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一线城市排名,前10名美国占2个,日本1个,那中国多少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2022 2022世界一线城市排名,前10名美国占2个,日本1个,那中国多少个

2022世界一线城市排名,前10名美国占2个,日本1个,那中国多少个

2023-11-05 22: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线城市有30个、三线城市有70个、四线城市有90个、五线城市有128个。

如此众多的城市体量,放眼世界各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企及,这也让不少国家觉得,再用“发展中国家”一词来形容中国,似乎有些不贴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被冠以发展中国家的名号,经过多年发展,当下中国一些大城市的人均GDP,已超过发达国家标准,这也是国际上不少人认为中国是发达国家的原因。

不可否认,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21年2月25日,位于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在万众瞩目之中,召开了一场针对全国脱贫攻坚的总结表彰大会。

会上表示,中国已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中国已没有贫困人群,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基于这个标准,我们可以将视野进行延展,以全球为范围,看一下到底有哪些世界级的一线城市,以及这个一线城市的标准,是如何判定。

作为享誉全球的城市评级机构,GaWC自2000年开始,通过检验城市金融、专业领域发展、创新知识流情况等,从国际知名度、人口基数、交通运输、文化机构、地理位置等13个方面进行衡量,判断此座城市在世界中的位置。

依照这个标准选出的城市,再进行四个等级排列,分别是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马(Gamma)、充足(Sufficiency)四个等级进行划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二三四线城市。

基于这个方式的评级世界上有很多种,但GaWC的《世界城市名册》,时至今日,仍是全世界范围内,最有权威的排名。

此份城市名册中,GaWC将全球知名度最高的500个城市汇总在一起,其中排名前十的依次是:

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日本-东京、法国-巴黎、新加坡、美国-洛杉矶、中国-香港、中国—上海、澳大利亚-悉尼、加拿大-多伦多。

下面将细细和大家说一下,排名前十的各个城市,都有哪些不同之处。

城市排名

排名第一:美国-纽约

身为世界第一大城市的纽约,早在排名没有公布之前,就已经被不少人预测,然而事实的发展的确如人们所预测的那样,这座1214平方公里的城市,以8000亿美元的生产总值,获得世界第一大城市的殊荣。

作为存在两百年左右的纽约,虽然文化底蕴并不浓厚,但金融风貌却是盛行全球,电影《华尔街之狼》中,小李子饰演的金融大亨,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刻画出了华尔街的纸醉金迷、奢华无度的现象。

尽管纽约人口只有900万,和中国的北上广深比起来要少上很多,只相当于我们国内的二、三线城市,但看一个城市的发展,不能只看人口。

据最新公布的财政报告,纽约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3万美元,有着2832家上市公司,据推算,这个数据还在上升。

除上述种种经济优势外,纽约还有世界上仅此一家,别无分店的联合国总部,这说明纽约的政治影响力,在世界上占有举重若轻的地位。

排名第二:英国-伦敦

相较于纽约来说,伦敦更有文化底蕴一些,它是英国的首都和政治中心,也是英国王室的居住地,早在2000多年前,伦敦便在罗马人手中建成,后又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伦敦成为英国日不落的象征。

金融方面,伦敦占据着全球40%的外汇交易,仅一日的交易量,就达到2.7万亿美元,俗话说水过地皮湿,如此之高的交易量,英国想不富也难。

虽然经济发达,伦敦却没有大肆修建新建筑,很多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街道,依旧充斥着伦敦之中,不仅没有拆迁,而且将其列入保护名单,这对于世界级一线城市的变迁来说,是比较难得的。

排名第三:日本-东京

东京是日本第一大城市,也是亚洲第一大城市,从二十世纪六十年的日本迁都开始,东京就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伴随着日本崛起,东京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这座城市中,只要你有东京公民身份,就能获得完全免费医疗,完善的社会保障等福利,这也因此造就东京科技发展的动力。

但高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问题,这座城市的1340万人口中,不少人面对着巨大的压力,由于社会高速向前,只要稍一懈怠,就会被甩在身后。

在日剧《不求上进的玉子》中,一句“努力不一定成功,但躺着一定很舒服”成了不少东京打工族的自嘲名言,由于热剧的播放,躺平一词便流传到中国。

排名第四:法国-巴黎

对于西欧而言,巴黎的地位不容忽视,这座城市产生过无数传奇故事,引导着法国、西欧,乃至整个世界在发展的道路上持续前进。

它有着占总产值70%的制造业,还有以旅游业著称的“浪漫之都”美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游览,这一奇怪的比例分配,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

和英国伦敦比起来,法国向人展露了欧洲国家的浪漫一面。

排名第五: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个城邦国家,国内没有城市划分,总人口只有500万,从地图上看,新加坡是一个小岛,面积只有728.6平方公里,和中国的三、四线城市差不多大小。

但就是这么小的国家,却创造出3860亿美元的GDP,1.3万亿美元的外贸总量,虽然新加坡的收入很高,但物价也是高到离谱。

原因在于新加坡没有自主生产日用品,或者不愿在有限的国土面积中,将发展资源分布到廉价的制造业上,导致所有日用品及食品,全部依靠进口,成本一高,售价自然也就跟着上去。

排名第六:美国-洛杉矶

在19世纪,洛杉矶崛起于当时的美国淘金热,对黄金的渴望令大批美国人迁移到洛杉矶定居,从而形成一座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

和纽约比起来,洛杉矶的发展显得随性自然,这座城市的发展偏慢,经济支柱以制造业为主,不过洛杉矶有着世界有名的影视基地,即好莱坞,每年都向世界输送着大量优质电影。

美国人群中,喜欢追求财富的人往往会去纽约,喜欢慢节奏生活的,大部分会去洛杉矶。

排名第七;中国-香港

自1997年香港回归,通过“一国两制”的正确引导,香港被中国打造为亚洲最大的全球性金融中心,在此前的城市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依靠祖国大陆的内部循环与零关税的外部循环,内外循环的双系统加持下,香港始终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发展动力,回归祖国的25年以来,香港在中国的支持下稳步前行。

25年中,香港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2年的SARS病毒侵袭、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当下的新冠疫情肺炎等种种挑战,无论面对多少困难,在祖国大陆的帮助下,香港总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2020年,中央颁布实施的《香港国安法》,更是完善了香港的选举制度,让每位香港人手中的选票更有意义,实现“爱国者治港”的共同愿景,不仅重建了香港的宪制秩序,而且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从安全利益和经济发展上来说,国安法的颁布,为香港的重新再出发奠定了法制基础。

自1997年至2021年,香港连续25年被评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成为全球金融指数排名,仅次于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的存在。

25年中,香港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倍还多,从1997年的1.37万亿港元,到2021年的2.86万亿港元,其中所产生的质变,很难用一两句话来形容,但最直观的表述是,香港人民的人均GDP,从25年前的人均21万港元,变为如今的38万港元。

让香港人民过得幸福,是香港回归中国后最有力的见证,也是香港获得世界第七大城市的原因。

目前,香港被列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一环,通过不断合作,香港已成为一座既能带动内地,又能面向世界的超级大城市,在国家的统一领导的正确方针中,香港将超越诸多西方国家,成为中国发展迈入新高潮的最好见证。

排名第八:中国—上海

从1843年上海开埠开始算起,上海的经济总量基本居于全国城市榜首,后又经历新中国的改革开放,迎来新一轮的火箭式腾飞,成为一座拥有2400万人口,超4.3万亿的GDP。

将时间溯源到200年以前,上海是一个由江苏管辖的小县城,那时的上海中心并不是人们今天所看见的外滩,而是如今的上海郊区——松江区。

当时间来到近代,在上海开埠前一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逼迫腐朽统治者清王朝,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闭关锁国近两百年的满清政府,被迫开放了上海、宁波、厦门、福州、广州,共五个城市的通商口岸,因此也被后世称为“五口通商”。

从那以后,开埠后的上海,很快取代了广州的经济位置,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中心,一直持续到今天。

上海的发展和香港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以内地市场为基础,形成面向国际市场的源动力,在兼顾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同时,中国90%的船只都在上海制造,总造船量和能力位居世界第一,而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工业和生物科技等方面的发展都十分发达。

上海的今天,是新中国实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好见证,人们可以预见的是,上海的未来将更加辉煌。

排名第九:澳大利亚-悉尼

紧邻太平洋的悉尼,有着南半球纽约的名号,是澳大利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从1910年开始,悉尼引来诸多来自亚洲、欧洲的移民,通过百年的时间,逐渐发展为一座拥有500万人口,GDP达3465亿美元的国际大都市。

虽然500万人口对于中国来说不多,但是要知道,澳大利亚总人口只有2560万人。

排名第十:加拿大-多伦多

多伦多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它以632平方千米面积,273万人口的体量,成为加拿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和纽约、上海、香港一样,多伦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有着世界第七大交易所,无数加拿大及国外公司都在这里上市。

除世界一些城市的排名外,多伦多还凭借着世界上最安全、最富裕,拥有最高生活水准的综合实力,已连续多年名列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

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新的世界一线城市名单中,将会有更多的中国城市出现,在此之前,孙中山先生那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是当下现状最好砥砺,中国社会仍将高速发展,让我们一起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