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音乐与认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分析 【学术会议】“音乐与认同

【学术会议】“音乐与认同

2024-07-07 07: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象似与共生:再续地天通

摘要:柏拉图不看好艺术,认为具象的艺术属于模仿,难以和抽象的哲学相媲美。近些年来人文社会科学出现了“本体论”转向,物质性、具身性成为时髦概念,后现代理论的拷问,实用主义的中兴,生态-共生观的普及,都指向地天通的人文隐喻。艺术的地位提升,甚至可以“兴国”,成为再续地天通的中介。

杨民康,香港中文大学哲学(民族音乐学)博士,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三峡大学楚天学者讲座教授。兼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多所院校客座/兼职教授。

著作主要有《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1992年,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中国民间歌舞音乐》(1996年,北京市2007年度精品课程教材及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奖)、《云南瑶族道教科仪音乐》(2000,第一作者,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贝叶礼赞——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2003,获文化部第二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歌舞音乐卷》(2006)、《佛韵觅踪——西双版纳傣族安居节佛教音乐民俗考察》(2007)、《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2008)、《本土化与现代性: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音乐研究》(2008,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维两阈——布朗族音乐文化志》(2012,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及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奖)、《中华佛教史·云南上座部佛教史卷》(2014,第二作者)、《西南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2016)、《中国南传佛教音乐文化研究》(2016,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盘瑶与蓝靛瑶仪式音乐文化》(2016,第一作者)。主编《中国与周边国家跨界族群音乐文化——2011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学术论坛论文集》(2014)、《瑶族传统仪式音乐论文集》(2014)。合作主编论文集多部。

发表论文150余篇,曾获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首届优秀论文评奖一等奖、北京市文联文艺评论奖一、二、三等奖,音乐评论学会奖二、三等奖,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二等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奖等奖项。

发言信息

从布朗族佛教音乐与“索”调的关系看“音乐与认同”

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前,布朗族的南传佛教音乐与“索”调曾经是该族传统社会中分别代表并体现僧、俗文化关系的一对重要乐(文)种。半个世纪以来,两个乐(文)种之间,在音乐形态(能指)和基本内容(所指意义)上,仅只后者有一定程度的改变。若从人类学视角来看其文化认同,则在文化隐喻(所指涵义)层面,经历了由传统社会时期到当代社会时期的剧烈转换过程。其中,传统社会时期的上述两个乐(文)种之间,主要体现了宗教认同范围内的区域性——“跨地域—族群—文化”佛教大传统与本土小传统之间的关系;当代社会时期则经历了巨大的社会与文化转型,在两个乐(文)种之间产生了本土化(佛教文化)与全球化(旅游文化)的新的对立性文化涵义,以及宗教认同与族群、区域、国家等多个认同层面之间的冲突和调适。若从符号人类学角度看,虽然这一对曾经派生出各种二元对立结构关系及文化意义的乐(文)种,其自身便具有“能指”“表达”的成份,但若与音乐人类学的次一级研究目的及角度相比,上述人类学观念显然更多体现了居于语义学、语用学层面的、相对宏观的研究视域。而在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层面,则企望借鉴人类学、宗教学和仪式学等学科的即有观念和成果,从形态学层面开始,结合两个乐(文)种的形态(能指)、内容(所指)及隐喻(涵义)诸要素,从微观到宏观、由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去展开较为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本文试图从讨论两个具体乐(文)种的微观个案着手,旁及去讨论和厘清两个学科之间在“音乐与认同”问题上存在的对象和方法论分工问题。

潘蛟,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1984年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学士,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学硕士,2000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博士。1996年剑桥大学“志奋领”(Chevening Scholarship)访问学者,2000年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大学访问学者,2005年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富布莱特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有:族群认同与民族主义,社会分层,城市人类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曾发表《民族国家与民族问题》、《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Theories of Ethnic Identity and Making of Yi identity in China等中英文论文30余篇,编著《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百年文选》、《人类学讲堂》等。

发言信息

原生态音乐:身份政治与音乐商业参与

摘要:原生态音乐是这些年来不少人热捧的,但是,音乐的最初原创究竟是什么则是难以辨识的,因为与绘画等艺术形式不同,原创的音乐并不是一个有形的物质客体,音乐需要通过表演来呈现,而表演与原创的音乐又很难说是完全同一的。

那么我们热捧的原生态音乐究竟是什么?笔者试图说明:所谓的原生态是与身份的本真,与身份政治相关联的。1)在原生态音乐实践中,能够看得到的是,少数民族唱的少数民族歌曲会更原生态一些,少数民族非专业人士所唱的少数民族歌曲比少数民族专业人士所唱的更原生态一些。又是观止,是否原生态,这更多的取决于唱歌的人而不是被唱的歌。2)对于原生态音乐的热捧可能源于音乐的过渡商业化的反对。3)但是这种反音乐商业化的策略也可能成为蜕变成参与音乐商业的有效路径。总之,笔者认为艺术总是人文的,所谓力求贴近自然的艺术当然是存在的,但是其人文和政治意涵也是需要揭示的。

刘红,民族音乐学专业哲学博士,博士后。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副主任,《大音》学刊副主编,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中国道教协会文化艺术总监,香港道乐团团长、艺术总监。曾专职、兼职任教于武汉音乐学院、美国旧金山市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院校。

教授课程:《音乐学写作》(本科、研究生)、《民歌》(本科)、《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分析》(本科)、《本土宗教音乐与民俗》(本科、研究生)、《研究生论文写作》(研究生)、《中国传统锣鼓音乐形态及其文化》(研究生)、“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留学生、本科、研究生)等等。

研究领域: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

主要著述:在海内外出版《苏州道教科仪音乐研究》、《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研究》、《武当韵》、《道乐论》、《天府天籁》、《乐于仙俗》等专著、合著十一本;在《音乐艺术》、《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黄钟》、《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世界宗教文化》、《東方宗教》、SINICA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全真正韵”采录整理报告》、《论道教音乐种类及其层次划分》、《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记谱问题》、“Dao and the universe:a worldview as reflected in the performance of Taoist rituals”、《蘇州進表科儀と道教音樂》、《仪式环境中的道教音乐》、《思想 行为 音声:中国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视域》、《当代道教音乐研究的定量分析》、《看见道场:再论仪式环境中的道教音乐》等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有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受邀在道教辞书Daoism Handbook中撰写了其中的音乐卷,是《中华道教大辞典》、《道教大辞典》、《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宗教学)》等辞书、著作的分科主编及主要撰稿人。

社会活动:曾主力承担国家政府派往美国的“中国文化美国行”相关音乐活动的组织策划工作。带领香港道乐团在香港、内地、台湾、澳门、新加坡等地举办众多道教音乐会,编配、指挥录制出版道教音乐专辑四集。担任总导演,一年一次组织、策划在香港、台北、新加坡以及内地多个地方举办的国际性“道教音乐汇演”。受邀担任艺术总监、总编导,统筹、策划、导演了首次在台湾举行的“海峡两岸道教音乐会”(2005),“首届国际道德经论坛”(香港)闭幕式文艺演出(2007),“道行天下——中国道教音乐欧洲巡演”(2013),“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闭幕式文艺演出(2017)等,并兼任节目主持人。受邀担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道家清音”、香港电台电视部“民间乐土”、香港NOW宽带电视“钧天妙乐”以及腾讯网“道学”系列专题节目主讲人。

发言信息

认受 认同:三个没有哭着嫁出去的“新姑娘”

——鄂西来凤、咸丰哭嫁婚俗口述个案析述

摘要:2016年7月,在鄂西来凤、咸丰两地观察哭嫁婚俗仪式时,当年没有依“规矩”哭着嫁出去的三个“新姑娘”,引起笔者注意:

一个是家庭成分(地主)不好,没有资格哭着嫁出去的“新姑娘”;

一个是有文化、有个性,认为“哭嫁”是封建迷信,不屑哭着嫁出去的“新姑娘”;

一个是“移风易俗”实行革命化婚礼的共青团员,穿着蓑衣,戴着斗篷,扛着锄头,背着红宝书,喊着口号嫁出去的“新姑娘”。

这是代表着在当初以及当下未被充分关心、关注过的,隐掩在想当然人人皆“哭嫁”的仪式习俗中,因种种缘由没有哭着嫁出去的小之又小的小众群体,这一小众群体反映出来的某些问题,耐人寻味。

如果说,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没有资格哭着嫁出去的地主女儿,是不得已顺从、认受的话,那么,自主不屑、不愿意哭着嫁出去的不信迷信的叛逆者,移风易俗的革命小将的反潮流叛逆行为,意欲得到又是怎样的理解、认同呢?

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时空关系发生了深度、深刻变化的今天,我们如何看待当年哭着嫁出去以及没能哭着嫁出去的新姑娘们,于认受、认同关系层面,在当下呈现出来的现实状态?

文章基于与当事人的访谈、交流及自我感悟,就关心着的上述问题作陈述、分析。

关凯,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际司、政策研究室副处长,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富布莱特访问学者。教学与研究领域集中于民族、民族主义与族群政治政治人类学,曾获第四届“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2017)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研究课题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民族政策:战略、挑战与前景》(2008),联合国人口基金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项目。代表性成果专著:《族群政治》,论文:《历史书写中的民族主义与国家建构》、《民族问题:必须澄清的几个认识》、《内与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的中国语境》、《社会竞争与族群建构:反思西方资源竞争理论》等等。

发言信息

音乐的脱嵌:少数民族音乐的国家化与国际化

摘要:民族民间传统音乐大多来自于特定社群的历史文化实践,反映的是特定社群的生活观念,感受和历史经历。但随着现代性兴起之后,这种音乐逐渐脱嵌。首先,民族国家建设应用文化手段塑造国民身份认同,音乐成为国家认同构建的工具,如国歌,在国家内广泛流传的主流音乐作品以及吸纳内部少数群体传统音乐动机与风格的创作音乐。其次,经济市场化使文化成为商品,传统音乐成为现代音乐产品的素材来源和启发性智慧资源,对这种资源的开发是商品化的,并以追求市场成功作为核心目标。第三,全球化使文化多样性本身成为一种去地方化的地方文化,如世界音乐作为一种音乐种类的出现。这三者共同造就了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加速蜕变,其作用力不仅来自外部,也来自音乐文化原本的实践者自身。

杨红,曾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现为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民族音乐学和中国传统音乐的田野调查与教学研究工作,主要教授《民族音乐学的历史与文献》、《民族音乐学方法论》、《民族音乐学专题研究》、《民族音乐学概论》以及《田野工作与采风》等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著述有《当代社会变迁中的二人台研究》(2008年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民族音乐学通论》、《中国传统音乐引论》、《音乐·感受中国》(英文)、《后现代视域下的跨界民族音乐研究》、《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区域音乐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活态资源的整合研究》、《田野中的音乐民族志构建》、《民族音乐学田野中的音乐形态研究》和《田野中的音乐体验之研究》等,实施并完成了《二人台音乐文化研究》(2006)、《鲁西南鼓吹乐的田野调查与研究》(2008)、《“秦直道”沿线高原联袂传统音乐活态现状的实地考察与研究》(2011)、《河套内外高原地区古代诸民族音乐文化遗存的考察与研究》(2012)、《亚洲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的跨境研究》(2013)、《蒙古高原古今音乐的跨境研究》(2014)等若干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以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等。2010年为北京市“人才强教”之“拔尖创新人才”,2013年为“北京创新团队”的学科带头人。

发言信息

国家意识与族群认同:东归路上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长调音乐

摘要: 族群伴随着国家政治的发展历程,在历史记忆中不断完善自我重塑与 文化认同,从而形成族群音乐表述的固有内质和再造声景。蒙古族土尔扈特部经历了300年的西迁东归的历史变迁,其长调音乐深含其族群关系和人文情怀。本文正是基于近年对中俄土尔扈特部长调音乐的调研经验,揭示在这一草原丝绸之路的境遇中,所获田野资源的跨界比较和深层认知。

周显宝,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客座教授,美国纽约大学访问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安徽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通讯鉴定评委、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艺术科学项目通讯鉴定评审专家组组长、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艺术学)通讯评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层会议特邀专家,福建省人民政府软科学研究项目评委。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传统仪式音乐研究计划”研究员,应邀担任耶鲁大学等校联合主办学术期刊《世界音乐分析方法》编委、耶鲁大学艺术博物馆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第41届世界大会“中国民间表达艺术中的本土音乐现代性”专题小组会议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等。

发言信息

音乐认同:哲学与审美人类学双视角研究

摘要:音乐认同,是指人类以音乐符号形式表达自己独特的创造力,追求音乐审美愉悦,将人的个体音乐思想和行为、情感和体验与其他个体或社会群体进行交流和融合,也是主体进行个人阐释与实现社会功能——个体对于宗族、族群、民族,甚至国家的归属、凝聚和认同的过程。音乐认同具有现代文化认同的一切本质特征,它也和一般文化认同一样会遭遇社会变迁和文化变异的挑战。当今音乐认同危机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一“危机”对于我们国家和个人的发展、实现“中国梦”、构建和发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共同体等,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王建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学专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中共中央组织部直接联系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兼任《中国节日志》副主编、《中国唐卡文化档案》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史诗百部工程》编委会副主任、文化部节庆管理专家咨询组副组长、中国民族学会、中国艺术人类学常务理事,曾先后任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访问教授、法国里昂第三大学高级访问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合作研究员、台湾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访问教授等,并担任国内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特聘教授、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中国跨界民族研究、艺术人类学等。著有《中国民族学史》、《艺术人类学新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百年纪事》(合著)、《中国跨界民族》(合著)、《新疆史话》、《厚德载物——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合著)、《整村推进扶贫模式与少数民族社区发展》(合著)、《产业扶贫模式与少数民族社区发展》(合著)等;主编有《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艺术人类学译丛》、《西方人类学新教材译丛》(修订版)、《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少数民族与扶贫开发》(合编)等。

发言信息

民族民间音乐与多重认同

摘要:人们的群体认同可以在多层次上加以实现,然而究竟在哪些层次上得到更多呈现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在的场景。正是在特定的场景中,人们选择出若干特定的文化特征加以强调,限定族群边界,对内凝聚群体力量,对外与其他族群进行区分。所谓的文化特征,在当代社会中更多地体现在文化表现形式之上,民族民间音乐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加,音乐也在文化交流中更多的展演,音乐艺人以不同的方式呈现自我,新的认同乃至同时呈现的多重认同得以建构和实践,族群边界的模糊术也得到运用。

哈萨克阿肯在阿依特斯对唱中呈现了丰富的智慧和艺术天赋,图瓦民间艺人也在各种场合尝试表现图瓦文化特征和预示其他族群艺人实现跨族群艺术演艺实践。人们在不同场景中,往往会选择不同的歌曲,从演唱内容到演唱形式都体现出选择的智慧,以实现不同的认同。同时音乐也可以用于刻意强调族群之间的边界,或者突破族群界限,在民间音乐人的认同等不同层面上实现族际间的文化沟通和交流。

李松,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从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多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出版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网络文化安全与民族文化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等项目;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基础资源数据库工程”、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基础资源拯救项目”、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及文化部重点课题“中国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现状调查项目”。目前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编辑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等职;并在山东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任特聘教授或研究生、博士生导师。

发言信息

共生与区隔——民间音乐生活中的身份认同

宋瑾,男,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博士,音乐学系教授(博导),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2000-2002)。兼任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2005-),北京美学会会长(2015-)等;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研究员(2005-2010);多所音乐院校客座教授。著作有《走出慕比乌斯情节——世纪末音乐美学断想》、《国外后现代音乐》、《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综合艺术教育·大学音乐》、《音乐美学基础》、《从后现代视角看音乐人类学》、《二十世纪音乐素材与技法》(译著)等,迄今发表文论160余篇;主持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全球化语境中的多元音乐文化观念研究》、承担文化部文化艺术科研项目《混生音乐族性的美学分析》等课题研究;主编国家级教材《西方现代音乐美学》。多次出任各级文艺理论、创作表演、教材课程等评委。开设研究生课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后现代主义与音乐”、“音乐论文写作”等。频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发言信息

音乐文化主体与身份认同

摘要:

一、族体

ß 初始族体——

ß 种族(race),族群(ethnic group),民族(nation)

ß 新族体——

ß 西方,东方;宗主国,殖民地;

ß 全球人(globals),本土人(locals);我者,他者

ß 香蕉人;山药人;混血人

ß 教徒、党派:全球分布,超越人种、初始族群和国家地域

ß 阶层:雅,俗;白领,蓝领,黑领;市民,农民工等等

ß 性族: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异物恋;女性主义;后女性主义;酷儿(如“歌剧女王”跨性别认同)

ß 赛伯族(cybernation):网民,网络歌曲、口技打击乐(Beatboxing)、混搭(Mashups)

ß 赛伯格(cyborg):人机交融,局部电子人,升级网民

二、自然音乐文化主体

ß 文化人类学:局内人,局外人

ß 土著,当地人,自然局内人

ß 一代又一代……

ß 当地人≠局内人

ß 习得性局内人

ß 局部局内人

ß 局内观;局内感;局内情

三、人工音乐文化主体

ß 近现代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ß 时代潮流,中华民族与新音乐

ß 大我的族体,相应范围的通用音乐语言

ß 今天,当民族身份能带来利益……

ß 刻意的初始文化身份认同

ß 民族大学的学生:“我是某某族”

ß 地方音乐文化当事人:“这才是正宗的”

四、中性化

ß “个性比民族性更重要”

ß 高为杰:“地球村公民”

ß 陈其钢:“我就是我”

ß 中性人(新族类)

ß 环境的中性化

ß 心性的中性化

ß 音乐的中性化[月亮的银苹果.wma]

五、混生音乐(hybrid music)与族性归属

ß 新音乐:骡=驴+马(双源混生),归驴 [贺绿汀:牧童短笛.wma]

ß 爵士乐:非洲+欧洲+美洲(三源混生),归美国

ß 弗拉明戈:吉普赛+印度北部+阿拉伯+西班牙犹太人(多源混生),归西班牙

ß 方丹戈:西班牙+墨西哥+印第安+流行音乐,归西班牙、墨西哥

ß 摇摆巴赫:再度混生,[美+非]+巴洛克

ß 北管:江浙+广东+莆仙+闽南,归泉港 [庄能宗演唱《四大景》.WMV;2011北管新春音乐会《四大景》 - 复件.wmv]

六、相关现象或问题

ß 变迁族群:法兰克人、萨拉森人等

ß 散居族群,漂移族群:吉普赛;犹太人等。无地域,有音乐文化

ß 消失族群: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小亚细亚半岛的赫梯人和伊朗高原的埃兰人、北非的古埃及人、欧洲的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以及中美洲的玛雅人、中国西域的楼兰等。无族体,有音乐文化

ß 移居族群:客家人(国内);跨国移民,有族体文化

ß 族群身份构建——族人行为;族群行为;学者行为;政府行为

ß 新音乐族性:中国音乐/中国风格的西方音乐?

七、小结

ß 文化主体:初始族体;新生族体

ß 身份构建:自然形成,人为构建;局内自觉,局外强加

ß 身份认同:自然认同,刻意认同;主动认同,被动认同;

ß 认同层面:种族认同,族群认同,民族认同

ß 认同冲突:强加与不认同

ß 虚伪身份:后殖民现象,迎合想象的身份构建

ß 中性化:新族体身份与认同

ß 混生音乐:一度混生(双源、多源),再度混生

ß “多元音乐文化”:自然态+人工态

巫达,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会理事;北京市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平台主任;德国马普宗教与族群多样性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德国柏林De Gruyter出版社期刊Cultural Diversity in China(《中国文化多样性研究》)编委,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0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哲学博士学位。主要讲授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博士课程、语言人类学、语言学概论等课程;主要从事人类学族群研究、语言人类学、民族区域自制制度、彝族研究、藏族尔苏人研究。

发言信息

凉山彝族音乐与彝族文化认同

摘要:凉山彝族音乐形式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有专门用于宗教仪式的音乐曲调,比如祭祀用的毕摩音乐;有专门用于婚礼场合的曲调,例如嫁女儿的时候,新娘的伙伴们所唱的《哭嫁歌》;日常生活中青年男女所唱的情歌等等。凉山彝族的音乐曲调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近年来,我国歌坛上活跃着一群凉山彝族歌手,例如吉克隽逸、莫西子诗、奥杰阿格、吉克曲布、瓦其依合等,还有一些彝人制造组合、太阳部落组合等等。这些歌手往往都是经过现代音乐的训练,有一定的记音、谱曲和演唱的训练。他们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把彝族传统的音乐融进了他们所演唱的歌曲里,换一句话说,他们的歌曲创作借鉴了彝族音乐并受到了彝族音乐的影响。本文通过凉山彝族歌手的部分代表性的歌曲,讨论凉山彝族的族群与文化认同。彝族歌手们通过彝族音乐表达他们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族群认同,同时,在表达族群认同的时候,已经体现了他们的强烈的文化认同。

许晓明,女,壮族,广西大新县人,哲学(宗教学)硕士。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在读)。现任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民族艺术》杂志主编,研究员,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壮学会副秘书长、广西壮语文推广专家。长从事壮族文化研究。独立主持2项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合作专著 5部,参与多部著作编撰。在《宗教学研究》《广西民族研究》《民族艺术》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在《中国民族报》《广西日报》《广西民族报》《南国早报》《法治快报》《当代广西》等报纸和期刊发表和民族文化艺术相关的报道、综述和评论。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集体奖)3项、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作品奖(集体奖)1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