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锦纹样|唐代纹样解析:鱼纹、宝花纹、陵阳公纹、鸟衔花草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传统艺术瑞兽纹样有哪些 年锦纹样|唐代纹样解析:鱼纹、宝花纹、陵阳公纹、鸟衔花草纹

年锦纹样|唐代纹样解析:鱼纹、宝花纹、陵阳公纹、鸟衔花草纹

2024-07-02 21: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传统纹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底蕴。龙年央视春晚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惊艳全网,节目选取汉、唐、宋、明四个朝代最具代表性的27种吉祥纹样,跨越千载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这些纹样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古代社会的审美追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一同探索。

华服志将开启“年锦纹样”专题,通过4篇系列推文,以时间为序,分别选取《年锦》节目中汉、唐、宋、明四个朝代中的代表纹样,对其文化内涵、吉祥寓意、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解析。希望通过此专题,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独特的纹样艺术,感受历史的魅力与文化的传承。

年锦纹样|汉代纹样解析:云纹、茱萸纹、瑞兽纹

唐代而言,纹样的特征可用“丰、肥、浓、艳”四个字来概括。“丰”表现在题材上,植物纹的种类急剧增多,比重迅速上升,形成了植物纹、动物纹、几何纹三大题材并驾齐驱的局面;表现手法上,很多纹样立题突出,纹地分明,主与次、实与虚、密与疏、动与静的对比关系得到了恰当的表现。

春晚节目《年锦》中,唐代篇提及了对孔雀衔绶纹、有翼瑞狮纹、鱼纹、翔凤纹、四狮宝花纹、团窠对鸟纹和宝花立凤纹七种吉祥纹样。就其构图形式而言,有团窠型、对花型等形式。

上篇文章我们对汉代的云纹、茱萸纹和瑞兽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本篇文章将《年锦》中的唐代纹样归纳为鱼纹、宝花纹、陵阳公纹和鸟衔花草纹,接下来请跟随华服志的脚步,一起探索四种纹样的奥秘吧!

鱼纹最早出现在我国新石器时期。其中人面鱼纹彩陶盆最具代表性(图1),被誉为“仰韶绘画杰作”。

秦汉时期人们把鱼纹的装饰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如文武百官会佩戴“鱼符”来证明身份。

从隋唐时期起,“文质合一”的设计理念已经深入了鱼纹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中。

鱼纹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图案,也时常与其它动植物纹样同时出现,借助谐音来表达愿望。鱼和莲花的组合图案为“连年有余”“金玉满堂”,表达了生活富裕美好的内涵(图2);鱼藻纹中加入水纹,则可理解为“如鱼得水”。

图 2|金玉满堂

图源|《中国传统经典纹样解析》第4页

另外,“鲤鱼跃龙门”传说中的“鱼化龙”的故事(图3),自古以来就是表达寒门学子求学渴望高中的吉祥图案,不仅表达了鲤鱼在水中急流勇进,勇闯难关的品质,也象征了官运亨通,升迁等飞黄腾达的含义。

图 3|鲤鱼跃龙门纹

图源|《中国传统经典纹样解析》第3页

宝花是唐代对团窠花卉图案的一种称呼,它是随着团窠图案的发展、通过中外文化的兼容碰撞所形成的一种多层次、表现花形整体平面的想象性综合装饰纹样。

宝花和宝相花有着密不可分的传袭关系,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图案花卉纹样的不同名称。宝花纹是唐朝服饰上的一种装饰花纹,“宝相花”一称最早始于北宋,宝相花的名和形最早见于北宋建筑巨作《营造法式》。

隋唐时期,宝花纹被当成装饰纹样应用于石窟藻井、纺织丝绸中,后经发展也应用于金银器皿、建筑装饰等多个领域。

图 4|宝相花纹

图源|《中国传统经典纹样解析》第63页

图 5|宝相花纹

图源|《中国传统经典纹样解析》第65页

宝花纹以“十”字、“米”字(图6),甚至以图5所示为艺术构架,以圆形辐射或正菱形辐射为基型。其中,“十”字、“米”字,及图7(左)的艺术结构以中心对称为主,图7(右)则以轴对称为主。在此基础上,以圆心(花心)为中心,再分别以四出、八出、六出、五出的花瓣基数向外排列,做出层层放射的圆形或菱形方形适合的装饰纹样。

图 6|十字结构(左),米字结构(右)

图 7|宝花纹结构

宝花纹的花瓣、蓓蕾及枝叶组合也以上述原则为基础,做疏密适度、变化有致的有序对称布局。其整体纹样造型圆润、外观华丽,构成骨架统一规整、对称有序,具有静态、平衡的造型之美(图8)。

图 8|宝花纹

图源|《古风新韵: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第152页

宝花纹的呈现方式大致有三种:其一,辅助纹样。作为辅助纹样的宝花纹是“宾花”的一种,多以“十”字为艺术构架的宝花纹为主(图9)。如柿蒂宝花,它是最简单的瓣式宝花。作为辅助纹样的宝花纹多存在于四方连续纹样中,由此形成纹样排列的主次和疏密关系,使装饰效果更加丰富。

图 9|四狮宝花纹

图源|《年锦》节目截图

其二,团窠主纹。“团窠”是指圆形或近似圆形的纹样单位,它是以环形纹样带围绕形成的圆形区域中设置相关主题纹样的排列形式,其中的主题纹样可以是动物题材,也可以是花卉题材。作为团窠主纹的宝花纹外形为圆形或近似圆形(图10),整体纹样饱满、富贵、繁丽,充分展现出唐代气象,且极具传统意蕴。

图 10|宝花纹[2]

其三,复合纹样。复合宝花纹是以宝花纹的外层花环与其它装饰主题复合在一起的纹样(图11、图12),最典型的是“陵阳公样”。

图11|宝花朱雀纹锦摹纹

图源|《中国历代丝绸纹样》第100页

图12|宝花立凤纹

图源|《年锦》节目截图

唐朝时期,宝花纹多首尾相连,意味无穷,并且四面八方皆环绕,花纹无穷无尽,找不到起点,也看不到终点。同时,这种宝花纹的圆形具有团圆、富强的寓意,与当时以胖为美的审美观念相辅相成。

陵阳公纹是唐朝的典型纹样,此纹样集联珠、动物、植物花卉等元素为一体,常见于唐代的纺织品及生活用品中。

图13|陵阳公纹

图源|《中国传统经典纹样解析》第107页

唐代以前,中亚地区的联珠动物纹织锦就已经进入了唐人的视线。唐初,窦师纶被唐太宗派遣至四川地区主持皇室织造用品,他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将波斯萨珊的联珠纹与中原本土崇尚的雉、羊、鹿、凤、麒麟、龙等动物形象相结合(图14),创作出了外环团窠、内置对称式动物结构的流行新纹样。因窦师纶封号为陵阳郡开国公,故世人称这类纹样为“陵阳公样”。

图14|陵阳公纹

图源|《中国传统经典纹样解析》第107页

唐初的陵阳公纹西域风格强烈,外部结构相对单一,以联珠纹团窠为主;发展到盛唐时期,卷草纹取代联珠纹成为外部窠环的主要形式;到了中晚唐,逐渐本土化的陵阳公样受到社会文化背景与当时人们喜好的影响,将宝相花与之融合,形成了雍容繁复的宝花团窠外环,组合形式也日益丰富。

而陵阳公样的内部填充纹样种类在不断发展变化,往往采用两两相对的祥禽瑞兽,如对龙、对凤、对鹿、对马、对鸟等,更符合唐代人民的审美追求(图15~图17)。

图15|联珠对龙纹绮

图源|《中国传统织绣实物考》第71页

图16|联珠对龙纹绮摹纹

图源|《中国历代丝绸纹样》第79页

图17|团窠对鸟纹

图源|《年锦》节目截图

从纹样寓意来看,陵阳公样外部窠环题材一再变化但始终不脱离圆形,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圆的崇尚脱不开关系。

联珠团窠工整饱满,象征着圆满,反映出唐代人民向往美好富足的生活愿望;卷草纹枝叶卷曲连绵,构成的窠环有生生不息之意;宝相花寓意着富贵美满,在中晚唐时期发展成为陵阳公样的主要窠环形式也与当时整个社会追求享乐的心理密不可分。

图18|联珠对人对兽纹锦摹纹

图源|《中国历代丝绸纹样》第83页

而从内部填充纹样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追求成双成对,这些动物纹样以对称的形式运用在陵阳公样中,迎合了唐代人民对荣华富贵的审美追求,寄托了人们对双喜临门、好事成双的美好期盼。

图19|红地对翼狮纹

图源|《中国丝绸通史》第245页

鸟衔花草纹多为鸾凤、孔雀、大雁、鹦鹉等禽鸟嘴中含着瑞草、璎珞、同心百结、花枝等,有的作飞翔式(图20),有的作栖立式(图21)。

图20|飞凤衔花纹

图源|《古风新韵: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第169页

图21|对孔雀衔绶纹

图源|《年锦》节目截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赫色勒石窟壁画中,雁鸟颈飘绶带,口衔璎珞(图22)。璎珞,同“缨络”,贯穿珠玉而成的装饰品,多用为颈饰。

图22|联珠鸟衔璎珞图

图源|《中国历代丝绸纹样》第76页

唐代铜镜上,流行一种名为“鸾鸟衔绶”的纹样图案,这种纹样有多种不同形式,禽鸟形态以对鸟展翅欲飞、口衔绶带或瑞草居多,也有静态的形象,亦有双鸟共衔绶带或瑞草的纹样。

图23|四鸾衔绶金银平脱镜

参考文献:

[1]王群山.中国传统经典纹样解析 [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22.

[2]董芳琳,师晟.唐朝宝花纹:时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J].美术教育研究, 2020(19):44-45.

[3]杨智.古风新韵: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 [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

[4]郑清璇.唐朝服饰上宝花纹的文化探析及其数字化创新应用[D].江南大学,2014.

[5]缪良云.中国历代丝绸纹样 [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8.

-    END    -

图文编辑/排版:刘金金

责任审校:张婷婷  徐屹然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