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我与山水共一色:中国山水诗的审美特性及其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十大田园风光图片欣赏 前沿观察‖我与山水共一色:中国山水诗的审美特性及其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前沿观察‖我与山水共一色:中国山水诗的审美特性及其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2024-07-12 07: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与山水共一色:

中国山水诗的审美特性及其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文/杨红君

山水诗,即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的诗,它往往以自然山水为歌咏对象,以反映“人化”自然风光为主要内容的诗篇。在笔者看来,我国古代的山水诗词,它还是古代文人心灵世界中的一方净土,是他们对自己所感悟的大千世界富有感情的诗意表达,而抒写各风景名胜地的山水诗词,则是我国古代的文人对祖国大好河山和人文风物的深情歌咏。记得有位名人曾打过一个有趣的比方,他说在中国文学中,“诗歌是大家闺秀,散文是小家碧玉,小说乃是青楼女子”。这话可能让小说作家很不高兴,其实他只是想说,在中国文学的几种主要体裁中,诗歌(古诗词)归属于精神的最高境界,它千锤百炼,言简意赅,纳四海于须臾,容天地于片言,寥寥数语却直抵人心深处,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文学体裁有如此魅力!因此,这样的文学形式才能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所以,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山水诗词,尤其值得我们世世代代去继承和发扬!

我国古代的山水诗,初兴于六朝的晋宋之际,脱胎于借助自然美色体悟自然之道的玄学思潮。山水诗它除具有诗歌的一般特点,即语言凝炼、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想象力强、富有意境美和音乐美之外,还由于篇幅短小,易诵易记,在游人中广为流传。山水诗除了具有以上文化特性之外,它还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文化意蕴非常深厚的旅游文化,它涵盖了一切意识形态,在人类的旅游活动过程中,对旅游者文化意识的熏陶,旅游兴致的激发,影响非常深远。

从旅游主体即旅游者个人来看,山水诗对旅游者最积极的社会文化影响不仅表现在寻求文化满足,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旅游者的审美修养和环境保护意识上,它同时还是一种振奋精神,陶冶情操,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教育。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迁客骚人云游天下,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弘扬民族精神的千古丽句,这些山水诗词,大部分是面对着祖国的锦绣河山,旖旎风光,名胜古迹,感受了人民的勤劳勇敢,聪明才智之后,有感而发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旅游的“产品”了。

诗圣杜甫,骑驴三十载,足迹布满大江南北;诗仙李白,云游四方,饱览了从天山到东海的大好河山;陶渊明罢官归隐,隐居山林村庄,著书立说,而倍受后人敬仰,被后人誉为“在世时默默无闻,死后“粉丝”众多”。读他们的诗,同样会激起我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如今人们游览成都的杜甫草堂,游览李白故里江油,游览一代游圣——徐霞客故里江阴,参观秦始皇兵马俑遗址,游览浙江的苏杭,无疑是希望置身于文学和历史之中,获得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真切体验。倘若在欣赏完古人的山水诗词之余,我们也能亲临泰山之巅,观东海日出,看长城内外,品漓江秀色,那么,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就会更加激情澎湃,真切具体了!

更何况,一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就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难以计数的名胜古迹,人文旅游资源中,都记载着中国人民的骄傲。人们在回归大自然,在游览名山大川的过程中,熟悉人类的历史文化,了解自然规律,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就能极大地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提高人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人们的审美意境,从而达到培养高尚的思想感情的目的。

长期以来,我国古代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曾经为旅游诗词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魏晋时期,居士们对山水的游赏更促成了山水诗歌的诞生。从创作的角度来看,古代很大一部分山水诗,游览诗无疑就是我们现当代旅游诗词的源头。山水诗词和旅游诗词,在内容上二者既互相交叉重叠,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山水诗词重描摹景物,往往以精炼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景致的特色而为游人所倾心,旅游诗词则重记述过程,旅游诗词观照范围广,山水诗词则相对较窄,山水诗词更多观照自我心灵,以静为贵,旅游诗词更着眼于旅游过程,因而内涵丰富,更显神采飞扬,气韵生动。

纵观我国古代山水诗词的发展历程,不仅历史悠久,灿若星河,而且更是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其实,早在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已经出现了有关山水的零星描写,但它往往是比兴所用,而没有把山岳河川当作具体的描写对象,因此还不能算是完整的山水诗。斗转星移,经过楚辞的过渡,直到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三曹”之一的曹操在组诗《步出夏门行》所写下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才算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开山之作,被誉为我国第一首山水诗。

曹操的《观沧海》,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写景抒情诗,它通过写观沧海所见的壮丽景色,抒发自己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从艺术上看,它具有建安文学那种慷慨苍凉的风格和感人力量;从题材上看,它则可以算是一首山水诗,只不过诗人不是为写山水而写山水,而是借景抒情,通过对山水的歌咏表达自己的壮阔胸怀和政治理想。全诗的写法是由远到近,由写实到想象,描绘了大海的浩大及景象的美丽壮观,颇具艺术感染力,具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

山水诗在古代诗中的兴起,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之奠定基础的诗人是谢灵运。继曹操之后,南朝的谢灵运,顺其自然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重要诗人,被称为山水诗的鼻祖,中国山水诗派创始人。

谢灵运的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其山水诗特点是意境新奇,辞章绚丽,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自然清新的佳句,如写春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写秋色“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写冬景“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等。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谢灵运的一生中,他曾创作了大量流传千古的山水名诗,对后世的山水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为例,该诗叙写了诗人一天的游踪,描绘了所见的奇山秀水,抒发了游山玩水的乐趣和从中悟得的哲理,结构紧密,情、景、理也融为一体。在推进山水诗发展的进程中,南朝齐诗人谢脁在谢灵运刻意描摹的基础上,也开始在景物描写中注入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和意趣,并能将景的描写和情的抒发较好地结合起来了。

谢灵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山水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旅行家。他怀着对自然山水的极大兴趣,在寻幽探秘之中赏悟山川之美,同时又将自己在旅游中对自然独到的赏悟,用诗意表达出来。正是这种旅游体验和山水描写的结合,使得他在山水旅游诗的创作中超越了传统的写景诗、行旅诗和游览诗的写作套路,呈现出了引人注目的风骨。谢灵运这种反映在山水诗中的美学观念,使山水诗从着眼于景物外形的模范,进而着力于感悟自然的妙趣、捕捉山水的神韵,塑造幽深的意境,并从中引发出了警人的哲理。谢灵运的山水诗,对后世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诸大家,都曾取法于谢灵运。

值得一提的是,除谢灵运之外,陶渊明也是魏晋时期,我国文学史上,大量从事山水诗写作,影响较为深远的诗人之一。

陶渊明出生的年代,恰好是魏晋封建统治阶级日趋腐败,社会走向没落的时期。这时的陶渊明曾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而罢官归隐。其长于诗文词赋,曾存诗120余首,文10多篇留存后世。其创作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与田园生活,言语清新,质朴自然,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尤其是山水诗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饮酒》中,陶渊明曾以平易自然,而又质朴含蓄的笔调,描绘了庐山的自然风貌及当时心静自然明的心情。“结庐在人镜,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全诗只不过十句,诗人随视野转换所取的景物,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绝少夸饰之意,所用语言也几近口语,无雕琢痕迹,但却浅中寓深,淡中见味,充分体现了诗人恬静自适的审美情趣。

今天,如果我们在品味庐山美丽的山色和结伴的归鸟的同时,也象陶渊明一样抛开尘世的喧嚣,把自己置身于山水秀丽,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花卉林木繁茂的自然风光之中时,我想那效果肯定就大不一般了。

总而言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从山水作为诗歌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到山水描写中体现作者的审美意识,再到对山水穷貌尽形的刻意描摹,都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经过1000多年的孕育,到了唐代,山水诗才算是迎来了全面繁盛的广阔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唐诗之路作为山水诗物象层面的写作对象,在中国古代山水诗的结构定型,尤其是丰富山水诗的文化内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到了唐代,我国已经开始进入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期间,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兴旺,国家统一,科技进步,社会长期安定。由于有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一期间的山水诗人更是层出不穷,风格迥然不同。唐诗便是这一时期社会文化繁荣的产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当时文人的追求,漫游天下则是当年文人阶层的时尚。而山水诗,则水到渠成的成为了这一时期唐诗诸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成就十分突出,各种名家大家更是人才辈出,他们以自己的才华,直接促使了唐代山水诗创作的繁荣兴盛和山水诗派的形成,极大地丰富及繁荣了我国古代山水诗的宝库。

比如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描写浙东名山天姥山美景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历代吟诵,流传千古。据不完全统计,唐代仅以天姥山为题材的诗歌就多达400余篇,这座浙东名山曾有“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的美誉。不仅如此,唐代诗歌里关于浙东山水名胜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据统计,在《全唐诗》收入的2200余位诗人中,当年就有450余位诗人曾经在浙东一带登览怀古,以这里的青山秀水、寺院传说为题材,留下了1500多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这里不仅拥有繁花盛景,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名胜古迹。王羲之书楼墨池、谢灵运始宁别墅和钓台等珍贵的历史遗址就位于此;闻名天下的剡纸、茶叶和丝绸也盛产于此,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是得天独厚,相当丰富。所有的这一切,顺理成章的让浙东成为了泱泱唐诗中一个无法绕过的关键词,更让浙东成为了独绝于唐诗里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

如此说来,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诗人留恋往返,不惜笔墨地吟诵这方山水呢?

这还得从唐诗之路谈起。唐代的浙东有一条山水之路,就是从钱塘江南岸出发,行山阴道,自镜湖向南经曹娥江,然后渡江而行,入浙东名溪剡溪,经新昌的沃江、天姥山,最后至天台山石梁飞瀑,全长近200公里。自古以来,浙东一带水网密布,众多文人墨客陶醉于这里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村野牧歌、清流舟筏的美景,他们一路南下,棹声帆影,载酒扬帆,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条水路经中外专家学者实地考证,被正式命名为浙东“唐诗之路”。

1993年7月18日至22日,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曾专门在浙江新昌举行了“唐诗之路学术讨论会”。会议肯定了“唐诗之路”的学术价值、遗产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唐代文学学会还正式行文命名“浙东唐诗之路”。此后,关于唐诗之路的研讨会议召开过多次,中外专家学者纷纷一致认为,和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一样,浙东唐诗之路也是一条极具历史文化内涵、极具人文旅游景观特色、深含历史开创意义的区域文化带,作为一条古代旅游线路,它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旅游价值潜力无限。尽管沿着这条山水之路开启漫游之幕的诗人可以追溯到西晋,但直到唐代才掀起了一个高潮。这既与唐代诗人们所追求的漫游之风息息相关,也与浙东一带盛行的佛教有关。当然,更是唐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一种文化积淀,梳理他们留给后世的山水诗词,我们从中可以管窥唐诗之路独特的诗学价值。

回眸梳理这期间,成就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山水派诗人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我们每时每刻,都会被他们身上所释放出来的智慧和精神所震撼。

孟浩然的山水诗,创作题材主要是写家乡的隐居生活或漫游所见的山水,表现出朴素自然的生活情调。在很大程度承袭了陶渊明身上的精华,将田园诗同山水诗合流,从而形成了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一代诗风。

孟浩然的山水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清淡,记得闻一多先生在《唐市诗杂论》中曾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在孟浩然的诗中,这种清淡具体表现为语言的浅淡、意象的疏淡、情感的冲淡。孟浩然的大部分诗都体现出这种特色。其代表作如《夜归鹿门山歌》、《晚泊浔阳望庐山》、《山中逢道士云公》等,无论是高士形象的塑造、山中登览的意趣,还是乡村风光的勾勒、都既见淡远清旷、超然脱俗的诗境,又不失朴素真诚、生动活泼的生机。

诸如《晚泊浔阳望庐山》:“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幕空闻钟”。诗歌前四句以千里扬帆所见的两岸群山相映成趣,突出了庐山的名声,接着通过望名山思念起了庐山东林寺的创建者,我国佛教净土宗的始祖慧远,最后以怀人思隐而听幕钟告结。全诗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具有雅淡清新、自然朴素的意境美。

例如《夜归鹿门山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我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这首诗写日暮天昏时乘舟归鹿门山,途中所见到的情景,通过渡头争喧、江村归人和月照烟树、岩扉松径的描绘,将两种全然不同的的景象糅合在同一首诗中,反映了诗人此时此际的乡情及对寥落幽独的隐者所具有的倾慕、向往之意。这类诗很能体现山水与田园结合的新态势。这种结合有时往往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因此,我们说山水诗在盛唐的拓展,孟浩然有首创之功,是毫不过分的。

王维不仅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还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山水画家。王维的山水诗,在谢灵运精雕细刻追求形似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神似”,在山水描写中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他的诗清新自然,别成一格,流传极广。苏轼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如《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全诗情浓意深,轻笔淡雅描绘了江汉平原的广阔,汉水的浩瀚,两岸青山的时隐时现,远处水天相接,天空与城邑都似乎和水波一起漂浮,最后又以“留醉”作结,表达了对美好风光的流连,对匆匆流逝的岁月的惋惜,让人们从不同角度,感受到了清新明净又悠淡静谧的山水情韵。其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两句、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被后人称为唐代山水诗中的“绝唱”,共同成为唐代山水诗中最有气派的象征。

继孟浩然,王维之后,李白无疑又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雄视今古的伟大诗人。李白山水诗的总体特征是: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诗风豪放雄健。从描写对象上看,李白喜欢选取高大、壮美、流动的自然山水作为描写的对象。从艺术手法上看,李白总是以奔放的激情和浪漫主义的手法,去描绘山水景物,如大胆的夸张、丰富奇特的想象,造成一种奇幻瑰丽而又豪放雄壮的风格。“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诗圣”杜甫对“诗仙”李白山水诗的精确评价。

李白的山水诗,向来不拘泥于山水形貌的细描实写。不在乎叙述观赏山水时悠然自在的闲情,更不受山水境界的制约,而是凭着自己的审美理想,怀着炽热的感情,塑造前人诗中罕见的极富个性神采的非凡形象。他随意写景,随意抒情,驰骋万里、纵横捭阖。与李白同时享有盛名的王维相比,王维着重表现的则是山水的画意、神韵和清幽闲静的意境,从中透露出的是孤寂自适的心情。可以说,李白的诗是以气势取胜,而王维的诗则以技巧取胜。他们以不同的追求,取得各自的成就,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增强了我国古代山水诗的写意特征和艺术魅力。

李白山水诗的语言是完全个性化的。“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江上吟》)天赋其才,兴到诗来,自然而不加雕琢,这是李白山水诗的独到之处。当然,他的语言风格也是多样化的,时而瑰丽夸张,时而清丽自然。这和李白向来珍视语言的天然之美,反对过于雕饰的绮丽之风,重视学习汉魏乐府的刚健古朴,广泛吸收六朝乐府清新流丽的精华,所积淀下来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 。诸如“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巨灵咆哮擘两山 ,洪波喷箭射东海 ”。“白帝金精运元气 ,石作莲花云作台”。

在我国古代,写河岳的山水诗浩如烟海,但在语言的气势上,能与李白相媲美的,简直是凤毛麟角。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李白高远豪放的胸怀,因为在李白的心目中,五岳是神州大地的神圣标志,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豪迈奋进的象征,非如此不足以显示其万千气象,不足以令人肃然起敬。李白写不同风格的山水,就用不同风格的语言。他有许多著名的山水绝句,就是用清新流畅的语言写成的,如:"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洞庭湖五首》),这类诗,之所以能如实绘出秀丽山川的本色,正是得力于李白清丽自然的语言。又如李白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写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全诗仅四句,但想象新奇,意境优美,着力描绘了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秋月和蜀中山水,并巧妙地将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融入诗中,而不觉得滞板,反而一气流转,诗人王麟洲极赞此诗说“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

纵观以上唐诗之路上代表诗人们所创作的山水诗作,我们都会发现一个显著的现象,那就是这些诗人因为深入到山水深处,写作中也是将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从而创新了中国古代诗言志的古老传统。如果山水诗的写作仅仅停留在描山摹水的层面,那是低层次的,恰好唐诗之路的客观存在使得山水作为独立审美对象的同时,也丰富了山水诗本身的内容,让山水与人的精神世界合二为一。当然,出现这种变化也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诸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动乱主要发生在北方,对江南的影响相对较小,这就使得唐朝时期的浙东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相对富庶、稳定的社会大环境下,诗人们面对山水的心态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又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多元的文化结构与文化心态。无论是山水之乐还是花草之味,无论是棋画之娱还是男女之爱,皆可进入诗篇;同时,人的审美情绪也会表现得异常丰富,无论是对优雅生活的不懈追求,还是独特细腻的情感体验,所有这些都在有意无意之中丰富了唐代山水诗的文化内涵。实际上,山水秀美只是唐诗之路的外在之美,它在本质上是一条诗歌之路,这条路上闪烁的是文化之光,人文之光,名士文化、宗教、绘画、书法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唐代诗人的歌咏不是仅仅停留在这些山水景观,而是取材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并且使其诗意地传播。

由此可见,古往今来,我国许多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地理环境奇特的地方,大多与社会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往往是因为其蕴藏着大量丰富的历史人文而倍受旅游者的亲睐,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前来观光游览,其品位之高,影响之大,在饱览湖光山色之余,更是令游人惊叹不已,回味无穷,深受教育。

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之于安徽滁州,滁州旅游为了提升知名度,打出的电视广告就以醉翁亭为背景,并配以画外音“滁州亭好,亭好滁州”。再比如安徽宣城的敬亭山,因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誉满天下,如今敬亭山的广告语就是这两句。诸如被誉为“诗歌之城”的安徽省马鞍山市,横跨长江两岸,山不高却连绵苍翠,峰奇岭秀;水不深却曲折萦回,溪清鱼肥。唐宋时期,这里交通便捷、人文荟萃,曾产生了大量名篇佳作。诗仙李白曾留下了《望天门山》等60余篇诗文;文天祥曾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歌;刘禹锡曾吟出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

诸如山东曲阜的柏林景观,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内的万壑松风,由于松柏属于长寿树种,又常与历史或故事传说相伴,“老柏曾沾周雨露,段碑犹是汉文章。”更增添了观赏的价值。以云南路南石林而言,那高入云天的莲花峰,深不见底的剑锋池,令人心惊的“千钧一发”,饶有风趣的“双鸟渡食”,“母子皆游”等,无不是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又因长期深受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改编而成的优秀经典影片,《阿诗玛》的熏陶及影响,早以使它名扬四海。今天,成千上万的旅游者不远万里从海外来到云南石林,她们想看什么?当然不仅仅是石头,因为石头几乎全世界都有,她们真正要看的,是天然形成,鬼斧神工,千姿百态,蔚为壮观的石头形态。像森林也好,像阿诗玛也好,像剑锋也好,其观赏意义,都已经不在是石头了。如果在加上生活在石林地区的撒尼人民的热情好客,“火把节”的热烈欢快,以及世界其它地方无法取代的生活情趣,饮食文化的熏染,便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审美整体,旅游者在赏心悦目中所感受到的,是一种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消除了疲倦,丰富了旅游,沟通了心灵的愉悦,倘若在带去几件价廉物美的纪念品,那就会把美的纪念也永远带走了。这一切,当然都与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

杭州的西湖,历来被誉为“有山皆美,无水不丽”的人间天堂。西湖四周的飞来峰,南高峰,玉皇山三面环绕;沿湖有苏提春晓,平湖秋月、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南屏晚钟、曲院风荷、断桥残雪等十大景点。然而,作为旅游胜地的杭州西湖,其山水之美,是与相融于其中的古代神话传说,历史古迹,佛塔古刹,诗词歌赋分不开的。今天,人们游断桥,会想起白娘子的动人故事;到岳王庙,会激起人们对民族英雄的无限崇敬;漫步苏提春晓,人们心中便会涌起“忆江南,最忆是苏杭”,“若将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龙酒,冬咏白雪诗。的诗句。可以毫不掩饰的说,正因为西湖山水的美同时体现着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及旅游价值,才被当今的后人,誉为世界休闲之都。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离开了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便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被誉为童话里的龙宫和仙山,具有雄、奇、秀、静等特征,以集中展示原始粗犷的土柱、沙沟、荒山、幽谷等天然的自然景观为特色的云南元谋土林,只因公元1638年,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探险旅行家、游记文学家徐霞客在游览了土林之后,在其被世人誉为“千古奇书”的《徐霞客游记》里,浓墨重彩的写道:“涉枯涧,乃蹑坡上,其坡突石,皆金沙烨烨,如云母堆叠,而黄映有光。时日色渐开,蹑其上,如身在祥云金粟中也”。而使元谋土林文化含量聚增,声名远扬!

以上这些例子表明:文化积淀对于山川湖海等自然景观是多么重要!山水诗,不仅是诗人丰富独到的审美意识的展露,也为后人游览祖国名山大川,捕捉自然美景提供了范例。所谓文从景生,景因文立,诗中所描写的地方也会因此而出名,成为旅游者们所向往的必游之地,成为旅游者们怀旧古代文化圣贤的首选之地,从而大大提高了旅游景点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品位。

情醉碧塔海 by 杨红君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缘故,居住在地球上的各民族,大多恪守着各自生活的地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形成了相互之间的隔阂与偏见。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各民族之间只有加强交流,才能消除彼此的偏见。随着地球村的逐渐缩小,世界各地及各民族之间的广泛交流,已成为了社会文化深层心理沟通和融合的一种最有力,最有效的民间外交方式,对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与传播,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今天,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她们本身便是一些文化使者,她们对文化的交流,意识的渗透,心灵的沟通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大的。记得前几年,我国旅游部门曾对到我国来旅游的日本游客进行过一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其中对我国文化感兴趣的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9.8%,对我国风景名胜感兴趣的人占36.8%,二者加起来占76.6%。日本《旅游周刊》的一次调查结果是:对我国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日本游客占第一位;对我国风土人情感兴趣的占第二位;对冒险项目(丝绸之路,徐霞客游踪旅游线)感兴趣的占第三位。以上足已表明,追求文化旅游已成为了当今旅游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因此,作为一个自然旅游景区,还是名胜古迹,不论它多么美丽迷人,但不跟历史人文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其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传播会大大减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的江西庐山,倘若没有唐代大诗人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言壮语,其魅力肯定会大打折扣。三峡如果没有大诗人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千舟已过万重山”的名句,魅力要大打折扣。昆明滇池大观楼,如果没有清代民间诗人孙髯翁的古今第一长联,就不会有今天游人如织的喜人局面。云南元谋的土林,如果没有被写入人类历史教科书的170万年的“元谋人”遗迹、遗址,当年徐霞客游历土林后的感慨等历史文化为背景,其知名度也要大打折扣,就不会有今天,游客络绎不绝的喜人局面。路南的石林,一块石头在那里屹立了上亿年,自赋予她“阿诗玛”的美名后,每日以她为背景摄影留念的人络绎不绝,声誉远播。

总而言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环境是旅游之根,产品是旅游之本。文化产业可以依托旅游发展实现其产品的市场化并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可以通过文化产业发展而提高其文化含量,丰富旅游业内容,提升产业素质。“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所以,只有人文与自然发生共震,旅游才能构成吸引,才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诸如,为了纪念我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探险旅行家、游记文学家徐霞客及其被世人誉为“千古奇书”的《徐霞客游记》,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特将《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的开篇之日(5月19日)定名为中国旅游日,就是文化参与旅游互动最好的结晶。

诸如浙东的“唐诗之路”,就是浙东山水与唐代诗歌“无缝对接”最好的案例,这种美妙的文化结合就是浙江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唐诗之路以一种独特的表象方式让浙东山水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地标而存在,与其源远流长的浙东文化融为一体,相映生辉。为了将“唐诗之路”所蕴含的旅游价值发扬光大,自1991年5月提出“唐诗之路”文化概念以来,以“唐诗之路”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成功举办过12次,参加会议学者最多的一次就有500多人,参加国家最多的一次就有9个国家(还有3个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就目前海内外有关“唐诗之路”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就有2600篇,专著10多部。有关“唐诗之路”,文物考古学家罗哲文先生研究后还认为,浙东“唐诗之路”不仅是一条路,它还是一种人文现象,是一个形象、具体而科学的概括和归纳:“唐诗之路”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应当受到全人类的保护。

闻名中外,被誉为“诗歌之城”的安徽省马鞍山市,多年来,一直将诗歌文化当作马鞍山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做强做大“诗歌之城”这张旅游文化名片,2015年,马鞍山市政府在《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进一步明确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一是要全域打造文化名城。到2020年,以“诗歌文化、长江文化”为依托,将采石矶景区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李白文化、民俗文化”为依托,将大青山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李白文化旅游区……为保证规划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马鞍山市政府还先后制订了《马鞍山市文化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并重点推进了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等与山水诗词文化紧密相关的文化旅游项目。二是全民互动“活化”诗歌,从中小学生的课堂抓起,努力提高全民古代文学的审美意识,继续办好“中国马鞍山国际吟诗节”。“中国马鞍山国际吟诗节”,自1989年成功举办以来,在海内外反响强烈,效果不俗,好评如潮。目前,马鞍山市有近2万名市民坚持诗歌创作,当地中小学生通过各种节庆活动,通过对古典诗词的记忆,重新从古代先贤们的智慧和才情中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营养,从小便耳濡目染了诗歌的魅力。而这,也恰好成为了我们庸常生活的“诗和远方”。

笔者从业旅游20余年,曾积累了20余年旅游文化研究实践经验,从个人的审美角度而言,笔者认为:中国的山水诗词名篇脍炙人口,诗情画意令人陶醉。山水诗词广泛和深入地融嵌于广袤的中华大地,是内涵非常丰富的文化艺术宝藏。山水诗词与旅游应该有着很紧密的关系,因为,许多古诗词都出自古代文学大家的手笔,多是在他们外出旅游的时候写的,既然如此,那么这些诗词作品在今天发展旅游时正好可以为我们所用。只是这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陷入了“趋利”的大潮,似乎人人以挣钱为宗旨,事事以金钱为标尺,那些既不管饱又不管饿的古诗词,自然被人们遗忘在了记忆的角落。现实中的古山水诗词与旅游偏偏像远房的亲戚,互相之间走动得并不频繁,偶尔见次面,好像是稀客。

对于山水诗词的挖掘运用和保护,笔者认为:挖掘是必要的,而保护的重点应放在推广和传承上。如今,人们崇尚高品质的旅游,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山水诗词同样可以对旅游产生非常好的促进效果,如可以为旅游景观增光、为旅游活动添彩、为旅游环境加韵、为旅游服务传情、为旅游营销丰翼、为旅游工作鼓劲。对于一些与山水诗词有关的名山大川、河流湖泊,名胜古迹应当重视起来,这些是展示山水诗词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做出许多与旅游相关的锦绣文章。风景名胜除其自有的风景外,如果增加了文化内涵,将山水诗词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便是增强了吸引力和竞争力,便是增加了自然景观的文化含金量及文化品位。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感受到愉悦,产生情景交融的和谐之感,引发对祖国山川河流的热爱,让旅游者华丽转身演变成名副其实的中国山水诗词的传播者和代言者,旅游地也会因孕育了丰富的山水诗词而更富文化魅力。

锦绣中华美如画,万里山河处处诗。在旅游已是一种大众文化消费的今天,面对如此丰富的旅游景点,笔者认为:山水诗词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特色鲜明,而且可以挖掘和延伸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如火如荼发展全域旅游的旅程中,笔者认为:只有用文化提升旅游品质,用旅游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才是我们发展文化旅游,传承文化旅游的有效途径,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山水诗,也才会重新焕发出崭新的面貌及神采!山水诗也才会给旅游者带去更多、更佳、更精彩的文化旅游体验!山水诗也才会接近现实,走向世界!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授权,选自其个人摄影作品

xing

xing

主 编:龚学敏

主编助理:杨献平

执行主编:杨献平

编 辑:韦於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