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纤发展史:从化肥袋做衣服到世界最大化纤生产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化纤第一网价格行情 中国化纤发展史:从化肥袋做衣服到世界最大化纤生产国

中国化纤发展史:从化肥袋做衣服到世界最大化纤生产国

2024-07-13 03: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70年代末,在中国乡村出现了一种奇怪的黑色裤子——它结实,耐磨,久穿不坏。就是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上面印有字,有的裤子经过长期洗涤后,字迹更明晰,什么 “25kg”“日本制造”看得一清二楚。

这种奇怪的裤子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裤子上的字样隐约可见

(图片来源:历史趣闻)▲

原来,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挣扎在温饱线上。为了解决吃饭难关,中国从日本进口了大批尿素做化肥。

吃饭困难,穿衣也好不到哪去。当时中国城里人,一人一年只有少量布票,还不够做一条裤子;乡村农民更是衣衫褴褛,困难得没有裤子穿。

所以,尿素用完后,尼龙袋染一染,正好做一条裤子,可谓“变废为宝”。但是当时的印染技术不过关,经过多次洗涤之后,上面的字就会原形毕露。消息漂洋过海,日本也非常震惊,没想到连尼龙袋子都拿来做衣服……

当时国内衣服的颜色基本只有灰、蓝、黑三种,穿着千篇一律,外国媒体称之为“蓝蚂蚁”或“灰蚂蚁”。

短短的几十年,中国的服饰从单一到多样,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中国人的服饰演化

宋以前

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所谓丝绵,就是用蚕丝织出来的材料。

然而丝绵极其昂贵,绝非寻常人家可以消费得起,只能是达官贵人的享受。广大劳动人民只能用大麻、苎麻和葛做成衣服。到了寒冷的冬季,经常无以为暖。

和很多农产品一样,棉花并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物种,而同样是“舶来品”,起源于现在的印度,阿拉伯地区。

棉花初入中国时,人们只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并未认识到它的经济价值。

元代初年到明朝

棉花在中国的种植进一步得到扩大。到了明朝后期,织布进入了手工场的新时代,当时植棉和棉纺织已遍布全国。其中以长三角地区最为流行。家家户户织机声日夜不断。

鸦片战争以来

由于中国的市场日益开放,洋布销入中国,大大冲击了中国手工棉织业。

甲午战争之后

洋布增长渐渐加速。其中主要是美国和日本布,这些布无论是价格还是耐穿性上,都不比中国本土的布逊色,因而对国内市场起到了很大的冲击。

孔府旧藏明清历代皇家御赐官服

(图片来源:中新网)▲

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内中国的服装来源,依然是以天然材料——棉花织成的布为主,化纤衣服尚未问世。换句话说,谁控制了棉花,谁就控制了中国人身上的衣服。

两难困境:吃饱?穿暖?

作为布匹的主要来源,棉花是单亩出产率最低的经济作物之一;但一亩高产棉田在现代农业的科学管理前提下,最高也仅有600斤。

其次,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花费了大量的外汇进口粮食、棉花;即便如此,中国老百姓的吃穿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在全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即使在首都北京,每人每年也发2.5尺布票,基本上一家三口的布票凑一起,才够裁一条裤子。正因供应极度紧张,很多家庭多年都没有增添新衣服,甚至把大孩子穿过的衣服给小孩子穿。正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土地有限,是种粮食?还是种棉花?如果要满足全中国人的穿衣问题,那么很多人就要饿肚子了。

粮棉争地的矛盾,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也是新生政权所面临最具挑战性的国计民生大事之一。当时,棉布不仅是紧缺的民生物资,也是稳定市场的重要筹码。在没有化纤的日子里,棉布的确难以独力承受几亿人民穿衣之重。

如何走出两难困境?

向原油要布—芳烃技术

办法只有一个——无中生有!归根到底,粮棉争地矛盾的最终解决,是靠化学纤维。所以,这一缕纤细的人造丝,不仅能够“丰衣”,我们今天的“足食”,它也要记上很大的一笔功劳。

化纤在20世纪初叶被发明之时,完全出于对蚕吐丝的模仿;当人们发现以石油等为原料的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所具有的粘性可以用来抽丝,人类就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放——千百年来支撑“衣食住行”四事之首的是“丝纺纱、纱纺布”的自然循环,它对以棉为主的天然纤维的依赖造成了长期困扰人类社会的粮棉争地矛盾。

在中国,有明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桑争稻田和棉争粮田;在西方,有12世纪即出现的圈地养羊,经13到15世纪的缓慢发展,最终在英国演变为催生近代资本主义革命的圈地运动。

还记得“的确良”、“涤卡”吗?的确良,原来是洋气的舶来品Dacron。最初在香港出现,人们根据广东话把它叫做“的确良”。因为它结实耐用,款式好看,家家户户都抢着买。(的确良,聚酯纤维的一种,也是国内最早出现的一种。早期的的确良,具有聚酯纤维的全部优点,即坚固、挺括、易漂洗;但也具有普通化纤的所有缺点,即吸水性差、易起静电、不透气等。)

女孩特别喜欢穿红裙子,男生特别喜欢穿的确良。在那个时代,如果能收到一件的确良衣服,回头率那是相当高!这就是芳烃技术。

芳烃 是化学工业的重要根基,广泛用于三大合成材料以及医药、国防、农药、建材等领域。对二甲苯是用量最大的芳烃品种之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合成应用最为广泛的聚酯纤维的初始原料,通过聚酯切片、抽丝、纺织,再做成衣服或其他日用。

但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科技还很落后,并没有能力将原油加工成纤维,只能依靠每年少量的进口纤维用于加工,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这才会发生本文开头提到的,连化肥袋子都被做成裤子的辛酸往事。

解决全国8亿人民穿衣问题

上世纪70年代初,从选址、围海造地到点火试车,开拓者们用了5年多时间,在杭州湾北畔的金山卫海滩上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现代化石油化纤生产基地——上海石化。(了解更多,请点击:上海石化)

1979年,涤纶网络丝试制成功

(图片来源:上海石化)▲

1977年,承载着解决老百姓“穿衣难”的历史使命,仪征化纤被列入国家重点引进项目。

1978年,筹建指挥部

在仪征县招待所的办公旧址▲

1983年12月,全国取消布票,棉布敞开供应,老百姓不再为穿衣发愁。

1984年12月30日,仪征化纤涤纶一厂第一条聚酯生产线全线打通,生产出合格的聚酯切片。1984年12月,仪化一期建成投产报喜▲

1985年4月26日,涤纶一厂第一条涤纶短纤维生产线投料试车成功,生产出合格的涤纶短纤维。

1985年涤纶一厂纺丝投产▲1989年6月,公司首次时装表演▲

20世纪90年代,仪征化纤一、二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形成年产50万吨化纤和原料的生产能力,占中国合成纤维产量的三分之一,可以为中国每人每年提供一套“的确良”新衣,极大地缓解了中国百姓穿衣难的问题。(了解更多,请点击:仪征化纤)

仪征化纤一、二期工程建成投产▲

但是,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整个聚酯产业链的核心是解决老百姓的穿衣问题,而聚酯产业的重要源头芳烃的生产技术一直依赖进口。

相关数据显示,近15年来,我国芳烃主要品种对二甲苯消费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0%。但是我国对二甲苯自给率仅为50%,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芳烃生产技术长期依赖进口,技术费用昂贵,产业发展受制于人。

2010年之前,全球只有美国和法国拥有生产芳烃的成套技术,技术壁垒非常高 。尽快研发出自己的芳烃生产全套技术,成为中国石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但是芳烃生产的一个重要难关--吸附剂,始终没有研发成功。没有合格的吸附剂,就无法获得高纯度的芳烃产品对二甲苯。

经历数次失败,2008年,第二代吸附剂研制成功,芳烃成套技术只剩下最关键的一座堡垒--吸附分离装置没有攻克。因为国外技术的全面封锁,项目初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进行了几十年研发工作的专家学者们都感到束手无策,这几乎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顶着各方的压力,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丽丽开始带领大家从原理和功能进行分析,针对最关键的技术难点,吸附分离装置中承托着吸附剂的一层一层格栅进行重点研究。

2013年12月15日,海南炼化芳烃联合装置生产出一级对二甲苯产品,中国石化成为全球第3家拥有整套芳烃生产专利技术的公司。

中国石化“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中国石化40年磨一剑!此剑一出,斩断的是某些国家对我们的垄断和暴利!

尽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中,中国改革开放,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借此来提升我国的创新和制造能力;但是,最核心最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东西,都是咱们自己搞出来的!现在,即使要进口,咱们也可以拿到优惠的价格!

创新就是话语权!创新就是定价权!完整的创新背后所支撑的成套技术就是化工强国的底气!

从“的确良”到仪纶,从芳烃成套技术到聚酯产业链,从让老百姓穿上衣到穿好衣,中国石化行业工作者默默地攻克着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化纤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从人们的穿衣问题可以看出,对于大国而言,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和其工业化的程度息息相关的。正是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才使得“穿衣难”在中国成为历史。在短短几十年里,让十几亿中国人都能穿得暖、穿得体面!

化纤的发展

随着聚酯产业技术的飞速进步,化纤的性能早已远远超过了天然纤维(棉麻丝等)。可以说,现在的化纤,秒杀一切天然纤维,包括号称“软黄金”的山羊绒。

因为它可以视情况定制:你想要羽绒,就做出羽绒;你想要山羊绒,就做出山羊绒,而且手感、物理性能都超过最顶级的羊绒。

差异化的聚酯纤维,服装设计师能想到、不能想到、想要的所有性能,都已经具备。现在最高级的面料,都是化纤的,而不是棉、毛之类。

校 审|吴 笛

编 辑 |刘 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原标题:《这种裤子曾红遍中国,却震惊了日本!》)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