道,宋代的赵伯驹、赵伯骕等画家均以青绿山水画而名闻于世。  王鉴(1609-1677年),字玄照,后改字元照、圆照、元炤,号湘碧,自称染香庵主,太仓(今属江苏省)人,因明末曾官廉州知府,故人们常以“王廉州”称之。擅绘山水,宗法五代董源及以黄公望为首的“元四家”,皴法细密,墨色浓润,以仿古功力深厚而备受人们称道。与同时代的山水画家王时敏、王翚、王原祁合称“四王”,他们在清初画坛上形成了极强的复古势力,进一步规范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技法和程式,同时,也阻碍了中国山水画的进一步发展。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画跋》传世。  赵孟頫(音fǔ)(1254—1322年),元代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宋宗室,14岁时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入元出仕,历任翰林侍读学士、荣禄大夫等职,卒赠魏国公,谥文敏。他对诗文音律无所不通,书画造诣极为精深,“元之冠冕”。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书法钟繇、“二王”、李邕、宋高宗赵构以及历代诸家,篆、隶、真、草各臻神妙。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大痴道人。本姓陆,名坚。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晚号井西老人。常熟(今江苏)人。早年一度在大都(今北京)监察御史院当书吏,曾入狱,后隐逸于苏南和富春山,系道教全真教派教徒。他专擅山水,取五代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又得元代赵孟頫之“古意”,为“元四家”之首,著有《山水诀》。  即浅绛山水,山水画的一种。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染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可能始于五代董源,盛于元代黄公望,亦称“吴装”山水。          赵令穰,字大年,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宋宗室。北宋画家。幼好读书,刻意追摹王维、李思训、韦偃等名家画迹。擅画设色平远小景,多写陂湖、水村、烟林、凫雁,风格近似惠崇,优雅清丽,名重一时。兼能墨竹、禽鸟,思致殊佳。                赵伯驹(生卒不详),宋代画家,字千里,宋宗室。主要活动在12世纪中前期。工山水、花果、翎毛、楼台,青绿山水尤善。他将水墨山水的趣味与技法融入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大青绿画法中,形成了一种介于院体画和文人画之间的“精工之极,又有士气”的风格。    亦称院画。是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以后宫廷画家工致精整一路的宫廷绘画。作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南宋院画在继承北宋宫廷绘画“状物精微”、“写实之极”风格的基础上,更加讲求构图的简洁,强调画面的空灵,又有新的发展。  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绘画,在北宋经苏轼、文同等人倡导,遂大行其道。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标举“士气”,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并重视文学修养,对绘画中意境的表达以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并以其为代表,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王时敏(1592—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其祖父是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锡爵,父亲是明翰林编修王衡。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举进士,崇祯初以荫仕至太常寺卿,崇祯十三年(1640年)辞官隐居,入清不仕。工隶书,善画山水,以元黄公望、倪瓒为宗,又受董其昌影响。他极力主张恢复古法,反对自出新意,是清初画坛正统派的领袖,后世称“娄东派”,与王鉴、王石谷、王原祁合称“四王”,位列“清初四王”之首,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TAG标签耗时:0.029175996780396 秒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